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河南的這群猶太人,為何不願踏上重返以色列的歸途?真相讓人動容

2024-04-11歷史

異彩紛呈的文化交流和融合,是人類歷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自航海時代以來,世界各地的人開始跨越地域和民族。互通有無,塑造了今日多元化的世界。

這種人種遷徙在猶太教的文化中體現的淋漓盡致, 猶太人被分散到「地球的四個角落」,塔利特的四個邊緣就象征著這一點。

要說這四個角落有多分散,從巴格達緬甸,從馬拉喀什到墨爾本,從耶路撒冷到洛杉磯。 甚至於,在中國的河南開封,也有一個猶太人賴以生存的角落。

一、古老神秘的猶太社區

開封市內竟然有猶太社區? 相信這個資訊足以震驚許多人,但更令人震驚的是,這個社區實際上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古老的猶太社區之一。

中華上下五千年,我們不得不感嘆華夏文化的包容和傳承的力量。 那麽這些猶太人從何而來?和中東地區的猶太人又有什麽關系?

事實上,關於這些猶太人何時抵達開封,目前並沒有確切的考據結果。 眾多的史料中,只有一份用猶太波斯語寫成的檔,詳細描述了猶太人在中國的商業活動。

大多數學者認為,開封猶太人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宋朝時期,也就是在公元 10 世紀到 12 世紀之間的某個時候,迄今大約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這些猶太人最初可能來自波斯或印度等地,隨著絲綢之路的貿易往來,他們逐漸抵達中國,並在開封這座古老城市定居下來。 這一時期,中國人稱猶太人為「跳筋教」,因為猶太飲食法禁止食用坐骨神經。

可別小看了開封這座城,在黃金時代,開封是不可多得的設計精巧的城市。 它擁有三層城墻,共同簇擁著皇帝和宮廷所在的紫禁城。

而最古老的猶太社區就建立在城墻內,毗鄰該社區的第一座猶太教堂——建立於1163 年的古老教堂。

猶太教堂能在城內興建,足以看出宋朝對於宗教的開放程度。 當時的開封充斥著宗教寬容的氛圍,為不同民族和宗教信仰的人們提供了和平共處的空間,使得開封成為了一個多元文化共存的典範。

開封不僅是絲路沿線的驛站,更是五個朝代的行政中心。 更值得註意的是,在11 世紀和12世紀時,開封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擁有70 萬至 150 萬左右的人口。

位於東西方貿易的交匯處,各種商品和貨物都在開封交易,商業活動十分繁榮。 城市內外的集市、商店、貨棧、碼頭等處處洋溢著熙熙攘攘的商業氛圍,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和貿易者。

在這裏,猶太文化與中國文化碰撞、融合,形成了別具一格的開封猶太文化。 它們既有中國特色,也具備著本宗教的信仰和傳統。

二、別具一格的開封猶太文化

就像中國以外的猶太人一樣,幾個世紀以來,開封猶太人的猶太習俗都圍繞著猶太教堂展開。 他們堅持過安息日和其他猶太節日,進行割禮,給孩子們起希伯來語名字。

開封猶太人經常戴著藍色的頭巾,在他們的猶太教堂裏。對著聖地耶路撒冷的方向,用希伯來語和普通話祈禱。

也正因此,開封猶太人常常會被錯認為帶著藍色頭巾的伊斯蘭教徒。 包括他們自己,對其宗教信仰的來源都一知半解。

直到1605 年,一位名叫利瑪竇耶穌會學者和傳教士到北京傳教,接待了一位開封猶太人的來訪。 西方世界這才驚奇的發現中國竟然有個古老的猶太社區。

盡管在數百年的文化融合裏,開封的許多猶太人逐漸拋去了希伯來語知識。但傳統猶太人生活的一個關鍵特征卻貫穿了整個社區,甚至直到今天:他們不吃豬肉。

這個習俗源遠流長,可以追溯到古老的猶太教教義。 在猶太教中,豬肉被視為不潔之物。根據【利未記】和【申命記】的規定,猶太人被禁止食用豬肉及其他被定為不潔的食物。

盡管開封的猶太人在與當地漢族人民的友好關系下,吸收了許多中國的文化和風俗,但他們對於不吃豬肉的堅守卻從未改變。 這不僅是因為宗教信仰的影響,更是一種文化認同和傳統的延續。

在開封這個猶太人的聚居地,他們將這一傳統代代相傳,作為猶太文化的一部份。 盡管有些人可能已經不再信奉猶太教,但他們仍然尊重和堅守這一傳統,將其視為自己身份認同的一部份。

