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宣泰戰役命令詳細解析——看為什麽跟著粟裕打仗不用動腦?

2024-01-23歷史

開國將帥上千,只有粟裕能被稱為「尤其善於組織大兵團作戰」,其中關鍵原因之一就是粟裕詳細而周密的「粟式八股文」

在之前關於【渡江戰役作戰命令】,【如黃路戰役命令】,【睢杞戰役撤退命令】等篇中,詳細解析了「粟式八股」作戰命令的各種相關場景和案例。

渡江戰役作戰命令詳細對比,看粟裕大兵團指揮能力如何一騎絕塵!

如黃路戰役命令詳解,看「戰神」粟裕如何能把遭遇戰打成圍殲戰!

從西府和睢杞的撤退命令,看彭德懷和粟裕指揮水平上的巨大差距

本篇將繼續解析粟裕的作戰命令,這次以蘇中戰役中首戰——宣泰戰役為例,繼續賞析粟式八股文的藝術性,同時探究為什麽「跟著粟裕打仗不用動腦」,和初探粟裕獨特的「一人式指揮模式」

一.命令原文

宣泰戰役作戰命令

(1946年7月10日24時)

(甲)情況:略

(乙)目標:略

(丙)各部作戰任務及動作規定如下:

(一)六師全部並附本部炮兵團兩個連(山炮兩門),有攻克泰興城並配合一師消滅口岸、靖江來援頑敵之任務。

1.該部應即自現地出發,經加力、搬經、黃橋之線,限於12日拂曉前,到達黃橋鎮以西及西南之淡家頭、孟家溪、石梅、陳橋、趙莊、杜莊之線集結。

2. 13日下午11時整,以一個旅兵力攻擊泰興城,限於16日拂曉前達成攻克任務。

3.該師另一個旅應於13日下午10時前,到達泰興城東北、老葉莊西南地區,選擇適當位置集結,有配合一師消滅口岸來援頑敵及打擊靖江頑援軍之任務。

(1)如口岸來援頑敵進至西馬甸、中馬甸、東馬甸、西秀河、李季河、大生莊一線以南,泰興城以北地境時,則由該旅負責消滅之。

(2)如口岸增援之頑敵已到,而靖江援軍亦已向泰興前進,在此情況下,該旅應以一部兵力箝制延緩並阻止靖江來援頑敵前進,以主力配合一師部隊迅速消滅口岸來援頑敵後,再配合一師轉移兵力殲滅靖江援軍。

該師為保障其自身翼側之安全,應將其特務營派至泰靖線上警戒。

(二)一師全部有攻克宣家堡據點,消滅口岸向泰興增援頑敵之任務。

1.該師應即自現地出發,一個旅經崔家園、南邵莊、福興莊、蘆家橋、古溪、橫家裏,高橋、嚴徐莊之線;另一個旅經柴灣、花園橋、營溪、野周莊、蔣墅之線

統限於12日拂曉前,到達嚴徐莊、蔣家堡、車馬莊之線秘密集結。

2.該師應以不大於4個營的兵力,於13日下午11時整(六師攻擊泰興城同時)攻擊宣家堡,應盡可能於14日上午9時前,達成攻克宣家堡之任務。

攻克後應即動員群眾將該地工事完全平毀,爾後,該攻擊部隊即應撤至大丁莊、劉家蕩一線主力集結位置,以讓出打援之較寬戰場。

3.該師主力應於13日下午10時前進至宣家堡以東之周家園、李家園、大丁莊、大福興莊之線隱蔽集結,準備消滅口泰線來援頑軍。

(1)在攻擊宣家堡時,該師應先以一部進至宣家堡以南、以北附近,如口岸、刁鋪之敵向宣家堡增援則消滅之;宣家堡攻克後,即應與攻擊部隊同時撤至宣家堡以東原來位置集結,以讓出戰場。

