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劉伯承元帥:我軍有兩人最會打仗,一個是徐總指揮一個是粟司令

2024-01-02歷史

1948年12月17日,淮海戰役已經進行了一個多月,戰役也勝利步入第三階段,整個戰役的走向和結局至此已經非常明朗了。

這天,劉、鄧、陳三位首長乘坐汽車來到了華野指揮部的駐地蔡窪村,同粟裕、譚震林進行了會面。這也是淮海戰役以來,總前委的第一次集體碰面。

在常見的影視劇作品中,這5位前委是在白天見面的,並留下了那張著名的集體合影。但事實上,劉、鄧、陳三位首長是在晚上來到蔡窪村的。

據時任華野副參謀長的張震回憶,會議期間,5位首長「重點研究了明年夏季渡江作戰方案和對部隊的整編的問題。休息時,還一起照了相。這張寶貴的五人合影,使人們今天得以重睹淮海戰役總前委的戰鬥風采。」

12月19日,劉伯承、陳毅兩位司令員就帶著大家討論的結果,坐車去西柏坡向毛主席匯報工作去了。也就是說,那張著名的照片拍攝於12月18日白天。

因為工作調動的緣故,粟裕和陳毅已經有大半年的時間沒有見面了。至於劉伯承司令員,粟裕上一次見到他,還是紅軍時期在中央蘇區的時候。

那是1931年11月,粟裕離開紅一方面軍紅四軍參謀長的崗位,進入中央紅軍學校學習,擔任學員隊隊長,而當時劉伯承司令員剛剛上海來到瑞金,擔任紅軍學校校長兼政委。

據【粟裕傳】記載,粟裕見到劉伯承司令員後,上前緊緊地握住了他的手,說:「劉校長,我們有17年沒有見面了。」

劉伯承司令員哈哈大笑道:「啊,對,那時候你才20多歲,現在都胡子八碴了,哈哈哈……」(粟裕比劉伯承小15歲)

當然,他們的緣分還可以追溯到更早的南昌起義,當時劉伯承是起義軍前敵委員會參謀團的參謀長,而粟裕則是負責保衛前敵委員會的警衛隊班長。

17年前紅軍學校一別,劉伯承和粟裕經歷了完全不同的軌跡,劉伯承參加了長征,粟裕則留在南方;劉伯承成為了八路軍129師師長,粟裕則成了新四軍1師師長;後來,兩人一個成為了中野的軍事主官,一個成了華野的軍事主官。

雖然不在同一個系統和區域工作,但兩人都幹出了傲人的成績,劉伯承憑借一系列戰役證明了他「軍神」的威名,而粟裕也不甘落後,奮起直追,憑借一系列的戰役成為了能夠和劉伯承並駕齊驅的解放軍名將。

劉伯承和粟裕雖然未能在一起工作,但他們的默契配合卻由來已久。1947年7月,中野進入大別山後,承受著巨大的壓力,華野於是「七月分兵」,讓5個縱隊挺進外線展開作戰,為中野舒緩壓力。兩軍從此互為側翼。

1948年初,三路大軍各一部在平安路西平、確山地區會合,此後他們的合作更是緊密。粟裕進行豫東戰役期間,劉伯承指揮中野為他阻擊胡璉的增援,確保粟裕能完成殲敵目標;淮海戰役期間,粟裕展開第一階段圍殲黃百韜的作戰,中野又為其阻擊黃維兵團;第二階段,粟裕又命令陳士榘率領華野3縱、7縱、11縱、13縱、魯中南縱隊、特種兵縱隊一部協助中野圍攻黃維兵團,而且特地致電陳士榘,消滅黃維後,華野部隊不參加戰場打掃,把所有繳獲都留給中野。

再後來,劉伯承和粟裕又共同指揮了渡江戰役,分別率領二野和三野渡過長江,給了蔣介石最後的沈痛一擊。

可以說,劉伯承和粟裕的合作是非常成功的,也是非常默契的,他們共同將關內的解放戰爭推向了最後的勝利。

在這期間,劉伯承和粟裕多次英雄所見略同,比如1948年粟裕向中央「鬥膽直陳」,提出「三個縱隊暫不渡江,留在中原打大仗」,電報發出前,粟裕就特地征詢了劉伯承的意見。

劉伯承非常欣賞粟裕直陳己見的用和獨到的戰略眼光,並對粟裕的建議表示了充分了認可,他說:「如果過江與自身準備尚不充分,則以遲出幾個月為好」,「如果粟部遲出,加入中原作戰,爭取在半後方作戰情況下多殲滅些敵人,而後再出,亦屬穩妥,亦可開啟中原戰局。」

之後粟裕果然透過豫東戰役和淮海戰役證明了自己的想法,並在劉伯承的支持和協助下,完成了自己預期的戰略目標。

正是因為和粟裕有過這段時間的深度合作,劉伯承對粟裕的軍事才華有著非常明確的認識,而且,他身為德高望重的前輩,也從來不會吝嗇對粟裕這位後起之秀的溢美之詞。

1949年9月,新中國成立前夕,劉伯承在接受【人民日報】記者采訪時,高度贊揚粟裕:「粟裕同誌智勇深沈、百戰百勝、有名將之風,是我軍優秀的高級將領,是中國的戰略家。」

這是在公開場合裏的公開贊揚。私下裏,據劉伯承的兒子劉太行接受記者采訪時回憶,劉伯承生前曾說過:我軍有兩個人最會打仗,一個是徐總指揮,一個是粟司令。

劉伯承還曾說:「(淮海戰役)我們中野武器差,兵力少,打黃維是瘦狗拉硬屎,多虧了粟裕派來的部隊及時支持。」

劉伯承的評價,不僅正面體現了他對粟裕的欣賞和肯定,也從側面印證了他的虛懷若谷,高風亮節,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胸懷去誇贊自己的「同行」,尤其是這個「同行」還是自己的後輩。

劉伯承和粟裕惺惺相惜,不僅因為他們在軍事上有著共同的正確看法,還因為他們的性格非常相似。劉帥是我軍著名的儒帥,粟裕也是一個相當內秀和沈默寡言的人。

身為將軍,劉伯承善戰但不愛戰,他晚年拒絕回憶淮海戰役,說「千百萬的年輕寡婦找我要丈夫,多少白發蒼蒼的老太太找我要孩子,我心裏很不安」。

而在粟裕的回憶錄中,也沒有回憶淮海戰役,更不同意把戰役的功勞的算在自己頭上,「淮海戰役是在中央軍委和總前委直接領導和指揮下取得勝利的。淮海戰役這個大題目要請小平同誌來講。」

新中國成立後,劉伯承毅然離開了軍隊,去創辦了南京軍事學院。而粟裕在1951年從蘇聯養病回國後,中央想讓粟裕進總參謀部當副參謀長,粟裕卻提出:「中央決定劉伯承司令去搞軍事學院就很好,所以我一直想去搞步校。」(【粟裕大將百年誕辰紀念文集】07版,160頁)

他們再次想到了一起。

後來粟裕一有機會回到南京,一定要去軍事學院看望劉伯承,劉伯承也會時不時邀請粟裕來學院給學生們作報告。兩位開國元勛惺惺相惜,亦師亦友的關系,令人稱羨。

1984年2月5日,粟裕大將與世長辭,兩年之後,劉伯承元帥也告別了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