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日本投降,中國也原計劃派軍隊駐日本,為何蔣介石會放棄這個計劃

2024-02-01歷史

1943年11月,蔣介石攜夫人宋美齡飛抵埃及首都開羅,應邀參加在這裏舉行的中美英三國首腦會議。

這次會議期間,時任美國總統富蘭古連·羅斯福向蔣介石透露了一個計劃,這個計劃讓蔣介石感到既吃驚又興奮。

讓蔣介石感到興奮的是,羅斯福已經將中國視為全球四大強國之一,此次會議的目的就是為了商討戰後國際秩序問題。

而令他吃驚的是,美國和英國竟然已經預計到戰爭很快就將結束,並且正在商議對日本的占領問題。

羅斯福認為美國和蘇聯已經就反法西斯戰爭組成同盟,兩個超級大國聯合起來,再加上中國和英國,德國納粹和日本人失敗已經只是時間問題。

因此, 他在此時建議戰後對日本實行盟國出兵占領的計劃,具體有中美英蘇四國分別出兵,占領日本部份區域,直到日本這個國家徹底擺脫法西斯的陰影。

派軍隊占領日本,是蔣介石極為感興趣並且非常吃驚的事情。因為當時在中國戰場上,日軍發起了規模浩大的豫湘桂戰役,國軍正在陷入最為艱苦的抗爭階段。國內甚至已經開始彌漫起投降甚至亡國的論調。

而羅斯福向蔣介石透露的訊息,無疑是一支強有力的興奮劑,這讓蔣介石感覺不虛此行。

中國的軍隊以戰勝國的姿態派駐日本,一雪前恥,想想都讓人感到無比興奮,蔣介石和宋美齡曾經因為這個計劃在夢中樂醒過。

果然,一年多以後,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迪宮裕仁向全世界公開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中的所有內容,向盟軍無條件投降。

訊息隨著電波傳到了中華大地,傳回了重慶,從國防部電訊科開始,興奮的人們沸騰了,歡呼聲,呼喊聲,鑼鼓喧天,鞭炮齊鳴,歡慶的場面持續到深夜。

蔣介石也聽到這個訊息,壓在心中多年的一口氣終於可以松下來了。興奮之余,他又想起了一年多以前,羅斯福對他講過的占領日本的計劃,現在終於到了實作這個夢想的時候了。

抗戰勝利之後的蔣介石似乎比戰爭時期還要忙碌,他有太多的事務要處理,抗戰勝利慶典,日軍受降,接收日軍占領區域和武器裝備,處理戰犯和漢奸,還都南京,處理中共問題等等。

對於派出駐日占領軍這件事情,蔣介石還是有所顧慮,因為在開羅會議上羅斯福只是口頭提出了這個計劃,並沒有形成字面決議。

而就在1945年的4月,羅斯福卻因病逝世,接任他上台的杜魯門和羅斯福的政見有很大的不同,不知道他會不會在這件事情上反悔。

站在我們後人的角度來看,蔣介石的擔心是有必要的,後來也確實是因為杜魯門的原因,最終導致了其他三國未能出兵日本的重要原因。

但中國駐日占領軍最終未能成行,也和蔣介石有莫大的關系,這其中又隱藏著很大的歷史原因。

1945年9月2日上午9點,日本政府代表向盟軍代表遞交了投降書,徐永昌將軍作為國民政府代表出席了受降儀式,被公推第一個登上密蘇裏號戰列艦,並且在太平洋司令麥克阿瑟之後第二個簽字。

這也體現出了盟軍對中國在抗擊日本法西斯戰爭中所做出的巨大貢獻表示認可,同時這也意味著,在戰後處理日本問題上,中國也將有重要的席位。

日本投降之後,盟軍首先要處理的就是日本眾多的戰犯,這些世界上最大的戰爭罪犯,發動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最殘暴的戰爭。制造了駭人聽聞的人間慘案,必須受到法律的嚴懲。