(2)如口、泰線頑敵向泰興增援,該師應將其先頭部隊放過中馬甸、東馬甸一線以南後,集中主力出擊,配合六師部隊完全消滅之。

(三)第七縱隊除留一個團守備東台外,縱直及其余3個團有打擊由泰州、 蘇陳莊、馮甸、張甸方面向南增援頑敵之任務。

該縱應即自現地出發,經大倫莊、運糧河、東蘆莊、顧高莊之線,限於13日下午10時前到達倪滸莊西北、張甸東南地區,以雙岱橋、單家莊、尹莊為中心隱蔽集結。

1.在13日下午11時整派出一部向何家莊(張甸西南10裏)攻擊,求得在14日拂曉前攻克該點,攻克後即將該地工事完全平毀,爾後,攻擊部隊仍迅速撤回主力集結位置。

2.如蘇陳、張甸、泰州方向頑敵向南增援,該縱應讓敵南進而以主力從側後堅決打擊之,以配合一師部隊求得消滅頑敵全部或大部。該部並有保障一師側背之任務。

(四)蘇中軍區部隊(一分區範圍內):

1.擔任守備林梓鎮之地武任務不變,如頑敵向林梓、如臯方向攻擊,則采取運動防禦,沿途阻擊襲擾,盡量消耗與遲滯頑敵之行動。

2.以現有靖、泰地區之地武集結,由一分區司令部派人統一指揮,除留一部維持黃橋治安警戒外,其余部隊應挺至靖江以北附近積極活動。如頑敵向季市、黃橋前進,應盡量延緩其行動。

3.以泰州團警備姜堰,以接替七縱防務,並派出一部挺至蘇陳莊方向監視敵頑,如頑敵東犯,則予阻擊,盡可能遲緩頑軍在姜堰、曲塘段之行動。

4.以高寶團警備海安,以接替七縱防務。

各部隊統限於本月12日拂曉前到達指定位置,該分區其余部隊仍在原區域盡量挺向敵後,展開遊擊,積極活動。

以上為戰役底一階段之部署,各部爾後之任務,視當時情況再行決定。

(丁)各部戰鬥地境區分如下:

1.沿西馬甸、中馬甸、東馬甸、西秀河、李季河、大生莊、大新莊、羌家裏、 陶家莊、老葉莊、梅家莊一線以南屬六師,線以北屬一師(線上屬)。

2.沿刁家鋪、王莊、官溝、董家莊、庵寺橋、東孔家莊,套溝,奔莊,張梧桐、 秦家蕩、申家蕩、顧高莊之線以南屬一師,線以北屬七縱(線上屬)。

(戊)本部前方指揮所:

第一步在老葉莊以東十裏之自家莊,余在13日晚進至白家莊一指揮所。

二.字數統計

1.總字數:1467字(不含情況通報和目標)

2.命令正文:1316字(占比89.7)

(1)一師字數:406字

(2)六師字數:362字

(3)七縱字數:248字

(4)一分區字數:258字

(5)結尾字數:28字

3.戰鬥分界線:113字(占比7.7)

4.結尾其他:38字(占比2.6)

全文1467字,其中命令正文1316字,占比89.7,戰鬥分界線113字,占比7.7,兩項相加1429字,占比高達97.4,也就是說不僅字數很多,而且全是幹貨沒有註水。

三.內容解析

一.六師部份

6師具體命令,首先說明6師的作戰任務,共兩點,一.攻泰興城,二.配合1師消滅口岸,靖江援敵。然後圍繞如何執行這兩點,分三部份更詳細的命令

1.機動至戰場的路線,位置,時間要求

機動路線:由現地,經加力、搬經、黃橋

目標地域:黃橋鎮以西及西南之淡家頭、孟家溪、石梅、陳橋、趙莊、杜莊之線

時間要求:12日拂曉前

2.攻泰州部份命令

投入兵力:1個旅

時間周期:總攻開始時間13日下午11點,結束時間16日拂曉前

3.對口岸,靖江打援部份命令

投入兵力:另1個旅

到位時間:13日下午10點前

集結地域:泰興城東北、老葉莊西南

情況一:口岸敵軍進入西馬甸、中馬甸、東馬甸、西秀河、李季河、大生莊線以南,泰興城以北地域,由該旅負責進入該地域的敵軍(註1:和後文1師打援部份銜接)

