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密使1號」吳石:拍到淮海戰役國軍作戰圖,截獲五百箱機要檔案

2024-07-19歷史

吳石是個能力出眾的全方位人才,有「十二能人」的稱號。也正是這個原因讓他很得蔣中正器重,並步步高升,直至國防部中將參謀次長重職。然而他在追隨蔣中正到台灣不久,卻被槍決了,這是怎麽回事呢?

1894年,吳石出生於福建閩侯縣螺洲鄉的一戶詩書人家。盡管家境不算富裕,但是吳石還是得到了受教育的機會,並且從小就讀於維新色彩濃厚的福州開智學堂和榕城格致書院。1911年,受革命思想影響,時年17歲的吳石,參加於北伐學生軍,並投身於辛亥革命。

1915年,投筆從戎的吳石,先後考入武昌預備軍官學校及保定軍官學校,一度和白崇禧做過同學。在讀軍校期間,吳石的軍事天賦得到了展現。不管是哪門學科,也不管是學校裏的大考還是小考,吳石總能輕松取得第一。因此大家都稱他為「軍校狀元」,而他也因此名聲在外。

畢業後,吳石投身軍營,由於是科班出身,再加上他很有才幹,因此很快被提拔為福建軍事參謀處處長。青年才俊總是吸引人的,當時他就引起了福建省政府主席方聲濤的重視,並被其指派日本學習軍事。

在日本期間,吳石先後就讀日本炮兵學校和日本陸軍大學。有意思的是他的軍事成績穩居第一,最讓大家驚嘆的是,吳石絕不是個書呆子,他能文、能武、能詩、能詞、能書、能畫、能英語、能日語、能騎、能射、能駕、能泳,似乎天下沒有他不行的,因此他在日本學習期間,就被大家稱為「十二能人」。而他在兩所學校畢業考試分別考出第一名的成績,更是讓中日軍方都震驚不已。

1934年,吳石學成歸國後在南京本部擔任參謀廳長,同時他還在國民黨陸軍大學兼職教官。

在那一時期,在軍事上有著深厚理論的吳石,寫下了不少軍事理論及戰略套用等方面的書籍。同時他還為國民黨軍隊培養了一批卓越的軍事將領。

抗戰爆發後,吳石這樣的軍事家便成了蔣中正的紅人。當時蔣中正經常召見吳石,向他咨詢一些對日及對共的策略等。吳石也忠心耿耿,總能給予一些極精妙的計謀。因此蔣中正對他多有誇贊,並晉升他為少將軍銜。

可惜吳石空有滿腹軍事學問,雖然深得蔣中正器重,但由於他非蔣中正的嫡系出身,因此蔣中正從沒想過讓他帶兵,只是把他當作軍師看待。

有才而不能得到施展,這讓懷才不遇的吳石頗為心灰意冷。同時,在抗戰後期國民黨統治下,由上及下的腐敗日趨嚴重,國民黨將領一門心思斂財。而人才得不到重用,獨裁的蔣中正更是無心抗日,一心忙著搞內鬥。

這種種的情況,讓吳石漸漸對國民黨失去了信心。當時他的同學白崇禧對他的軍事才能也很看重,特別是在桂南會戰勝利後,白崇禧還推薦他擔任了柳州第四戰區中將參謀長。當然,參謀長依然是不帶兵的,所以吳石依然不能在戰場上指揮作戰。

在第四戰區,吳石遇到了闊別20年沒見面的老朋友吳仲禧。

此時,吳仲禧為柳州第四戰區中將軍法執行監。也就是說,他和吳石自辛亥革命一別後,又成了同事。

不過,此時的吳仲禧早已秘密加入了共產黨,他一直作為中央特科紅色間諜潛伏在國民黨軍隊中,為的就是套取更多情報。

1944年,日本大舉進犯湘桂,國民黨中央軍雖然裝備精良,但由於能力有限,因此在抗戰時期屢吃敗仗。甚至蔣中正的命令,在他們也是陽奉陰違。因此當日本對湘桂發起總攻時,桂軍一度傷亡慘重。而國民黨中央軍卻因與之不和,一直袖手旁觀,以致吳石所在的軍隊最終不得不潰敗而逃。

本就對沒有大局觀的國民黨充滿了憤怒和失望的吳石,在逃跑的路上,看到衣衫襤褸的難民拖家帶口的出逃,而日本人的飛機又在頭頂上呼嘯,並且對著逃難的隊伍投下一枚又一枚炸彈,以致大批難民被炸死。

這悲慘的景象,在吳石的心裏留下了難以抹去的痕跡。他後來在給妻子的信中寫道,他受不了了,他要辭去這個職務。

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抗戰也因此宣告結束,國民高興地走上街頭,擊掌歡慶。

然而國民黨接下來做的事,卻讓百姓再次陷入困苦之中。

據吳石在日記中記載,他當時隨軍隊接收日偽占區上海,他看到國民黨官員上上下下都趁著混亂中飽私囊,甚至有人明搶暗要,毫無軍紀可言。

而另一方面,由於日偽占區的老百姓都是用偽幣,當時財政部長宋子文規定200偽幣換1法幣。這樣一來,國民政府只用很少的法幣便把老百姓手中的偽幣兌換了。這個規定和搶幾乎沒有什麽區別,因為就算有錢的人家經過兌換,他們原有的資金也大大縮水,更不要說那些普通人家了。而這又引發了物價飛漲,國民政府也因此大失民心。

