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雍正皇帝為何另葬清西陵?他選的「吉地」是不是「風水寶地」?

2024-07-27歷史

昨天,咱們介紹了清永陵定穴的傳說,還有清朝先祖兩次遷陵,最終形成了現在的「關外四陵」的事。今天,咱們就來詳細說說,前幾天咱們介紹清西陵雍正皇帝泰陵時說的,他為什麽不「子隨父葬」,葬在清東陵,而是另外選址到清西陵的事。

雍正陵寢「搬家」不是謎

1722年,清世宗胤鎮主政,這位雍正皇帝,出生在紫禁城中,幼年勤讀,稍長就隨著父親康熙帝四處巡幸,頗有見識。而且雍正還很有政治手段,比如,他在紫禁城設立了軍機處,排除了王公貴族的「乾綱獨斷」,從而真正地集權力於一身。

就這樣一位博聞果決的帝王,也有猶豫不決的時候,那就是為了自己的「萬年吉地」「陰陽寶穴」。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裏,藏著一份雍正朱批的奏折,內容是關於雍正三年(1725年)二月二十六日,欽天監監正明圖面奉諭旨,同兵部侍郎傅鼐、總兵官許國桂,帶領相關人員前往遵化州等處「相度吉地」。

一個多月後,明圖等一行從遵化州回到北京,由怡親王允祥帶領共同向雍正帝覆奏「相度吉地」的事情。當時,相度的陵址是九鳳朝陽山。這裏在遵化城北,與順治帝孝陵、康熙帝景陵相距不遠。據說那裏「龍身長遠,地勢雄偉,能增萬年壽數,能衍廣運無窮",後來到了要擇蔔吉日、設立紅樁、準備交付工部開工的階段,九鳳朝陽山這處的「吉地」建設卻突然被叫停了。

眾所周知,雍正最後葬在了距離清東陵以西300多公裏的保定易縣的西陵,在沒有遷都的情況下,雍正沒有追隨他父親康熙帝陵而葬在清東陵,這打破了「子隨父葬」的祖制,一度是引發了今人的種種猜疑。

一種說法說他「改詔位」「謀父逼母」,所以心懷不軌,不敢在他的父母旁邊安葬。另一種說法,說他是「好大喜功」,另辟陵區來突出自己。也有人說,是因為易縣靠近紫荊關,作為京城的西南門戶,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在此建陵提高了行政的規格,增派重兵把守,所以他另辟陵區是為了國家政治軍事的穩定……

風水讓雍正另選「吉地」

然而眾多的史料記載,還是把雍正皇帝不葬東陵,新建西陵安葬的問題,引向了追求「風水」問題。帝王陵寢有「三年選址,十年定穴」的說法。雍正改址的來龍去脈,究竟是什麽?清史專家林乾教授曾介紹,雖然九鳳朝陽山的陵址選定了,也開始進行工程方面的準備,很可能問題出在了「定穴」的問題上。

清泰陵

雍正四年(1726年)正月初七日,怡親王允祥傳雍正諭旨:著許國柱、李楠等往遵化州看九鳳朝陽吉地。許國柱時任正紅旗漢軍副都統,李楠原任總督河道中軍副將,兩人接旨後即會同明圖等人前往九鳳朝陽吉地。

這次,他們用羅盤「逐節對星」,看得比上一次更為仔細。最終得出結論:龍脈不錯,從大勢上看是「吉地」。言外之意是,這個地方存在一些不足,主要的問題是,護衛陵寢的側面山峰,也就是「龍砂山」低伏,正對的「案山」樹木駁雜,不夠清明等等。接下來,更嚴重的問題又出現了。

參加「相度」的官員發現:「據許國柱欲立癸山丁向,兼子午三分,相度官即照彼所議下盤,立樁牽線,其向大偏東南,在青龍山腳的裏邊,正是水道的出口的地方,堂局全無。」這個情況大概意思是說,許國柱在為雍正陵寢定向時,認為要與龍脈渾然一體,因此不能采用完全正向的修建方式,要稍稍偏轉。但是相度官用羅盤定向後,驚詫地發現在這個方向上,所有的建築就都要朝向出水口,那是根本無法建造的陵寢的,這就是所謂的「堂局全無」。

這很可能給了雍正不小的打擊。雍正是一個於人於己都相當苛刻,力求完美的人。對於自己的長眠之所,他又怎麽會馬虎呢?這時,兩位風水的高手介入此事,很可能成為事件走向的關鍵。一位是時任福建總督的高其倬,另一位是來自江西的民間風水大師管誌寧。他當即被特授為戶部主事。

找出最佳的「吉地」

有一次,雍正索性下旨,讓遠在福建的高其倬與南下的管誌寧,當面辨正,以便最後定奪他的「萬年吉地」。高其倬為了考察管誌寧的水平,與其「考論十余次」,甚至一同到福建一家出了五名尚書的墓地進行現場查驗。結果管誌寧贏得了信任,被委派尋找新的「萬年吉地」。

對民間人士如此重用,表現出雍正皇帝對於「風水」的極度看中與開放的心態。同時,他動起了重新相度吉地的念頭,並把選擇範圍擴大到直隸(大概是今河北)一帶。

雍正七年(1729年),高其倬暫謝總督之職進京,這一次他停留長達九個月之久,任務無他,只是在怡親王的幫助下去找出最佳的「吉地」。他不僅在京師一帶踏勘,還曾遠赴關外尋找。

據史料【雍正朝起居註冊】以及【清世宗實錄】記載,雍正對候選地之一的,今易縣境內泰寧山天平峪(太平峪)很滿意。因為這裏「實乾坤聚秀之區,為陰陽和會之所,龍穴砂水無美不收,形勢理氣,諸吉鹹備。」

不過,這位心思細膩的雍正皇帝又說:「朕覽所奏,其言山脈水法,條理詳明,洵為上吉之壤。但於孝陵、景陵相去數百裏,朕心不忍。且與古帝王規制典禮有無未合之處,著大學士、九卿詳悉會議具奏。」

大臣們當然很領會皇帝的聖心,從歷史看來,父子分葬的例子也實在不少。內閣九卿等上奏,表示易州與遵化實際並不是很遠,何況「地界皆與京師密邇,屬於同居輔。」就這樣一座新的大清帝陵——清西陵,就這樣脫穎而出了。

那麽易縣太平峪的泰寧山的風水究竟有多「玄妙」?咱們從遵化馬蘭峪的清東陵屢次遭「東陵大盜」相比,清西陵只有光緒崇陵地宮被盜賊光顧過。由此咱們看,這個永寧山真的山如其名,而從風水上講,清西陵則對它的倚重就更多了。下期咱們就一起探秘清代皇家陵寢之清西陵的風水。

【本頁圖文是「巡遊華夏TourChina」原創,全網版權監測中,未經特許不得轉載或搬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