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生活

寫寫故物場大街北端的紅橋區糧食局第十三門市部這個糧店

2024-01-06生活

我們居住在這一帶的人們當年憑本兒買糧在哪兒買呢,在故物場大街的北端與右面南小道子交口兒的南小道子西口兒的北面,馬家店老院子門兒斜對過兒的那面的二層樓的樓房那兒

紅糧第十三門市部,右旋

南小道子

故物場大街與南小道子把角兒的老賀家羊肉鋪子的原址

站在故物場大街北端看南向的故物場大街

故物場大街最北端的一個院子小馬兒他們家的院子

故物場西面一側的最北端,左轉是韋馱廟大街

故物場大街的北向,右側建築是以前的早點鋪豆腐房,豆腐房隔著一家住戶與紅糧第十三門市部連著

糧店是我們做飯吃買糧食的地方,也是發各種票證的地方,在我們小的那個時候,街道代表會挨家挨戶的通知大家,帶上糧本兒副食本兒去糧店兒領票兒去,於是我們便拿著糧本兒副食本兒到糧店兒排隊領票兒去了

那個時候屬於計劃經濟年代,沒有各種票證啥的你是買不了東西的,發的這些個票證有布票兒,油票兒,肉票兒,糖票兒,煙票兒,麻醬票兒,沒有魚票兒,買魚記副食本兒就可以了,電影票不歸這發,去西關街電影院售票處也就是了,有酒票兒嗎,應該有也應該沒有,我記得過年的時候買直沽高粱那個是憑本兒買的,一塊九一瓶兒,副食本兒的作用非常之大,弄丟了是不可以的,倘若弄丟了副食本本的話,後果自己考慮吧,反正過冬天的那個取暖的鑄鐵的花盆爐子與煙筒都是憑本兒供應的,事兒不大,看著辦

糧票兒不發,倘若需要用糧票兒買制成品不自己做你可以拿著糧本兒到糧店兒去取呀,取糧票兒,粗地細地全國地,到櫃台就辦,全國糧票兒不行,取全國糧票你得去單位開出差證明,然後拿著糧本兒去糧店告訴你要出門兒,這樣,人家經過稽核以後才能夠取給你

南小道子西口兒的這個糧店與故物場大街的那個百年老公廁離的如此之近是有道理的,人生之兩大單位進口與出口的地方倘苦你要是忘了的話你還活的了麽

還有煤本兒,煤本兒

倘若或是你把煤本兒弄丟了的話,春夏秋冬四季供應的那些煤球兒,煤灰,蜂窩兒煤劈柴啥的將與你再無緣份,那你只有將自己掛在了高高的墻壁之上,白天望著那明晃晃的太空夜裏望著那一望無際的天空之上的那些沖你眨著眼晴的那些星星,她們好像再和你說,到這裏來吧,讓我們一起探索著那地外的文明看有沒有些黑洞啥的供你居住

更重要的是你的那個戶口本本必須要保存好了

如果戶口本子沒有的話,如上等於白說

當然,現在無論做甚事有錢就行

如果沒有當年的那些個本本票票啥的話

現在,會有現在麽?

談這個糧店

如上面的照片所示,這個糧店是兩層樓的建築,一層的底商左邊一個門右面一個門兒,左面的大些右面的較小一些中間隔著兩個窗戶

從左面這個大些的門進去以後,迎面是個較寬些的空間一直通到北面這比較空闊的區域,靠左手西側的墻的這裏有個木制的梯梯通到二樓以上,有次當大人們到二樓辦事的時候我只走到樓梯不到拐角兒的地方便不讓我上了,說,在這等著,老實呆著,別亂動

