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豬佩吉一家人
在育兒這場持久戰裏,保持一個舒適的姿勢,面對問題「輕輕舉起、輕輕放下」,方為上策。
本文 正選於南方人物 周刊
文/ 南方人物周刊特約撰稿 商陸
編輯 / 楊靜茹 [email protected]
前兩天,一位老朋友打來電話,聊到所謂「史上最長春節假期」,她喟然長嘆:「沒娃的假期才是假期,有娃的假期就是車輪戰,每多過一天全憑一口氣在撐!」同為學齡前男孩的媽媽,我用長長的沈默表示附議。
朋友話鋒一轉,分享起跟兒子貼身肉搏後的攻略心得:「這幾天我也沒功夫限制他盯電子螢幕的時間了,只定下一條規則:【小豬佩吉】中文版一次性可以看一集,英文版的話是兩集。」其結果是,「他英語有沒有進步還看不出來,原本總是算不清加減的數學倒是發展神速!」
我總結道:「套用教育學的理論來說,真實情境裏的任務最能激發起一個人的學習動力!」然後又揶揄著補充說,「像我們這些自學了各流派教育理論的媽媽,最終也逃不脫給孩子點開一集【小豬佩吉】的命運啊。」
【小豬佩吉】,這部首播於2004年、更新至今的英國學齡前兒童動畫片,自2015年引進中國大陸以來,始終在最受小朋友歡迎的動畫片榜單中占有一席之地。它不僅是給孩子的一份貼心禮物,更是給廣大身心俱疲的老母親的一味「精神解毒劑」。在獲得片刻安寧的空當,我也忍不住不時瞟螢幕幾眼。誰料一入「佩吉學」深似海,豬爸爸豬媽媽的教育智慧甚至即刻蓋過了我微信裏常常閃爍著的十多個育兒公眾號。
像一只電吹風又有什麽奇怪的呢?
在接觸【小豬佩吉】前,我對佩吉、喬治這對豬姐弟和他們父母的粗淺印象只有坊間流行的一句調侃:長得最像電吹風的豬。電吹風是不大會讓人有審美愉悅的,但看過動畫片後我恍然:「不討喜」背後是對童心的尊重,從兒童視角看到的、用兒童筆觸繪出的豬,神似一只電吹風又有什麽奇怪的呢?與之一致的是,整部劇以極稚拙的線條、質樸的語言演繹出極豐富的世界:以小豬佩吉和她的弟弟喬治的日常生活為中心展開,涵蓋他們的家庭生活、外出,以及與幼稚園夥伴們交往的故事等。跳泥坑、學鴨子叫、觀察蟲子、開挖掘機模型……這些看上去無甚意義的內容,構建了真實可感的兒童生活情景。
【小豬佩吉】創作團隊的用心不止於此。這部劇整體基調是溫暖、輕快的,不乏佩吉全家躺倒在地、笑得打滾的場景;然而,也並非一味渲染蕩漾著「粉紅泡泡」的「美好童年」。相反,它絲毫不回避小孩子不那麽「明亮」的微妙心理。
喬治跟隨姐姐第一次踏入幼稚園時,佩吉一開始很不情願和懵懂無知的弟弟扯上關系,卻在喬治展露出繪畫天賦時欣然收下這份殊榮;小羊蘇西作為佩吉最好的朋友,也會在幼稚園才藝展示活動中搶先一步,讓佩吉精心準備的表演專案落了空;在探險俱樂部,小朋友們的爸爸媽媽假扮成野生動物逗孩子們一樂,小老鼠曼蒂卻嫌棄媽媽的吼聲太纖弱,生怕給自己丟了面子:「你快停下吧媽媽,我的朋友們都還在這兒呢!」
更進一步的是【小豬佩吉】裏充溢的「兒童本位」理念:對佩吉和她的朋友們身上的道德瑕疵,只如實展露,並不審判乃至糾正。從孩子的社會情感發育角度來看,他們的道德感還不如成人完備,自私、怯懦、虛榮等小弱點纖毫畢現,連一點偽飾都沒有。反觀我家堆砌的「兒童情商教育」系列繪本,從標題中都猜得到內容以說教為主,如「嫉妒沒關系」、「失敗沒關系」……可惜孩子的成長如「文火慢燉」,需要的並不是道德教化大開金手指,即刻點鐵成金,除惡揚善。與其當下鏟除問題,倒不如與問題共生,靜待花開。
