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究竟是誰指揮了淮海戰役?——在復盤中尋找歷史真相

2023-12-18歷史

究竟是誰指揮了淮海戰役一直是個爭論不休的問題。作為海海戰役總前委書記,鄧小平說是毛主席委托他指揮了這場戰役;作為淮海戰役的發起者和主要實施者,粟裕說是他指揮了淮海戰役。這兩種說法誰更符合實際呢?

據說,毛主席曾對存取中國的英國元帥蒙哥馬利說,淮海戰役,粟裕立了頭功。因此,許多人都把毛主席的這個表態作為粟裕指揮了淮海戰役的鐵定依據。其實,這仍然不能作為憑證,一是毛主席的這個表態僅來自於毛主席衛士長李銀橋個人的回憶,沒有正式的記載,屬於孤證;二是即使毛主席說了這句話,也不意味著毛主席認為粟裕就是淮海戰役的指揮者,立了頭功和指揮畢竟是兩個概念。因此,對淮海戰役指揮的兩種說法,就有三種判斷結果:一是兩個說法一對一錯,二是兩個說法都對,三是兩個說法都錯。究竟如何判斷呢?

淮海戰役的復雜程度超過我們的想象。許多人都是從淮海戰役的結果來了解淮海戰役的:第一階段消滅黃百韜兵團,第二階段消滅黃維兵團,第三階段消滅杜聿明集團。似乎是「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一切盡在掌握中,行雲流水,按部就班,從容而為。真實的淮海戰役並非如此,整個戰役充滿著不確定性。因此,淮海戰役的指揮者必須具有對淮海戰場瞬息萬變形勢的判斷能力和對軍隊調動的掌控能力。那麽,誰具有這個能力呢?

與三大戰役的其他兩個戰役遼沈戰役、平津戰役不同,淮海戰役不是按照開戰前的總體構想推進的,而是與國民黨軍隊見招拆招、隨機應變,後發制人,最終取得勝利的。毛主席說,淮海戰役是生生地把一鍋夾生飯吃了下去。可以說,淮海戰役充分顯示出了毛主席和解放軍精妙的戰略思維能力、高超的指揮藝術、周密的軍隊調配、完美的軍隊配合和強大的戰鬥力。復盤淮海戰役,我們更能夠理解毛主席的偉大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強悍。

淮海戰役開始前,國共雙方都制定了各自的戰役構想,但最終淮海戰役都沒有按照國共雙方的戰役構想進行。

1948年9月中旬,在濟南戰役結束後,粟裕和華東野戰軍即籌劃制定了消滅黃百韜集團、解放海州(連雲港)、進軍兩淮的淮海戰役計劃(俗稱小淮海戰役計劃)。10月11日,毛主席和中央軍委回復粟裕、譚震林和華東局,同意了這個計劃,即第一階段殲滅黃百韜集團,占領新安鎮等地;第二階段,攻占海州之敵;第三階段,在兩淮作戰。此時,華東野戰軍有18個縱隊(軍);其中,外線兵團10個縱隊(軍),山東兵團4個縱隊,蘇北兵團4個縱隊;正在根據小淮海戰役計劃休整集結。華東野戰軍兵力40萬人。中原野戰軍7個縱隊(軍),兵力20萬人。

