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育兒

夜讀 | 孩子在外總是報喜不報憂?理由很充分,父母都看看

2024-09-17育兒

"

善意的謊言背後,有無奈,也有深沈的愛。

"

作者:子不語

轉載自讀者(ID:duzheweixin)

早高峰的地鐵上,被擠得窒息狼狽;

租房子遇到黑中介騙房租,被迫搬家,欲哭無淚;

卷入職場上的勾心鬥角局面,卻又被迫背鍋,委屈無處訴說;

又加班到很晚,搭上空蕩的地鐵已經是末班……

縱然生活百般困難,接到遠方父母的問候電話時,還是會習慣性地回復一句「我挺好的」。

每一個身在異鄉的孩子,早就學會了言不由衷,報喜不報憂。

而這善意的謊言背後,有無奈,也有深沈的愛。

害怕讓父母失望

娃小時候「雞娃」,娃長大了「比娃」。

攀比行為的背後,是許多父母在親戚朋友面前不能丟的「面子」。

而這所謂的面子,也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背負了太多心理壓力。

他們害怕父母失望,不敢正視失敗,遇到困難,習慣性選擇隱瞞,失去了報憂的勇氣。

父母過高的期望,讓他們只想逃離;很少被誇獎的孩子,也對父母失去了信任。

為了避免被指責和批評,敏感又脆弱的他們選擇報喜不報憂。表面上粉飾太平,同時,也掩蓋了潛在的生活隱患。

以愛之名讓孩子不堪重負,正是不少父母的問題所在。

不想讓父母擔心

網上有一個話題討論:「在外過得不好要不要告訴父母?」

高贊回答是:「把痛苦說給父母聽只會得到雙倍的痛苦。」

畢竟,遠水解不了近渴,跟父母報憂不但解決不了問題,反而讓他們徒增煩惱。因此,大多數成年人選擇戴上面具,把困難留給自己,把歡笑掛在臉上。

每個出門在外的年輕人都學會了粉飾太平,學會了對家人報喜不報憂,經常用一句「我很好」來寬慰父母。

很多時候我們跟父母的相處模式就是這樣,分享幸福,可以讓幸福加倍。但是痛苦不是,痛苦只要父母聽到,對子女來說就是雙倍的痛苦。

生活中的苦不會因為你的傾訴而變得簡單,傳遞的焦慮跟失落卻是雙份的。

既然多說無益,不如避而不談,彼此的心理負擔都能少一點。

良性溝通是維系親情的橋梁

很多時候,在孩子報喜不報憂的時候,父母也瞞著孩子,變得越來越「懂事」:摔倒了自己在家默默養傷,生病了瞞著孩子住院……

他們盡量不麻煩孩子,但當孩子從別人口中得知真實情況後,往往會更加自責和愧疚。

孩子和父母都在用自以為是的方式保護對方,各自扛下生活的重擔,留給對方的只有表面的笑臉。

有些沈默,看似是不想打擾,實際是感情的冷卻。

生而為人,我們需要被理解,被關愛。而真正愛你的人更願意看到你傾訴煩惱之後快活的樣子,而不是一個人默默承受所有。

既然家是港灣,那我們就應該試著敞開心扉,改變和父母的相處方式。親情最需要彼此信任,良性溝通,彼此支撐。

比如說,我們可以做有松弛感的父母,不強加期待,給足安全感。樹有樹的長法,花有花的花期,兒女有兒女的生命軌跡。父母只需提供成長需要的土壤,或許他們會給你更大的驚喜。

另外,包容理解少不了。嘗試非暴力溝通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就是不會好好說話,內心關心彼此,說出口的話卻總是讓人寒心。詞不達意的表達,往往會對親情造成難以挽回的傷害。

不義富多擾,家和貧也足。即便是最親近的人,也要合理發泄負面情緒,多點包容理解,少點語言暴力。

家人之間最好的相處,不翻舊賬,好好說話,才能親密無間。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則各有各的不幸。

每個家庭的相處方式千差萬別,但父母子女之間的感情是相同的。

互相報喜不報憂的出發點是好的,用善意、溫暖守護對方,以愛的名義營造其樂融融的假象,轉過身後各自孤獨地舔舐傷口、處理難題。

但更希望的是,家人之間能好好溝通,抱團取暖,報喜也報憂,喜樂能同擔。

綜合:作者子不語,轉載自讀者(ID:duzheweixin)

統籌:趙翔

圖片:物道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