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育兒

讓「天使」被看見

2024-02-29育兒

1月31日,廣州番禺一座影視基地內,天使症候群患者暢雨作為群眾演員參加一部公益宣傳片的拍攝。「天使」寶寶大多共有特點:下頜凸出,舌頭無意識地吐出,站立時常常會摔倒······經過12年的康復訓練,暢雨如今可以自己去鄰居家串門,也可以完成導演指派的演出任務。

劇組一度陷入了停滯狀態。

暢雨揮舞著手,把媽媽張雪的胳膊扒拉開。她哭喊著,從劇組場地的床上猛然坐起。由於身患天使症候群,13歲的暢雨沒有辦法說話,智商只有2歲。

13個陌生人站在屋子裏,拿著攝影機、燈光器材和反光板,這對暢雨來說,很不自在。

「這活能不能幹,不幹那邊有替身。」張雪指著沙發上的那堆被褥騙著暢雨。小小的女孩使勁搖著頭,被媽媽糊弄著重新躺回了床上。

1月31日,廣州番禺,張雪正在說服暢雨躺在床上,配合劇組完成一個「天使」寶寶入睡的鏡頭拍攝。

張雪收回了嚴厲的表情,撫摸著暢雨的頭發俯身在她耳旁安慰著,試圖讓她安靜下來。這是一段媽媽哄睡罕見病女兒的劇本,但在暢雨這裏,難如登天——天使症候群的孩子,天生伴有睡眠障礙,如果不吃鎮定劑,暢雨不會睡覺。

「哢,剛成功閉眼了兩秒鐘!」導演喊道。經歷了焦頭爛額的半個小時後,這段「哄睡」影片終於透過了。

「孤兒癥」

1月30日,張雪帶著女兒暢雨從天津飛往廣州,參加一個國際罕見病日宣傳片的拍攝。

1月31日,廣州番禺,外景拍攝現場,暢雨熱情地跟劇組裏的每一個人打招呼。

2008年開始,每年2月的最後一天被定為國際罕見病日。作為「天使症候群之家」的創始人,張雪在女兒暢雨確診後的12年裏,將1300個「天使」家庭聯合在一起。這對開朗的母女成為導演團隊首先想到的邀請物件。

1月31日,廣州番禺,外景拍攝現場,暢雨和媽媽在拍攝一個奔跑的鏡頭。

「天使症候群」發生在一個人身上的概率大約是1/25000,這相當於連投骰子6次均為6點。張雪在2012年7月6日暢雨一歲生日的那天,第一次聽到這個即將伴隨母女倆一生的名詞。

她不敢相信,帶著女兒輾轉上海、北京、天津的多家醫院,最終在時任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神經內科主任王藝的引薦下,美國杜克大學教授姜永輝為暢雨確診了天使症候群。

網站上的資料太少了,張雪只尋找到了一條新聞:好萊塢男星柯林·法瑞爾的兒子是「天使症候群」,這是一種罕見病。國內哪個醫生權威、哪裏有相同的病友,張雪挖遍互聯網,也找不到這些資訊。

在四處求醫的同時,張雪撲在各種貼吧和育兒網站上寫暢雨的故事,她把自己的QQ、手機、郵箱資訊全部留下,希望能遇到同樣的家庭。

1月31日,廣州番禺,外景拍攝時,情緒激動的暢雨躲在角落裏捂住耳朵。

2013年,突然有個電話打進了張雪的手機裏。「我看到了你的留言,我的孩子也是‘天使’。」那一刻,張雪知道了,原來「孤島」上,還有人陪伴著自己和暢雨。

很快,又有兩個「天使」的家長循著留言找過來。4個家長很快在天津見了一面。那天,這座城市降下暴雨,但張雪心中燃起一點希望。

1月31日,廣州番禺,完成外景拍攝後,暢雨在回程的車上靠著媽媽肩膀休息。看似睡著的她,幾分鐘後就會回到興奮狀態。

等找到第19個「天使」的時候,王藝在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安排了一次義診。他把神經內科能叫來的同事都叫到了會議室,醫生們拿著病例挨個看。手機、錄音筆、小攝影機,家長們帶上所有家夥什,把王藝說的每個字都錄下來。

張雪也慢慢地知道了天使症候群的病因。這是一種由基因缺陷引起的罕見病,分為4種類別,暢雨是最嚴重的那一種:像是印刷一本厚厚的書時,有一頁完全沒印上。

她像魔怔了一樣,找到幾個天使症候群的孩子,就拉去給王藝看一下。「如果有醫生願意研究,要病例,我拉著病友去,要數據,我給他收集。」張雪的努力沒有白費,國內願意關註和研究天使症候群的醫生越來越多。

1月31日,廣州番禺,作為群眾演員的暢雨正在拍攝現場吃盒飯。

做母親,還是做康復師?

