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從賤商到名相,史上最牛投資人呂不韋,為何飲鴆自盡—【大秦賦】

2024-02-27歷史

在大詩人白居易【琵琶行】中有這樣一句話:「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我們可以明顯得出商人重利輕情的本性。

自古天下商人皆如此,無一例外,而我們今天的主人公呂不韋亦是如此,他是天下眼光最毒到的商人,是最勇敢的商人,更是一代名相,輔佐秦朝兩代秦王登基,更是使秦國一度達到鼎盛時期,正所謂登高跌重,呂不韋因罷相歸趙國養老,為何最終甘願飲毒酒自盡,讓我們今天一起來品讀吧!

原因一.早期與趙姬有私情

在古代,商人與舞妓的地位最為低賤,雖如此, 呂不韋 也是靠著經商富裕起來,在煙花柳巷處,遇到了絕美俏艷的 趙姬 ,隨後重金將趙姬贖回,呂不韋也是很寵愛趙姬,看慣了人情冷暖的趙姬也被呂不韋的愛所感動,於是兩人你儂我儂。據說,兩人曾有大戰三天不出門的記錄。直到後來呂不韋遇到了「奇貨可居」自己第一投資人的 贏異人 ,才將趙姬送給他人。

此外,當投資成功, 秦莊襄王即位3年後崩逝。寂寞難耐的趙姬再次與老情人呂不韋私通 ,自以為瞞天過海。

可謠言四起,即使呂不韋親口澄清嬴政血脈,嬴政就算相信自己的人世,可他們私通確是真實的, 心思縝密的秦始皇真的不知道嗎?

紙永遠無法包住火,呂不韋與趙姬的私情到如今也眾所周知。正是因為這層關系,直接影響著秦太後趙姬的聲譽,也讓後來的秦始皇嬴政蒙羞,至今,人們對他的生父仍有所爭議。 可想,呂不韋的存在是世人對秦始皇嬴政身世的一種質疑,皇威不可侵犯,因此,他甘願飲毒酒。

原因二.獨攬大權,

架空嬴政,早已埋下禍根

呂不韋 第一投資人投資成功,曾經人人欺淩的 嬴異人 成為了秦王子楚,可即位3年後便崩逝。

13歲的 贏政 登基成了空頭秦王,毫無實權,權柄由監國丞相 呂不韋 和監國太後 趙姬 把控。

此後 呂不韋 在權利的熏陶下,逐漸膨脹,總是以嬴政年齡尚小為由自己與 趙姬 拍板定奪, 朝堂上的事情成了他的一言堂,他呼風喚雨,把13歲的嬴政絲毫不放在眼裏

比如,在將軍 麃公 打勝仗歸來,嬴政興沖沖剛要論功行賞,但 呂不韋 認為其違背律法,不應殺害三萬敵軍為由強行將將軍斬首,年幼的嬴政多次挽留,但呂不韋以大王年幼為由堅持己見。

就連 嬴政 想實行新政呂不韋都以應該緩慢進行搪塞過去,每每這時,嬴政總是將自己鎖起來,用學習來充實自己。

欲望與權利讓聰明的呂不韋喪失了心智 嬴政 是誰? 他從小大風大浪沒見過,早期在趙國的經歷使他心智成熟,也更加自尊敏感,他多麽想一展宏圖之誌,可眼前被自己的親媽和幹爸所阻礙,親媽可能不敢下手,可幹爸可以啊!也許那時嬴政早已對呂不韋恨之入骨,起了殺心。

人往往在冷靜下才會理智思考,這些種種呂不韋不得不自盡的原因之一。

原因三:功高蓋主,自以為是,不懂得交權

等到 嬴政 快到及冠之禮時,呂不韋仍大權在握,絲毫不體恤秦王內心之所想,仍然我行我素,當嬴政提出及冠之禮過後就可以掌權的事, 呂不韋 仍以任何事情要緩慢進行,不可以急躁為由婉拒了嬴政的請求。

為了使自己擺脫商人的身份, 呂不韋 廣納各國門客三千,每個人集思廣益將自己的所見所聞記錄下來,後以此來著書 【呂氏春秋】 ,此書包含農業、經濟、政治、文化等各個方面,確實對秦國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呂不韋也因此擺脫了商人的身份;

