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和毛主席同名的少將,破格提拔副國級,主席為何勸他多讀紅樓夢?

2024-02-05歷史

武夫治國,古今皆有。

在五代十國的時候,大部份的統治者都出身於行伍,基本以殺戮的方式來統治,他們把禮儀綱常踩在腳下,造就了五代的亂世。

在近代,也有一段將近十二年的軍閥混戰時期,往來鬥爭之間,受苦的只是百姓們。

武夫們甚少讀書,多只會用手頭的武器,對百姓進行性命上的威脅,而不知如何從文化律法,進行協調統治,甚至是他們並不願知道,畢竟手頭上的武器更加方便快捷,不必咬文嚼字。

總結中國國情與中國革命經驗時,毛澤東也深刻意識到了這個道理,所以一有時間,他總勸戰將多讀書。

其中不乏一些高級將領,比如今日與毛主席同名的這位。

華夏延綿,得一德生

河南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孕育了華夏文明,在近代河南新建的一個小村子裏,也走出了一代上將——李德生。

他的家裏沒有水田,全家只靠父親在山腳邊開荒種點雜糧,並不能夠讓家庭有太多的發展,九歲時,他的母親就是在這樣的貧困和疾病當中,離開人世。

即便如此,他的父親還是希望李德生能多讀一些書。

但讓他轉變命運的機緣,不是讀書,而是1928年他的家鄉建立了蘇維埃政權。

少年李德生在14歲的時候加入了紅軍,成為了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軍的一名小兵。

和之前的奮進一般,成為了紅軍戰士後,他又想有一把自己的槍。

由於年紀較小,打仗過程中,他先後得到了兩把小槍。

槍並不完美,甚至有些缺損,比如沒有準星。

但是,他能自己發掘出了打準目標的方法。

這讓人感到,他天生就應該加入軍隊,成為軍人。

反「圍剿」時期,李德生跟著在川峽革命根據地奮戰。

紅軍長征時期,不懼山高水險之苦,跟著部隊艱難抵達陜北,即使在戰鬥當中受到了貫穿傷,危及心臟,傷愈後便馬上歸隊。

抗日戰爭時期,參與開辟了許多抗日根據地以及多次反「掃蕩」戰鬥,立下諸多軍功。

解放戰爭時期,跟著劉鄧大軍一路進軍,還活捉了當時綏靖區的中將康澤。

他的運氣也極佳。

在1948年時,正在低頭看地圖的他,突然放下地圖想去外面看看,誰知剛走出指揮所的門口,一枚重磅炮彈就從天而降。

當時指揮所內的全部人員都不幸犧牲,唯獨他毫發無失真。

又過了不久,在戰火紛飛的前線裏,他和幾位幹部正在研究戰鬥的準備工作。

說話間隙,他側過身子和一個人打招呼,突然遠處飛來一顆子彈,正好打在他轉身之前的位置。

三年的解放戰爭中,他破軍殺將,立下無數戰功,成為了智勇雙全的將領。

能夠得到這樣的成就,除了從小加入戰鬥的他,有著對軍事戰鬥天生的敏感,也不得不說,他有著自己獨特的氣運。

不過,真正讓他揚名的,是抗美援朝的第五次戰役。

1950年12月,他領著全師進行了短期訓練之後,著重解決韓戰中的近戰、夜戰和防空等問題,剛剛到達北韓的集結地,就馬上參加了緊急會議,接受戰鬥任務。

可是李德生和他的戰友臨危不亂,及時進行了戰時政治工作,整個軍隊的軍風煥然一新。

即使當時對戰艱難,可他還是克服了一切困難,從地形到全域的謀略以及士氣方面對敵人進行打擊,搶奪一切先機,抓住一切機會。

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結束之後,他帶領的師部展現了「鐵軍」的風範,並被誌願軍總部點名表揚。

