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生活

那抹縈繞在舌尖的酸……

2024-01-13生活

相信每個人家裏都有個寶藏廚房,我的家亦是如此。開啟小小的櫃門,不難發現那一方天地裏,大有乾坤:連著洗碗池底下的空櫃子,塞滿了各種瓶瓶罐罐,裏面裝滿了酸蒜苔、酸豇豆、酸青菜、酸蘿蔔、酸筍子等。那是勤勞的公婆用自家種的菜「攢」起來的存貨。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聞著開胃的酸味,頓覺一股淳樸氣息與你相遇,仿若將鄉下的習俗帶到了城裏。公婆從老家過來幫忙帶小孩,這片廚房底下的小櫃子,就成了他們展示拳腳的舞台。與別家不同,我們家制作的酸食材料,均來自兩位老人的躬耕勞作,經歷了播種、施肥、照料、收獲的過程。

我們居住的小區後面有一大片荒地,所以小區裏很多和公婆一樣從鄉下進城帶娃的老人,便借含飴弄孫之余,開辟出來種點時令蔬菜。因此,草長鶯飛的春季,只要推開窗門往後山望去,入目即是綠油油的一片。一塊塊、一畦畦「秘密花園」,承載了老人們釋放縷縷鄉愁的「聖地」。

每到收獲季,公婆將采回來的菜進行分門別類,比如蒜苔、豇豆、青菜、蘿蔔,每天先變著花樣吃新鮮的。時值蔬菜生長旺季,吃不完的就腌制起來,塵封在瓶罐裏,靜等發酵。

酸,自古以來是五味之首。在貴州更有 「三天不食酸,走路打躥躥」的說法。由此可見,貴州人對「酸」的喜愛程度非同一般。對於很多美食家來說,外表樸實、內在濃郁的黔菜充分展現了食物對於人類最淳樸的價值所在。翻閱史料可知,曾經的貴州地處邊陲,道路險阻,食鹽匱乏,完美避開了所有的鹽脈。受困於此,當地人便發明了酸,借其改變菜肴的寡淡無味。而且,因為貴州山多林密終年潮濕氤氳、大霧彌漫,極易滋生病癥,於是,「酸」成了貴州人的一味鎮靜劑:止瀉防痢、助消化。在豐富菜肴滋味的同時,也極大地減少了病痛,「酸」在很大程度上是貴州人必不可缺的「一味」了。

我猜,許是長久累積下來的飲食習慣,因此公婆一家傳承了自制酸食的習俗,也練就了制酸的本領。只要一個壇罐,不論是礦泉水瓶、可樂瓶、抑或老幹媽瓶子,只要往裏面裝上新鮮的蒜苔、青菜、蘿蔔等,過幾天都能變成開胃又下飯的美食。

作為直接的「拿來主義者」,我似乎只會坐享其成。從不鉆研也不關心酸食的工序是如何制成的。比如,小兒喜歡吃酸蒜苔炒肉。周末一有空,我便從雪碧罐裏倒出一小碗酸蒜苔,切成小段,再剁點凈瘦肉沫。隨後,將鍋燒熱,倒油進去,下肉沫煸香,和著蒜苔爆炒,再撒點蔥花出鍋。一碗酸氣襲人、引人垂涎欲滴的酸蒜苔肉末便新鮮出爐了。挑起一顆顆小小的酸蒜苔,也能「哄」他吃下半碗飯。

如遇逢年過節,在品嘗完桌上擺的雞鴨魚肉這些肉菜後,倒上一碗酸蘿蔔,那簡直是當天的「神來之筆」。吃下酸溜溜的蘿蔔,頓時化解了肚子裏的油膩,怎一個「爽」字了得!還有,平時可以素炒酸筍子、酸豇豆炒肉沫,再做份酸筍子蛋湯,無論哪一種,都妥妥地收服了味蕾。

其實,現在細想,那一抹縈繞在舌尖的酸,更是一份傳承,一份凝結的父母之愛啊!

通訊員 龍春霞

編輯 白春霞

二審 楊聰

三審 朱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