與此同時,國民黨針對共產黨咄咄逼人的攻勢也在進行相應部署。10月29日,國民黨統帥部在「守江先守淮」的方針下,制定了「徐蚌決戰案」,即放棄隴海線各次要城市,徐州留一兩個軍防守,國民黨主力集中在徐州到蚌埠鐵路兩側地區進行攻勢防禦,集中全力尋求與平漢路東進和津浦路南下的共產黨軍隊決戰。為此,原隸屬於「華中剿總」的黃維兵團改歸國防部直接指揮,參加徐蚌會戰。同時,放棄海州和新安鎮,所屬部隊統一編入第七兵團,由黃百韜指揮,西撤徐州。此時,國民黨「徐州剿總」管轄29個軍,80萬人;其中,黃百韜第七兵團3個軍在新安鎮(孫良誠的107軍計劃隸屬第七兵團,但沒有趕到新安鎮歸建,後劃歸「徐州剿總」直接指揮,11月13日在淮海戰場向解放軍投誠),李延年第九綏靖區2個軍在海州(第九綏靖區撤銷後改隸第七兵團序列),邱清泉第二兵團5個軍在徐州西,李彌第十三兵團3個軍在徐州南,孫元良第十六兵團3個軍(從鄭州向蚌埠撤退),黃維第十二兵團4個軍(由河南確山經阜陽向宿縣前進),李延年第六兵團4個軍(由東北華北撤下來的部隊組建,第九綏靖區撤銷後,李延年改任該兵團司令,11月下旬守備淮河),劉汝明第八兵團2個軍(原第四綏靖區,從開封撤至蚌埠以北地區),馮治安第三綏靖區2個軍駐守徐州東北的台兒莊地區。

從國共兩個淮海(徐蚌)作戰計劃看,如果共產黨的計劃先啟動,國民黨的計劃就支離破碎了;如果國民黨的計劃先迅速啟動,共產黨的計劃就完全落空了。有趣的是,雖然國民黨的計劃先啟動了,揭開了淮海戰役的序幕,破壞了共產黨的小淮海戰役,但也無法落實自己的計劃,最終成全了共產黨淮海戰役的偉大勝利。

淮海戰役開局的關鍵是蔣介石遲遲不能下決心啟動「徐蚌決戰案」。從10月29日確定計劃(原來決定馬上實施,到11月初完成重新調整,各部隊進入會戰臨戰狀態),到11月4日才命令黃百韜撤離新安鎮,整整拖延了6天,直到黃百韜發現大批的解放軍正向新安鎮集結,有進攻的跡象,才倉皇決定撤退。可惜的是,海州的第九綏靖區本來是由海上撤退,但由於海運能力不足,「徐州剿總」臨時決定第九綏靖區部隊隨黃百韜一起撤退,又耽誤了寶貴的兩天。黃百韜實際上是11月6日才開始撤退,這就給華東野戰軍相對充裕的時間進行圍堵。11月8日,第三綏靖區的何基灃、張克俠起義,華東野戰軍得以迅速截斷黃百韜去徐州的退路。11月11日,黃百韜在離徐州只有60公裏的碾莊被包圍了。

黃百韜的被包圍開始了淮海戰役的第一階段,但這並非是事先計劃的小淮海戰役的第一階段,兩者的不同是計劃殲滅黃百韜的地點是新安鎮,而實際是碾莊,兩者相距雖然只有60多公裏,但軍事價值卻大大不同,在新安鎮是消滅孤立之敵,在碾莊是消滅有強援之敵,牽一發而動全身,小淮海戰役的計劃變成大淮海戰役的決戰。但大淮海戰役怎樣打呢?一時沒有人能做出規劃,也無法做出規劃。

因此,起初無論是毛主席中央軍委還是華東野戰軍、中原野戰軍都無暇考慮全面的淮海戰役計劃,大家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一定要消滅黃百韜集團。至於後面怎樣打,以後再說。不過,毛主席和中央軍委11月7日給粟裕和華野並轉告陳毅、鄧小平的電報中設想,在黃百韜被殲滅以後,「如果敵人不撤,我們可以打第二仗,殲滅黃維、孫元良,使徐州之敵完全孤立起來。」在未收到毛主席的來電前,11月8日,粟裕向中央建議,在消滅黃百韜後,不必以主力向兩淮進攻,而以主力轉向徐(州)固(鎮)線進擊,抑留敵人於徐州周圍,然後分別削弱與逐漸消滅之。也就是說,毛主席和粟裕對淮海戰役的看法不謀而合。11月9日,毛主席已經預見到了國民黨的「徐蚌決戰案」計劃,致電陳毅、鄧小平、粟裕、譚震林,指出:徐州敵有總退卻模樣,你們必須按照敵人總退卻的估計,迅速截斷敵人退路,只要截斷徐蚌路,迅速攻占宿縣,殲滅黃百韜,就能破壞敵人的總退卻計劃,全殲敵人。同時提出了大概構想:第一步(淮海戰役)全殲敵人主力於淮河以北,第二步(將來舉行的江淮戰役)殲敵全部於長江以北。毛主席的設想是分兩個戰役把國民黨軍「徐州剿總」的80萬人全部殲滅。淮海戰役的構想基本形成。

