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73年,杜聿明參觀毛澤東舊居,笑對工作人員說:幫我留句話給後人

2024-02-02歷史

73年,杜聿明參觀毛澤東舊居,笑對工作人員說:幫我留句話給後人

巍峨的韶山,松柏郁郁蔥蘢。

1973年5月8日,韶山的毛主席故居陳列館迎來一群與往昔不同尋常的客人,他們是昔日人民解放軍的「敵人」:杜聿明、宋希濂等國軍將領。這些曾經被特赦的將領如今已經融入新中國。

這一年,杜聿明已經69歲,宋希濂也已經66歲。

對於當地工作人員而言,接待這群特殊的客人顯然是一項不輕松的任務。有幾個問題讓工作人員思考:

首先,這些昔日的國軍名將是否真的會敬仰毛主席?

其次,毛主席的舊居陳列館中有一間解放戰爭圖片展覽室,這些國軍將領將如何應對?作為親歷者,他們將如何評價毛主席在解放戰爭中的指揮,以及面對自己曾經的失敗?

針對上述問題,當時的毛主席舊居陳列館館長吳大為早已知曉答案。多年後,他在接受采訪時仍然清晰記得那天的一些細節。

本文將根據吳大為館長的回憶,詳細講述上述兩個問題。

一:「名將」杜聿明、宋希濂並非虛名 在國軍將領中,杜聿明和宋希濂的軍事才能顯然是毋庸置疑的。

即使與最頂級的「小諸葛」白崇禧相比稍有差距,但他們的排名肯定是相當靠前的。特別是杜聿明,曾擔任徐州「剿總」副總司令,是蔣介石非常信任的大將。他自稱為老蔣的「肱骨之臣」。

杜、宋二人有很多共同之處,包括從小家境優越,接受過私塾教育的「少爺」,因此文化水平都很高。除此之外,兩人還有一個共同點:都是黃埔軍校一期學員。

眾所周知,黃埔軍校一期培養了眾多優秀將領,但考入該校可謂極為困難。當時的入學考試包括國文、算術、歷史、地理等科目。超過70%的考生本身就具有較高的學歷,其中不乏留學法國、德國、日本等國的經歷者。

想象一下,在20世紀20年代,要與這些人競爭入學資格有多麽困難!因此,蔣介石後來對黃埔系寄予厚望,確實有其原因。畢竟,「生源」實在是優秀的。

當然,穿著「黃馬褂」的杜聿明和宋希濂決非紙上談兵之輩。在抗日戰爭時期,他們的軍事才能可圈可見。

首先說說杜聿明。

關於他的戰術,咱們不多言,只談1942年3月底的同古會戰。當時,日本軍隊使用了飛機、大炮和坦克,要與國軍進行一場殊死戰。杜聿明下令新22師築造多個梯形陣地,使日本軍隊每前進一步都付出巨大代價。這場戰鬥以少勝多,成為抗行事曆史上罕見的勝例。

關於他們的軍事造詣,同樣堪稱出類拔萃。「操場即戰場」、「用小包圍圈,一口一口吃掉敵人」等口號都是杜聿明在國軍內提出的軍事理念。他領導的部隊在戰爭中以講究章法,明晰進退的特點而著稱。

談及宋希濂,他在國軍將領中被認為是非常果敢的一位。在1938年的富金山戰役中,他以少勝多,與日軍激戰了整整10天,創造了一次軍事奇跡。果敢、敢於拼搏,是他的重要戰術風格。

然而,這兩位具有卓越軍事素養的將領,在解放戰爭中卻遭受了慘敗:

1949年1月,杜聿明在安徽被俘;

1949年12月,宋希濂在大渡河畔被捕。

此後,他們開始了改造生涯。作為抗日有功的名將,經過10年的改造,兩人於1959年12月成為首批獲特赦的人員。

在功德林改造期間,杜聿明和宋希濂表現出色。作為中國人,他們意識到蔣家王朝的腐朽和老蔣的失敗是不可避免的。然而,作為職業軍人,他們對自己在解放戰爭中戰略和戰術上的失敗並不十分清楚。

直到1973年韶山之行。

在參觀毛主席舊居陳列館的抗日戰爭圖片展時,杜聿明和宋希濂表現得非常認真。盡管他們為抗日戰爭的勝利貢獻良多,但走到解放戰爭圖片展前,宋希濂卻突然拉住了杜聿明,表示不想進去。對此,杜聿明問:「為什麽不進去?」宋希濂回答:「戰爭失敗者看了只會感到尷尬和難堪。」