聽說張雪和暢雨在廣州,賴艷茹帶著4歲的女兒花花、何靜帶著7歲的兒子乙鋒趕了來。他們都是「天使症候群之家」廣東病友群裏的,這樣的地區群,張雪在全國建立了十幾個。

花花坐在嬰兒車裏,頭上紮了幾個小辮子,甜甜地笑著。暢雨見過她們一家,她熟絡地幫忙推嬰兒車。賴艷茹見到懂事的暢雨哭了出來,「如果花花以後能訓練成暢雨這樣我們就知足了。」

1月31日,廣州番禺,拍攝現場燈光調整間隙,母女倆在開心地做遊戲。

暢雨的手還是沒輕沒重的。在劇組休息的時候,暢雨想要撫摸乙鋒,這是她意識裏的「照顧」。但是手勁沒使好,成了撓。伴隨著乙鋒的哭喊聲,他臉上多了兩條血道。暢雨也狠狠地哭了,最後大人們安慰了快一個小時,才把兩個孩子安撫好。

「天使」寶寶大多共有特點:下頜凸出,舌頭無意識地吐出,站立時常常會摔倒······暢雨確診後一個月就開始了康復訓練,康復師也不知道怎麽給她治療,只能和張雪一起摸索。為了訓練口腔肌肉,張雪把酸奶抹在暢雨嘴唇的上下左右,讓她用舌頭使勁去舔。

1月31日,廣州番禺,暢雨完成一場戲的拍攝後,母女倆在一旁互動。暢雨每完成一件事,張雪都會給她一個贊。暢雨如果答應張雪的要求,兩人就會拉鉤,這些都是母女間的默契。

一節訓練課40分鐘,價格從一兩百漲到四五百,一天練七八個小時,張雪一年要花費幾十萬元的訓練費。

「天使」寶寶還不喜歡身上有附著物,有時候剛給他們穿上襪子、鞋子,扭臉就要蹬掉。為了讓暢雨習慣衣服的感覺,張雪把她放在大盆裏,拿大米來回搓——讓皮膚對外界的觸摸脫敏。

有時暢雨不樂意了,哭到閉氣,小臉慘白嘴唇烏紫。張雪心疼,也狠下心讓孩子練。她和病友群的家長們討論過這個問題:「到底要做個媽媽,還是個康復師。」最終她決定做康復師——媽媽註定不能陪她一輩子,只有康復到擁有一定自理能力,她才能自己好好活下去。

「燃燒的隕星」

第一批在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參加義診的19個「天使」裏,已經有兩個離開了這個世界。他們「隕落」的速度,不足以讓愛他們的親人擁有更多的回憶。

1月28日,天津,暢雨與無毛貓親密接觸。平日在家,這只貓就是暢雨的玩伴。

癲癇是「天使」離世的重要原因之一,每一個天使症候群的孩子,都終生伴有癲癇發作的可能。天使症候群沒有特效藥,孩子們平時吃的也就是抗癲癇藥。

普通孩子的腦電圖規律、緩慢波動,但是「天使」寶寶不一樣,癲癇發作時,腦電圖波形密集混亂,看上去像是密密麻麻毫無規律的黑線鋪滿整張紙。

「天使」寶寶像一顆燃燒的隕星,在短時間爆發巨大的能量,又不知何時會突然隕落。

用張雪的話來說,暢雨是「充電5分鐘,待機48小時」。家裏養了個脾氣很好的無毛貓,暢

雨一天能揉20個小時。如果不給暢雨餵鎮定藥,她基本不會睡覺。就算吃了藥,她也有可能在半夜突然從床上坐起來,撒丫子就跑。

1月30日晚,廣州番禺,準備睡覺的暢雨躺在沙發上。自主入睡對她來說幾乎不可能,整晚睡覺是一種奢望。

張雪有一個訓練信條:想要和社會融合,不能讓別人寬容自己,而要讓自己努力向別人靠近。為了讓暢雨融入社會,張雪用了很長時間訓練她安靜地坐著。從數5個數,10個數,到半個小時,一個小時。

暢雨坐不好,張雪就陪她一起坐。只要暢雨做對了一件事,3秒鐘內,張雪必定給她獎勵。最苦的時候,張雪白天陪女兒訓練,晚上12點開始工作。「人們都說孩子在天上挑媽媽,暢雨一定是想到了我能夠承擔得起來,她才會找我做母親。」