1955年,他被授予少將軍銜。

1988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李德生一直,都在為國戰鬥。

信仰堅定,始得挖掘

和絕大多數的開國將領一樣,李德生和毛澤東並沒有太多的直接接觸,他生平第一次見到毛澤東,是長征途中的革命根據地懋功。

他所在的紅四軍與中央紅軍,在此會師。

在抗美援朝後,他又加入了南京高等軍事學院深造,後來1960年學成,發現了部隊戰士的訓練水平需要提升,透過半年多的艱苦訓練,總結並推行了「郭興福教學法」,提升了人民解放軍的訓練水平,讓每個戰士都練出了真本領。

但是,他們真正面對面說話,是在1968年黨的八屆十二中全會上,李德生作為安徽省的負責人,列席了這次大會。

會上,周恩來念到了李德生的名字,毛澤東則讓李德生站出來瞧瞧。

這次會議之後,他開始了人生另一條上坡路,競升成為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開國將領這麽多,是什麽讓毛澤東知道了李德生,並且在最後選擇了李德生?

在後來對李德生將軍的采訪當中,他自己提到,是他在安徽制止混亂的這個行為,引起了毛澤東的高度關註。

動蕩的年代中,每個人都想透過政治的立場來打倒自己的對手。

可是這樣一來,國家的發展也會受到阻礙。

李德生作為當時安徽省革命委員會主任、十二軍的軍長,他不能夠眼睜睜地看著群眾互相進行沒有章法的鬥毆廝殺。

在毛澤東批發了「九五」命令後,全國的局勢都有所好轉,安徽的絕大多數地區也是如此,可蕪湖卻發生了不一樣的事件。

李德生直接「單刀赴會」相關人員,並面對面批評他們的行為,還做了思想工作。

回來後,開大會揭露了蕪湖事件的真相,發起政治攻勢,大搞輿論聲討這一事件,最後用輿論穩定了安徽全省局面,並大力發展經濟,讓安徽得到了穩定的經濟增長。

此時的毛澤東,正在考慮領導幹部的「老、中、青」結合問題。

之前多年的從軍優異表現,再加上這一次蕪湖事件的突出表現,便讓毛澤東對李德生極為關註。

八大會上,詢問李德生的年齡之後,毛澤東滿意地重復了幾遍。

1969年7月下旬,周恩來電話聯系李德生,告知他,中央決定讓他參加政治局,以及國務院和軍委的一些活動。

李德生剛開始還表示了婉拒,想要繼續在地方辦公,為老百姓做實事。

周恩來向他介紹中央政治局活動的特點,和國務院業務組和軍委辦事組的有關情況後,便鼓勵他大膽工作,更是讓他繼續管理地方的工作,中央地方一起管。

等到李德生安排好安徽的工作,正式回到北京時,毛主席在中南海接見了他一次。

閑話家常,為國選才

「李德生,我也叫李德生(得勝)啊。」

在交談之中,毛澤東和李德生開了一個這樣的玩笑。

轉戰陜北時,毛澤東曾化名,李德勝。

用湖南話來說,這兩個名字是相同的,這也是後來人們傳說,李德生受到毛澤東關註的原因之一。

但其實,還是由於李德生能夠在動蕩時期穩定局勢,展現能力,更展現了他對中國,對黨,對人民的堅定。

閑聊當中,毛澤東簡要詢問了李德生,關於安徽的形勢,以及當地革命與生產的問題,還提到了李德生的讀書情況,對如何學習向他進行了細致地講解。

從周恩來給李德生打電話時,中央便決定了要培養李德生,不僅要管中央的事務,還要繼續接管地方的事務,同時提升個人文化素養,全方位進行調整。

了解到李德勝文化程度不高,除了學習粗淺的文化外,只是讀了一些軍事理論方面的書。

毛澤東便建議他讀歷史、文藝、科技類方面的書,同時最好多讀幾遍【紅樓夢】。

【紅樓夢】是毛澤東非常喜愛的一本著作,他憑借自己身後的文學功底,運用馬列主義哲學思想進行解讀,透過他作為領袖的巨大影響力,極大的推動了【紅樓夢】的普及。

從延安時期,他就不止一次要求幹部們讀【紅樓夢】,並且提到要把【紅樓夢】當成歷史來讀。

因為他知道【紅樓夢】裏面有豐富的社會史料,可以反映對現實生活的觀察,裏面的封建社會圖景,可以讓人看到中國的歷史和社會現實,有效分析中國的社會變化,從而指導中國的革命,能夠從裏面去吸取政治的營養和智慧。