杜聿明笑著解釋,參照了陳毅元帥的一句話:「山東先頭一仗,我還被你們打敗了呢!」 他認為共產黨的將領從不忌諱討論失敗,這才是真正的名將風範,值得他們學習。此外,他還說:「假如我們打了勝仗,或者把部隊拖到台灣,那就會推遲解放戰爭的行程!那不是害了人民嗎?」 最終,杜聿明成功地說服了宋希濂,兩人一同走進了解放戰爭展室。

之後,在解放戰爭圖片展室裏,他們停留了整整一個小時。若非時間限制,他們寧願繼續逗留。

離開展室後,兩人幾乎異口同聲地稱贊:「毛澤東是戰神!」

有人提醒這話或許帶有些許迷信,但杜聿明和宋希濂堅信這是相當準確的評價。

杜聿明笑著告訴工作人員:「請務必將這句話傳承給後人。」 同時,他強調這一評價務必被未來研究軍史的學者了解並銘記。

為什麽他們會說「毛澤東是戰神」?

顯然,杜聿明和宋希濂之所以這麽認為,源於他們的解放戰爭經歷。作為蔣介石麾下將領,他們深知老蔣的領導風格。參觀完毛主席舊居後,他們深刻感受到毛主席與蔣介石在帶兵方面的巨大差異。

解放戰爭末期,毛主席的指揮部設在西柏坡。

1975年,特赦的國軍第12兵團原司令黃維曾存取西柏坡,那裏仍然保留著解放戰爭時的布局:一台電話、兩張地圖、三套桌椅、四間平房。因為條件艱苦,解放軍士兵用的紅藍鉛筆甚至都是從國軍那裏繳獲的。有時甚至用紅藍毛線來標圖。毛主席就是在這個簡陋的作戰室裏發出了決定戰局的一系列電報。

黃維看到這一切後,曾經是蔣介石的忠實支持者,感慨道:「國民黨註定要敗,蔣介石註定要失敗啊!」

當然,黃維當時只看到了解放軍這個小作戰室,未看到毛主席和蔣介石在戰略和用人上的本質區別。在戰略方面,讓軍事專家討論,但在用人方面,毛主席註重多元選才,而蔣介石則偏向信任自己的親信。毛主席雖未接受正規軍事教育,但在用人方面更加寬廣,而蔣介石則在陸軍學堂和振武學校接受了正規軍事教育。這也是孫中山先生任命他擔任黃埔軍校校長的原因。

然而,深入審視蔣介石的生平,一個鮮明的特點浮現:他在國軍內部的升遷歷程,無論是擊敗李宗仁、馮玉祥,還是處理閻錫山、陳濟棠,基本上都依賴於權謀和金錢的收買。

這種升遷歷程讓他領悟到一個原則:在任何時候,關鍵職位必須由自己信任的人擔任。因此,他在軍隊內部大力發展派系,將「黃埔系」和「浙江幫」確立為他最信任的派系。

當年陳誠的「火箭式」晉升便是一個典型案例。1925年,陳誠還是一名上尉教官,因夜間讀書而被蔣介石發現。雖然蔣原本未對此感到特別,但得知陳誠是浙江人後,認為他是可用之才。第二天一早,陳誠便成為了少校炮兵隊長,由此開始了迅猛的職業生涯。

與蔣介石相對比,毛主席的用人風格則更加廣泛,「五湖四海」式的。這對他手下的將軍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曾澤生將軍的例子就是一個鮮明的代表。

了解抗美援朝的人都知道,當年誌願軍50軍表現出色,被軍迷譽為「地表最強防禦部隊」。然而,很少人能想到,50軍軍長曾澤生在解放前曾是蔣介石的部下。1948年,曾澤生率領國軍第60軍的3萬多部隊起義,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

曾將軍之所以背叛,原因在於他並非蔣介石的親信,他和他的部隊在武器裝備上都處於劣勢,第60軍也以「熊軍」、「雜牌軍」而聞名。

然而,這支被嘲笑的「雜牌軍」一旦歸入毛主席領導下,就得到了充分重用,由此轉變成了誌願軍的「鐵軍」。

領導者不同,一切皆異。

毛主席和蔣介石在用人上的第二個區別體現在毛主席「放手使用」而蔣介石「越級指揮」。

對於蔣介石的越級指揮,晚年的李宗仁將軍曾發表過一段頗具代表性的抱怨,他說:

「蔣先生既不擅長指揮戰鬥,也不擅長指揮將軍。然而,他卻喜歡坐在統帥部裏,直接透過電話指揮前線作戰。」

對於這一點,杜聿明深有體會。從遼沈戰役到淮海戰役,由於蔣介石的越級指揮,多次讓杜聿明感到手足無措,只能無奈地對部下說:「我們只能服從命令了!其他事情,就交給上天吧!」