梅汝璈作為中國方面的最高法官參加了會審,這場為期兩年半之久的世紀大審判創造了人類審判史上的記錄。

但由於當時復雜的國際形勢和各國之間不同的意識形態,在東京出席審判的28名頂級戰犯僅有7人被處以絞刑,這已經是梅汝璈等人拼盡全力據理力爭的結果。

戰後各項善後工作逐步展開的同時,杜魯門照會中蘇英三國首腦,提出了戰後對日本的具體占領計劃。

杜魯門提出的計劃是,美軍將派出20萬人的部隊占領日本的本州島中南部,以及太平洋上的眾多關鍵島嶼。蘇聯占領北海道就在本州北部地區;英國占領九州島以及本州南部部份地區;中國則占領以農業為主的四國島。

杜魯門還在計劃中還建議其他三國各出兵一個師,並且全部交由美國太平洋總司令指揮。

從這個計劃上不難看出杜魯門的真實意圖,他就是想讓美國獨占日本,並不希望其他國家染指日本。

麥克阿瑟和杜魯門在這一點上出奇的一致,原本他們計劃拒絕其他國家出兵進入日本,但是開羅會議的內容早已被世界各國媒體所熟知。雖然沒有簽訂正式條約,但畢竟是前美國總統做出的承諾,不能翻臉不認賬。

麥克阿瑟還提出,各國派駐日本的軍隊一切開支全部由各國自己承擔,這一點讓蔣介石有些始料未及。

當時蔣介石政府和美國的關系非常好,抗戰中後期美國為國民政府提供了大量的軍事和經濟援助。

羅斯福也曾經表示,戰後在中國恢復經濟建設方面,美國還會繼續提供更大的援助。

所以, 在蔣介石看來,中國駐日占領軍的費用應該由美國承擔,至少也要承擔到中國經濟實力有所恢復之後。

抗戰勝利之後,國民政府的國庫實際上已經被耗空了,當時支撐其執行的就只有美國的援助。

原本打算接收日本人的大批資產以緩解緊張的財政,但國民黨內部嚴重的腐敗導致最終沒有多少入賬,僅僅從汪偽政權的金居里拿到了部份黃金和美元,但杯水車薪。

而就是在如此困難的情況下,蔣介石依舊獨斷專行,一意孤行,不僅不盡快裁軍,還要大力準備擴軍備戰。

他的目的是趁共產黨立足未穩,在美國人的幫助下一舉將其消滅,所以蔣介石當時根本拿不出多余的軍費來供養駐日占領軍。

國民政府最初的計劃是向日本派遣一個軍,大約三萬人,盡管兵力不多,但是遠在異國他鄉,耗費不是在本國所能相比的。

首先,這支部隊的裝備必須是最先進的全副美械師,不僅要有全新的軍裝,全新的槍械,還要配備一定數量的裝甲車輛和坦克等重型裝備,甚至連營房都要重新裝修建造。

其次,這支部隊雖然是占領日本,但是日本當地卻不負責供養他們,他們的所有補給都需要在當地購買,這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而當時日本人自己都沒有足夠的口糧,到處在鬧饑荒,就算拿著黃金也未必能采購到足夠的軍糧,因此只能向美國人購買。

