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50年,周恩來急召軍區參謀長入京,嚴肅說:你恐怕穿不了軍裝了

2024-01-30歷史

1950年,周恩來急召軍區參謀長入京,嚴肅說:你恐怕穿不了軍裝了

1950年1月5日,伍修權身為東北軍區參謀長,當時正在湖北老家探親。突然接到一份緊急電報,發件人是北京,蕭克同誌轉發,署名為「周恩來」。

電報內容簡短,要求伍修權立即前往北京,專機接送,原因是有緊急命令。

伍修權仔細閱讀這份電報,二十多個字中透露出的緊急感讓他感到困惑。在抗日戰爭勝利後的近5年裏,他一直在東北地區擔任軍事領導職務,取得了一些成績,並受到中央軍委和毛主席的贊揚。

然而,剛剛回到湖北老家探親就收到這樣的電報,讓伍修權不禁思索,周總理究竟有何急務?

思考良久,伍修權未能弄清楚電報背後的原因。與此同時,湖北省委書記李先念已經來到他的家門口。

簡短寒暄後,伍修權與李先念一同趕往省軍區機場。一架從北京飛來的飛機靜靜地停在跑道上,等待起飛。

伍修權顧不得與李先念多談,匆匆登上舷梯。抵達北京後,周恩來早已在等候多時,開口對他說:「你這身軍裝,以後恐怕是穿不了了。」

得知這番言論,伍修權不禁感覺眼前一片昏暗,差點一頭栽倒在地。

要明白,他曾在紅軍時期英勇奮鬥,穿著這身軍裝已有足足20年,然而聽了周總理的話,伍修權心頭湧起無盡的不舍,仿佛與軍隊無緣的日子即將來臨。

鎮定心緒後,伍修權勉力掩飾內心的焦慮,沈聲問道:「周總理,我到底做錯了什麽?為何要將我開除出部隊?」

周恩來並未詳細解釋,只是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先回去好好休息吧,有機會我會為你解釋的。」

作為一位老革命者,伍修權嚴守紀律,只能默默點頭,回到賓館中等待。

那麽,周恩來為何緊急將伍修權接到京城呢?他所說的那番話又隱藏著怎樣的含義呢?

踏上通往莫斯科的專列 1950年10月1日,正值新中國成立之際,史太林迫不及待派遣特使前來北京,共同慶祝這一歷史時刻並與新中國建立友好外交關系。

隨後,蘇聯政府特地發來邀請,希望毛主席參加即將到來的史太林70歲生日宴會,以此機會加深兩國之間的友誼。

毛主席對這一邀請極為重視,特地安排工作人員準備了一車蜜桔、一車大蔥,以及其他土特產作為禮物,踏上了通往莫斯科的專列。

即將啟程之際,毛主席指著這些特產,幽默地說道:「千裏送鵝毛,禮輕情意重。咱們把這些特產帶過去,讓史太林品嘗一番。」

1949年12月16日午夜,中國代表團的專列緩緩駛入莫斯科雅羅斯拉夫斯基車站,受到了熱烈歡迎。毛主席欣然對前來迎接的眾人說:「朋友們,我這次有機會存取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的首都,是生平很愉快的事。」

聽到這番言辭,伍修權感覺眼前一片陰暗,險些失足摔倒。

值得一提的是,在紅軍時期,他英勇奮鬥在第一線,身穿這身軍裝已有整整20年。然而,聽了周總理的講話,伍修權意識到自己可能與軍隊無緣的日子來臨,心中充滿了無盡的不舍。

在努力平復了內心波動後,伍修權強裝冷靜地問道:「周總理,我犯了什麽錯?為什麽要將我開除出部隊?」

周恩來沒有解釋什麽,只是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先回去好好休息吧,有機會我會詳細給你解釋的。」

作為一位老革命家,伍修權仍然保持著極高的紀律性,只能若有所思地點頭,回到賓館中安靜等待。

那麽,周恩來為何如此急迫地將伍修權接到京城呢?他所說的那番話,又蘊含著怎樣的深意呢?

