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韓戰的謎之撤退?美學者感慨,毛主席的十六字戰術名垂千古

2024-02-05歷史

韓戰的謎之撤退?美學者感慨,毛主席的十六字戰術名垂千古

毛主席是中國人民傑出的領導人,也是新中國的主要奠基者。在每個中國人的內心深處,對毛主席都存在深深的崇敬之情。這種尊重不僅在國內如此,在國外一些學者中,毛主席也是他們的偶像。

1971年,基辛格首次訪華時曾私下告訴周總理,他經常試圖深入了解中國,對毛主席心生崇拜之情。

一些美國學者花費數年時間深入研究毛主席的「十六字戰術」,尤其是在韓戰中,中國誌願軍與霍默上校第七團的一次撤退指令,實際上印證了這種戰術的明智之處。

零星瑣事中透露著真理。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縱觀軍備實力,中國沒有一處能與美國媲美。盡管在整體作戰素質上,我軍表面上與美軍存在一些差距,然而在種種領導和戰術的配合下,我軍仍然能夠取得驚人的勝利。

1951年,抗美援朝戰爭已經進行了近一年,我軍的戰術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削弱敵人的實力,但面對美軍出色的武器裝備,我軍在戰場上仍顯得有些吃力。

這就像是一段瓶頸時期,雙方都了解對方的戰術,總是能夠預見對方的行動,卻始終沒有找到突破口。

時任中國誌願軍副總司令陳賡記錄下這一現狀,並向毛主席報告,希望能夠得到毛主席對這其中潛在道理的指導。

毛主席認為,盡管當前的戰術對我們來說適用,但若繼續按照現有方式打下去,我們可能無法保持優勢。他指出,美軍裝備精良,既有飛機又有坦克,而我們僅僅靠雙腿,根本無法逃過這些鐵制家夥的追擊。若堅持持久戰,最終將會敗給這些鐵制武力。

毛主席抽著煙,註視著北韓戰場地圖,詢問陳賡關於「四十二軍」的情況。

「困難!盡管贏得了戰鬥,但整體戰略目標不容樂觀,敵軍推進速度較快。」吳瑞林迅速回答。

「那我們只能采用一些非常規手段,或許對敵人會產生效果。」毛主席建議道:「執行‘零敲牛皮糖’。」

實際上,「零敲牛皮糖」這一戰術曾在解放戰爭中被毛主席采用。當時,解放軍與國民黨軍相遇,國民黨軍自稱是蔣介石親自指揮的五大主力軍,具備絕對實力。

盡管真實性不明,我軍並未松懈警惕,據說主力軍內部也感受到一些壓力。開戰後,國民黨軍全面采用美式裝備,對我軍造成一些困擾。

得知情況後,毛主席表示,面對蔣介石的美式部隊,不能采取正面硬碰硬的戰術,而是應該像敲牛皮糖一樣,逐層擊潰。他強調,只要敲掉一小塊,對於那些剩余的鋒芒畢露的部份,敲擊起來就會更為容易。

遵循這一方法,我軍首先將火力集中在國民黨的一個連隊上,消滅了該連隊後再打擊整個營。一旦一個整營被擊潰,對國民黨軍來說損失就會變得較大,這引起了他們的警覺。不久之後,這些主力部隊被我軍打散。

戰後,毛主席對我軍的「敲打」戰術表示高度贊揚。

在抗美援朝戰場上,毛主席下令讓四十二軍采取「敲打」美軍的策略。然而,面對一個問題,美軍與國軍並不可同日而語,因為美軍意誌力強,通常難以被打散。即使殲滅了一些營,對於美軍可能也沒有太大影響。

因此,要想快速「敲打」幾乎是難以實作的,甚至可能招致其他美軍的包圍。毛主席抽著煙,手中搖動著扇子,鼓勵四十二軍:「不要害怕,洋鬼子最害怕的就是遊擊戰,他們手顫抖著。」這句話實際上是要求四十二軍在「敲打牛皮糖」的同時采取持續遊擊戰,雖然可以維持大的陣勢,但戰局不能擴大。