最後,出於國際形象的考慮,這支部隊的所有配備都必須符合國際標準,不能讓日本人和國際友人覺得中國軍隊還是貧窮落後的樣子。

所有的一切都決定了這支軍隊的開銷不菲,蔣介石根本拿不出這筆錢。

錢只是一個方面,另一個擺在蔣介石面前的難題是運輸。

抗戰後期,國民政府的空中運輸全部依賴美國,海岸線已經全部遺失,根本沒有海軍。而要盡快將這麽一支部隊運到日本,只能借助美國的軍艦。

不過,麥克阿瑟不同意幫助蔣介石運兵,實際上美國並不是缺錢,也不是沒有多余的運力,只是不歡迎其他國家的軍隊進入日本,因此處處為難。

蔣介石和宋美齡為了能讓中國駐日占領軍順利地抵達日本,積極展開了外交活動,在多次努力之後,美國方面終於同意承擔中國駐日占領軍三年的軍費。

而作為讓步,蔣介石最終將派遣軍的規模從三萬人縮減至一萬人,也就是美國所希望的一個師的兵力。

而在實際談判的過程中,美國人還設定了其他的難題。例如,關於派遣哪支軍隊的問題,美國人也要插手。

蔣介石本想從嫡系部隊中挑選一支軍容較為整齊的部隊,首選自然是黃埔嫡系。但是美國人卻直接建議讓孫立人的新一軍進駐日本。

孫立人所率領的新一軍前身是入緬作戰的遠征軍主力師,後來孫立人帶領他們撤退到印度,在那裏接受了全副美式裝備並由美國人提供了系統性的訓練。

新一軍是當時國民黨體系內第一支全副美械部隊,並且在對日作戰的時候異常頑強,屢立戰功。

但是孫立人本人並不是黃埔畢業生,他畢業於美國維珍尼亞軍校,和美軍中的很多將領有密切往來,美國人非常看好他。

原本蔣介石已經答應美國人派新一軍前往日本,但是隨後,蔣介石發現蘇聯紅軍一直沒有撤出東北,林彪卻已經率十萬共軍跑步透過了山海關。

平漢鐵路沒有打通,蔣介石親自去求美國人,在他們的幫助下,杜聿明的第五集團軍被空運到東北。

而杜聿明手下的王牌主力正是孫立人的新一軍,所以老蔣為了剿共,把新一軍派到了東北。至於駐日占領軍,實際上是個面子工程,可以再另外選一支部隊。

最後,在杜聿明的推薦下,駐紮在越南的榮譽二師被選為新的駐日占領軍。

這支部隊是蔣介石的嫡系部隊,原先也是杜聿明第五集團軍麾下的官兵。在1943年的時候,杜聿明建議將抗戰期間受傷以及負傷的軍人編成一個師,前往中南半島配合盟軍行動。

此時榮譽二師裏的官兵已經全部傷愈,這些人戰鬥經驗豐富,戰鬥意誌頑強,兵員整齊,裝備齊全,因此是非常理想的部隊。

榮譽二師的師長戴堅也是一名傑出將領,他畢業於黃埔七期,精通多國語言,他隨第五集團軍參加了在滇緬的多次抗日作戰,屢立戰功。

日軍投降之後,他也作為受降代表參加了日軍在越南進行的投降儀式,在當地接收日軍武器裝備的,正是戴堅率領的榮譽二師, 這也是中國軍隊第一次在國外接收日軍投降。

國防部向榮譽二師下達了選中他們作為赴日擔任占領軍的任務之後,戴堅激動異常,當時就寫下了一首占領軍軍歌【國軍堂堂入東瀛】。

隨後,榮譽二師趕赴越南海防進行集訓,然後又前往上海進行最終整編。

就在榮譽二師進行著緊張的準備和訓練之時,國民政府對駐日占領軍的準備工作也提前展開。

1946年5月,國民政府派遣駐日代表團提前趕赴日本,著手進行準備工作。陸軍中將朱世明擔任代表團團長。

榮譽二師師長戴堅也一同前往,【萬歷十五年】的作者,著名歷史學家黃仁宇當時擔任朱世明將軍的副官,隨團前往日本。

中國駐日代表團是作為戰勝國抵達日本的,肩負著重要的使命,戴堅將軍作為駐日占領軍的主將,對於占領軍的一切事務負有直接責任。

因此,到達日本後的第二天,戴堅和朱世明便直接找到了美軍第八軍的司令,商討中國駐軍區域問題。

在開羅會議上,羅斯福的建議是中國派軍隊占領日本的四國島,這裏是日本的主要農業區,工業相對不發達。不過,四國島是日本的四大島嶼之一,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蔣介石並沒有太大的奢望,能夠在日本駐軍原本就是意外之喜,因此對此表示滿意。

