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育兒

最佳化家庭教育預防未成年人犯罪

2024-08-10育兒

原標題:最佳化家庭教育預防未成年人犯罪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釋出的2023年【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白皮書】,未成年人犯罪總體上升,低齡未成年人犯罪人數呈上升趨勢。研究未成年人犯罪低齡化問題,家庭教育是不可忽視的一個方面。為有效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應將最佳化家庭教育納入未成年人保護與犯罪預防工作中一體考量。

一、涉案未成年人家庭面臨的主要問題

每一個「問題孩子」的後面,可能都有一個「問題家庭」和一對「問題父母」。從辦案實踐看,涉案未成年人的家庭主要面臨以下幾種問題。

一是父母「三觀」有偏差。父母的「三觀」直接關系孩子的「三觀」,這種影響遠大於父母使用語言進行的教育。比如,父母待人粗暴無禮,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父母喜怒無常,孩子心中充滿恐懼,更可能復制父母的情緒化,甚至可能為了宣泄情緒傷害他人。

二是父母關系不好。夫妻關系中,如果出現婚外情、分居、一方出走或離異等不利於家庭和諧穩定的情況,孩子心理都會受到傷害,輕則影響孩子性格,重則導致孩子行為失端乃至違法犯罪。比如,有的家庭中,父母在處理親密關系時情緒不穩定、疏於對孩子關心和關註,甚至是把對婚姻的不滿宣泄在孩子身上,可能讓孩子產生負罪感,也會讓孩子心中充滿恐懼和不安全感,還將導致親子關系緊張,少數孩子為了抵抗這種負罪感和不安全感而沈迷於網絡或是被誘惑實施違法犯罪。

三是父母教育方式不當。比如,有的父母對孩子一味寵溺,讓孩子養成自私、驕橫的性格,一旦需求無法滿足就可能出現不良行為。有的父母對孩子缺乏耐心和同理心,信奉傳統的「棍棒底下出孝子」教育觀念,久而久之,孩子要麽養成逆來順受的性格、要麽產生逆反心理和不良行為。有的父母以愛之名對孩子全方位控制和說教,孩子壓抑不滿卻難以發泄,極可能出現心理問題,如抑郁、焦慮等,影響孩子學習和正常生活、社會交往。

二、最佳化家庭教育的建議

未成年人違法犯罪與其所處的家庭環境、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密切相關,提高家庭教育的質素和水平是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極為重要和有效的途徑。實踐中,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對家庭教育進行最佳化。

一是由未成年人保護職能部門牽頭,建立教育部門、婦聯、團委、司法機關、基層組織、公益團體共同參與的家庭教育指導工作聯動體系。多部門協同履職,建立家庭教育指導講師團隊與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團隊,完善工作機制,相互配合抓好工作銜接、資源統籌,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宣傳、個體跟蹤與團體輔導工作。

二是發揮「家長課堂」最大作用,定期對家長開展線上線下培訓。針對學校建立的「家長課堂」,由教育主管部門制定教學計劃,各協同部門發揮專業特長,將普法教育、心理教育與家庭教育融於一體,提升家長自覺學習家庭教育的意識,共同提升家庭教育指導實效。

三是針對性加強教育指導。建議以學校的心理老師為基本單元,以教育主管部門成立的心理工作室或者外聘心理團隊為主要力量,對學校學生進行分類管理。學校心理老師透過調查評估量表、談話和教師報備等方式,篩查存在不同問題的學生及家庭,建立台賬並交教育主管部門報備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小組,最後透過融合各部門資源實施家庭教育指導。比如,父母價值觀嚴重錯誤的,可由司法部門牽頭,婦聯、社區等共同參與,還可以邀請家長所在單位加入;父母教育方式不當的,可由婦聯牽頭,社區、公益團隊等共同參與。

四是借助基層網格力量跟蹤幫教「問題家庭」。家庭教育促進法對社會工作者參與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工作予以明確規定,要求縣級以上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組織建立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專業隊伍,加強對專業人員的培養,鼓勵社會工作者、誌願者參與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工作。目前,國家正在大力推進基層社會工作人員專職配置,融合網格力量,對未在校就讀的未成年人以及經學校分類需要深度跟蹤幫教的在校未成年人的家庭開展教育指導,配置司法部門、婦聯、團委等單位人員組建跟蹤幫教團隊,精準幫扶預防,為家庭提供基本的支持服務,幫助家庭成員互相尊重、改善家庭關系,引導家庭以和諧的方式解決問題。

(作者單位: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回民區人民檢察院)(王利星 韓美霞)

(檢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