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印軍團長被解放軍俘虜,苦讀毛主席著作,抄了3句話回國

2024-01-24歷史

1962年的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中,印軍第四師通訊團團長泰瓦利被俘,他回國後寫過一本回憶錄,講述了在中國的生活。

起初泰瓦利對解放軍仍然不服,他認為解放軍主動後撤,是因為發現了「印軍巨大的潛力」,害怕了。

後來,管理人員給他們送來一批書籍供平時學習,其中就有英文版的毛主席著作。泰瓦利閱讀後如獲珍寶,被其中的軍事思想所震驚。

泰瓦利還抄了幾句帶回國內,打算給印度的軍事和政治領導人看看。他在回憶錄中說:「要是他們肯花功夫去學習毛澤東的著作就好了。」

後來出版回憶錄時,他也將摘抄的幾句毛主席的話刊載的書中,想讓全印度的人好好看看。

被俘印軍指揮官在拉薩

一覺睡醒成了俘虜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之交,世界局勢驟變。美蘇冷戰開始向東南亞轉移,兩個超級大國都希望拉攏印度,給予其大量武器和援助。

印度成為世界的寵兒,心態膨脹,改變了對外政策,尼赫魯推行所謂的「前進政策」,不斷在邊境挑起沖突,並蠶食中國領土。

當時中蘇關系卻開始惡化,中國面臨美蘇的共同封鎖。為了應對復雜局勢,中國希望與印度透過和平方式解決爭端,還主動後撤20公裏表達誠意。

不料印度將此視為軟弱,變本加厲地侵占中國領土,甚至還導致我軍民傷亡。中國先後提出7次嚴重抗議,均遭印度無視。

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毛主席決定進行中印邊界自衛反擊戰。1962年10月20日,我軍在克節朗地區對印軍發動大規模反擊。

駐守克節朗河南岸的是印軍王牌部隊——第4師第7旅。第4師又稱「紅鷹師」,二戰時期跟隨宗主國參戰,與德意日三國均交過手,號稱「打遍歐亞的勁旅」,第7旅則是該師的主力部隊。

第7旅分散部署在克節朗河南岸的幾個重要據點,但他們被高大的山脈和河流分割開,難以聯系。

我軍分三路進攻,在發動進攻的前一夜,利用敵軍巨大缺口,渡過克朗節河,向其後方穿插。東路大軍,也迂回到敵軍側後方的高山上。

戰鬥一打響,我軍已經在印軍後方,切斷了其退路。河谷中的印軍遭到我軍炮火打擊,手慌腳亂,紛紛躲進碉堡。

我軍主力部隊以排山倒海之勢從正面壓來,開戰僅1個小時,印軍建制全被打亂,8個小時後整個旅完全喪失了戰鬥力。

當時泰瓦利正在前線的廓爾喀聯隊檢查通訊,並準備第二天去拉其普特營。20日拂曉,他被炮火聲吵醒,隨後四周都是印軍喊叫和奔跑的聲音。

炮擊停止後,泰瓦利趕到通訊處所在的地堡,裏面只剩兩個通訊員。泰瓦利用無線電告訴旅部,前線遭到炮擊。旅部表示,他們也遭遇同樣的情況。

泰瓦利意識到這次並非一般的沖突,跑出地堡想去找營長,然而四周空無一人。隨即,中國軍隊從一側的高山上沖了下來。

據俘虜泰瓦利的戰士樊峪榕回憶,他們剛要進地堡時,裏面的印軍還在反抗,射出了一梭子子彈。幸好幾個戰士及時躲閃,才沒有中彈。

樊峪榕

樊峪榕掏出一個手榴彈,拉掉導火索,在手中停留了三秒,才丟進地堡,免得被印軍踢出來。轟的一聲吼,地堡內硝煙彌漫,樊峪榕趁機沖進地堡。只見兩名印軍已被炸死,泰瓦利半截身子鉆到床底下,被拖了出來。

印軍第7旅的各處戰鬥其實與廓爾喀聯隊大致相似,在我軍發動進攻後便快速向後潰退。但他們遭到我軍穿插部隊的阻擊,大部份被俘。

在與部隊失去聯系後,該旅旅長達爾維帶著旅部直屬人員向後撤,為避免與我軍遭遇,他們在深山老林中轉了60多個小時。因忍受不了饑餓而鉆出山地,不料剛下山就被我軍俘虜。

作為印軍的王牌部隊,甚至都來不及組織反擊就被殲滅了。俘虜營中的泰瓦利幾乎每天都在反思這場戰爭,印軍到底輸在哪裏?正是看到毛主席的著作,讓他恍然大悟,於是抄了3句話。