在這方面,毛主席的做法截然不同,僅從淮海戰役時與粟裕的多次討論中就能窺見一斑。

在孟良崮戰役之後,粟裕展現出越戰越順的實力和準備,但中央最初的決策是分兵南進。

為此,粟裕三次致電毛主席,請求集中兵力進行大規模戰鬥。在11月上旬的一個深夜,毛主席經過深思熟慮後回應:同意。此後,在關鍵時刻,主席多次力挺粟裕,支持他根據戰場形勢靈活作戰,並鼓勵采取開放的打法。

對於軍隊領導者而言,得到統帥的支持至關重要。

實踐證明,正是由於毛主席一直願意信任手下的將領,才成就了淮海戰役這一戰爭史上的奇跡。

三大戰役相互關聯,毛主席在西柏坡這個「最小」的指揮部裏,創造了決定性的勝利。正如周總理所言:

「我們一不發兵,二不發炮,三不發糧,天天發電報,就把敵人打敗了。」

毛主席與絕大多數軍事家的一個顯著區別在於,他從未接受過正規軍校的訓練,且對槍械並不感興趣。

他僅在1964年的一次軍事訓練表演後,拍攝了唯一一張持槍的照片,這張照片中他與周總理、朱老總等人一同觀看。這個沒有接受過軍校教育的統帥,如何能在軍事上如此出色?他的軍事素養源於何處,以至於讓經過正規軍校教育的將領如朱德、劉伯承對其欽佩不已?這一直是軍事學者們深感困惑的問題。

對於這一點,毛主席曾以一種風趣的方式自謙,解釋自己拿起槍的原因:

「我是一個知識分子,當一個小學教員,也沒學過軍事,怎麽知道打仗呢?就是由於國民黨搞白色恐怖,把工農聯合會都打垮了,把5萬黨員殺了一批,抓了一批,我們才拿起槍來,上山打遊擊。」

然而,這種自謙的說法並未平息軍史學者們的好奇心。

他們開始深入而認真地研究,發現毛主席的軍事素養與他自幼熱衷於閱讀古籍、兵書有著密切關系。他們驚訝地發現,毛主席的許多戰術都與【孫子兵法】和【三國演義】這兩本古書有關。軍事專家們認為這並非毫無根據:

首先,毛主席的許多戰術在這兩本書中都有涉及。

1960年,毛主席在會見英國陸軍元帥蒙哥馬利時直言不諱地表示:「四渡赤水才是我的得意之筆。」在這場戰役中,他運用的聲東擊西、避實擊虛,正是中國古代軍事歷史戰略的重要組成部份。

他在1948年對傅作義采用的「空城計」則與【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曾使用的策略相一致。

其次,毛主席的確非常喜歡這兩本書。

1936年10月,毛主席曾親自致信葉劍英,要求他購買一些與軍事相關的書籍,並特別強調:「買一部【孫子兵法】。」

至於【三國演義】,更是家喻戶曉。建國後,毛主席多次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說:「讀【三國演義】不是看熱鬧,而是要研究故事的辯證法。」

那麽,這是否意味著毛主席僅憑借【孫子兵法】和【三國演義】就能達到用兵如神的境界呢?顯然是否定的。

關於這一點,毛主席在1961年3月曾發表過這樣一番言論:

在那個緊張的戰爭時刻,誰還顧得上【孫子兵法】和戰鬥條令,全部都被拋到腦後了!打仗時,必須迅速評估敵我形勢,並快速做出決策……

由此可見,除了熟讀史書兵法之外,真正重要的是在戰爭中實踐,總結經驗,而非僅僅在紙上談兵。

結語: 1930年1月5日,年僅37歲的毛主席在井岡山留下了那句著名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當時,即便是國民黨都不相信,共產國際也對之持保留態度。畢竟,世上已有太多先例,誰會認同「農村包圍城市」的理念,以及「星星之火」竟然能夠引起燎原之勢?

多年之後,這一切變成了現實。

直至1973年,像杜聿明和宋希濂這樣的昔日敵將,都無法否認地說出了那句「毛澤東是戰神」。

如今已過去49年,日本軍界仍有許多人致力於研究【論持久戰】,試圖找到當年失敗的原因並為未來指導;美國許多軍事學家自韓戰以來,一直熱衷於研究【孫子兵法】。其中許多人深信:只要理解這本書,就能在軍事上取得勝利。

中國的軍史學家們也一直在努力,力求理解並善用毛主席留下的珍貴軍事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