已經調憑南京國防部擔任局長的吳石對此氣得連說:「國民黨不亡沒有天理。」在這種情況下,吳石對共產黨產生了親近之感。

1947年,在吳仲禧的引薦下,吳石正式和中國共產黨建立了聯系,並在不久後加入了共產黨。

由於吳石在國民黨內部擔任重職,再加上國民黨不少高級將領又是他的學生。因此在國共內戰時期,他利用這層關系,為黨組織提供了很多有價值的情報。

比如說淮海戰役前夕,深知情報作用重要性的吳石,聽說吳仲禧要前往「徐州剿匪總指揮部」。為了讓他能刺探到最有價值的情報,吳石立刻想到他的學生李樹正,恰好是那裏的參謀長。所以他給李樹正寫了一封信,在信中拜托李樹正對吳仲禧多照顧一些。

李樹正見信後,果然對吳仲禧極為客氣,並且親內建他到作戰指揮站的機要室檢視了作戰地圖等。

吳仲禧設法記下了中央軍作戰部署的區位、駐地等情況後,找借口回到了南京。隨後立即前往上海,將他所掌握的情報向潘漢年做了詳細地報告。

1948年,南京解放前夕,敗勢已定的國民黨倉皇向台灣撤退。

國民黨國防部保存的500多箱軍事機要檔案,在白崇禧等人的管理下,準備運送至台灣。但吳石考慮到軍事機要檔案的重要性,於是他極力建議將之移到福州,並表示檔案太多,只有先放到福州。萬一國民黨反敗為勝,檔案也就可以就地再運國原政府。萬一情況不妙,也可以從那裏再運送到台灣。

國民黨高層本就只顧得逃命,所以想也沒想便同意了吳石的建議,並派他到福州負責看管那些機要檔案。

南京解放後,眼看著解放軍一路勢如破竹,福州也很快就要守不住了。所以先行一步到台灣的國民黨高層趕緊給吳石拍電話,讓他迅速把機要檔案運送到台灣。吳石找各種理由,一直拖延不辦。

本來吳石想的是待解放軍打過來後,他就在福州發起反國民黨的起義,並向中國共產黨獻上那些機要檔案。

然而,讓吳石沒想到的是,蔣中正卻給他下了一紙任命書,讓他迅速入台,並擔任「國防部中將參謀次長」一職。

為了不讓蔣中正疑心,吳石在臨走時,把那些機要檔案交給了一直追隨他的心腹王強,然後他又和吳仲禧作了最後的告別。

吳仲禧曾擔心他的安危,讓他留下來。但吳石卻懷著無比堅定地信念說,後面的事情還很復雜,我個人的安危與之相比,實在算不得什麽。

果然就在吳石走後次日,福州解放。王強遵吳石的命令,把那500箱軍事機要檔案全部交給了黨組織。

吳石赴台後,他原本以為台灣解放就在眼前,不過後來他終於認識到,台灣解放還需要一個漫長時期。為了能早日看到國家早日統一,吳石想方設法又和中央華東局駐港聯系人見了一面,並透過該聯系人重新和中國共產黨取得了聯系。

為了接頭方便,中國共產黨給了他一個「密使一號」的代號,讓他在台灣掌握台灣的兵力部署等情報。

為了保護吳石,中國共產黨還派了朱楓去做吳石的聯絡員。

朱楓是個老特工,在台灣又有親人,因此她顯然是最合適人選。

朱楓到了台灣後,先向中共台灣省工委書記蔡孝乾取得聯系,隨後她又拜訪了吳石,待身份弄清楚後。吳石把一鄭微縮菲林交給了朱楓,並告訴她,在那裏面有著非常詳盡的軍事資料。

朱楓深知情報的重要,所以她很快就把情報轉交給了等在基隆碼頭的情報通訊員帶回了國內。

就在吳石繼續套取情報時,他卻遭到了拘捕。

原來中共台灣工委書記蔡孝乾被捕叛變了,他供出了在台灣的上千名地下黨,其中就有吳石和朱楓。

盡管受盡嚴刑拷打,但吳石始終沒有屈服。喪心病狂的台灣當局遂決定以「通共間諜罪」的罪名,判處槍決。

1950年6月,為中國共產黨解放中國立下汗馬功勞的吳石和其他被捕的革命者一起,被槍殺而死。

1973年,中共隱蔽作戰創始人周恩來向中央打出報告,希望追認吳石為革命烈士。經過毛澤東首肯後,吳石的身份終於得到了恢復,而他的犧牲亦被定性為革命烈士。

(參考資料:【潘漢年的情報生涯】【深潛龍潭老將軍——吳仲禧紀念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