情況二:如果口岸之敵增援同時,靖江之敵也向泰興增援,則以少部牽制靖江援敵,該旅主力先和1師集中消滅口岸援敵,而和1師轉移兵力殲滅靖江原敵

二.一師部份

1師具體命令,還是首先說明作戰任務,也是兩點,一.攻克宣家堡,二.消滅口岸增援泰興之敵,同樣圍繞三點,具體展開詳細的命令

1.機動至戰場的路線,位置,時間要求

機動路線:分兩路,1個旅經崔家園、南邵莊、福興莊、蘆家橋、古溪、橫家裏,高橋、嚴徐莊之線;1個旅經柴灣、花園橋、營溪、野周莊、蔣墅之線

目標地域:嚴徐莊、蔣家堡、車馬莊之線

到位時間:12日拂曉前

2.攻宣家堡部份

投入兵力:不大於4個營

時間周期:總攻開始時間13日下午11點(和6師一致),結束時間,盡可能在於14日上午9時前

後續行動:攻克宣家堡後,平毀工事,撤至大丁莊、劉家蕩一線,即主力集結位置,讓出空打援的戰場空間。

3.打援主力部份

投入兵力:除宣家堡以外其他

到位時間:13日下午10時

集結地域:宣家堡以東之周家園、李家園、大丁莊、大福興莊之線

具體說明一:以一部進至宣家堡南北附近,打援口岸,刁口之敵,攻克宣家堡後,和攻宣家堡的部隊一起。撤至主力集結位置,讓出打援戰場空間

具體說明二:主力部份在口、泰線敵軍增援泰興時,要放過先頭中馬甸、東馬甸一線以南後,在全力出擊,和6師協同全殲援軍(註2:和前文6師打援部份銜接)

三.七縱部份

7縱屬於次要部份,任務只有一個,北面泰州方面敵軍增援時,進行打擊。具體是:

1.機動至戰場的路線,位置,時間要求

投入兵力:3個團

機動路線:現地出發,經大倫莊、運糧河、東蘆莊、顧高莊之線

集結地域:以雙岱橋、單家莊、尹莊為中心

時間要求:13日下午10時前

2.打援泰州部份

任務一:以一部攻擊何家莊,要求14日拂曉前攻克,之後離開平毀工事,撤回主力集結位置

任務二:如果蘇陳、張甸、泰州之敵南援,讓開道路,以主力從側後出擊,和1師協同殲滅該敵。

四.一分區地武

一分區軍區地武的配合方面,屬於更為次要的部份,一共分為四點,主要是接防和牽制任務說明,時間規定明確,在12日拂曉前到達指定位置

五.戰鬥分界線

粟式八股文的核心和靈魂,詳細的戰鬥分界線

這次命令作戰分界線一共118字,將1師,6師和7縱之間的分界線劃分的清清楚楚。

各部拿到這份作戰命令時,只要拿出地圖,對照文中的戰鬥分界線,結合前面下達給自己所部具體作戰命令,無腦照著執行就可以。可以說你上你也行!

四.相關分析

一.下屬無需動腦

上述作戰命令看完後,設想一下,假如你是王必成(6師),陶勇(1師),管文蔚(7縱)中任何一人,你還有什麽需要自主做的嗎?

