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92年鄧小平力薦張震擔任軍委副主席,張震婉拒:我無法擔此重任

2024-07-31歷史

【前言】

1992年10月20日,鄧小平於人民大會堂會見十四大代表。行至張震面前時,他驟然駐足,仔細詢問張震的年歲與身體情況,最終欣然言道:「你比我年少十歲,尚可再任一屆。」

當下,張震年已七十八,值國家深化改革之關鍵時期,鄧小平極力舉薦張震出任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此著實令人詫異。張震能在逾七十之齡獲此重任,需從其於革命戰爭年代之功績談起。

【黃克誠:你這個小夥子了不起啊】

在開國將領裏,張震是較為年輕的戰將之一,但其資歷頗為深厚。16 歲時,他便加入中國工農紅軍,投身中國革命事業。

1930 年 5 月,張震投身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於第二縱隊直轄的特務大隊出任宣傳員。其後,他在攻打平江、大冶、嶽州等戰役中功績卓著,獲上級領導認可。

1930 年,中共中央決議由第五軍進擊長沙。國民黨軍隊於諸多戰略要處布設大量地雷,妄圖阻攔紅軍戰士的進攻。

張震領命將尖刀反復打磨,固定於牛角之上,又尋得若幹舊棉花,綁縛在牛尾巴處。紅軍戰士展開總攻之際,張震與戰士們手持火把,引燃牛尾巴上的棉花,驅使火牛去引爆地雷,以期突破敵人的陣地。

尚未待火牛沖破陣地,便遭敵人機槍掃射,前方之牛非中彈倒下即紛紛後退,反倒使紅軍戰士陣腳大亂。張震沈著分析道:「現今已為熱兵器時代,與往昔相較,變化頗大,我們無法單純仿效。」

張震毫不氣餒,以正確策略對敵人實施包圍,給敵人以沈重打擊。然而,因國民黨反動派持續對長沙予以援助,在敵強我弱的態勢下,紅軍戰士終止了進攻長沙的戰鬥並撤離。

1934 年,鑒於中國工農紅軍的持續發展壯大,蔣介石調遣眾多兵力針對中央蘇區展開「圍剿」行動。紅十團三營營長張震肩負重任,主動開展防禦工作,構築起蠟燭形狀的陣地。

鑒於八連陣地和敵軍僅隔一條小山溝,張震遂派遣聯絡員進入敵陣實施統戰工作。以「窮苦人不打窮苦人」為口號,雙方達成互不開槍射擊的協定。此外,雙方還在山溝中舉辦過一次「聯誼會」。

曾有一回,對面陣地的白軍高聲叫嚷:「紅軍兄弟們,你們受累了,我們前來換防啦」。張震心生警覺,深知此為一種暗號,旋即向團部請求援助,且調遣了兩挺機關槍。

誠然,次日清晨,敵方對紅五連所守陣地展開了劇烈進攻。其不但以大炮破壞了我軍的防守陣地,還致使我軍指揮所坍塌,並截斷了我軍電話線。當張震從交通壕爬出時,敵方正朝著我軍前沿陣地大量湧來。

張震指揮紅五連向敵人展開反擊,屢次擊退敵人的沖鋒。然因敵眾我寡,張震只得引領戰士們撤離戰鬥。當張震率部撤至驛前地區時,他們碰到一夥偽裝成紅軍的敵人。戰鬥期間,張震右臂中彈受傷,且突發瘧疾,團部遂將其送至後方醫院醫治。

不久,師政委黃克誠親臨後方醫院探望傷員。黃克誠看著病榻上的張震講道:「你便是張震,你不但作戰英勇,且於戰場上自有其法,此青年甚是不凡。」

【張震取出困擾多年的子彈:這就是我們的傳家寶了】

西安事變發生後,國共兩黨展開第二次合作,攜手抵禦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犯。張震獲任新四軍第4支隊第8團留守處參謀長,承擔組織訓練抗日力量,於河南進行敵後抗日遊擊作戰的職責。