黃百韜被包圍也打亂了蔣介石和國民黨統帥部的所謂「徐蚌決戰案」,國民黨也不知該怎麽打了,一切都亂了套。為了防止解放軍借追擊黃百韜進攻徐州,「徐州剿總」不得不把重兵集中到徐州,這也是原來在徐州城東接應黃百韜的李彌不等與黃百韜會合即撤回徐州的原因。11月10日,「徐州剿總」向國民黨統帥部提出:共產黨有進攻徐州的可能,因此準備全力做好徐州防衛,不準備派兵增援黃百韜,受到蔣介石的訓斥,要求劉峙迅速支援黃百韜。劉峙不得不派邱清泉、李彌兩兵團東援,調孫元良兵團趕赴徐州加強力量,國民黨所謂「徐蚌決戰案」計劃徹底破產。

11月12日,中原野戰軍按照毛主席的命令,包圍了宿縣;11月15日,解放宿縣。我軍占領宿縣,把正在從蒙城調往徐州的黃維兵團,蚌埠的李延年、劉汝明兩兵團和徐州的邱清泉、李彌、孫元良三個兵團分割成了三塊,一方面讓國民黨統帥部不知道共產黨的真正戰略意圖,無法全力救援黃百韜;另一方面,破壞了國民黨的防守計劃,為解放軍後面的作戰提供三個選擇機會。

占領宿縣是淮海戰役的一個重要節點,華東野戰軍和中原野戰軍由中原野戰軍配合華東野戰軍作戰,變成了兩個野戰軍共同作戰。為了便於統一指揮,11月16日,毛主席和中央軍委決定成立淮海戰役總前委統一調配指揮華野和中野。總前委由鄧小平、劉伯承、陳毅、粟裕、譚震林組成,鄧小龍、劉伯承、陳毅為常委,鄧小平為書記。這樣的安排,我以為還是按照黨內軍內的職位高低來安排的,因為總前委還要統一指揮華北、華東和中原三個地區的支前和後勤保障工作,並非是一個單純的戰役指揮機關。

從淮海戰役的全域看,殲滅黃百韜是關鍵。對此,國共雙方都認識得非常清楚,因此碾莊攻堅戰(我軍傷亡5萬人)和徐東阻擊戰(我軍傷亡1.7萬人)是最為慘烈的兩場戰鬥,解放軍在淮海戰役的傷亡有一半是來自於這兩場戰鬥。我認為,徐東阻擊戰的激烈程度並不亞於塔山阻擊戰(我軍傷亡3500人)和黑山阻擊戰(我軍傷亡4100人),如果從規模和傷亡上論,徐東阻擊戰應該排在解放戰爭三大阻擊戰之首。

11月22日,黃百韜全軍覆沒。淮海戰役的主動權完全掌握在解放軍手中。11月23日,毛主席和中央軍委提出了淮海戰役的作戰總方針,那就是隔斷徐州、蚌埠,殲滅劉峙集團於淮河北。我們今天看到的淮海戰役全貌至此開始明晰了。也就是說,在淮海戰役開始17天以後,毛主席和中央軍委才對淮海戰役怎麽打有了完整的設想。

究竟如何進行後續作戰呢?徐州杜聿明率領的邱清泉、李彌、孫元良三個兵團已成甕中之鱉,被殲滅只是早晚的事。因此,下一個作戰目標究竟是選擇蚌埠的李延年、劉汝明兩個兵團,還是已經被阻擊的黃維兵團呢?