通往莫斯科的專列 1950年10月1日,正值新中國成立之際,史太林迫不及待地派遣特使來到北京,共同慶祝這一歷史時刻,同時與新中國建立了友好外交關系。

隨後,蘇聯政府再次發來邀請,希望毛主席能參加即將到來的史太林70歲生日宴會,借此機會深化兩國之間的友誼。

對於這項邀請,毛主席非常看重,特地安排工作人員準備了一車蜜桔、一車大蔥,以及其他土特產作為禮物,開始了前往莫斯科的專列之旅。

就在即將啟程的時刻,毛主席指著這些特產,風趣地說:「千裏送鵝毛,禮輕情意重。咱們把這些特產帶過去,給史太林嘗嘗鮮嘛。」

1949年12月16日午夜,中國代表團的專列緩緩駛入莫斯科雅羅斯拉夫斯基車站,受到了熱烈歡迎。

而毛主席也高興地對前來迎接的眾人說:「朋友們,我這次有機會存取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的首都,是生平非常愉快的事。」

在接下來的時光裏,毛主席與史太林及其他人歡聚一堂,決定與蘇聯商談重新簽署中蘇友好條約的計劃。

在此之前,即1945年8月14日,國民黨已派代表與蘇聯簽署了名為【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的檔。盡管它被稱為「友好條約」,但由於國民黨代表宋子文等的妥協,其中的某些條款導致中國的國家利益受損。

其中一項規定要求中蘇共同管理長春鐵路、旅順港、大連港等重要的交通幹線和港口。

對於這份條約,新中國一直奉行獨立自主外交政策,因此毛主席決定在此次存取莫斯科時提議重新簽署友好條約。

為此,毛主席還特意發電報給在國內主持政務的周恩來,希望他能盡快赴蘇聯,共同商議條約的詳細事宜。

「周恩來同誌,收到此電後,請在5天內準備妥當,攜帶必要助手和檔材料於1月9日啟程,乘火車抵達莫斯科。」

周恩來眼中的「蘇聯通」 當身在北京的周恩來收到這封電報時,開始仔細考慮此次存取蘇聯的代表團成員選擇。

這是新中國成立後首次派代表團存取蘇聯,並且要與蘇聯政府磋商新的友好條約。代表團成員必須對蘇聯非常熟悉,最好是曾在蘇聯生活過。

「究竟該選誰好呢?」

在周恩來思考之時,一個名字突然浮現在他腦海中,那就是伍修權。

1925年,年僅17歲的伍修權已是社會主義青年團團員,接到組織的命令前往莫斯科,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不久後,以出色的成績考入步兵學校,並在兩年緊張的學習後被派往蘇聯遠東邊疆保衛局工作。1930年,伍修權正式加入蘇聯共產黨。

在這五年裏,伍修權不僅出色完成組織交辦的任務,還深刻了解了蘇聯人的思維方式和生活習慣。

因此,在周恩來看來,伍修權是個地地道道的「蘇聯通」,將他帶往蘇聯是個明智的選擇。

更令周恩來放心的是,伍修權對革命事業有堅定的信仰。

1931年,得知蔣介石試圖建立獨裁政府並對中國共產黨革命根據地進行破壞時,伍修權毫不猶豫地向組織送出了回國參加武裝鬥爭的申請。

該申請很快得到批準,伍修權回國後正式成為中國共產黨黨員,並擔任瑞金紅軍學校教導員、軍委直屬第三軍政委、福建軍區汀連分區(汀州、連城)司令員等關鍵職務,參與了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反「圍剿」作戰。

