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生活

淩晨3點的北京「鬼市」,江湖規矩:看貨不問價,照貨不照人

2024-03-16生活

提起北京,大家腦海中首先浮現的恐怕是國際化大都市的繁華景象:霓虹閃耀、車水馬龍。

但在每周三淩晨三點,北京的街頭, 神秘的「鬼市」在昏暗的燈光下浮現出來。

每個攤位前只有微弱的燈光,賣家不吆喝,買家不問價。

這究竟是怎麽回事?難道這真的是鬼市?裏面究竟都賣些什麽呢?

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資訊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什麽是"鬼市"?

之所以叫"鬼市",源於它獨特的營業時間和營業方式。 這些"鬼市"總是出現在夜半時分,即每周三淩晨三四點鐘,被稱為"鬼門關"的臨界點。

而在天色微亮之時,它們又會迅速消失無蹤,好像一陣風就能把它們吹散一般,給人一種神秘莫測的感覺,因此被戲稱為"鬼市"。

老北京的"鬼市"可謂遍布城中,東西南北四城門附近都曾經有過這種夜市的存在,它們或大或小、或明或暗,構成了老北京獨特的市井景觀。

其中,最著名的當屬潘家園和大柳樹兩處。

潘家園鬼市因經營古玩文物、舊書畫而出名,被文玩愛好者譽為"天堂"。那裏雲集了古今中外各種奇珍異寶,吸引無數文人騷客前來覓珍尋寶。

反觀大柳樹市場,雖然比潘家園遜色不少,但它卻被認為最"正宗"、最具老北京風情的鬼市。

鬼市上都賣些什麽?

每周三淩晨三點,大柳樹市場上就會陸續聚集來自五湖四海的商販,他們用馬車拖著滿滿一車的"貨品",有各種舊書舊畫、舊家具舊物件,也有一些來歷不明的奇珍異寶。

從文人雅士到普通市民,每個人在這裏都能淘到自己滿意的收藏品。

有的人便宜淘到一些字畫古玩,喜滋滋地拿回家中供奉把玩。也有人破費昂貴為的只是淘到幾本泛黃發蒙的舊書,只因中了其內涵典雅的詩詞對聯的饞。

誠然,絕大部份鬼市上出售的物件兒都很廉價,但稍具有收藏價值的,價格也未必便宜。無論如何,對收藏愛好者或文物鑒賞家而言,鬼市無疑是一處尋珍淘寶的樂園。

不過對於部份市井百姓而言, 鬼市的意義或許更多體現在一種生活情趣和回憶上。

在鬼市上,你完全可以淘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流行的老物件,比如舊收音機、舊手搖式電話機、舊錄音機甚至還有破舊的五花八門兒等生活用具,數不勝數。

見到這些老物件,便能讓人瞬間穿越回那個年代,感受到當年熱火朝天的生活氣息。這就像是一種記憶的回放,令當代人得以一窺上世紀北京人的生活百態。

可以說,鬼市不僅展現了在場人的收藏品位和審美情趣,也折射出了時代的變遷和人們對於往昔的回憶與眷戀。

無論你是為了尋覓文物古董前來,還是懷著一種淘到懷舊之物的期待前來,只要你來到這裏,就能找到自己的"寶貝"。

鬼市的奇特規矩

作為存在已久的老字號,北京的鬼市自然也孕育出了一系列別具特色的規矩,每一條都很有意思。

可以說, 只有理解透徹並遵守其規矩,你才能真正享受到"趟"鬼市的樂趣。

其中較為出名的一條規矩就是"看貨不問價"。

這意味著,你在鬼市上看中某樣物品後,可以仔細反復地觀察,但是絕對不能隨意地直接向攤主詢問價格。

除非你對這件物品有購買的意向,否則攤主是不會告訴你價格的。 而且買家絕不能用手電筒直接照向賣家面部,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另一條就是"管住嘴", 不能在別人正看貨時插嘴打擾,如果發現貨物有假,也不能大聲拆穿,免得"砸了場子"。