結果,蔣介石幫助我們做出了選擇。蔣介石命令,「徐州剿總」各部仍按照所謂「徐蚌決戰案」,收復宿縣,恢復徐蚌線,但徐州的杜聿明、北進的李延年都沒有執行這個命令,唯獨黃維遵命繼續向宿縣前進。因此,劉伯承、鄧小平、陳毅決定把消滅不知進退的黃維兵團作為第二階段作戰目標。11月24日,毛主席和中央軍委同意了總前委的計劃,要求華東野戰軍派必要部隊參加打黃維的戰鬥。11月25日,黃維兵團在前進中進入了中原野戰軍的包圍圈,被合圍在以雙堆集為中心的狹長地帶。11月27日,黃維遵照蔣介石的指示突圍,企圖與李延年會合,因110師廖運周起義而告失敗,只得轉入固守待援。對此,黃維兵團上下無不灰心喪氣,像18軍軍長楊伯濤說的:「我們本來是來援助別人的,現在卻要等待別人來援助。」

徐州杜聿明部在黃百韜被殲滅後,國民黨統帥部要求他們固守待援。黃維被包圍後,固守待援成了泡影。毛主席和中央軍委預見到徐州之敵可能要棄城逃跑,11月28日電告總前委,預做準備,「以利應付意外」。11月30日,杜聿明率領邱、李、孫三個兵團30余萬人棄城向徐州東南方向撤退,計劃撤到蒙城,與李延年會合。12月2日,杜聿明集團在離徐州有60公裏的陳官莊地區集結滯留,一方面是蔣介石要求杜聿明轉向去救援黃維集團,並稱如果不援助黃維,國民黨就要亡國滅種,嚇得杜聿明六神無主、躊躇不定;另一方面邱清泉的基本部隊第五軍四十五師被解放軍截擊包圍,邱清泉堅持要等待並派部隊接應,杜聿明無奈只得在陳官莊地區調整隊伍,從而耽誤兩天,失去了突圍的機會。12月4日,杜聿明集團被合圍在了陳官莊。12月6日,杜聿明組織突圍,結果失敗,孫元良兵團被全殲。

劉伯承的名言:「吃一個、夾一個,看一個」就指的是這時的淮海戰場情況,吃一個是指包圍黃維準備吃掉,夾一個是指對困在陳官莊的杜聿明集團圍而不打,看一個是指對李延年、劉汝明只做阻擊看住即可。

12月16日,黃維兵團因為固守待援無望,在突圍中被全殲。為了策應平津戰役,穩住華北的傅作義,對被包圍的杜聿明一直沒有加以殲滅。此時,劉汝明、李延年兵團以及其他國民黨軍隊看大勢已去,不敢去救援杜聿明,自尋黴頭,主動撤退到長江以南,解放軍不戰即收復了蚌埠、合肥、泰州、滁縣、巢縣等城市及長江淮河之間的廣大地區,部隊直抵長江北岸。毛主席和中央軍委計劃的江淮戰役也就沒有實施的必要了。1949年1月6日,解放軍對杜聿明集團發起總攻,至1月10日將其全殲。至此,淮海戰役勝利結束。

在淮海戰役中,解放軍在決策中有兩大特點:一是敵變我變,二是以快制慢。

先說說敵變我變,這個我變不是被動地去變,而是「萬變不離其宗」,那就是堅決地消滅黃百韜集團。黃百韜集團被消滅,淮海戰役的勝局已定,就像遼沈戰役的關鍵是攻克錦州、平津戰役的關鍵是截住傅作義西撤張家口的退路一樣。所不同的是,遼沈戰役、平津戰役的戰役決策是封閉的,猶如打漁中的撒網,一網打盡,戰役的結果是一個完美的閉環;而淮海戰役的決策是開放的,猶如打獵中的追捕,看誰跑得快,戰役的結果是沒有最大只有更大,只要國民黨不服氣想決戰,就會繼續殲滅他們。可惜,蔣介石沒有徹底輸下去的勇氣,否則,隨後的江淮戰役解放軍會吃掉「徐州剿總」那剩下的二十幾萬國民黨軍隊。