戴堅他們原本以為,美軍會直接安排他們在四國島選擇駐地,但是美第八軍軍長羅布特卻告訴他,由於情況有變,中國駐軍的地址被安排在日本新瀉縣一帶。

戴堅他們隨即觀看墻上面的地圖,這裏除了荒山野嶺什麽也沒有,不是工業區,也不是農業區,人口也非常稀少。

因此戴堅和朱世明堅決反對駐紮在這種窮山僻壤的地方,這對於中國軍隊來說是一種侮辱。他們要求按照前總統羅斯福的建議,駐紮在四國島,這裏雖然不大,也不算發達,但卻是一個獨立島嶼,有優良港口,交通便利,管理起來也方便。

但是美軍表示,四國已經劃歸英國占領,不能再給中國了。雙方就占領區域的問題進行了激烈的爭吵,戴堅等人立刻感覺到美國人表面上邀請中國派軍駐紮,實際上根本不願意讓別人插手,所以處處為難。

中國駐日先遣團後來與美國人進行了多次爭論,經過討價還價,最終美國人同意將愛知縣、三重縣和靜岡縣劃給中國占領軍管轄。軍隊則駐紮在愛知縣首府名古屋,也正是因為名古屋是日本著名城市,戴堅他們才勉強同意。

隨後,戴堅一行人到愛知、靜岡和三重等地進行視察,得到了日本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殷情款待。因為他們是以戰勝國的身份去考察的,目的又是將來在此地進行駐軍,日本人在內心裏是非常恐懼的。

因為日本人心裏非常清楚,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是日本對外擴張的主要戰場,而日軍在中國犯下了滔天罪行,中國人對日本有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

所以,他們非常擔心中國軍隊駐紮之後,會進行報復,因此對占領軍的軍官他們拿出了最盛情的款待,以求將來對他們能手下留情。

日本人的態度讓戴堅感慨萬分,曾經的日本帝國是多麽的不可一世,中國人在他們眼中是多麽的卑微與低下,而此刻他眼前誠惶誠恐的日本人卻成了卑躬屈膝的角色。

中國駐日先遣團除了安排占領軍的駐地等準備工作之外,還要處理戰後日本賠償以及索回被日本搶奪的中國財產,恢復中國聲譽等事務。

在日本東京的上野公園中陳列著一批軍艦的艦錨、炮彈、錨鏈等文物,這些物品是從北洋水師鎮遠和靖遠艦上拆卸下來的。

這是日本政府為了炫耀在甲午海戰中的戰績,刻意陳列在上野公園中向世人展示的,而這對於中國來講是莫大的恥辱。

在中國駐日先遣團出發之前,國軍海軍司令桂永清曾單獨找到先遣團成員鐘漢波,讓他到日本之後無論如何都要把這些物件要回來,一雪前恥。

鐘漢波當時是中國海軍少將參謀,對於這種恥辱他也深感如芒在背,因此抵達日本之後,他就與盟軍總部商討索回這批文物的事項。

但美國人認為中國有權索回二戰期間被日本掠奪的所有中國財產,但是二戰之前的就沒有必要再要了。

鐘漢波與先遣團成員商討了多次,制定了一整套法律方案,從各方面說明了在日本的這些文物對中國是莫大恥辱,必須索回。經過多次爭論,美國人終於同意把這些象征恥辱的文物歸還中國。

最終,北洋水師遺物終於回到祖國,陳列於青島海軍博物館,文物的回歸也代表著甲午戰敗的恥辱終被洗刷。

此後,關於日本戰後賠償問題也進入到談判程式。現在的我們已經知道蔣介石最終放棄了對日本的戰爭索賠,但當時並沒有這個想法,日本對中國進行賠償是必須的,至於賠多少,怎麽賠,多久賠完,這些問題可以詳談。