1938 年 10 月 24 日,張震引領遊擊隊迂回黃河,繼而踏入敵後區域。兩日之後,張震率領的部隊抵達竇樓安營紮寨,並計劃於次日清晨朝鹿邑方向進發。

次日清晨,戰士們剛用過早餐,正欲集合啟程,張震忽聞哨兵的示警槍聲。張震登高眺望,見有大批騎兵向己方所處方位行進,且攜有重型武器。

司令員彭雪楓對寨墻進行觀察後,即刻下令直屬支隊於寨內集結待命。張震隨彭雪楓抵達竇樓西南墳地,憑借有利地勢,將部隊分散部署,從正面迎擊敵人,由此打響了支隊東進抗日的首戰。

此前,日偽軍頻繁外出燒殺劫掠,未遭任何抵禦。今時,日軍於此處遭我軍阻攔,頓時陷入混亂,皆下馬向我軍開火,雙方遂呈對峙之勢。

張震所率的遊擊支隊雖士氣高昂,然此乃其首次參戰,內心頗為忐忑。未及敵人進入射程,戰士們便匆忙開火,部份士兵甚至未拉開槍栓,因而惱怒大喊。

張震沈著鎮定,即刻下令部隊即刻伏地隱蔽,保持靜默,待敵人靠近時方可開火。

當敵人踏入我軍設下的埋伏圈時,張震接過戰士們呈遞的蘇線上槍,向敵人猛烈射擊。鑒於蘇線上槍操作簡便,且精準度頗高,張震運用得極為自如,迅速使敵人的陣形陷入混亂。

張震開槍射擊之際,將敵人的火力引至自身,敵人遂集中火力對其射擊。張震打完第二盤子彈時,驀地右臂一陣麻痹,一股鮮血湧出。

張震知曉自身或許負傷,然為求此次戰鬥獲勝,其強忍痛楚持續指揮作戰。於此際,彭雪楓下令第三大隊自東南朝西北方向展開攻擊,將敵人圍困。

日軍正面進攻失利,側後方亦遭我軍戰士夾攻,只得攜著傷兵、拖著屍體狼狽逃離。張震雖成功抵禦了日軍的進擊,但其腿部卻不幸中彈,戰士們見張震的鮮血將厚實的軍服浸染,即刻將他送至衛生院。

衛生院的醫師提議他對傷口予以包紮,並作長時間的調養。張震念及在前線奮勇作戰的將士們,遂回絕了醫師的善意,僅讓衛生院作了簡易的包紮處理,而後再度前往前線指揮作戰。

竇樓一役,大量敵軍被殲,諸多物資被繳,我軍聲威大振。此前日軍於此地未逢任何抵禦,現今其遭受損失,自此不敢在此地放肆。

1945 年,中國軍民歷經十四年的頑強抗爭,最終贏得了抗日戰爭的輝煌勝利,局勢暫且得以穩固。在此情形下,眾多人提議張震借此契機將體內的子彈取出。

1946 年 2 月 21 日,時任華中野戰軍第九縱隊司令員的張震抵達淮安,參與華中軍區舉辦的高幹會議。會議行程中,其右臂出現隱痛癥狀。在休會期間,張震前往淮陰,於醫療設施優良的仁慈醫院接受診治。

醫生為其實施 X 光透視檢查,查明子彈橫於肩胛之下,需即刻手術。然而,張震認為當下局勢尚未全然穩固,國民黨軍隊隨時可能向解放區展開大規模進攻,若自己接受手術並休養,會造成更多延誤,遂婉言拒絕了醫生的提議。

張震所料不虛,三個月後,蔣介石向解放區發起大規模進攻。張震受任於危難之際,出任華中野戰軍第九縱隊司令員。

張震於陳毅、粟裕的引領下四處征戰,協同粟裕鑄就蘇中戰役「七戰七捷」的佳績。其後,他獲任華東野戰軍西兵團參謀長,肩負起協助劉鄧大軍千裏躍進大別山的重責,出色地達成了黨中央與毛主席的戰略部署,為中國革命的勝利貢獻卓著。

