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清朝官銜詳解

2023-12-28歷史

清朝(1616年—1912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共傳十二帝,初稱後金。從努爾哈赤建國算起,總計296年。從皇太極改國號為清算起,國祚276年。從清兵入關,建立全國性政權算起則為268年。

清朝最大版圖

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就從皇帝開始說起吧!

皇帝: 古代以九為尊,龍袍上都繡有九條龍,胸前、背後各一,左右兩肩各一,前後膝蓋處各二,還有一條繡在衣襟裏面。所以光看外表,在整個龍袍上只能看到八條。另外從前面看,可以看到五條龍(兩肩各一,胸前一,膝蓋各一),再從後面看,也是看到五條龍(兩肩各一,後背一,膝蓋後面各一)。加上龍的總數是九條,正好暗合「九五至尊 」之意。

龍袍

清朝官員的胸前和後背都有不同圖案的補子,用來區分官職大小。

補子有兩種形狀,圓形和方形。寓意天圓地方。其中圓形是皇子、親王、郡王、貝勒、貝子等皇親國戚專用。而文武百官則使用方形補子。

圓形補子有以下幾種:

皇子: 龍褂為石青色,繡五爪正面金龍四團,前後兩肩各一團,間以五彩雲紋。

親王: 繡五爪龍四團,前後為正龍,兩肩為行龍。

親王補服:胸前後各一團五爪正龍,兩肩上各一團五爪行龍

郡王: 繡有五爪行龍四團(前後兩肩各一)。

郡王補服:胸前後、兩肩上共四團五爪行龍

貝勒: 繡四爪正蟒二團(前後各一)。

電視劇中的貝勒爺,一排都是,胸前全是四爪正蟒

貝子: 繡四爪行蟒二團,(前後各一)。

左側為貝子補服,上繡四爪行蟒

這裏要重點說一下,所謂龍和蟒的區別。其實補服上都是龍的圖案,不過為了區分尊卑,把繡有五爪的龍稱為龍,而繡了四爪的龍稱之為蟒,並稱之為蟒袍。其實並不是真的繡了條蟒蛇。

至於正龍(正蟒)和行龍(行蟒)的區別。正龍是龍頭居中,看向正前方的叫正龍。行龍則是行走狀態的龍,看不到龍的正臉。

清朝官帽上還有東珠來區別官銜。親王以下至一品官,其冠頂均用紅寶石,只是用所飾的珍珠(東珠)的數目來加區別。

東珠:指的是東北地區出產的珍珠,用以和南方出產的珍珠(南珠)區別。

皇帝冠頂東珠

皇帝冠頂裝飾有15顆東珠

親王冠頂裝飾有10顆東珠

親王的世子冠頂裝飾有9顆東珠

郡王的冠頂裝飾有8顆東珠

貝勒冠頂裝飾有7顆東珠

貝子的冠頂裝飾有6顆東珠

鎮國公冠頂裝飾有5顆東珠

輔國公,不入八分公以及民公冠頂均裝飾有4顆東珠

侯爵的冠頂裝飾有東珠3顆

伯爵的冠頂裝飾有東珠2顆

一品官冠頂裝飾有東珠1顆。以上官員的頂戴上均銜紅寶石。

二品官冠頂飾有小寶石1顆,上銜鏤花珊瑚(鎮國將軍和子爵同武一品官,輔國將軍和男爵同武二品官)。

三品官頂戴上飾小紅寶石,上銜藍寶石。

四品官頂戴上飾小藍寶石,上銜青金石。

五品官冠頂飾小藍寶石,上銜水晶。

六品官頂戴上飾小藍寶石,上銜硨磲。

七品官冠頂上飾小水晶,上銜素金。

八品官為陰文鏤花金頂,沒有裝飾。

九品官頂戴為陽文鏤花金頂。

會試中試貢士冠頂銜金三枝九葉。舉人、貢生、監生冠頂為鏤花銀座,上銜金雀。生員冠頂為鏤花銀座,上銜銀雀。

清朝各級官員頂珠

清朝的官員等級分為九品十八級 ,每一品都有正副之分,每一品級的文武官員的朝服和頂戴都不相同。從正一品到從九品的官員朝服及頂戴配置如下:

一品文官:仙鶴補服,搭配紅寶石頂戴和五爪九蟒蟒袍;

一品武官:麒麟補服,搭配紅寶石頂戴和五爪九蟒蟒袍;

一品紅寶石頂

二品文官:錦雞補服,搭配紅珊瑚頂戴和五爪九蟒蟒袍;

二品武官:獅子補服,搭配紅珊瑚頂戴和五爪九蟒蟒袍;

二品紅珊瑚頂

三品文官:孔雀補服,搭配藍寶石頂戴和五爪九蟒蟒袍;

三品武官:豹子補服,搭配藍寶石頂戴和五爪九蟒蟒袍;

三品藍寶石頂

四品文官:鴛鴦補服,搭配青金石頂戴和四爪八蟒蟒袍;

四品武官:老虎補服,搭配青金石頂戴和四爪八蟒蟒袍;

四品青金石頂

五品文官:白鷴補服,搭配水晶頂戴和四爪八蟒蟒袍;

五品武官:熊羆補服,搭配水晶頂戴和四爪八蟒蟒袍;

五品水晶頂

六品文官:鷺鷥補服,搭配硨磲頂戴和四爪八蟒蟒袍;

六品武官:彪補服,搭配硨磲頂戴和四爪八蟒蟒袍;

六品硨磲頂

七品文官:鸂鶒補服,搭配素金頂戴和四爪五蟒蟒袍;

七品武官:犀牛補服,搭配素金頂戴和四爪五蟒蟒袍;

七品素金頂

八品文官:鵪鶉補服,搭配陰紋鏤花素金頂戴和四爪五蟒蟒袍;

八品武官:犀牛補服,搭配陰紋鏤花素金頂戴和四爪五蟒蟒袍;

八品陰紋鏤花素金頂

註意看,八品和七品都是素金頂,區別是七品的頂珠是光滑無紋的,而八品則有凹狀圖案花紋。

九品文官:燕雀補服,搭配陽紋鏤花素金頂戴和四爪五蟒蟒袍;

九品武官:海馬補服,搭配陽紋鏤花素金頂戴和四爪五蟒蟒袍;

九品陽紋鏤花素金頂

九品也是素金頂,但頂珠上有凸狀圖案花紋。

由於文武官員的補服上繡的都是飛禽走獸的圖案,因此他們也被戲稱為「衣冠禽獸」。

總結:

其實很好分辨,九品頂戴就紅、藍、白、金四種顏色。可以這樣辨別:一品為透明紅,二品磨砂紅,三品透明藍,四品磨砂藍,五品透明白,六品磨砂白,七品素金,八品陰紋鏤花金,九品陽文鏤花金。

這裏必須要提一句,清朝雖然承襲明制,但明朝的官服,是由政府設定的織造館統一縫制後發給各級官員。而清朝和明朝不同,盡管對官服等級有嚴格規定,但官服要由官員自己制作或購買,只有官服上象征等級的「補子」,是由織造館統一制作。

所以清宮劇中那些官員統一著裝上朝的鏡頭其實都是扯淡。現實是官員們都是自己扯布做官服,導致官服即便是用同一種顏色的布料制作,但由於購買來源不同,購買時間不同,導致色差也會非常明顯,甚至還有用不同顏色的布料做官服的。

因此清朝官員們哪怕是穿著五花八門的官服上朝,也根本算不上是一件多奇怪的事情。

說起來,清朝也算是真的摳門到家了,居然連工作服都不發,上班還得自備工作服?中國上下五千年,估計也就清朝獨此一家了,也算得上是千古奇聞了!

九品十八級對應官職:

中央及下屬各衙門職掌:

地方官職及職掌:

八旗及綠營官職:

大學士

清朝的大學士雖然是正一品,但大學士和大學士之間是分大小的,至於具體誰大誰小,那還得看他們頭上頂著的是什麽名頭的大學士頭銜。

順治十五年,「大學士」正式以「四殿兩閣」形式存在,即中和殿、保和殿、文華殿和武英殿這四殿,以及文淵閣和東閣此兩閣

乾隆十三年,將「四殿兩閣」更為「三殿三閣」,這也是定下了大清王朝之後「大學士」官銜職位的大調子,一直沿用至大清滅亡。這「三殿三閣」較之前的「四殿兩閣」主要改變是:裁撤中和殿而增設體仁閣。論官銜品階,這「三殿三閣」大學士都是文臣最高品階——正一品,但是不同職位大學士之間還是有等級之差的,具體如下:

整體結構是「殿」居上、「閣」位下,也就是說「三殿」大學士等級要高於「三閣」大學士。

同時,「三殿」大學士也有等級之差,由高到低依次為:保和殿、文華殿和武英殿;同樣「三閣」大學士也有等級之差,由高到低依次為:文淵閣、東閣和體仁閣。所以至此以後,這大學士官銜以保和殿最為尊貴。因為尊貴所以極難問鼎,自乾隆十三年改「三殿三閣」,僅有富察-傅恒一人享此殊榮。

所以,大學士的具體排名是:

保和殿>文華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體仁閣

六部

六部也是有排名的,按照天地春夏秋冬對應

吏部(天官)>戶部(地官)>禮部(春官)>兵部(夏官)>刑部(秋官)>工部(冬官)

吏部為六部之首,掌管全國文官的選拔,考核,任免等,就是抓官帽子的,權柄極重。因此在吏部尚書任上基本入不了閣,否則大學士的政務權加吏部尚書的人事權,已經嚴重威脅到皇權了。

所以想要入閣當大學士,還得卸任吏部尚書,或轉任禮部或戶部尚書方能入閣。基本上大多數大學士都是從禮部或戶部尚書任上入閣的。

清朝雖然沿襲明制,但明朝的六部尚書一直是正二品,而清朝的六部尚書在雍正之前同樣是正二品,至雍正八年後形成客製,六部尚書是從一品。同樣明朝的六部侍郎是正三品,而清朝的六部侍郎在雍正之前是從二品,至雍正八年後是正二品。

都察院

都察院左右都禦史在明朝同樣一直是正二品,而在清朝初期,左都禦史滿漢各一人滿人為一品官階、漢人為二品官階,後又改為滿漢皆為正二品。

至雍正八年,左都禦史升為從一品,至於右都禦史這個官銜則通常是作為地方總督的加銜而存在。而左右副都禦史,在明清時期則都是正三品。

總督

清朝常設總督八個:

直隸總督、兩江總督、陜甘總督、雲貴總督、閩浙總督、四川總督、湖廣總督、兩廣總督。(排名分先後)

總督,又稱制台,主管一至三個省。品秩正二品,但通常有加銜,加銜兵部尚書或都察院右都禦史。(這裏的兵部尚書是虛職,可以同時授給多名官員,兵部另有實職尚書坐堂,而右都禦史本就是虛職) 總督加兵部尚書銜或右都禦史銜後為從一品。因此總督是地方品秩最高,也最有實權的官員。

巡撫

巡撫,又稱撫台,是主管一省之長官,但品秩卻和其下屬布政使同為從二品。不過巡撫和總督一樣,按慣例有加銜。通常巡撫都會加兵部侍郎銜,這樣就提到正二品,品級上正好可以壓住布政使。

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為了避免地方坐大,在官員品級上可謂是下足了功夫。巡撫要是聽話,就給你加個銜,讓你品級高那麽一點點,在地方上說話好使點。要是經常不聽招呼,就不給你加銜,都不用中央收拾你,布政使就得和你鬧,大家品級都一樣,老子憑啥聽你的?看看,這就叫權力制衡。

而山東河南山西這三個省,是只設巡撫不設總督的。至於為什麽?看地圖就能明白,這三個省都靠近京城,且把京城包括直隸省都半包圍於其中。如果在這裏設立總督管轄數省,而且總督本就偏重管理軍政,一旦其坐大,或懷有異心,則京城危矣!所以這三個省只設巡撫,不設總督。

這也是為什麽直隸總督只管一省,卻能排名八大總督之首,連管轄三省江南富庶之地的兩江總督,也只能屈居第二的原因。能當上直隸總督的,無不是皇帝親信中的親信,心腹中的心腹。就這樣還只讓管轄一省。(主要直隸實在太過重要,完全把京城包裹在其中) 不過一旦京城發生緊急情況,直隸總督可臨時節制山東河南山西這三個不設總督的省。

