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53年秦基偉受毛主席接見後,警衛發現異常:首長你怎麽不抽煙了

2023-12-17歷史

1953年6月,時任第15軍軍長秦基偉奉召回國,匯報抗美援朝作戰情況。16日那天正是端午節,毛主席在中南海豐澤園宴請秦基偉,這也是他第一次單獨被主席接見。

盡管秦基偉在戰場上指揮千軍萬馬、殺伐果斷,但見了主席卻頗感緊張,立馬立正敬禮,舉手投足間顯得很拘謹。

毛主席握著他的手說:「秦基偉同誌,歡迎你。上甘嶺打得很好,這證明了中國人民誌願軍的骨頭比美國的鋼鐵還要硬。」

秦基偉謙虛地回答說:「是主席和軍委指揮得好。」

既然打得好,那就要有所獎勵,但毛主席身邊又沒什麽東西,只能幽默地說:「我請你吃支煙吧。」說完把一支煙遞到秦基偉面前。

秦基偉是個老煙民,警衛員說他一天要抽兩包煙才過癮。主席遞過來煙,他下意識地伸出手去接。但手伸到一半,轉念一想,正匯報工作,在主席面前吞雲吐霧不太禮貌。

於是他手一翻,接煙變成了拒煙,嘴裏還言不由衷地說:「主席,我不會抽煙。」

毛主席詫異地說:「你當軍長的竟然不抽煙,還能夠坐鎮指揮?要是我,可就是沒辦法啰。」

那天可苦了秦基偉了,主席在抽煙,他聞著香味,饞得直咽口水。但後來,他回到部隊卻再也不抽煙了。看到一個老煙民突然不抽煙了,比看到他不吃飯還稀奇。連警衛員都很納悶地問:「首長,最近怎麽沒看到你抽煙了?」

秦基偉笑著說:「做人要言而有信,我在毛主席面前說過不抽煙。」

秦基偉一天兩包煙,煙癮比毛主席都大,但他並不是一開始就這樣的。長征路上,連吃的都沒有,更別說煙了,那時真是過過癮,有一口抽一口。秦基偉的煙癮完全是在上甘嶺的坑道裏培養起來的。

秦基偉

一、彭老總來電:「秦基偉,我十分感謝你」

1950年10月,中央正在籌備第二批誌願軍入朝作戰。秦基偉的15軍正在西南地區剿匪,西南局原計劃由他出任西南公安軍司令員。這無疑是一個美差,但戎馬半生的秦基偉看著兄弟部隊在北韓戰場上打得火熱,實在是坐不住。

在西南局的一次會議上,他提出要入朝作戰。他的理由很充分:其一、15軍正在剿匪,戰士們弦繃得很緊,士氣也很高,無需時間適應,到了戰場就能打。其二、15軍沒有地方建設任務,完全是野戰結構,說走就能走。

當然,秦基偉想去北韓也有「私心」。15軍的歷史並不久遠,是1947年在晉冀魯豫野戰軍第九縱隊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此前的九縱窮得響叮當,20000多人只有8000多條槍和9門輕型火炮,有的戰士還背著大刀。

這樣的配置只能幫主力部隊打打下手,他們繳獲多了送來幾條槍,大家都要高興半天。秦基偉喜歡思考,不久就在鄭州戰役中找到機會。他判斷鄭州已是一座孤城,守軍敵40軍並非老蔣的嫡系,打起來肯定要跑,而最有可能的方向就是過黃河鐵橋與新鄉的敵人會合。

於是秦基偉在敵人必經之路上埋下伏兵,果然二野還沒形成合圍,敵第40軍就開啟城門,倉皇而逃,結果半路中了秦基偉的埋伏。這次秦基偉收獲頗豐,光俘虜就有9500多人,自己吃不下,還給各兄弟部隊分了一些。武器自然也是鳥槍換炮,一半以上戰士用上了美式碳烯槍。

此後秦基偉率部戰淮海,渡江由皖入贛,長驅1500多裏打到福建南平,接著又調頭揮師南下,橫掃兩廣、激戰西昌。解放戰爭三年,秦基偉率部立下汗馬功勞,但解放軍英雄部隊實在太多,即便是在西南軍區也有12軍這樣的顯赫部隊。秦基偉的15軍在解放軍57個野戰軍中也只能算「二等部隊」。