我軍戰士

第一句:不打無準備之仗,不打無把握之仗

這句話出自【解放戰爭第二年的戰略方針】。 當時解放軍正由戰略防禦轉為戰略進攻,毛主席提出由內線打到外線去。同時,他也清醒地意識到,敵人的力量仍然很強大。

所以,他強調各個部隊「必須註意不打無準備之仗,不打無把握之仗」。

今天看來,這句話似乎很簡單。但在戰場上要做到有「準備」和有「把握」並非易事,必須對敵人有充分的了解,在準確地權衡敵我力量之後,才能做到有把握。

早在6月份,中央就批準組成西藏軍區前進指揮部,代號為「藏字419部隊」。該部下轄3個團,將近8000人。人數不多,卻都是精銳。

這三個團都是在抗戰初期建立起來的,大部份幹部是紅軍派來的。其中154團有兩個紅軍連,157團有1個紅軍連。他們參加過無數戰役,經驗豐富。

部隊組建後進行了細致的思想動員,並嚴格開展戰前軍事訓練。在得知毛主席有反擊印度侵略的意向後,總參謀部立即命令西藏、新疆邊防軍進入戰備狀態,並將成都軍區和蘭州軍區一個步兵師調入西藏。

在張國華準備回西藏前,毛主席和有關領導人召見了他。總參謀長羅瑞卿發問:「你有沒有把握打贏?」

張國華堅決地回答說:「有!」

作為一個軍區司令員,張國華絕不會吹牛,他認為:

張國華將軍

第一,我們面對的雖然是印軍的王牌部隊,但他們作戰能力比不上國軍的主力。

印軍參加二戰是跟著英軍跑,武器裝備和後勤都由英軍解決,缺乏獨立作戰經驗。印度獨立後,失去了英軍的保障,作戰能力肯定要下降很多。

國軍雖然敗多勝少,但大部份時間是獨立作戰,後來接受美軍訓練並裝備了大量的先進美械,戰鬥力肯定要比印軍強。這樣的對手,解放軍都能拿下,印軍自然也不在話下。

第二,印軍綜合素質不如我軍。

印軍已經很久沒有打仗了,而我軍剛剛經歷了平叛,仍在戰備狀態。印軍第4師全稱「第4平原整編步兵師」,是平原部隊,缺乏山地作戰經驗。而我軍則常住在高山上,訓練也比印軍更加充足。

再來看看印度的作戰準備:

9月份,印軍制定了「裏窩那」計劃,決定對中國境內的一個據點發動進攻。但印軍內部許多將領反對該計劃,他們認為難以完成後勤保障,而且經歷過裁軍,戰鬥力大大削弱,應該取守勢。

印軍第33軍指揮官辛格中將也不願與中國抗戰,甚至違抗國防部的命令,下令印軍後撤了3英裏。但參謀總長考爾為了迎合尼赫魯,執意執行行動,並將辛格調離,又將作戰區域從33軍劃出來,分給第7旅。

第7旅連冬裝都沒有就直接被派往海拔近4000米的高原,當時正是收割季節,印軍根本找不到足夠的民工運送物資,只能由每個士兵負重35公斤前進。由於嚴寒和疲憊,士氣非常低落。

印軍試圖依靠空投解決運輸問題,但為了省錢重復使用降落傘,導致空投損失很大,陸軍聲稱最多只有20%的物資到戰士手裏,而且空投清單上竟然沒有冬裝和彈藥。

泰瓦利的通訊團最需要的就是電池、發電機和汽油。最初他們一桶油都沒有收到,泰瓦利親自出面與空軍協調,才搞來汽油。但再檢查裝備時發現電池裏面沒有電解液,原來民工為了減輕負擔,在中途把電解液倒掉了。

印軍前線部隊與我軍發生小規模沖突後,昌德哈爾中校請求旅部的迫擊炮和機槍火力支援,以便將部隊撤出來。旅長無奈地拒絕了,因為當時他手上只有2門3英寸迫擊炮,每門只有60發炮彈,打了也無濟於事。

印軍如此拉胯的準備,最後失敗也就不足為奇了。

印軍

第二句:對於人,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對於敵,擊潰其十個師不如殲滅其一個師。

這句話出自毛主席的【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寫於1936年,全面總結了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的經驗。

文章提到,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拼消耗是不合時宜的,而要打殲滅戰。具體來說就是集中優勢兵力,殲滅敵軍薄弱力量,逐漸消耗敵軍,最終改變戰局。

中央蘇區時期的前四次反「圍剿」作戰,都是采取這種方針。

第一次反「圍剿」作戰,敵軍調動10萬余兵力,而紅軍只有4萬人。紅軍采取誘敵深入的策略,逐漸疲憊敵軍。最終在龍岡附近集中主力,伏擊了敵第18師,全殲1萬多人,繳獲大批武器。隨後又乘勝追擊,殲滅敵第50師3000多人。敵軍遭受重大損失,被迫放棄「圍剿」計劃。

「圍剿」失敗後,老蔣不甘心,調動了20萬大軍向中央蘇區合圍過來。此時紅一方面軍還剩3萬多人。毛主席分析局勢,決定集中優勢兵力,先打敵軍最弱的第五路軍。紅軍誘敵深入,在東固一帶埋伏了25天。

最終抓住敵第28師和第47師一個旅,將其全殲。解決掉後顧之憂後,紅軍乘勝向東橫掃七百裏,連續打了5個勝仗,共殲敵3萬人,繳槍2萬多支。不僅粉碎了敵人的「圍剿」,自身還得到極大的補充。