尊重孩子天性、發掘他們成長特點的兒童教育理念不只是「歐風美雨」,早在一百多年前,五四一代先驅就已大膽挑戰傳統教育思想,帶來了嶄新的兒童哲學。魯迅在【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一文中提出兒童不是「縮小的成人」,「直到近來,經過許多學者的研究,才知道孩子的世界,與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蠻做,便大礙於孩子的發達。所以一切設施,都應該以孩子為本位。」冰心則把童真奉為圭臬,作詩雲,「萬千的天使,要起來歌頌小孩子!他細小的身軀裏,含著偉大的靈魂。」從「父為子綱」、尊崇長者權威的傳統一躍而至「視孩子為老師」、以孩子需求為本,這一步不可謂不大。但如何平衡尊重天性與管教孩子之間的矛盾——一個讓包括我在內的當代父母頭疼的難題,五四前輩們也未必講得清楚。
豬爸豬媽的智慧
豬爸爸和豬媽媽的育兒經點醒了我,尊重孩子和管教孩子二者可以並列不悖。具體來說,他們不介意兩個小孩在泥坑裏踩得渾身臟兮兮,但要求必須穿好雨鞋;他們樂於和孩子們一起嘗試新鮮的目的地,但晚上按時睡覺、乘車戴好安全帶是不容置疑的。他們的帶娃方式談不上「佛系」,有明晰的規則和要求,絕非放任孩子肆意妄為。
與此同時,豬爸豬媽的精神狀態讓我由衷贊嘆:太松弛了!家有一兒一女,他們似乎從未糾結過「如何一碗水端平」。豬媽媽居家辦公,用電腦偶爾被喬治攪擾,卻不曾動氣。豬爸爸也不發愁「工作與生活如何平衡」,上一秒還在和同事打電話處理電子試算表事宜,下一秒就能無縫切換到逗孩子頻道,入戲地學野豬狂吼。就連父母們普遍擔憂的幼稚園「入園焦慮」問題,豬爸爸也只是瀟灑地把喬治往園門口一放,還安慰佩吉,「弟弟會適應得很好的!」
除去動畫片對現實生活的簡化和美化,豬爸爸豬媽媽仍然有著了不起的育兒智慧。回想起我關註的大多數育兒公眾號裏,充斥的是對育兒細節的焦慮,恨不得把孩子的每一條情緒都拿來分析透徹,附加解決的三步走方法。豬爸爸豬媽媽也會犯錯誤,但他們從未想過做「育兒專家」,而只是和孩子們一起真實地經歷生活、處理紛爭。捋順了親子關系,許多育兒中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親其師,信其道」,對老師如此,對父母更是如此。
▲幼稚園老師羚羊夫人和孩子們在一起
【小豬佩吉】中的幼稚園春遊一集,回程路上老師羚羊夫人為孩子們吉他彈唱。看到那,我突然發現,羚羊夫人就是我心目中理想的老師形象!她對學生有威嚴,有批評的權柄,又深受喜愛,還有自己的興趣愛好,這種自由彈唱、愛藝術的態度就是最好的美育啊。成為家長後,我希望孩子的老師是快樂的:有體面的收入,有時間做自己感興趣的事兒。誠然,各行各業沒有不累的,但教育行業內容的重復瑣碎,與未成年人高頻互動帶來的身心俱疲,非身處其中者不能想象。況且,與專案打交道時間短,反饋及時;然而孩子的成長是異常緩慢的,成就感拖得戰線特別長。曾經和大中小學老師都有過溝通,大家一致同意,創造性的發揮,愛心的施展,良心的饋贈,共同的前提是:自由人。
然而我們這屆父母和老師就是面對著艱難得多的局面,由教育的主人淪為長工。學界對當下「密集母職」、「母職的經紀人化」傾向做過諸多研究,簡而言之,沒人能同時負擔起孩子的生活日常、學業規劃、心理健康、特長發展等一系列重任。正是這些重任消解了做父母的天然樂趣,讓帶孩子成為一件費力不討好、難以達標、成就感極低的苦差事。
我不光佩服豬爸豬媽肯為孩子付出時間,更羨慕他們在陪玩一些幼稚的專案時享受其中、興致勃勃。顯然,盡管不少中國家長在用【小豬佩吉】給孩子做英語啟蒙,而豬爸豬媽並未準備對佩吉、喬治姐弟進行拉丁語啟蒙。與中式幼稚園裏卷出花的才藝特長相比,佩吉所在幼稚園裏的才藝展演堪稱樸實,乃至簡陋。豬爸爸豬媽媽可以單純地只做父母,無需插手學業,這或許正是他們享受育兒樂趣的緣由?
這樣看來,我更加艷羨豬爸爸豬媽媽「舉重若輕」的育兒智慧了。在育兒這場持久戰裏,保持一個舒適的姿勢,面對問題「輕輕舉起、輕輕放下」,方為上策。
新的一年裏,我暗自許下心願,希望陪孩子痛痛快快多看幾集【小豬佩吉】,既不為英語啟蒙,也不為學習育兒經,只為那些錯失良久卻本該屬於我的歡笑。
▲豬爸豬媽在陪孩子時總能享受其中、興致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