誰又能甘當第二呢?解放軍的將領中就沒有一個願服輸的,正是憑著這股不服輸的勁,才在短短三年之間用小米加步槍打敗了國民黨幾百萬大軍。不服輸也是人類進步的動力之一呀,要說秦基偉有什麽私心,那就是部隊名號還不夠響亮。

15軍到達北韓,正趕上艱難的第五次戰役。15軍攻得很快,接連擊潰美三師、菲律賓營,一直追到漢城北大門。誌願軍連戰月余,將戰線推到了三八線以南四五十公裏。此時彭老總發現了異常,敵人一觸即潰,似乎故意在引誘我們深入。

北韓戰場

事實上,這正是「聯合國軍」總司令李奇微所謂的磁性戰術:在誌願軍進攻時故意後撤,待誌願軍糧食彈藥即將耗光,跑不動了再發起反攻,憑借其機械化優勢向我後方穿插。

彭老總急令後撤。事實上大軍突然後撤極易出亂子,組織不好,就如洪水決堤。鄭州戰役中繳獲的一批通訊器材發揮作用,秦基偉要全軍開啟報話機,把團長一個個拉出來親口交代行動順序。在後撤過程中,除了19門高射炮被敵人炸毀壞外,全軍並未受太大損失。

戰場上風雲突變,由攻轉守,我東線部隊尚未部署完整,美軍卻跟在西線大軍身後。如果任由其向縱深穿插,很可能切斷東線部隊退路。彭老總急令北移中的15軍調頭,在芝浦裏阻擊敵軍。秦基偉堅決表態:「請彭老總放心,我們至少頂住10天。」

話雖如此,但敵人畢竟來勢洶洶,而15軍在第一階段作戰中已經損失三分之一兵力,並且彈藥也將耗盡。這是關乎榮譽的一戰,秦基偉當面命令45師師長崔建功:「只許頂住,不許後退。」

軍人的話術就是如此直接、簡明,45師打得異常慘烈,幾乎每個陣地打到最後都成了白刃戰,湧現出大量英雄。15軍兩個師在敵人的狂轟濫炸下苦戰了10晝夜,斃傷敵5000多人,以傷亡1200余人的代價,粉碎了敵軍截斷我東線部隊退路的企圖。

戰後,一向嚴肅的彭德懷發來一封充滿感情色彩的電報:「秦基偉,我十分感謝你。」

彭德懷在北韓前線

二、「一生中又一個焦急如焚的日子」

第五次戰役結束後,15軍休整了9個多月才被調往五聖山一帶接替26軍防禦。彭老總單獨向秦基偉交代:「五聖山是北韓中線門戶,失掉五聖山,我們將後退200公裏,無險可守。誰丟了五聖山,誰就要對北韓的歷史負責。」

這是彭老總在北韓的最後一次排兵布陣,正是15軍在第五次戰役中有著不錯的表現,才讓他們擔負如此重要的任務。這番話是信任,更是重擔,讓秦基偉倍感壓力。但對於一個優秀指揮官來說,壓力就是動力。

從地圖上看,五聖山位於北韓中部,它南面是597.9和537.7高地北山。這兩個不高的高地就是日後著名的上甘嶺陣地,它向南突出,像懸在敵人頭頂上的劍。五聖山西面是西方山,再往西是平坦的平康河谷,也是15軍與38軍的結合部。五聖山東邊是敵人占領的註字洞,敵人的大口徑步槍可以打到五聖山主峰,對我軍造成威脅。

第五次戰役後,雙方打打停停沒有太大規模的運動戰,戰線也基本穩固。毛主席提出「零敲牛皮糖」的戰術,積小勝為大勝,能擠掉敵人一塊陣地就擠掉一塊。秦基偉也正在盤算著打掉敵人的註字洞南山陣地,主要炮火都已經指向該方向,計劃於10月18日發起進攻。

但10月14日這天,美軍突然對上甘嶺陣地發起了進攻。美軍檔案顯示,這一天他們投入了:重炮320門,輕火炮百余門、坦克30輛、戰鬥轟炸機77架次,共投下20余萬發炮彈,隨後又投入10個步兵連發起進攻。要知道上甘嶺陣地僅有3.7平方公裏,守在陣地上的誌願軍只有兩個連。

戰鬥一打響,電話線就被炸斷,前線失去聯系。接近黃昏時,45師師長崔建功才得知陣地準確情況。秦基偉稱那是「一生中又一個焦急如焚的日子」,那天他寸步未離指揮所,由於前線情況不明,他要求觀察所每半個小時報告一次。

秦基偉一直在想, 敵人為何動用如此大的力量進攻易守難攻的上甘嶺?他們有機械化優勢,應該打平康河谷才對呀。對手美第八集團軍司令範佛裏特好歹也是西點軍校畢業的名將,總不至於犯如此低階的錯誤吧?