總之在鬼市上,大家都很謹慎小心,生怕惹是生非,寧可少說為佳。

不過有個例外,就是如果你殺價太狠,賣家可能索性就不賣了, 因為在他們看來,你"問問問"太多,就是對他們的不尊重和懷疑。

鬼市的由來和發展歷程

鬼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朝時期,據【新唐書·西域傳】記載:"西海有市,貿易不相見,值直物旁,名鬼市。"

這裏說的"西海"指的是古代中亞地區,相當於今天的"西域"。

這段話的意思是,在西域一帶存在一種特殊的集市,買賣雙方在交易時互不看對方的面,只需要將貨物擺在路邊,付錢的人把錢放在物品旁邊,取貨離開即可。

可見,早在唐朝時期中國就有類似於"鬼市"的交易形式存在了,不過那時候並非稱為"鬼市"。

直到後來有了"鬼市"這個名字出現,應該是受到了那時盛行的"鬼文化"影響。

所謂"鬼文化",指的是人們對死後世界和鬼怪的一種特殊認知。

人們相信,死後也有一個世界,和陽間這個世界是存在著相通的。所以,陽間有市場交易,陰間自然也該有一個。

於是,人們便將這種在夜間進行、雙方不見面的特殊交易形式稱為"鬼市"。

漢唐時期,類似於鬼市的交易方式尚未得到普及,到了宋代商業經濟大發展之後,夜市便開始蓬勃發展。

宋朝時期的鬼市,已經不復早期的簡陋,不僅有了固定的營業時間和場所,而且交易種類也更加豐富。

當時有專門用於販賣古董珍寶的鬼市,也有售賣女性用品的鬼市,可謂門類齊全。

此後,鬼市便一直延續至明清時期。

到了清朝末年,鬼市的交易品種越來越廣泛,已經不僅限於生活用品,就連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在內。

比如說軍火、人口等等,都可以在鬼市上找到買家。後來經歷戰亂,社會動蕩,北京的鬼市一度黯然無存。

直至上世紀80年代才重新復興。 不過,隨著時代變遷,如今的鬼市和過去已大為不同。

現如今,老北京本土僅存的大型鬼市便只剩下西四的潘家園和東五環的大柳樹兩處。

潘家園更多是銷售古玩字畫之類,而大柳樹鬼市因保留著最傳統的交易模式而被稱為"正宗"。

每到周三淩晨三點,這裏就會重現百年前的熱鬧景象:各色商販拖著自家的"私貨"前來叫賣,層出不窮的怪事奇物也讓無數懷舊人和愛好者趨之若鶩。

鬼市就這樣世世代代延續下來,見證著這座城市的滄桑巨變。

鬼市的文化價值和魅力

鬼市之所以能在北京流傳百年,並未完全消失,是因為它蘊含了北京人的傳統文化和生活習俗。

鬼市不僅是一個古玩交易的場所,更是老北京人生存狀態的一個縮影,講究著一份隱晦、低調的特殊文化。

正因如此,鬼市才能吸引了無數愛好者前來尋寶淘貨,感受老北京的風土人情。

尤其在寂靜的淩晨時分,夜色加上鬼火手電筒的光影,營造出一種獨特的氛圍感,很有那種穿越時空、親臨現場的體驗感。

"鬼市"已經成為北京這座城市的一張獨特名片,當你走進其中,就能領略它背後所承載的文化內涵,感受老北京的市井風情和文人情懷,體味一把那份樸素的生活情趣。

參考文獻

【1】Qing聽夜北京丨「鬼市」傳說.2019-10-20 07:49·北青網

【2】淩晨3點的北京「鬼市」,江湖規矩:看貨不問價,照貨不照人.2023-01-13 16:58·齊魯晚報網

【3】半夜開市,黎明即散:夜探北京「鬼市」.2021-05-16 08:35·常州武進檢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