他不僅向李德生推薦過【紅樓夢】,他也向傳奇戰將許世友、大將徐海東推薦過這本小說。

而且,他向李德生說,他自己也讀了五遍才能夠讀通透。

再次強調了,要把【紅樓夢】當成歷史來讀,並且讓李德生同時看【天眼論】和【通鑒紀事本末】。

此時的李德生,面對的不僅是地方的事務,而且要適應中央的工作。

毛主席又給他布置了這些書,他當時還沒有反應過來,但毛澤東已經給了他下一個提議,就是讓李德生1/3時間在北京工作,1/3時間讀書學習,1/3時間到下邊搞調查研究。

李德生本以為這一次是會和他談,為什麽把他調來中央,以及如何去進行下一步的中央工作,但他更多的是聽到,要求他如何去學習。

人才是天生的,更是後天培養出來的。

開始慢慢老去的毛澤東,對軍隊高級將領的獨特培養和殷殷期許,更是期許著中國的復興和崛起,希望有人能夠接好他們這一代人的班。

李德生的堅定,沒有辜負毛澤東、周恩來對他的期待,他認認真真按照三個1/3的要求努力學習各方面的知識。

作風優良,哪處都可打勝仗

身兼黨政軍數職的李德生,在聽從毛澤東的指示、周恩來的鼓勵之後,開始接觸各方面的工作。

先是從政治鬥爭方面,進行磨煉。

毛澤東和周恩來用「摻沙子」的方式,安排李德生成為了總政治部主任。

李德生成為了毛澤東和周恩來對抗林彪的一把利刃,從摻在林彪集團的「一粒沙子」到瀘州會議的鬥爭,再到從河北的38軍調兵防範政變,毛澤東給予了李德生莫大的信任。

最後在處理林彪的叛逃事件當中,李德生發現了林彪企圖大肆宣發的【「571工程」紀要】,讓黨和人民群眾沒有受到蒙蔽,讓全國的思想信仰沒有被攻擊消耗。

1973年中共十大,毛澤東、周恩來一名李德生當副主席候選人,李德生仿佛被什麽砸中一般,他根本沒有任何的準備。

耿直的他一站起來,就說自己不合適,從資歷和能力都不行。

坐在他旁邊的李先念也是副主席的人選,他見到李德生這個樣子,看不過眼,朝他暗示著,主席都表態了,讓他不要再說話了。

8月30日,在十屆一中全會上,李德生正式當選為中共中央委員會副主席,登上了他人生權力和地位的頂峰。

從一名少將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副主席,進入中共中央的政治核心。

李德生的人生有了巨大的變化,而這巨大的變化,其實都是因他一以貫之的堅定。

很多人會喜歡混亂,因為混亂當中可以少去很多的努力,方便他們渾水摸魚,但更多的人是喜歡清晰的條理,多大的努力,多大的收獲。

李德生,當得起被誇贊為「久經考驗的忠實的共產主義戰士」。

戰場上的混亂,他一槍一炮地打了清楚。

國家地方的混亂,他以身作則,多方設法平定。

對於黨給他的重任和考驗,他勇敢接受,不懈學習,為國家和人民,為中國共產黨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結論

很多人可能看到李德生的人生經歷,都會感慨他的幸運,從戰場上的幾次巧合避險,再到和主席化名相同,若沒有這樣的機緣巧合,他又怎麽會有後來的人生巔峰。

但李德生與許多中國紅軍戰士一樣,都是起於微末,生於貧困的小村子裏。

他能夠被作為下一任國家支柱培養,更是因為他這麽多年在軍中的赫赫軍功,在地方管理上的優秀才能,在平衡各界勢力當中的初心不變。

正是因為這一份初心,才讓他在同等能力的人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