一時間,秦基偉猜不透上甘嶺到底是敵人的主攻方向還是佯攻方向。就好比一個下棋高手,在沒猜透敵人動機之前是不敢輕易落子的。躊躇不決,確實讓人煎熬。

經過14日的激戰後,敵人投入的力量有增無減。秦基偉立即向兵團請示,調整彈頭署,將炮火調到上甘嶺方向,增強上甘嶺兩個高地防禦兵力,各級指揮所立即前移。

其實範佛裏特何嘗不想進攻平康河谷,他曾擬過幾份作戰計劃,但李奇微和他的繼任者克拉克都否決了。因為美國實在不想再拖下去了,多占一點地對美國來說沒有任何意義,他們只想以一場小規模的勝利,在談判桌上壓倒中國。

於是才有了進攻上甘嶺的「攤牌作戰」計劃,美軍最初只打算投入2個營的兵力用5天時間拿下上甘嶺。但顯然,他們低估了誌願軍的意誌,秦基偉似乎也高估了美軍的戰術,所以上甘嶺打成了雙方都未料到的持久戰。

秦基偉在聽取戰士報告

三、王近山提出兩個方案:一是打,二是撤

上甘嶺表面陣地戰從17日打到20日,雙方反復拉鋸,誌願軍白天遺失的陣地,常常透過夜間反擊奪回來。

秦基偉心情猶如過山車一般,一會接到陣地遺失的報告,一會接到陣地恢復的報告。連續7個晝夜,秦基偉守在指揮所,沒有睡過一秒。他神經高度緊繃,眼珠裏布滿血絲,聲音已經嘶啞。

常人哪受得了這種煎熬?秦基偉正是靠著一根接著一根地抽煙,用尼古丁刺激中樞神經,讓大腦變得清醒。前線的45師師長崔建功更為緊張,七天七夜沒合眼,剛走出坑道差點暈了過去,連上廁所都要人攙扶。

那些從解放戰爭中成長起來的基層指揮員,很少吃敗仗,陣地丟了對他們來說無疑是一種恥辱。他們恨不得一巴掌把敵人打下去,但就是這種求勝心切的心理讓誌願軍吃了虧。由於誌願軍發起進攻的位置離陣地較遠,加上敵人火炮強大,與敵人硬拼,45師傷亡較大。

這一天45師作戰科長宋新安,在向秦基偉報告傷亡情況時,說著說著竟然失聲痛哭,難以言語。崔建功只能接過電話親自報告。

秦基偉在電話那頭堅定地說:「告訴大家,咱們15軍流血不流淚,誰也不許哭。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傷亡再大,也要打下去。老崔啊,上甘嶺要是丟了,你可不好回來見我。」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看著一個個平時活生生的小夥子再也不能回來了,秦基偉豈又不難過?但現在還不是難過的時候,作為一軍之長,他必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以堅定的意誌影響整支部隊。

崔建功接到命令後也堅定回答:「打到剩一個連,我去當連長,剩一個班,我去當班長,只要我崔建功在,上甘嶺還是誌願軍的。」

經過七天的激戰,敵人不斷調整部署,準備發起更大規模的進攻。兵團代司令員王近山也打電話來提出兩個方案:一是打,二是撤。王近山外號「王瘋子」,打仗以勇猛著稱,連他都躊躇不決,可見當時形勢之艱難。

秦基偉認為:「我們困難,敵人也困難,現在正是拼膽魄和意誌的時候,戰鬥要堅決打下去。」他把責任都扛在了自己身上。

打並不意味著硬抗,由於45師傷亡較大,需要先集結兵力才能再發起反擊。但秦基偉始終沒有動西邊的44師,就是擔心敵人突然從平康河谷發起進攻。他決定暫時轉入坑道防禦,爭取集結時間,做好反擊準備。

