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顓頊:絕地天通的重要意義

2024-07-27歷史

絕地天通的時代,觀射父說是在上古少昊衰落、顓頊當政時,但是他並不了解上古,在上古有那樣一個時代嗎?

首先需要確定的是,上古有沒有顓頊時代。黃帝大約在古國初建立時,顓頊可以在此之後百余年或數百年。在這樣長的一個階段,絕地天通的事件是可能發生的。

遠古中心部落形成,接著修建城堡,再到古國出現,伴隨著宗教權力的集中,出現了民神不雜的時代。在此之後數百年間,隨著古國的增加,聚落的分散,民間祭祀重新盛行。這種狀況既造成資源浪費,也會淡化信仰忠誠,還會削弱精神凝聚力。

顓頊作為有影響力的部族的首領的代表,禁止民神溝通,壟斷天神祭祀,有利於部族的發展。

河南靈寶北陽平遺址仰韶文化瓦形器(圖片源於網絡)

絕地天通一定是在上古嗎?

【尚書·呂刑】中的對話,發生在周穆王和大臣呂侯之間,雖是後人記述,但有可能反映了當時的一些實際。周穆王說的是蚩尤作亂的事,黃帝采取措施絕地天通,這些話當然只是猜測。問題在於西周時有沒有采取這種措施的必要。

西周初建國時,周王自稱天子,非常重視天神祭祀,制定了嚴格的禮法。當時西周分封了很多諸侯國,商時即已存在的方國林立。為了維護周天子的權威,在後代編著的【禮紀】中,可以看到,當時的祭祀已有明確的要求,只有天子可祭天地,諸侯、大夫、士和庶人逐級降低,不再允許直接與天神溝通。

西周中期青銅鼎(圖片源於網絡)

絕地天通也可能不在西周,而就在楚昭王與觀射父談話的時代。古人講述掌故,常常托古論今。觀射父並不了解遠古,他所做的猜測,大多根據現實,或者並不久遠的過去。

西周已經制定了嚴格的禮法制度,周天子壟斷了祭天的權力。諸侯都被禁止與天神溝通,更不必說普通民眾。這可以解釋為觀射父所說的民神不雜的理想時代。當然,周天子的控制力沒有那麽強,諸侯國只是在名義上給予尊重而已。

到了春秋時期,周天子權威更加削弱,諸侯國愈發自行其是。這還不是最主要的,民間信奉鬼神成風,應當是楚國當時的形勢。

觀射父講的這一番話,是想讓楚王下定決心,模仿顓頊絕地天通,禁止民間過度祭祀,恢復宗教祭祀秩序,維護楚國君主權威。

春秋楚國青銅蟠螭紋鼎(圖片源於網絡)

如果普通人也能登上靈山求神,或者搭起高台祭神,大巫、祭師的權威就會受到挑戰。

隨著古城建立制度,階層分化,發展而為古國;古國建立君權,強化專制,轉變而為王國。君權一般與神權合一,大巫與首領由同一個人擔任。宗教的神聖與首領的權威緊密聯系,部族成員必須在信仰上忠誠,在行動上服從,集體承認首領和大巫作為溝通天意的代表,以求凝聚人心,齊心合力。遠古時期,離開集體的個人幾乎沒有存活的希望。在部落間開始競爭的時代,集體的合力越強,競爭的優勢越大。

原始人部落首領(影像由AI生成)

【大戴禮記】和【史記】中記述的顓頊,與黃帝等其他君主的事跡有所不同,關鍵詞是天意、鬼神、禮儀、風氣、虔誠、祭祀,其他君主也都有敬神的事跡,但都沒有顓頊這麽顯著。

絕地天通禁止民眾向最高天神獻祭,但並未改變民間的山川物神信仰和祖先崇拜,民間可以祭山神、祭河神、祭動植物,祭祀祖宗,不同階層可以進行不同等級的祭祀活動。然而,最高等級的天只能由部族的最高首領溝通,首領和大巫是天的代言人,承擔著天命,體現著神意,得到景仰、敬畏和擁戴。

遠古祭祀場景(圖片源於網絡)

絕地天通還意味著政教分離,由職業祭司專門負責精神信仰事宜,在一定程度上將宗教與事務分開,在強化宗教神聖地位的同時,也使行政具有了一定的自由。

轉變民間存在的過度迷信風氣,更加註重民事,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表現。當時江南、東北等地出現的一些原始文化曾經一度興盛,後來未能發展成為全國中心,可能就是因為盛行巫術,依賴鬼神,因而妨礙了政治發展,消耗了經濟資源。中原地區文化重禮務實,因而在發展中占據優勢。

河南濮陽西水坡遺址墓葬(圖片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