1934年10月,伍修權隨紅三軍團參加了萬裏長征,作為軍團副參謀長親自率領戰士們執行任務,取得了顯赫戰績,如搶渡金沙江、血戰吳起鎮等。

在漫長的抗戰中,他還擔任八路軍駐蘭州辦事處處長,架起延安與蘇聯之間的溝通紐帶。

直至抗日戰爭勝利後,伍修權才離開大西北,調往東北軍區司令部擔任參謀長,與國民黨對抗。

在詳細審閱了伍修權的履歷後,周恩來確定他是此次訪蘇代表團的最佳人選。

考慮到他仍是軍事幹部,周恩來先向中央軍委軍事訓練部部長蕭克發電報,請求轉達給伍修權,要他立即前往北京。

由於第二批訪蘇代表團的事只有中央少數領導知曉,因此當伍修權抵達北京後,周恩來並未透露具體任務,只是莊重地表示:「你這身軍裝,以後可能穿不了了。」

伍修權誤以為犯了錯,苦思冥想也無法理解。

幾天後,周恩來再次找到他,才透露了真相。

「毛主席即將訪蘇,我們要組成第二批代表團,前去簽署新的友好條約。」

伍修權終於松了口氣,心情也開始激動。

在蘇聯生活多年,莫斯科堪稱他的「第二故鄉」,作為代表團成員存取蘇聯,他終於有機會重返那片他久別的土地。

伍修權興奮地行禮道:「感謝總理的信任,我定會在蘇聯為您爭光。」

周恩來總理當即任命他為政務院外交部副部長兼外交部蘇歐司司長。

「外交將軍」 1950年1月10日,第二批中國代表團啟程,乘坐火車前往遙遠的莫斯科。這趟旅程大約耗時10天,但伍修權毫不松懈,整天緊隨周恩來,負責轉譯俄文資料並商議擬定中蘇友好條約的草稿。

一抵達莫斯科,周恩來在火車站發表演講,而精通俄語的伍修權全程擔任轉譯,毫不失誤。隨後,周恩來總理與毛主席會晤,中蘇會談拉開帷幕,經過半個月的艱難磋商,雙方於2月14日簽署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

在克里姆林宮的簽字儀式上,伍修權備好筆墨紙硯,精心調制墨汁,擺放在周恩來總理身邊。此次訪蘇之行完全改變了伍修權的人生軌跡,他的工作重心由軍事轉向外交。

1950年11月,在聯合國安理會審議「美國武裝侵略台灣案」時,伍修權脫下戎裝,以筆為劍,站在演講台上慷慨陳詞,嚴厲指責美帝國主義對中國領土的覬覦與侵略。

1955年9月27日,中南海懷仁堂內舉辦了盛大的開國授銜儀式。由於伍修權已擔任外交部副部長兼駐南斯拉夫大使,不再從事軍隊工作,按規定未獲授予軍銜。

隨後,伍修權回國述職,毛主席親自接見。匯報完南斯拉夫情況後,毛主席欣然點頭,滿意地說:「雖然你在軍隊表現出色,但現在看來,從事外交是最適合你的。」

主席的誇獎讓伍修權感到驚喜不已。

毛主席繼續微笑著問:「沒有給你授銜,組織上是有考慮的,畢竟你已經離開了部隊……」

在毛主席說完之前,伍修權迅速回應:「主席,我初心參加革命並非為了追求軍銜。我最期待的是國家日益強大,老百姓生活越來越好。」

看著伍修權真摯的目光,毛主席撫摸了一下他的肩膀:「盡管你失去了軍銜,但在我看來,你是不可多得的外交將軍,一個人足以媲美千軍萬馬!」

在「十年動蕩」時期,伍修權因為坦率的性格遭到一些「倒行逆施」者的迫害,被免去一切職務。

直到1975年初,毛主席在與周恩來討論南斯拉夫問題時,提及了伍修權,詢問:「他曾是首任駐南斯拉夫大使,現在怎麽樣了?」

周恩來對伍修權的遭遇感到無奈:「他的現狀不太好……」

了解情況後,毛主席親自派人將伍修權請到中南海豐澤園,交談後詢問他對工作的考慮。

伍修權直言自己出身軍隊,希望重新回到部隊工作。

1975年4月,毛主席親自批準了伍修權擔任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專職處理外事工作。

然而,短短一年後,周恩來總理和毛主席相繼離世,對伍修權來說是沈重的打擊。

這兩位偉人可以說是他事業上的引路人。沒有周總理的安排,他不可能涉足外交,更不可能在新中國的外交領域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沒有毛主席的支持,他也無法再次回到工作崗位上。

因此,當伍修權得知這個令人沮喪的訊息時,表現出深感悲痛。

幸好,他沒有忘記毛主席和周總理的叮囑與期望,再次將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只要還有一口氣在,就要奮發不息,堅持到底。

一直到1997年,年屆89的伍修權身體每況愈下,但他依然在病榻上對前來探望的同誌們強調:「務必堅持奮鬥……讓新中國更加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