日本投降之後,日軍在中國的所有武器,器材和財產已經全部由中國軍隊接收,而在日本本土還有數十艘效能完好的軍艦。

盟軍經過商議決定均分這些軍艦,至於如何分配則采取抽簽的形式,最終中國方面抽到了八艘噸位最大,效能最優也是最先進的戰艦。

當然,我們也很清楚,美蘇英三國也看不上日本這些軍艦,但對於中國來說這是非常重要的財富。

這八艘軍艦很快被開回上海,裝備當時從零開始的中國海軍,此事也成為一雪甲午海戰恥辱的標誌性事件。

被選為駐日占領軍的榮譽二師轉移到上海進行最後的整編。為了提高整體軍容軍貌,師長戴堅替換了部隊中身高不足1米70的官兵,又從各部隊中挑選形象上佳者進行補充。

最終,榮譽二師以全新狀態整編為67師,只待美軍運輸船將他們運至日本。

既然美軍已經同意擔負軍費,也同意派船幫助蔣介石運兵,還在日本劃出了占領區域,那為什麽最終這支軍隊卻沒有踏上日本的領土呢?

駐日占領軍計劃最終夭折,還是拜蔣委員長的剿共大計所賜。

按照計劃,美軍的運輸船將在1946年底抵達上海,護送國軍第67師前往日本城市名古屋。

就在美軍艦船即將抵達上海的時候,南京國防部急令第67師迅速北渡長江,協助湯恩伯部進攻蘇魯豫解放區。

戴堅質問國防部他們的赴日計劃怎麽辦?國防部回復,國軍集中大規模兵力決心殲滅華中野戰軍。67師只要到蘇中進行支援協同,任務很簡單,完成任務之後,即刻返回再趕赴日本不遲。

但是戴堅沒有想到,67師剛剛抵達蘇中戰場,國軍第一綏靖區司令湯恩伯就強行將這支部隊分拆開補充到自己的兩個部隊之中。

隨後, 更令戴堅意外的是,南京中央廣播電台中所宣稱不堪一擊的共軍,戰鬥力以及戰鬥意誌要遠遠超過他的國軍精銳。

並且,戴堅所部遇上的正是粟裕、譚震林指揮的華野主力,經過一個多月的激戰,湯恩伯部被擊潰,損失慘重,而67師也早已無法恢復原有編制。

面對遼沈和淮海兩大戰役的失利,蔣介石上百萬主力精銳損失殆盡,他此時那裏還連心力去考慮駐日占領軍的事情。

美國人看蔣介石遲遲無法調出派駐日本的軍隊,也只好開著空船回去了,更要命的是杜魯門看蔣介石只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活生生將一手好牌打了個稀巴爛,對他徹底失去了信心。

至此,中國派遣駐日占領軍的計劃就被蔣介石一手給毀掉了,這場錯誤的內戰導致的損失遠比我們看到的要大得多。

這裏需要額外說明一下,英國和蘇聯最終也放棄了出兵日本的計劃。

英國方面由於二戰損失較大,對於擔負日本駐軍的經費感覺壓力較大。

其次當時印度正在鬧獨立,英國議會非常重視印度,因此主要精力不在東亞。另外,美國和蘇聯的矛盾日益公開化,英國不想被美國人所利用。

最後就是由於新任首相艾德禮與丘吉爾的意見相差較大,他主張英國應該采取收縮戰略,對於一些沒有直接利益的海外殖民地應該放棄,所以最終英國放棄了出兵日本。

蘇聯方面最初不同意美軍的計劃,蘇聯人民委員會主席莫洛托夫建議向美國人提出修改意見。蘇聯紅軍也應該占領部份相對發達的工業區和重要港口,以確保蘇聯的利益和美國想平等。

不過史太林考慮到美軍實際上已經將大軍開進日本,占據了天時地利,蘇軍此時再強行要求過分條件,必然計劃和美國人的矛盾。

並且當時史太林的主要精力還是集中在了歐洲方面,所以最終他沒有采納莫洛托夫的意見,而是直接放棄了在日本的駐軍計劃。

如此一來,其他三個國家等於全部主動放棄了自己的駐日占領權,美國才得以獨占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