再說說以快制慢。宿縣是國民黨徐蚌會戰的關鍵一環,但卻被國民黨軍忽略,沒有派重兵把守,讓中原野戰軍輕易快速占領,等國民黨軍醒悟過來已經為時已晚,國民黨的所謂徐蚌會戰計劃因此支離破碎,無法成陣。陣被破了,哪還有勝利可言呢?

國民黨的徐蚌決戰計劃並非一無是處,甚至可以說具有可操作性,如果認真執行起來,解放軍還真得費點腦筋和功夫。為什麽國民黨在淮海戰役輸的這樣慘?原因也有二:一個是猶豫不決,一個是刻板。最悲催的是,這兩個問題所制造的紕漏和戰機一點沒有被放過和糟蹋,都被解放軍抓住了,沒有給國民黨留下半點僥幸逃脫的機會。

國民黨統帥部既然已經制定了徐蚌決戰計劃,就應該立即實施,如果不是拖了8天,黃百韜集團就不會在碾莊被消滅。黃百韜被消滅後,徐州的三個兵團應該馬上撤退而不是固守待援,也白白浪費了8天時間。隨後,既然讓徐州的三個兵團撤退,就應該等到他們撤退到安全地區後再重新組織進攻,在撤退一半還自顧不暇、沒有安全保障的情況下,卻要求他們去援救黃維,其結果就是杜聿明在陳官莊被包圍和被殲滅。

實際上,黃百韜被消滅後,所謂的「徐蚌決戰案」就無法執行下去了,特別是「徐州剿總」的所有部隊都已軍心渙散,根本沒有作戰的願望了。蔣介石卻刻板地還要堅持執行所謂「徐蚌決戰案」計劃,結果斷送了黃維兵團。蔣介石其實是復制了遼沈戰役中所犯的同樣錯誤:錦州被解放軍攻破後,蔣介石還要求侯鏡如兵團和廖耀湘兵團按計劃進攻並收復錦州,既無價值又喪失了調整的機會,更耽誤了廖耀湘撤退的時間,結果廖耀湘在遼西平原被殲滅。

其實,不僅作為統帥的蔣介石非常刻板,國民黨將領在思想上也沒有做好決戰的準備。黃百韜在臨死前說的三個不理解:為什麽為了等第九綏靖區的部隊耽誤了兩天?為什麽沒有在運河上搭浮橋?為什麽李彌提前撤回了徐州?這就叫死到臨頭才知道後悔,三個不理解改成三個沒想到就準確了,黃百韜和其他國民黨將領的最大問題就是自以為是。黃百韜、黃維在被殲滅以前是絕不會想到自己會被殲滅的,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很強大。這讓我想起了毛主席要求東北野戰軍領導人南下打錦州時說的一句話:「確立打你們前所未有的大殲滅戰的決心。」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粟裕、譚震林等華野和中野的領導正是自覺地確立了打前所未有大殲滅戰的決心,所以他們的行動堅決果斷、絕不拖泥帶水,這就是國共雙方將領在心態上的差距。淮海戰役勝利的代價是巨大的,解放軍雖然殲敵55萬人,但自己傷亡也達到了13.4萬人,比遼沈戰役(我軍傷亡7萬人)和平津戰役(我軍傷亡3.9萬人)我軍傷亡的總合還多,如果沒有堅定的必勝信念是無法取得輝煌勝利的。