激戰

送一筐蘋果進坑道記二等功

堅守坑道,是上甘嶺戰役中最艱難的時刻。敵人占領表面陣地後,一邊修築工事,一邊煙熏火燒、放毒氣,無所不用其極地對付隱蔽在坑道中的誌願軍。

坑道被敵人越炸越短,傷亡的戰士越來越多得不到治療,坑道內還有犧牲戰士的遺體和各種汙濁的氣體,簡直讓人窒息。但對坑道內的戰士來說,最大的威脅是缺水。坑道內有大量的米面,但沒有水也無法利用。

而且幹燥的喉嚨,已經不允許他們吞下任何東西。即便餓得眼冒金星,即便手上拿著曲奇饅頭,卻難以下咽。有的戰士靠舔巖壁上滲出的一點水維持生命,有的幹脆靠喝尿解決眼前的困境。

身在後方的秦基偉也是心急如焚,他下令後勤部隊想法設法送水、送蔬菜。但從後方到坑道有幾百米的距離,這幾百米被敵人設定了幾道火力控制網。許多運送物資的戰士犧牲在這條道路上,45師甚至規定,送一筐蘋果上去記二等功。

但最終送上去的蘋果只有一個,大家都舍不得吃,傳了一圈到連長手裏仍是一個完整的蘋果。他只能帶頭咬了一小口,最終又傳了兩圈才吃完。這就是課本中一個蘋果的故事。盡管如此艱難,但坑道內的戰士明白,無論如何也不能放棄,他們戰勝的是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

秦基偉也在不斷派人進入坑道增援,由於缺乏兵力,他提出「婆娘娃娃一起上」,部隊能上的都要上前線。他的貼身警衛員王六也請求上前線,此人靈活機智,深得秦基偉喜愛。

坑道內的戰士在接水

剛進入北韓戰場時一架美軍飛機俯沖掃射,王六一把將秦基偉推倒,救了他一命。秦基偉聽到他申請上前線很欣慰,臨行前送給他一支派克筆,本意是希望他以後能好好學習。但王六在上陣地的途中不幸犧牲,直到晚年秦基偉提起他還是無限感慨和哀傷。

終於撐到10月30日,我軍反攻準備就緒,炮兵在這次戰鬥中展現出高超的戰術。他們先以正常火力急襲、延伸,接著步兵佯動,引誘敵軍走出掩體進入戰鬥隊形。隨即炮火又打個回馬槍,如此反復幾次,敵人已經被打得暈頭轉向。

出發前,指揮部特地命令每個戰士帶兩條麻袋。因為上甘嶺上的土早被炮火炸松,只能裝到麻袋裏才能構築簡單的工事。我軍內外出擊,只用了5個小時,就恢復了597.9高地表面陣地。

從10月30日到11月5日,敵人先後投入17個營連續6天發起反撲,但都被一一打退。11月11日下午,誌願軍2兩個營對573.7高地北山發起反擊,僅用兩個小時就奪回表面陣地。一開始敵人發起猛烈反擊,但被我軍擊退後,反擊的力度越來越弱。就好像猛獸斃命前的嚎叫,聲音越來越小。

最終,敵軍傷亡過大,實在扛不下去了,停止了進攻。在這場魄力和意誌的比拼中,15軍將敵人壓下去了,成了英雄部隊。日後,上甘嶺高地也被稱為我軍的精神高地,而這正是15軍的先烈用血肉澆築而成的。

劇照

尾聲:

上甘嶺戰役打了43天,煙也是致勝的功臣之一,正是它讓疲憊而又緊張的指揮員保持著清醒。但煙是成癮的,是對身體有害的,多少老煙民口口聲聲說要戒煙,過了兩三天又抽起來了。筆者至今還記得老人的一句話:「什麽時候把飯戒了,煙就戒掉了。」

一天要抽兩包煙的秦基偉見了毛主席以後卻再也不抽煙了,如何做到的?:

其一,這體現了秦基偉言出必行、求真務實的作風。古人說「君子一言駟馬難追」,信用是一個人最為寶貴的東西,尤其是對一名軍人來說,必須做到令行禁止。既然在毛主席面前說了不抽煙,那就必須言行一致,尤其不能當「兩面人」,這也是檢驗一名幹部是否合格的試金石。

其二、上甘嶺那麽艱難的仗都打贏了,還有什麽不能克服的?這種精神動力,往往能指引人類創造奇跡。上甘嶺戰役告訴中國軍人,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也沒有戰勝不了的敵人。精神的力量至關重要,它給軍隊註入了靈魂,它能讓一支軍隊脫胎換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