此外,呂不韋推薦南韓 鄭國 來修渠,在鄭國的努力下,水裏灌溉秦國,使得秦國糧食豐收,天下百姓落戶秦國。

呂不韋的種種戰績就像一把雙刃劍,與自己與國家都是一種貢獻,但又與秦王嬴政來說是一座大山,壓的嬴政看不到希望

如果他能敏銳的察覺到秦王的心理,能夠功成身退或許他的「仲父」身份可以保他一生無虞。可他沒有,自大、狂妄使他忘記了功高蓋主的危害。

原因四:惹禍上身,

引薦嫪毐事件被揭露

嫪毐 是呂不韋為擺脫趙姬的纏結而找的性玩物,當 嫪毐 與趙姬 事情昭然若知後,呂不韋的引薦的事情也傳到了秦始皇嬴政的耳中,嬴政大怒,但畢竟呂不韋是自己的「仲父」,苦於怕被世人恥笑,於是將呂不韋放養歸田,安置在洛陽頤養天年。

從此一代名相的輝煌一生就此落幕!

原因五:為斷六國之念想,選擇以死明誌!

呂不韋 在洛陽安置下來後,每天仍有大量門客聚集家中,且當時趙國苦於找不到打亂秦國的計劃, 於是趙國與南韓韓非子合計將六國丞相之位都由呂不韋擔任,一來可以真的挖走呂不韋,二來可以離間呂不韋與秦王的關系,讓秦國內亂

不得不說, 韓非子 此計甚毒,在 李斯 的分析下, 嬴政 確實心生懷疑,他不能確保呂不韋不動搖,憑借呂不韋之才,若是真的叛國對秦國來說是統一天下最大的阻礙。

於是借著擔心自己的幹爸呂不韋被打擾自己來保護呂不韋的由頭,30個字就安排呂不韋舉家遷搬蜀地

「君何功於秦,封君河南,食十萬戶?君何親於秦,號稱仲父?」

一方面,在古代發配蜀地比斷頭還要嚴重,年邁的呂不韋已經經不起折騰;

其二,他深深的明白,就算幹兒子出於保護自己,可是自己又能躲到什麽時候,自己的存在不過是給兒子的一種威脅,自己若死,則可斷六國之念想,安秦國之專心一統天下之因, 於是死便成了呂不韋最好的出路。

個人感覺

呂不韋用自己最後的一絲忠心與愛給了這個幹兒子嬴政,給了自己奉獻一生的秦國,讓自己的兒子,讓自己奉獻一生的國家安心。此時的呂不韋格局依然不是當初只顧個人利益的商人,如今他更多的是為國為家考慮的忠義之士,更多的是希望嬴政可以實作天下大一統。

仿佛他的一生都在為秦國犧牲,年輕是出於私心將培養出兩代君王,在私心滿足後他並沒有像嫪毐一樣有侵吞王位之心,他最大的夢想便像她承諾華陽夫人的那樣,做天下的丞相,他做到了,是他讓秦莊襄王走上了王位,沒有他的計劃就沒有秦始皇嬴政,更不會有後來一統天下之偉績;在他的輔佐下大秦帝國穩固如山,他給嬴政的大秦是鼎盛的;在他的舉薦下鄭國渠開設,秦國得以富強;更是他用自己的死讓秦始皇免於擔心,換來秦王一吞天下之雄心。

當然!呂不韋也有過錯,錯在他利欲熏心,被權利蒙蔽雙眼,忘記自己為人臣子應有的態度;錯在他為情牽絆。是啊!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每個人都無法料到下一秒會發生什麽?能做的只是顧及好眼前而已,呂不韋與趙姬的事情誰又能評出來一二呢?如果沒有當時呂不韋與趙姬、嬴異人的抉擇,那麽後面的事情也不會發生,只是人選擇了趨利避害而已!

縱觀呂不韋一生,是充滿傳奇色彩的,他是天下最有勇有謀的投資人,將人人厭棄的質子贏異人一路投資,輔助其成為秦王,更鑄造了第一頁皇帝-秦始皇;他也是不甘平凡的有抱負之人,為擺脫商人的身份,不知經歷了多少風雨才讓自己的生命開出絢爛的花朵!

他是對大秦有功之人,是他的奉獻,鑄就了大秦之盛世,也讓後人得以乘其福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