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淮海戰役最後時刻,白崇禧手握有十萬大軍,為何不肯投入決戰?

2023-12-28歷史

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選一下「關註」,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前言

淮海戰役對於解放全中國的重大影響和深遠意義,一直是研究者們頗感興趣的話題。

這場戰役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不僅徹底擊碎了國民黨軍事力量在華東地區長達數年之久的統治地位,而且極大地改變了當時國內革命戰爭的整體戰略格局,進一步穩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這場革命戰爭中的主導地位,為最終贏得整個戰爭的全面勝利創造了有利條件。

眾所周知,國民黨軍隊無論是在人數上還是在武器裝備上都具有較大的優勢,特別是在淮海戰役期間,即便是戰鬥經驗豐富、智勇雙全的著名將領粟裕也面臨著艱巨的挑戰。然而,盡管如此,國民黨軍隊仍然未能把握住這次戰役帶來的勝利機會。

在戰役最後階段時,白崇禧手握十萬大軍,為何他並未選擇加入決定性的大戰呢?

粟裕的計劃——小淮海戰役

在濟南戰役之前,中國共產黨的中樞機關,即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策劃了一項作戰計劃,決定派遣粟裕率領一支精銳武裝向南挺進橫渡長江防線,旨在透過這種方式來分散國民黨軍隊的火力,從而降低位於中原地區的劉鄧大軍承受的軍事壓力。

對於這個重要的作戰方案,身兼要職的陳毅同誌特別以詩歌的形式進行表達,其中一句蘊涵了濃厚感慨的話語便是:「五年勝利今可蔔,穩渡長江遣粟郎。」

然而,就在戰役即將實施之際,粟裕卻對原有的作戰設想進行了深入的反思與調整。他經過細致入微的分析以及深度研究戰場形勢變化後,大膽地向中共中央軍委提出了一種全新的作戰策略 —— 提議繼續堅守在中原戰場上,繼續展開大規模的殲滅戰。

中央軍委同意給他一次展示決心和勇氣的機會,讓他立下嚴肅的 「軍令狀」 —— 要求他必須在未來的4到8個月之內,成功殲滅國民黨第五軍等多股勢力,消滅五六個乃至十一二個正規旅,同時做好充分的渡河渡江作戰準備。

令人驚嘆的是,僅僅是在豫東戰役這一場戰鬥中,粟裕便輕松地摧毀敵軍高達9萬之眾兵力,順利實作了軍令狀上所規定的目標。在那之後,他迅速率軍北上返回濟南,再次取得了一場輝煌而偉大的勝利。

在這場勝利之後,一份璀璨的新戰略計劃閃耀在他的腦海之中——那便是以奪取淮陰、淮安、海州(現今連雲港市)三地作為主要目標,達成切斷徐蚌線、阻礙敵人在徐州地區行動的戰略意圖,以此將山東解放區與蘇北解放區融為一體。而在執行這一過程中,他意圖最大程度地消減國民黨軍隊的有生戰鬥力量。

這份戰略構想,即是我們今日常提到的 「小淮海戰役」 。面對這一嚴峻挑戰,國民黨軍隊也迅速作出相應的反應,他們迅速調動在徐州地區的軍隊,包括指令黃河以南四個綏靖區中的四個兵團向以徐州為中心的隴海線一帶進行收縮集結,擺出一幅誓死捍衛徐州的架勢。

此外,海州的第九綏靖區也被撤銷編制,其司令官李延年的部隊改為聽命於黃百韜,並紛紛撤往徐州方向。

為戰役粟裕承受巨大的壓力

面對敵軍的此番調整舉動,粟裕將軍充分進行了深入的綜合研判後,得出以下結論:淮海大戰的發起時機需盡快決策,切勿延誤戰機。在這樣的認識基礎上,他果斷地決定將原先的戰役發起日期提前兩天至11月6日。

對於粟裕而言,向中央提出提前發起這場戰役並非易事,他需要承受兩大方面的壓力:

首先,淮海大戰的重大策略方針,是由黨中央軍事委員會以及華東野戰軍共同研究確定的,其進攻時間更是在不久前已經得到了軍委的批準。所有的戰鬥指令已向各個兵團傳達。因此,在這個關鍵時刻,如果粟裕提出提前兩天發動戰役,無疑會帶來戰役部署方面的巨大變動以及組織紀律上的問題。

其次,日前,毛主席和中央軍委剛剛發送給了華東局書記饒漱石一封特別的電文——批評華野前委的專函。這份電文中如此指出:

「華野前委書記在遵循中央請示報告制度以及在全軍內部展開禁止無紀律無政府狀態,反對默守陳規的、不求匯報的經驗主義與遊擊主義的不良行為等相關問題上,始終未能展現出明確立場或者解釋未公開的原因,導致在這個重要議題無法展現超市動性,落居於其他各兵團之後,實在有些不可思議。」華野前委目前的代理書記正是粟裕本人。