時間方面:出發時間,到位時間,總攻時間,結束時間限制。全部精確到小時

地域方面:各部(包括分部)機動路線,目標地域,作戰區域,全部規定清楚,特別是1師分為兩路機動,每路路線都規定清楚,加上後文戰鬥分界線,區域完全框死

具體動作:每部份投入兵力,分成幾部份,具體任務和相關要求,詳細且清楚。沒有一點模糊之處

從作戰命令看,能夠自主決定的內容只有:

王師長:「兩個旅選擇哪個旅攻泰興,哪個旅打援」

陶師長:「宣家堡南北的一部,是1個團還是2個團的差異」

官司令:「一部攻打何家莊據點,投入多少兵力問題」

除此之外,所有時間,區域和動作等全部框死,無需動腦,而且也只能夠按照粟裕上述命令對照執行。

二.各部形成統一整體

雖然粟裕給各部下達的命令詳細到令人發指的程度,但不是各自為戰自我發揮,恰恰相反,透過詳細戰役步驟和作戰分界線劃分,將其有效的連線為一個整體,例如:

以中馬甸、東馬甸等為界線,敵軍援軍,線以南歸6師,以北為1師負責,分片包幹,而且具體動作明確規定,1師等敵軍先頭到線以南在協同6師一起出擊。

這就避免了1師過早出擊,使得6師一時插不上,後續也沒有攻擊位置,這就必然打成亂戰和填油,即所謂「牛抵角」戰術。

另外在關於7縱的命令中:

當泰州援軍南援時,7縱規定動作不是正面阻擊,而是讓開道路後,從背後跟進,和南面1師配合,協同殲滅援軍。

這樣不知不覺中,1師和7縱形成潛在聯動,同時蘊藏了一個潛在圍殲戰的斷後設定

五.其他說明

一.關於粟裕參謀長

一些人會說粟裕上述作戰命令有參謀長的作用,但是這不能解釋為什麽粟裕在一些戰役中,沒有任何參謀長(黃橋,萊蕪)或者臨時指揮(宿北)等情況,更不能解釋,為什麽沒有粟裕,華野再也打不出哪怕一次圍殲戰。

事實上粟裕,不僅不要參謀長,而且直接跳過參謀處長,作戰科長等,直接對接各個參謀,和縱隊司令等也幾乎無交流。

新四軍1師長期沒有參謀長,1944年6月12日,18旅旅長劉先勝調任1師當參謀長(也是蘇中戰役中,華中野戰軍參謀長),根據秦叔瑾日記:

「你們的測繪,任務請示粟師長,生活上的問題來找我」

分工一開始就很明確,劉先勝作為參謀長只是負責生活上的問題,作戰相關的依然由粟裕直接負責,他根本不管。這是一個非常離譜的現象,都聽說政委管生活,見過讓參謀長管生活的嗎?

二.「一人式」指揮模式

根據秦叔瑾(1師和華野作戰參謀)的回憶:

「我精力集中在聽清戰役指揮者粟裕將軍下達的戰役部署與任務,註視著粟司令指揮棒在地圖上所指的部隊開進,運動和攻擊箭頭,沒能把會議中所有發言記錄下來」

「每次戰役意圖形成前後,總是天天在地圖上反復測算考慮,每次作戰會議上,他的總結發言,對敵情的判斷,戰局的估量和各部隊任務的區別,是那樣的準確,精辟,周密,嚴謹。」

從上述記載可以看出,在華野的作戰會議上,粟裕把戰役部署命令,一條條的詳細敘述,各部任務的區分清楚準確,同時在地圖上,手動把各種路線一一劃清楚。

使得作戰秦叔瑾在會議上的精力全在聽取粟裕的作戰命令上,會議上其他內容則根本管不了。可以說只有記錄功能。

粟裕「一人式指揮模式」,在戰史上,特別是近代戰爭體系下是根本無法想象的,但是這恰恰是粟裕能創造如此多經典圍殲戰的一個關鍵原因

註:關於粟裕這種「一人式」指揮模式,相關內容遠不止這些,以後會有相關專題詳細解析,這裏不更多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