我們在淮海戰役研究和宣傳上有一個致命的問題,特別是電影【大決戰】等影視作品,給人一個誤解,讓大家以為,解放軍在淮海戰役中不過是破解國民黨徐蚌會戰的計劃。像電影【大決戰】中,劉峙說的長蛇之陣,劉伯承說的十字架陣勢,在歷史上根本就不存在。實際上,國民黨的所謂徐蚌會戰計劃啟動之初,在還沒有擺開陣勢的時候,就被解放軍快速包圍黃伯韜、迅速占領宿縣所破壞,胎死腹中了,國民黨軍隊即被各個擊破,從而土崩瓦解,一敗塗地。

現在,我們回到究竟是誰指揮了淮海戰役這個問題上來吧。我認為,鄧小平糊粟裕的說法都對,他們都發揮了巨大和不可替代的領導指揮作用,但他們的領導作用都是局部的而不是整體的,他們都沒有統領和指揮整個淮海戰役的能力和機會。簡單說,作為總前委的成員,五個人都是淮海戰役的領導人,但最終的決策者和指揮者是毛主席和中央軍委。換句話來問,如果沒有毛主席和中央軍委的決策和指揮,淮海戰役能打下去嗎?

當年,電影【大決戰】三部曲放映的時候,我對【遼沈戰役】、【平津戰役】看得津津有味,唯獨【淮海戰役】讓我看睡著了。原因是【淮海戰役】實在太沈悶了,過多的中原野戰軍領導人工作和生活的鏡頭讓人昏昏欲睡,特別是鄧小平11月中旬在院子裏露天洗涼水澡的鏡頭讓人感到電影非要拙劣地突出鄧小平不可,赤身裸體的鄧小平與裹著棉大衣還瑟瑟發抖的劉伯承、陳毅在一起的鏡頭顯得格外滑稽。據劇組人員後來的透露,本來【淮海戰役】已經拍完,但審查時沒有透過,有關領導認為沒有突出鄧小平的領導作用,不得不重新補充拍攝。但鄧小平在淮海戰役中的領導活動就那麽多,無法再突出他的領導作用了,更不能把別人的工作和貢獻加在他頭上,於是只能增加許多鄧小平工作和生活的鏡頭,從而破壞了電影的節奏,影片因此顯得過於拖沓和沈悶。這樣不適當地過度解讀鄧小平的話,其實並沒有提高鄧小平的形象,反而失真鄧小平的形象。後來,又有了譚震林參觀淮海戰役紀念館後憤怒不已的報道,他認為紀念館對淮海戰役的介紹嚴重歪曲了事實。

其實,爭論鄧小平糊粟裕誰指揮了淮海戰役是沒有價值的,因為誰也分不清楚他們兩人的領導價值哪個更大。兩個人爭論的本身,就說明他們兩人誰 都不可能是唯一的指揮者。靠個人偏好來對待事實永遠也辨不出真相,我們還要實事求是。我感覺,對淮海戰役究竟誰是領導人的問題還是要說清楚為好。我堅持認為,淮海戰役的決策人和最高領導人只能是毛主席。對這一點,大家是絕不會有異議的,因為這是不可爭辯的事實。

我認為,在三大戰役中,作為解放軍的最高統帥,毛主席在遼沈戰役中的戰略決策主要是透過東北野戰軍首長落實的,進行的是間接指揮。在平津戰役中,毛主席在制定戰略決策的同時,還直接指揮了西部的張家口和新保安戰鬥。在淮海戰役中,毛主席按照中央軍委的整體戰略構想,面對復雜的淮海戰場形勢,分別直接指揮了華東野戰軍和中原野戰軍的所有戰鬥,並取得了偉大的勝利。三大戰役特別是淮海戰役,不僅表現出了毛主席高超的戰略思維水平,更顯示出了他傑出的軍事指揮才能。淮海戰役是毛主席軍事指揮藝術的巔峰之作。

老子說:「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毛主席從來沒有爭過淮海戰役的功勞,但誰能比他的功勞大呢?

謹以此文紀念毛主席誕辰13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