毫無疑問,這份專函其實是針對粟裕進行的批評。據【粟裕傳】記載:「此為一項非同尋常的電文,明確指出華野前委書記的問題,卻並未直接傳遞給華野前委代理書記粟裕手中,反而交給了華東局書記饒漱石進行處理。而且在這段時間裏,粟裕與中央軍委之間一直保持著密切的聯系,任何重要事務都能夠及時獲得請示與匯報……」。

無論如何,雖然提前啟動淮海大戰是戰場態勢急劇變化產生的需求,但是粟裕在收到中央這樣一封對自己的批評電文後,如果繼續展現自己司空見慣的決斷力,毅然決定提前開始淮海戰役,那麽他內心所感受到的壓力之大可想而知。雖然這樣的決斷未必會被誤解為是無視紀律的表現,但卻很可能被誤解為戰場形勢發展及戰爭勝利所需的必要行動。

然而,粟裕作為中國共產黨卓越的軍事將領,他深知只有勇敢擔當責任,才能保證歷史的公正記錄,才能對偉大的革命事業付出全心全意的努力。

為此,他毫不猶豫地投入到戰爭勝利的戰鬥中去,為了把握住稍縱即逝的戰機,他不顧個人得失,毅然決定提前兩天開始淮海戰役,默默堅守,最終仍然決定「嚴格遵守戰場紀律,發送緊急訊息通知中央軍委,同時下令執行起始作戰的命令」。

淮海戰役的艱巨

1948年11月6日,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淮海戰役全面展開,這個持續長達65天的戰役被譽為解放戰爭中的大規模戰略總決戰。

在我軍方面,對於淮海戰役的評價總結為以下三點:「它是解放軍在三大戰役之中付出的犧牲最為沈重的一次戰鬥;殲滅敵軍力量最多的一次戰役;並且在政治上產生的影響也是最大的一次;同時,這種戰役也是較為復雜多樣的。而淮海戰役更是中國人民解放戰爭中起著決定性作用的三大戰役中的第二次戰役。」

淮海戰役的戰鬥場面極其激烈,劉伯承元帥晚年時極少提及這場戰役,他曾表示:「那場戰役結束之後,我在夢中看到成千上萬年輕的遺孀向我尋找失去的丈夫,無數白發蒼蒼的老者向我索取遺失的孩子,這讓我感到無比愧疚和不安,因此,我實在不願意回想或談論那場戰役了。」

在戰爭的關鍵時刻,解放軍需要每天發射出30,000發炮彈來增強戰鬥力。試想,每天需要發射如此眾多的炮彈,戰場上的緊張氣氛是何其高漲。

那麽,解放軍為何能夠擁有如此之多的炮彈供應呢?據粟裕將軍的後代傳述,「我們擁有強大的彈藥生產線!」而這就不得不提到山東省煙台市的膠東兵工廠。

據相關史料記載,自1938年初至1949年9月,中共在山東省的膠東地區逐漸建立了9座兵工廠。

這些兵工廠不僅提供了生產炮彈的可能,還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軍事設施,如技術研發中心、武器裝配制造工地以及軍事技術人才培訓學校等等,從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兵工廠體系。

在解放戰爭期間,膠東地區的兵工廠總共生產了各種類別的炮彈高達252.8萬枚。

這個驚人的數碼,約等於3次淮海戰役及15次孟良崮戰役所使用的總彈藥消耗量,綜合產量甚至超出了中國北方其他軍區的總和。

透過查閱當時的華東野戰軍的軍用電報紀錄,也可以明確揭示炮彈供應的來源。

劉鄧大軍如何破局

具體指向哪一支部軍隊呢?即為華中「剿總」所統禦的兩大主要作戰兵團。

華中「剿總」原本擁有三個主力戰鬥兵團、三個綏靖區以及兩個軍的編制。然而,隨著黃百韜兵團陷入包圍危機,蔣介石決定調動華中的所有陸軍主力前往增援,然而白崇禧僅僅批準黃維軍團的第十二軍參與淮海戰役,同時扣留在手中的有宋希濂的第十四軍以及張淦的第三軍,更不必說是其他未提及的兩個軍事單位了。

這樣算下來,被暫緩機動的正規陸軍共有七個軍的兵力!

其中宋兵團素來具備先進的戰鬥素養,張兵團則作為桂系軍事勢力多年精心培育的基石,作戰能力相當出色。此後,在南北防線的大規模追擊戰中,他們給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帶來了較大的困擾。

這些兵力相較於黃維第十二軍,額外增加了三個軍的實力。如此龐大的人員補充是否會使華東野戰軍不堪重負呢?答案毫無疑問是肯定的。

更何況,僅靠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原野戰軍本身,也無法承受住黃維軍團的巨大壓力。當然,有人可能會辯稱中原軍區的部份兵力在河南地區對華中國民黨軍隊構成牽制,盡管如此,其兵力規模相對有限,且華中國民黨陸軍的三個綏靖區轄區內的地方武裝完全能夠實施同等強度的牽制策略。

