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中日建交,日本提及戰爭賠款等問題,但沒想到毛主席卻主動提出 不要了 。
要知道當時的中國正是發展時期有了這筆賠款,對中國的發展將是一個不小的幫助,但毛主席卻提出不要這筆錢,多年後人們才知道毛主席的良苦用心。
為何毛主席要放棄這筆賠款?此舉又有什麽高明之處呢?
日本戰敗,中日戰爭賠款問題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標誌著持續了14年的中日戰爭獲得了勝利。
這場戰爭對中國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財產損失,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有將近3500萬人傷亡在戰爭之中,國家的財產損失甚至高達6000億美元。
此外日本還占領了中國東北、華北、華東等地區廣大的資源和工業基地,根據國際條約,日本作為戰敗國應該向中國賠款。
經過近2年的商談,盟軍方面對日本提出了近540億美元的賠償,其中,中國所得的份額有40%,日本要賠償給中國216億,然而卻因為各種原因,中國最終無法從日本手中獲得這筆錢。
隨著「鐵幕演說」落幕,冷戰也正式開始,美國需要在亞洲扶持一些國家來對抗蘇聯,國民黨無疑成為了他最好的幫手,在美國的攛掇下,國共內戰爆發。
蔣介石的賣國行為
為了獲得美日的支持,國民黨在賠款問題上做出了失真中國利益的妥協,先後放棄了日本在東北地區工業設施的所有權以及日本在華資產的索賠權。
蔣介石的賣國行為令人唾棄,而國民黨軍隊在他的帶領下也是節節敗退,最終逃到了台灣,如果沒有美國的幹預可能現在國家早就統一了。
中國才剛剛成立,美國就耐不住了,加入了韓戰並對中國邊境進行騷擾,但中國怎會受這窩囊氣,隨後派遣誌願軍抗美援朝,美國被打的節節敗退。
但美國離北韓太遠,為了改變局勢,日本就成為了他們的中轉站,美國將日本變成後勤支援基地,大量的資金流入了日本,這一援助使得日本在經濟上得以快速復蘇。
1951年的時候,美國在舊金山開展針對日本賠償的會議,並簽訂了【舊金山條約】,其中在有關東亞賠償的說明上,日本有責任向領土被占領的國家進行賠償,但具體的賠償金需要日本與這些國家具體協商。
而蔣介石為了獲得美國的支持,居然跟日本達成了協定,從廣義上取消了日本的賠償,而他唯一的要求就是要日本承認台灣的國民黨政府才是中國唯一的合法政權。
蔣介石的無恥讓人不知道他的下限到底在哪裏,而中國此時剛剛成立內憂外患,蔣介石又將水攪得越來越渾,因此中國要向日本獲得賠款的難度越來越大。
中蘇交惡,蘇聯的核威脅
雖然沒能得到日本的戰爭賠款,但中國在蘇聯的幫助下先後完成了第一個五年計劃和一些基礎的國防建設,幫中國快速的擺脫了一窮二白的情況。
但好景不長,因為意識形態的分歧,中國認為蘇聯逐漸偏離了社會主義道路,走向了資本,這種意識上的分歧導致了中蘇兩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合作受到了嚴重的影響。
而且中蘇兩國之間的領土問題也為中蘇關系的惡化埋下了伏筆,但隨著沖突不斷升級,1969年珍寶島自衛戰打響,雖然蘇聯有著先進的武器,但我解放軍有著比武器更強大的信念,多次擊退來犯之敵。
蘇聯對此次失敗十分憤怒,決定動用核武器,但他們想知道動用核武器後美國的態度,便派人前去探探口風,而美國在知道蘇聯將要動用核武器後也是感到一陣頭大。
不管中蘇沖突有多麽嚴重,當時的世界關系還是美蘇冷戰,雖然中蘇之間產生矛盾對美國有利,但如果蘇聯真的用核彈對付中國,反而會對美國產生威脅,一旦蘇聯徹底穩固了自己在亞洲的統治地位,美國將承受來自蘇聯的所有壓力。
美國意識到,雖然中國與自己的關系很不好,但對於當時的世界局勢來說,中國的存在保持了一定的平衡,只有中國在亞洲牽制蘇聯,美國才能將冷戰正常的繼續下去,否則冷戰很可能會演變為第三次世界大戰。
正因如此,在蘇聯向美國秘密通知了對中國核打擊的相關計劃後,美國直接將蘇聯的計劃透過新聞的方式告訴中國,而毛主席在得知後迅速召開了會議討論,會議上大多數人都提議一旦蘇聯動用核武器我們就進行核反擊。