將美軍的一處弱點作為主攻目標,我軍采用運動打擊戰術,不斷地輪番發動進攻,使美軍無法有效還擊,同時迫使其陷入持久戰局面,精力被徹底消耗殆盡,為最終殲滅創造條件。

很快,四十二軍改變了與美軍對戰的方式。部份美軍突然發現誌願軍停止了對自己的打擊,而另一部份美軍則發現誌願軍的火力全都集中在他們的隊伍上,而且誌願軍還采用遊擊戰術,多層次的打擊讓美軍無法理解誌願軍究竟采用了何種戰術。

僅僅是一場遊擊戰就足以讓美軍費解數十年,更別提毛主席提出的「零敲牛皮糖」了。戰至傍晚,整個美軍部隊已經疲憊不堪,而誌願軍卻持續向他們發動進攻。每推進一千米,我軍傷亡率相較於美軍是其27倍,由於損失過大,美軍很快開始全面撤退。

我軍趁機追擊,主動向美軍發動攻擊。這種戰術讓美軍難以理解,麥克阿瑟對此束手無策。

遊擊戰十六字訣 1950年11月,我軍剛投入北韓戰場不久即取得巨大勝利,打亂了美軍計劃。面對誌願軍的強烈攻勢,美軍開始撤退至三八線。

此時,美軍士氣低落,有可能進行追擊,對美軍造成沈重打擊。

毛主席得知戰報後發電報給前線,要求中國誌願軍總司令彭德懷立即率領軍隊繼續前進。

"各位戰士,稍事休整,調整狀態,我們要在清川江制造些動靜。"這是彭德懷總司令對各級將士的指示。

在下一場戰鬥中,誌願軍將迎戰美軍的王牌部隊——陸戰一師第七團,這支部隊以不敗的神話而著稱,全副武裝都采用美軍最尖端的裝備。或許有人會認為,這樣的部隊可能僅僅依賴於強大的力量,沒有任何作戰技巧。

實際上並非如此,陸戰一師第七團的領導人是霍默上校,他的作戰風格與傳統美軍不同,從不傲慢自大,也不依賴蠻力,一直以戰術為主導。

得知中國誌願軍參與北韓戰場後,霍默開始搜集資料,研究中國軍隊的作戰風格。他分析了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等各大戰役,雖然在其他美國軍官看來,中國人已經大膽地參與北韓戰場是足夠了,更別說取得勝利。

霍默在研究了中國軍隊的作戰風格後,為自己的軍隊制定了應對方案,認為他的戰術是無懈可擊的,中國誌願軍根本無法對抗。然而,霍默錯了,盡管中國誌願軍在實力上略遜於美軍,但在戰術和作戰智慧方面,中國誌願軍絕對是一流的。

盡管霍默誇誇其談,但由於尚未與誌願軍正面交鋒,他還是保持了一份謹慎。

在夜幕降臨時,霍默的部隊駐紮在清川江畔,美軍在帳篷賴恩然入睡,而霍默則在與手下商討計劃和行程。突然有一位士兵問道:「中國人會不會在半夜突襲我們?」

眾人對這問題感到困惑,唯獨霍默低聲笑了兩聲:「中國軍隊剛剛贏得了首戰,肯定十分疲弱需要休整,或許此時還在行軍途中,我們可以輕松休息。」

將士們明白霍默經常研究中國軍隊,因此對霍默的分析較有信心。半個時辰後,霍默等人也開始入睡,整個清川江畔只有哨兵潛伏在黑暗中,以及空氣中飄蕩的呼嚕聲,幾乎再無其他聲音。

