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史上首個盛世即將開啟,開創者卻非第一順位皇位繼承者,如履薄冰

2023-12-31歷史

前言

誰當新皇?朝中眾說紛紜

呂後的突然死訊,無異於在西漢政權的基石上投下了一枚威力巨大的炸彈。然而,在第一時間的震驚和混亂過後,更令人不安的,是接下來的種種變數。當權力真空期來臨之時,誰有資格接替帝位,成為這個帝國的新掌舵者?

在長安城內,此起彼伏的議論聲中,朝堂上的爭論越來越白熱化。大臣們你一言我一語地推舉自己心目中的人選,彼此間矛盾和分歧也日益明顯。這場討論聯想起了漢朝初年諸侯爭霸的混戰局面,不禁讓人擔憂,一場腥風血雨是否即將再次來臨。

灌嬰劉襄的及時回朝平定內亂

與朝中激烈爭論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外地鎮守的大將們則迅速采取了果斷的行動。其中最引人矚目的,要數駐守滎陽的灌嬰和起兵反呂的齊王劉襄。

面對動蕩多變的政局,身經百戰的灌嬰敏銳地嗅出了危機的氣息。在得知呂後死訊的第一時間,他迅速率軍趕回京城,一方面及時控制局勢,避免邊地發生動蕩;另一方面,他也想在爭奪帝位的關鍵時刻占據有利位置。

與此同時,劉襄也強忍著心頭的煩躁與失望,匆匆趕回了齊國。他明白,只有盡快平定國內的叛亂勢力,自己作為功勛最高的諸侯,才有資格在皇位競爭中討價還價。

兩人的及時歸朝和果斷應對,避免了呂氏勢力垮台後繼續發酵的政局危機,為朝堂爭論爭取了寶貴的緩沖時間。然而,他們自己的心思,也遠非表面看起來的那麽簡單。

排除惠帝血脈 立新君之爭激烈

朝會上,關於接下來應該立誰為新君,眾說紛紜,難分軒輊。然而,在一片混亂之中,最先達成共識的,是必須立刻清除惠帝的兒子。

這些被呂後扶持上位的"假小皇帝"們,雖然年齡尚幼,但他們骨子裏流淌的呂家血脈,已成為朝野眾人眼中釘。有人甚至大膽揭露,這些所謂的皇子,全都是呂後從外面撿來的,根本不是惠帝親生骨肉。

即便此說或許有些誇大其詞,但它激起了朝堂上一片嘩然。眾臣們意識到,若不斬除這個隱患,只怕呂氏勢力日後卷土重來。於是,他們迅速達成共識,一致同意排除惠帝所有子嗣的繼承資格。

這一決定無異於在劉氏皇族間投下了一枚核彈。原本最有希望繼承大統的梁王劉太、淮陽王劉武等劉氏宗室,全部因懷疑具有呂家血統而被迫出局。對他們來說,這無疑是莫大的不公和打擊。

在排除了這些心有不甘的強勢競爭者後,真正符合條件的候選人余下寥寥。此時,朝野的註意力開始集中在兩個人的身上——代王劉恒和淮南王劉長。

兩人都屬於劉邦嫡系血脈,又都未被呂氏收買腐蝕,理應是最適合的人選。如今,大臣們圍繞著他們展開了你爭我奪的辯論。究竟由誰來繼承這張巨大但岌岌可危的皇位,能否匡扶大漢江山,成為了一個極為突出的問題。

劉恒被擁立 為帝卻心生疑慮

在代國,對一切朝中變故全然不知情的劉恒,開始面臨自己人生中最艱難的選擇。

作為劉邦最年長的在世諸子,劉恒此前一直過著小心謹慎的生活。他似乎早已看開名利與權勢,對自己能否登上皇位不抱有太大希望。然而命運的齒輪在這一刻悄然轉動,迫使這個慣於低調的王子正視自己的角色定位。

使者帶來的訊息對劉恒來說無異於晴天霹靂。朝中群豪竟然一致推舉自己為新君主,這簡直匪夷所思。年輕的代王在震驚之余,更多的是擔憂和疑慮。

他的謹慎性格使他下意識地產生懷疑——朝中諸侯表面恭維自己,實則圖謀不軌;這個皇位似乎易如反掌,實則暗藏玄機。種種疑慮交織在一起,讓劉恒久久無法決斷。

此時,劉恒的心腹們也為他的去留爭論不休。其中,張武強硬主張斷然拒絕,並認為朝中重臣必然懷揣陷阱。然而,劉恒的衛隊隊長宋昌並不這麽認為。他分析了漢朝國家形勢的穩固性,認為劉恒完全可以放心前去繼位。

兩種迥異建議讓劉恒更加左右為難。最終,在母親和宋昌的軟磨硬泡下,劉恒勉強點頭同意前往長安。可就在駕車西行的路上,他內心對即將到來的未知仍然滿是忐忑與不安。

委婉謙讓 終獲眾心

歷經一個多月顛簸,劉恒的車隊終於來到了灞上的朝堂。迎接他的,是一眾忐忑等待的重臣們。

劉恒穩步下車,朝中的各路豪傑見到這個沈穩從容的年輕人,不禁松了一口氣。他們看似恭敬有禮地上前迎接,實則暗暗打量,希望從劉恒的神態舉止中看出破綻。

然而,劉恒絲毫不顯慌亂,彬彬有禮地回應了每個大臣。這讓眾人心生幾分敬佩之情,也對這個潛在的新君增添了幾分好感。

在代王府商議期間,劉恒繼續維持著謙遜穩重的姿態。他面對眾臣五次懇請自己登基的請求,每次都以才疏德薄,不敢當此大任為由推辭。

這種表現出色的委婉與謙讓,終於讓在座的各路豪傑放下了戒心。他們開始真心實意地接受劉恒,並由衷地支持他成為漢室的新主。

於是,在得到朝野共識的情況下,劉恒正式接受了傳國玉璽,完成了皇位的交接儀式。當他莊嚴地坐上高高的禦座,身著朝服、頭戴鳳冠時,所有人的心中都升起一種責任重大的使命感。

西漢的新主,漢文帝劉恒陛下,終於誕生了。

清除隱患 血脈銷聲匿跡

與劉恒在長安接受大臣擁戴的同時,一場無聲的殺戮正在他故鄉代國靜靜上演。

據後人考證,劉恒在即位前的王後呂氏,很可能就是這場風暴的犧牲品之一。在漢文帝正式加冕的那一天,這位出身呂家的王妃無聲無息地死去,連名字都未留在史書中。

更令人意外的是,劉恒與呂氏的四個兒子也在短短兩個月內接連死去,無一幸免。這一家人就這樣在歷史長河中消失得無影無蹤,仿佛從未存在過。

其實,這並非毫無征兆。劉恒的登基,意味著漢室血統的完全接管和加強。任何帶有呂氏影子的不確定因素,都成為必須除去的隱患。

所以,劉恒為了自身的地位穩固,選擇冷酷地清除自己過去的王妃和孩子,以絕後患。他為此不惜染自己的手,但任誰也不得不承認,這是鞏固皇權的必要選擇。

結語

在一片血雨腥風中,漢文帝劉恒繼位的儲君之路漸漸清晰。而與此同時,他內心深處的那些軟弱與猶豫,也已灰飛煙滅。取而代之的,是一位真正的帝王該有的堅強與無情。

日後,文帝將以他超乎常人的決斷和雷厲風行而著稱。但在他登基的這一刻,鮮血的洗禮似乎早已提前為這位新君張開了厚重的王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