扶梯下面挨著樓梯左面這片的區域這裏擺放著很多碼的很多整整齊齊的一麻包一麻包的大米,有老米,老米就是機米,有糙米,糙米就是粳米,稻米少,稻米只有過年的時候才有些

這個米垛右面那也空間更大些空間的地方,碼的整整齊齊的一片的高高的是白面的垛,一袋一袋的五十斤一袋的面粉在那裏碼的刀砍斧剁一般的豆腐塊兒似的在那裏立著

當時供應我們市民吃的有黑面,有八五粉的白面,有玉米面,玉米面就是棒子面兒,當過年的時候按人口兒供應些富強面和稻米啥的,啥的,沒有啥啦,就是這些

進了左面的這個較大些的門以後的右側前方,地上有著四個或者五個面櫃,每個面櫃的裏面分別放著倒在了裏面的玉米面,白面,糙米機米啥的,面櫃的前面的櫃面兒的上面有兩個台秤,台秤的上面有兩個白鐵制成的駱駝鞍式的容器是用來盛糧食秤糧食的物件兒,當右面小門裏進門右側的櫃面兒那裏寫完本兒交了錢櫃員登記註冊好了以後,秤糧的櫃員依次從銀台排隊的本兒裏按順序取出一個,認定質素與數量以後從面櫃裏面用容器盛上相應的物種後再端起放在台秤上秤,唱數後告訴你接好嘍,啊,然後你在面櫃前上方架著的兩個駱駝形狀的大漏鬥離台秤最近的那個把空面袋子的上口緊緊地貼伏於大漏鬥出口的那個煙筒形狀的下面,確認後告訴對方,可以倒了,對面的櫃員便嘩的一聲將糧食透過漏鬥倒進你的口袋裏面,你捏好口兒掄起來背到後背或扛到肩上就可以走了

倘若你買50斤面而你那個面袋子還是新的話,可以不用稱,他給你換袋兒新的整袋子的面,你也省事了,他也可以稍事歇會兒了

有回夏天去買白面,回家一看裏面已經生蟲子了,小肉線蟲一個個兒地還在面裏邊蠕動著了,找回去,讓他換,他沒有換,給了一個多少目的籮,讓回家自己去過篩子過籮的自己鼓搗

大家評評理,這樣做對嗎?又不是我們給造成的,憑什麽讓我們自己弄?

還有一次,倒面時有個大娘的面袋兒沒對好漏鬥的口兒,面撒了一地,他們也不管,說,人太多,太忙,自己收拾收拾就行了,這個對嗎?介個?

反正現在也找不著號兒啦,愛說嘛就說嘛唄

卸面的不容易,每當拉糧食的大卡車來了以後便停在了這個糧店西面的這個門兒的外面的街邊兒,開啟幫以後,上面有個碼肩兒的下面有兩個扛立肩兒的,這倆扛的每人用塊白的挺厚的圍裙似的布蒙在頭與肩的上面,每人扛5袋子面,挺身兒扛到店裏面的那個面垛的前面,那裏還有個碼垛的,碼垛的那個把扛立肩兒人的肩上一袋子一袋子的提起來碼到垛上,一面卸著載一面還得碼整齊了垛還得跟上扛立肩兒進來的節奏,這個不容易

小門兒右面寫本兒的有個姐姐不錯,當年有個二十五六七八不到九的樣子吧,不算太高大,白白壯壯寬寬厚厚的,梳著個短發穿著個白大褂兒,我一去就沖我笑,回民

紅橋區糧食局第十三門市部這個店哪

這個店供應的區域面積可是不小

這個店供應的區域有故物場大街,我們僧王祠胡同,姚五香店胡同,烈女祠胡同,南小道子,北小道子,韋馱廟大街,韋馱廟大街包括同立棧,從善裏,聚豐胡同,等等吧

北面的永明寺大街那一帶不歸這管

永明寺大街上還有一個面鋪子哪,就挨著春德街街辦事處的旁邊,西關街小學商宏霞老師她們院子的北面

商宏霞老師與她的丈夫徐而強老師就住在鈴鐺閣大街鈴鐺閣學校的斜對著靠西些的院子裏,徐商老師右面的院子裏面住著我爺爺的妹妹我的老姑奶奶的一家

想到哪裏寫到哪裏

先寫到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