此外,開封社區的另一個顯著特征也流傳了下來。宋朝皇帝曾發現猶太人的希伯來語名字過於冗長晦澀,不便於他們在中國社會中生活。 因此,他賜予猶太人七個常見的中國姓氏,以方便他們在當地社會中更好地融入。

直到今天,開封的猶太人仍沿用著這些姓氏:艾、石、高、甘、金、李、張與趙。 這成為了他們身份的一部份,也展現了他們與當地漢族人民的融合和互相接納。

1642年,一場淪陷性的黃河洪水襲擊了開封市,給這座古老城市及其猶太社區帶來了重大的災難。 這場洪水造成了巨大的破壞,導致了大量猶太人傷亡,同時也摧毀了稀有的猶太教堂。

這場災難對於開封的猶太社區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給他們的生活和信仰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和挑戰。 猶太教堂等重要場所的損毀更是令人痛心,讓猶太社區的生活陷入了一片混亂和困頓之中。

與此同時,開封作為世界商業中心的輝煌時代也逐漸走向尾聲。黃河洪水造成的破壞不僅影響了猶太社區,也給整個城市帶來了巨大的困擾和損失。

開封曾是繁華的商業樞紐,其繁榮與黃河的水運聯系密切。 然而,洪水的破壞不僅破壞了城市的基礎設施,還導致了黃河的河道變化,使得開封失去了其作為水運中心的地位。

商業貿易的中斷和交通運輸的困難使得城市的貿易活動大幅減少,許多商人紛紛離開,導致了經濟的衰退和人口的減少。 這一時期,開封的繁榮景象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蕭條和沈寂。

洪水過後,猶太人重建了他們的猶太教堂。 但與原來的猶太教堂不同的是,新教堂有一個巨大的中式屋頂,裝飾物上也加入了更多的中國特色。

但猶太社區最繁榮的日子已經過去了,參加猶太教堂或熟悉猶太儀式的猶太人越來越少。 1841年,另一場大洪水襲擊了開封,再次摧毀了這座城市的大部份地區,包括第二座猶太教堂。

此後,這位猶太社區漸漸衰落。僅有些許的猶太人後裔,在經營著小型、簡陋的神社,紀念開封猶太人的歷史。 這些小小的房間裏,掛著一系列不尋常的符號。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示瑪祈禱文,以及希伯來語單詞「shemesh」和「kamon」。

盡管猶太社區的衰落令人感到惋惜,但是一些猶太後裔似乎開始重建猶太社區的努力。 他們學習英語和希伯來語,對著世界宣傳他們的歷史。

開封猶太人的歷史充滿了挑戰和苦難,然而他們的文化卻是堅不可摧的。 即使在猶太社區雕零的歲月裏,文化的種子依然紮根於這片土地,生生不息。 無論是猶太人的宗教儀式、語言還是傳統,都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留下了深刻的銘印。

三、猶太後裔為何選擇紮根中國?

那麽,這些猶太人為何會選擇在中國紮根,而不是重返以色列呢? 要了解這一點,我們不得不聯系到猶太人的歷史。

對於猶太人來說,流亡和遷徙是不可忽視的主題。 自古以來,猶太人就面臨著戰爭、迫害和流亡,他們四處流散,尋找著可以安居的地方。

在中國,特別是在開封,這些猶太人找到了一個相對安全和寧靜的家園。 宋朝時期的開封是一個充滿活力、繁榮昌盛的城市。商業繁榮、文化繁榮、宗教寬容,在這樣的城市環境中,猶太人在開封定居並建立起自己的社區,也是理所當然的選擇。

他們在這裏生活了數百年,建立起了自己的社區和文化,深深紮根於這片土地。 在這裏,他們享受著和平與繁榮,過著安穩的生活,逐漸將這裏視作自己的家園。

因此,開封猶太人對以色列的歸屬感可能並不強烈。對於生活了數百年、在中國紮根的開封猶太人來說,他們更加熟悉和依戀的是中國這片土地。

況且,將所有猶太人都歸因於以色列是一種誤解,因為猶太人並不是從以色列開始存在的。 相反,他們是一個古老而廣泛分布的民族,其歷史悠久且多樣化。

結語

開封猶太人已經融入了中國的社會和文化,與當地人民建立起了深厚的情感紐帶。 因此並沒有強烈的願望重返以色列。

盡管歷經洪水的洗禮,猶太社區的輝煌時代已經成為過去,但開封猶太人的文化和傳統仍然在這片土地上存留。 一切皆因中國是一個開放包容的國家,能夠尊重和接納不同文化的存在,共同創造一個更加和諧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