假如有張淦和宋希濂的軍力支援戰場,首要任務便是減輕黃維兵團所處的包圍壓力。

即使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原野戰軍不會立即瓦解,也將會失去位於淮海戰場右翼的重要地位,進而難以實作圍攻並消滅黃百韜的計劃。

實際上,徐州「剿總」司令官劉峙擔心軍隊西移後無法確保黃百韜兵團得到及時援助,因此堅決反對這個建議。

這位名噪一時的將領一直以來都因為在軍事行動中表現欠佳,導致自身成功的機會較少。同時,杜聿明雖然具有卓越的戰略思維能力,但在面對實際情況時往往缺乏決策果斷的勇氣。

正因如此,杜聿明並沒有充分把握住問題的核心所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原野戰軍。在劉伯承率領軍隊進入大別山區後,由於實力受到重創,這一階段國共雙方的形勢得以清晰地展現出來。

在此期間,杜聿明曾向蔣介石送出過一份制定戰役計劃的備忘錄,其中一項建議是放棄黃百韜兵團,調動軍隊向西進攻。

他還提到,可以派遣至少兩個以上的主力兵團的精銳力量,協助黃維兵團突破包圍圈,甚至有望直接戰勝劉伯承率領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原野戰軍。

然而,遺憾的是,擔任徐州「剿總」司令長官的劉峙無法承擔起這份責任,害怕一旦軍隊撤離,黃百韜兵團便會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最終,他選擇了反對這項建議。這樣的考慮並不是毫無道理,因為歷史恰好見證了一位成功的將領未必總是自信滿滿,而且失敗的經歷也並非一蹴而就。

事實上,早在杜聿明提出此計劃之前,便已經註意到問題的根源在於壓迫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原野戰軍。在戰爭過程中,劉伯承率領的大軍進入大別山區後,其實力受到了極大的削弱。

雖然在此過程中,他們取得了一些勝利,如平漢公路上的幾次戰役,甚至還成功拿下了襄樊城,生擒了該地的負責人康澤,但從整體上看,並未能對華中戰場的局勢產生根本性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白崇禧完全有能力全力支持黃維兵團進行突圍。

這是由他個人乃至整個桂系在華中軍政事務中所掌握的絕對權力決定的。然而,令人遺憾的是,他始終不願批準張淦兵團向東部前線挺進,導致二黃(黃維、黃百韜)兵團逐漸走向覆滅的局面。

白崇禧為什麽不救淮海?

首先,需要明確指出,早在淮海戰役之前,國民黨便已呈現出顯著的頹敗之勢。即使假設國民黨具備足夠的能力在淮海戰役中占據極大優勢,白崇禧亦未必會接過最高領導層職務。這一觀點源於如下簡單事實:淮海戰役的最終勝果對於國民黨來說,不僅意味著其能在軍事領域內有力地壓制我軍,更為重要的是它能憑借崇高的軍事實力贏取民心,使民眾重新擁護其政權。

然而,這樣的結果無疑將推動蔣介石集團實力及聲望大幅提升,使其他派系軍隊更為順從蔣介石的指揮,這顯然不是白崇禧領導的桂系軍隊所能接受或忍受的。縱然白崇禧是軍事巫師並被譽為「小諸葛」,統領著幾十萬桂系軍團,他又怎甘心屈居人下?

因此,我們得以從白崇禧的實力及其戰略行為出發作出推斷:偉大的軍事家白崇禧雖然確實具有卓越的軍事才能,然而他同樣是個非凡的野心家,他所期望的絕非僅僅在黨派間的較量中獲取優勢地位,更是要達到操控國民黨、把持主導權的目的,試圖讓桂系成為軍事力量中的翹楚,使他本人坐享強大地位以及至高無上的權力。

為此,我們可以清晰看出,白崇禧是堅決不願看到國民黨在淮海戰役中獲得優勢地位的,甚至期待蔣介石領導的軍隊在這場戰役中遭受一定程度的削弱,以便於他能以此為借口,對蔣介石實施打擊,甚至逼迫其退位卸職,從而使他一人獨攬國民黨的大權。

因此,在整個淮海戰役期間,白崇禧都選擇旁觀立場,力圖阻止隸屬於華中區且由蔣介石嫡系指揮的宋希濂兵團向北方進發,桂系對其施加阻力。最初宋希濂本應是蔣介石用以緊盯白崇禧動向的,如今卻反過來淪為白崇禧博弈的籌碼。最具戲劇性的是,宋希濂尚未抵達戰區時,淮海戰役已然結束。

然而,白崇禧此次的預測出現了重大失誤,因為他原預期蔣介石最多就是損失幾個兵團,然後撤回淮南。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蔣介石竟然選擇逐個派遣師團落入人民解放軍手中,這也是白崇禧未能預料到的結局。最後,白崇禧雖全力支持李宗仁擔任代理總統,但也因此斷送了劃江而治的美好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