淩晨兩點,一陣號角聲劃破夜空,美軍軍營瞬間亮起燈光。「警戒,警戒!所有人進入戰鬥狀態。」美軍士兵在軍營中迅速集結,保持高度戒備。

霍默也在第一時間被號角聲驚醒,起床後他迅速展開地圖,一邊聽著號角聲,一邊尋找我軍的位置。

「不可能,這不可能。」霍默難以置信,他聽到的號角聲從軍營的各個方向傳來,這意味著陸戰一師第七團很有可能被誌願軍包圍。

而實際上,在不遠處的第七團遭到了誌願軍的襲擊。當第七團準備反擊時,我軍卻停止了進攻,這正是第一計「敵駐我擾」,目的是讓美軍難以入眠,時刻保持警覺,以耗費他們的精力和戰鬥意誌。

在美軍重新振作後,我軍撤退到可觀察位置,繼續監視美軍的一舉一動。從淩晨兩點一直到天蒙蒙亮,美軍營地沒有一刻松懈,所有人都保持防禦狀態。四周的霧使得美軍更加戒備,就連霍默也連夜保持警覺。

隨著天亮,霧漸漸散去,美軍內部疲憊不堪,士兵們整夜未眠,眼睛紅腫。在這時,我軍的號聲再次響起,誌願軍沖向第七團的軍營,發動了激烈的攻擊。

霍默迅速清醒,下令:「展開反擊,準備重武器。」機槍架設在周圍的戰壕中,開始對誌願軍進行掃射,雖然霧氣尚未散去,看不清人影,但仍在掃射。我軍采取的是「敵疲我打」的戰術。

很快,第七團的一、二營無法抵擋我軍的攻擊,向霍默指揮部發出求援:「霍默上校,我們需要支援,我們被襲擊了。」霍默已經做好了準備,調遣了額外的兵力支援第七團。

這場戰鬥持續了整個白天,夜幕降臨時,槍聲逐漸減弱。美軍感到奇怪,明明誌願軍處於優勢,為什麽火力卻減弱了?

一個小時後,我軍徹底停止了火力,美軍士兵以為誌願軍已經被擊退,沾沾自喜。然而,霍默突然感到情況並非如此簡單。他認為誌願軍可能因彈藥不足而撤離,今夜註定還將有一場激戰。

霍默下令,在第七團的軍營四周設立哨兵,禁止其他人員入睡,隨時準備行動。深夜時分,清川江水面傳來撲通聲,嚇得美軍迅速將槍口對準水面,生怕誌願軍從江中渡水而來。

然而,經過漫長的等待,一直到清晨時分,美軍才意識到可能是大魚躍出水面進行呼吸。美軍度過了又一夜的不眠,每個士兵都感到十分疲憊,難以振作。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軍,昨日撤退後只留下了少數哨兵,其他人都安然入眠。

然而,我軍沒有選擇發動進攻,而是再次退卻一步,這一策略恰好符合霍默的設想,使霍默相信誌願軍已經無法再戰,於是他派遣部隊追擊。這一招是「敵進我退」。

在撤退時,誌願軍特意減緩腳步,設法引誘美軍陷入設下的陷阱。當美軍即將追上時,誌願軍戰士們突然停止前進,展開對美軍的進攻。此時,早已埋伏多時的誌願軍隊伍也出現在兩側,三方一同對美軍實施打擊,迫使美軍匆忙從後方撤退。

然而,已經為時過晚,我軍早在幾天前就計劃好在美軍撤退時進行圍剿,實作了「敵退我進」,一舉將美軍困在包圍圈中。

被圍堵的霍默心中一片懊悔,研究了中國軍隊這麽久,卻依然無法理解其戰術。

「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這十六字訣是毛主席提出的遊擊戰指導方針,無論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還是抗美援朝中,我軍的勝利都離不開這十六字的指導。毛主席雖然鮮少親臨戰場,但提出的理論足以令敵人應接不暇,顯示出了他的卓越智慧。

這十六字訣後來被國外學者廣泛了解,一些學者甚至花費多年時間深入研究、實踐和驗證,最終得出的結論是:中國人對於戰爭有著深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