但毛主席不愧是偉人制定了一個讓蘇聯和美國都害怕的陽謀,毛主席表示「我們全國人民向中蘇邊境集結,如果蘇聯對我們使用核彈,那我們8億人就進入蘇聯境內安家,至於我們的核彈,就全部投到美國的軍事基地裏」。
隨後在巨大的輿論壓力下,蘇聯不得不放棄動用核武器的想法,再加上美國政府幹預,中國面臨的核威脅就這樣被毛主席巧妙的化解了。
中美關系緩和,中日建交
隨著蘇聯的軍備擴張,美國與蘇聯攻防轉換,正巧中蘇關系惡化,美國決定改善中美關系,共同抵抗蘇聯。
1971年基辛格秘密訪華,美國承認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並撤出了台灣地區所有的美國武裝。
當日本方面知道基辛格秘密訪華後,感覺受到了背叛,因為就在幾個月前尼克遜還向日本政府說明:「關於對華政策今後是否改變,將繼續和你們商議。」可現在,尼克遜直接撇開日本秘密訪華的做法讓日本政府陷入了無比尷尬的境地。
日本方面反應十分迅速,不斷向中國釋放友好訊號,後在周總理的邀請下,日本首相田中角榮宣布訪華,談判解決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問題
但在接待的宴會上,田中的發言引起了我們的反感,他在回溯了中日多年的交往歷史後,說出了下面一段話:「遺憾的是,在過去的一段日子裏,中日兩國發生了一些不愉快,日方給中國人民添了很多的麻煩,我對此再次表示反省。」
在說完這句話後,剛剛還很熱情的中方人員表情瞬間變得很嚴肅,宴席上的氣氛一下子就發生了變化,很明顯我方對田中「添麻煩」這個輕描淡寫的用詞很不滿意。
在第二天的會談裏,周總理嚴肅的說:「在昨天的宴會上,田中先生說添了很多的麻煩,這個詞語我覺得不太恰當,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嚴重的災難,用‘添麻煩’來表述,是很不合理的,‘麻煩’一詞所表達的意思很輕,普通的事情也可以說‘添麻煩’。」
田中對此解釋說,從日文來講,「添麻煩」是真心表達謝罪之意,而且包含著保證以後不再犯、請求原諒的意思,他還表示,對於這個表達的不合適,會按中方的習慣進行改正。
在之後的聯合聲明中,田中對自己的用詞進行了改正,「日本方對因戰爭所給中國人民帶來的傷害的深感抱歉,並日方當年的行為表示反省。」
放棄賠償
在交換了聯合聲明的草案後,雙方又圍繞日本侵華賠款問題,雙方又展開了激烈的談判,日方代表團起先聲稱蔣介石已經代表中國放棄過賠款。
周總理明確指出蔣介石只代表竊據台灣的局部政權,無法代表全中國,在中方的堅決立場面前,日本不得不承認了中國的賠償權利,但毛主席卻突然表態,中國將放棄對日本的一切索賠要求。
這一決定的背後,蘊含著毛主席的政治遠見和開闊的胸襟,如果堅持向日本討要這筆賠款,根據他們的品行必然會百般抵賴,而且最終這些負擔還是會落到日本人民的身上,這背離了中國提出的希望中日兩國人民友好的願望。
中國雖然放棄了對日本的戰爭賠款索求,但卻獲得了其他形式的賠償,日本同意向中國提供數百億美元的低息貸款,以及技術和材料,用於公共交通和基礎設施建設等專案。
這些資金和資源為中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提供了強大支持,又在隨後的幾十年裏,日本幫助中國建立了一大批重要的基礎設施和工業專案,促進了中國的現代化行程。
結語
毛主席的這一決策,在當時或許令人難以接受,但如今看來,它不僅贏得了國際上的支持,一些資本主義國家也開始接納中國,這是用錢無法換來的。
毛主席放棄向日本索要戰爭賠款的要求,是一個復雜而明智的決策,充分體現了一個偉大領袖的博大胸懷和對國家未來的深刻思考。
在我們回顧這段歷史時,不禁讓人肅然起敬,感嘆偉人的智慧和胸懷。毛主席的這一決策,為國家的長遠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為中國人民帶來了更好的生活和未來。
在世界的變遷中,我們要珍惜歷史的教訓,繼續推動國家的發展,堅守和平與友好的原則,以更美好的未來回報毛主席的英明決策和中國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