1953 年,張震參與了一場會議。在會議行程中,張震頭部驟然劇痛難忍,其連續服用數片止痛藥,卻未見成效。同誌們堅決把他送至醫院,將那枚困擾他十余年的子彈取出。

張震將取出的子彈交予其妻子馬齡松,且言道:「此顆子彈汝務必妥善保管,其乃吾等之傳家之物,當以之教育吾等之後輩。」

【鄧小平力薦張震擔任軍委副主席】

20 世紀 80 年代,鑒於國家建設行程不斷提速,年事已高的張震著手思索軍隊現代化建設事宜。其編著了【軍隊體制改革、精簡整編方案】,為後續的百萬大裁軍奠定了基礎。

1985 年,時年 71 歲的張震主動卸任中央軍委副總參謀長一職。他欣然表示:「此次調整利於後續工作的更優開展,年輕人活力十足,記憶力良好,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更強,理應讓他們擔當重任。」

1990 年,國防大學政委李德生退至二線,張震獲悉後,請求一同退休,未獲準許。黨組織委任其接替李德生出任國防大學政委,張震遂為中國現役上將中年齡最長者。

1992 年 4 月,中央軍委舉行擴大會議。張震鑒於自身年齡狀況,即刻表示此為自己最後一次參與軍委會議,並就其對軍隊建設、教育訓練等方面的狀況闡明了個人見解。

9月中旬的某日,中央的一位同誌緊急找尋到張震,轉達了鄧小平同誌的看法。鑒於鄧小平同誌所提意見,中央決定在十四大召開之際,讓張震參與中央軍委的領導工作。

張震聞後心內一震,認為此般情形過於突兀。鑒於這般重要之工作,他深感自身文化知識水準欠佳,欠缺現代指揮作戰之經驗,加之年歲已高,難以承擔此重責,遂托人致信鄧小平同誌,期望能夠遴派一位更為適宜之人來擔當此任。

鄧小平認為張震同誌長期在軍隊工作,對軍隊現代化建設有獨到見解,由張震參與中央軍委領導工作極為適宜,因而駁回了張震的請求。

1992 年,中共十四屆一中全會於北京舉行,會上選舉產生了新一屆領導機構,張震當選為中央軍委副主席。此後,他為自己的後續工作定下九字準則:「務實事,慎出面,勿越權」。工作中需審慎行事,團結周邊同誌,力求為軍隊建設再添助力。

張震獲選為中央軍委副主席次日,鄧小平便與新當選的中央領導同誌以及十四大全體代表於北京一同合影。合影完畢,鄧小平行至張震跟前,仔細探詢了其身體狀況。

【畢生致力於國家的發展】

1992 年 11 月,就當下軍隊建設事宜,中央軍委舉行了專項會議。會上眾人主張「依國際局勢之演進,緊密關註形勢之發展變動,施行恰當的軍事戰略方針」。

張震與其他中央軍委的同誌經研討後,決定舉行一場軍事座談會。在會上,張震深入剖析了當下局勢,闡明了國防和軍隊建設問題的重要性,且探究擬定了軍事戰略方針的基礎依據與基本內容,給出了一系列建議。

張震於軍委工作的五年余時間中,始終勤勉盡責。除卻中央軍委的部份日常事務外,其每年皆會耗費三至四個月的時間,專程前往部隊展開調研工作。每至一處,張震皆會與領導幹部進行交流,針對他們的不足、差錯以及提議,他均會徑直指明,並且廣泛聽取各類意見。

2015 年,張震將軍溘然長逝,其一生皆為黨和人民而奮鬥。無論是革命戰爭歲月,亦或是和平建設年代,張震將軍皆勤勉工作,將其畢生奉獻於祖國。今時吾等之幸福生活,實賴其等之奮力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