順便提一句,只管一省的總督,下面是不設巡撫的。

布政使

布政使,又稱藩台,品秩從二品,主管一省之民政。在清朝前期乃至雍正朝,布政使都不算是巡撫的屬官。

但到了乾隆十三年之後,這種局面一去不復還了,經大學士九卿會議議準,出台了一個新的規定:

「外官官制,向以布政使領之,但督撫總制百官,布、按二司皆其屬吏,應首列督撫,次列布按。」 自此,各省官職之序列更為明晰,布政使真正淪為督撫的屬員。

按察使

按察使,又稱臬台,品秩正三品。按察使主管一省之刑名。糾官邪,戢奸暴,平訟獄,雪冤抑,以振揚風範而澄清吏治。

學政

學政這個官職比較特殊,品秩不定,主管一省之教育。

道台

道台,品秩正四品。在清代大多數時期,只有九十二個道(數量不同時期有增減),除了各省七十九個「分守道」、「分巡道」之外,還有山東、河南、浙江、湖北、湖南五個督糧道,廣東糧驛道、蘇松糧儲道、江安督糧道(特設道)、江南、雲南兩個驛鹽道、山東運河道、江南河庫道、福建鹽法道,共十三個專職道。

知府

知府,品秩從四品。在清代共設府一百八十八至二百一十五個(有增減)。清代大多數府,並沒有歸屬道管轄,他們的直接上司是各省巡撫(布政使、按察使也兼管)。

同知

同知,品秩正五品。同知為知府的副職,正五品,因事而設,每府設一二人,無定員。同知負責分掌地方鹽、糧、捕盜、江防、海疆、河工、水利以及清理軍籍、撫綏民夷等事務,同知辦事衙署稱「廳」。

直隸州知州

直隸州知州,品秩正五品。直隸州就是不歸府管轄,而是直屬於省管轄的州。

知州

知州,品秩從五品,又叫散州知州。和直隸州的區別是散州是隸屬於府管轄的。

通判

通判,品秩正六品。清朝通判也稱為「分府",管轄地為廳,此官功能為輔助知府政務,分掌糧鹽都輔。通判多半設立在邊陲的地方,以彌補知府管轄不足之處。

知縣

知縣,品秩正七品。知縣主要掌管一縣政治、經濟、軍事、訴訟等,可透過科舉等選官途徑選用,清代知縣理論上的任期為三年。

在清代,共有1314個縣,根據縣的地理位置、耕地面積、賦稅人口等用沖、繁、疲、難四字來形容縣的重要程度。「沖」為地方沖要、交通樞紐,「繁」為事務繁重,「疲」為民情疲頑,「難」為民風強悍難治。四個字都具備的為「最要缺」,具備三個字的為「要缺」,具備兩個字的為「中缺」,只占一字的為「簡缺」。對知縣來說,以簡調繁雖然品秩不變實為重用提升,因此清朝規定初任縣官必須先從簡缺知縣做起。

縣丞

縣丞,品秩正八品。縣丞是知縣的副手,因此人們通常稱他們為「二尹」。縣丞可以與知縣共同辦公,也可以分管專業事務,如賦稅、河道管理、治安、戶籍和巡捕等。

縣主簿

縣主簿,品秩正九品。在一個縣中,如果同時設有縣丞和主簿,那麽主簿就是第三把手,通常被稱為「三尹」。用現代的說法,知縣相當於縣委書記兼縣長,縣丞是常務副縣長,而主簿則是一般的副縣長。主簿通常負責某一個方面的行政事務。

順便提一句,縣丞和縣主簿並不是標配,一個縣可能只有縣丞沒有縣主簿,也有可能沒有縣丞卻有縣主簿。還可能兩者都沒有。甚至可能一個縣同時有多名縣丞和多名縣主簿(這種情況一般都是兼管河務才會出現)。這兩個官職的人員並無客製,完全看實際情況而定。

巡檢

巡檢,品秩從九品。巡檢的主要職責是駐守治安不好的地區,以緝捕犯罪分子為主。人們通常稱他們為「少尹」,這與現代鄉鎮派出所的職責相似。

一下子寫了這麽多,就先寫到這吧!如果喜歡本文,請記得點下關註 和 收藏 ,謝謝大家了!

老A出品 ,必屬 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