1月30日,廣州番禺,暢雨和張雪抵達酒店,賴艷茹帶著花花前來探望。

在經過社會化訓練後,暢雨可以自己去鄰居家串門。張雪也可以一個人帶著暢雨各家醫院跑。進門前,遞給女兒一個曲奇袋子,咬袋子的喀嚓聲成為問診的「背景音樂」,但是她會乖乖坐著。

張雪熱衷於觀察女兒的優點。暢雨的情商很高,在康復學校住宿的那段時間,每周五晚上張雪去接,女兒拉著她和每一位家長握手。張雪覺得,老天爺似乎給了「天使」寶寶們一種技能——他們對人們的善意有感應。

1月30日,廣州番禺,病友媽媽賴艷茹看到懂事的暢雨感慨地哭了起來,暢雨趕忙幫她擦去眼淚。

對喜歡的人,暢雨攤開手掌,往前一杵,這就是介紹新朋友。分別時,她也會有一些儀式,揉揉肩,按按腿,再把對方的手拉過來貼在自己臉上蹭一蹭。對特別喜歡的人,她會張開雙臂抱住,然後「吧唧」親上一口。

讓孩子看到世界,讓世界看到「天使」

張雪領著暢雨出門會被人盯著看,有時候張雪會招呼對方過來仔細看,告訴他孩子得的是什麽病。她習慣了異樣的眼光,並將其轉換為宣傳天使症候群的契機。

隨著越來越多人關註天使症候群,一些小城市的醫生也能看出來「天使」孩子的獨特面容了。 「我聽說一個病例,孩子剛出生,醫生就建議他們去做基因檢測,抽了孩子的足底血,檢測出來天使症候群。」 醫生對於這個病的敏感讓張雪覺得這麽多年的奔波沒白費。

早介入訓練的孩子,已經能擺脫「吐舌頭」的天使面容。有心的家長把張雪在群裏的訓練經驗總結成「群主語錄」,整理了「天使」寶寶的口腔、癲癇、拉伸、家長心理調適等問題。這本【天使症候群訓練手冊】預計在今年出版。

1月28日,天津,張雪準備為暢雨穿襪子。家中一直鋪著厚地毯,防止暢雨跑動的聲音影響樓下鄰居。

目前醫學技術已經可以實作,在胎兒16周以後,透過羊水穿刺的方式檢測出來天使症候群。2015年,在做了檢查後,張雪生下了身體健康的兒子。新生命的降臨,鼓舞了不少群裏的家長們。

每年元旦前後,「天使症候群之家」的群內都會辦一個小型「春晚」。今年各個群準備了39個節目,有展示孩子騎單車、吃飯、叫媽媽的,還有父母彈琴、唱歌的。

1月30日,廣州番禺,晚飯期間,暢雨突然鬧情緒,張雪耐心地跟她講道理。

節目的最後,張雪頒出了獎項。她特意給群裏的老人們準備了一個獎,叫「拯救銀河系獎」,頒獎詞是——你們放棄了自己本該安享晚年的生活,才有了我們可以放心在外打拼,成就自己夢想。

今年,參加「春晚」的孩子們都獲得了「地表最強獎」。透過投票,暢雨還獲得了「宇宙能量獎」,孩子拿著證書對著鏡頭齜牙笑。

2022年張雪帶暢雨參加了罕見病微電影的拍攝。在微電影裏,暢雨只是個群演,穿著雪白的紗裙,在鏡頭下一晃而過。2023年她們去十幾個城市旅遊,從滇西南的紅河到內蒙古通遼,在安吉滑雪、在三亞遊泳。她把自己能擠出來的所有時間都留給暢雨。

1月30日,廣州番禺,暢雨和花花在酒店房間裏玩耍。

或許暢雨不知道自己正在做什麽,但是張雪想讓女兒體驗這個世界的千千萬萬種感受。「備不住哪個瞬間,就刺激她某一個神經呢?就像是牛頓被蘋果砸到一樣。」

宣傳片拍攝臨近尾聲,為了讓暢雨乖乖站著擺好姿勢,張雪看著她問了一個問題:「暢雨,等你病好了,想對媽媽說的第一句話是什麽?」

張雪重復了兩遍,沒有得到回應。暢雨輕輕眨眼,微張著嘴,露出「天使」的標準笑容。

1月31日晚,廣州番禺,完成一天的拍攝後,工作人員準備收工,大家都很疲憊,只有暢雨還是「精力滿滿」,對燈光器材產生好奇。

攝影 新京報記者 王子誠

采寫 新京報記者 郭懿萌

編輯 劉晶 劉倩 張湘涓

校對 薛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