老蔣再次加碼,調動30萬兵力發動第三次「圍剿」。紅軍還是老辦法——誘敵深入、避其主力,打其虛弱。紅軍一邊阻擊一邊向蘇區中心收縮,深入蘇區的敵軍很難得到補給,饑疲交困,銳氣大減。

紅軍在蓮塘、良村、黃陂取得三戰三捷的勝利,殲敵1萬余人,繳槍萬余支,從被動轉為主動。此後又集中主力在東固以南的方石嶺一帶,截住韓德勤師和蔣鼎文師一部,將其全殲。其他各路敵軍見狀紛紛撤出紅軍根據地。

1932年,老蔣調集30多個師,分三路對中央蘇區發動第四次「圍剿」。紅軍仍然運用此前的成功經驗,在黃陂、草台崗兩次伏擊,殲敵3個師,俘敵1萬余人,粉碎了敵人的「圍剿」。紅軍力量空前壯大,發展到近10萬人。

戰爭取勝的本質就是敵人變得越來越少,我軍變得越來越多,只有打殲滅戰才能達成這個目標。

抗戰時期,我軍提倡遊擊戰,分散部隊,小規模地殲滅敵軍。到解放戰爭時期,我軍實力壯大,開始打大兵團殲滅戰。兩者的本質其實都是一樣,就是不斷消耗敵人的力量。

這一思想在克朗節戰役中也得到充分體現。從戰術看,我軍並沒有直接從正面強壓。一開始就派部隊向敵人側後方迂回穿插,目的非常明顯,就是要一口吃掉印軍的王牌部隊。

印軍以參加過二戰而自豪,但其實那時他們作為一個師級單位,只能執行戰術,並沒有制定戰術和指揮戰役的經驗。對戰爭的理解要遠低於我軍。

印軍完全沒有料到,我們並不只是要將他們趕走,而是要將他們殲滅。事實也證明,吃掉了印軍王牌,使印度內部產生了極大的震動,對於整個戰局產生了至為關鍵的影響。

紅軍劇照

第三句:拼命主義是軍事上的近視眼,其根源常是懼怕喪失土地。

這句話出自毛主席的名篇【論持久戰】,寫於1938年。當時國軍節節敗退,失敗情緒彌漫,有人提出「亡國論」。後來八路軍取得平型關大捷,打破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又有人提出「速勝論」。

毛主席的【論持久戰】駁斥了這兩種錯誤的觀點,提出堅持持久抗戰,必將取得最後的勝利。

對於遺失領土的問題,毛主席鮮明地指出「暫時地部份地喪失土地,是全部地永久地保存土地和恢復土地的代價。」

前文提到的四次反「圍剿」就體現了這一點,暫時喪失土地只是誘敵深入,使敵人處於不利的位置,以達到殲滅敵人的目的,便能收復土地。

毛主席提出「凡被迫處於不利地位,根本上危及軍力的保存時,應該勇敢地退卻,以便保存軍力」。

在與印度的邊界爭端中,我們便是采取這種方針。由於國際局勢對我不利,我們盡最大程度爭取印度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甚至主動將部隊後撤了20公裏。

這其實可以理解成一種高級版的誘敵深入。印度高層並沒有理解中國的用意,反而變本加厲地對中國入侵。使其在國際輿論和軍事上都處於極為不利的位置,為我軍反擊創造了條件。

毛主席得出結論「明明已處於確定了的不利情況,還要爭一城一地的得失,結果不但城和地俱失,軍力也不能保存」。

解放戰爭期間,胡宗南大軍向延安進攻,毛主席準備撤出延安時告誡幹部:「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毛主席的這段話直戳泰瓦利的內心,作為最前線的指揮官,他深知部隊處於不利位置,並不認同尼赫魯的「前進政策」。

印軍想來蠶食中國領土,必須爬上高原。這裏人跡罕至,事實上直到今天,印軍都沒有完全解決後勤供應難題,更別提當年。

但尼赫魯為了爭搶一點領土,不惜將沒有高原作戰經驗的部隊調到高原,連基本的後勤保障都沒有解決,卻要不斷挑起沖突。這種將領土看得無比重要,害怕失去領土的想法,就是毛主席所說的「拼命主義」。

為了一點領土,忽視了危險,不顧一切要與對手拼命,不可避免地要陷入敗局。

被俘印軍

然而,盡管失敗了,印度高層似乎並未意識到這一點。也許這就是人性的弱點,不管再偉大、再英明的人,也有一根筋的時候,繞不出固有思維,只會越陷越深。

其實,中印都是大國,兩虎相爭,必有一傷,以印度的實力,受傷的更有可能是他們。印度高層被某些假象所迷惑,執意要與中國鬥爭,並非明智之舉。

中國在面對強敵時所采取的戰略和戰術要靈活得多,印度高層卻想一條路走到黑。毛主席的著作也許給了泰瓦利一些全新的啟發,所以他才希望他的領導們也學一學。

遺憾的是,幾十年過去了,印度人似乎並沒有吸取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