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育兒

加州理工博士腦科學研究:這些培養娃的方法大多都是智商稅…

2024-08-09育兒

本文共4413字,仔細閱讀12分鐘

編輯/肖靜 統籌/孫習涵

你真的了解孩子的大腦嗎?所謂的「關鍵期」到底靠不靠譜?作為家長,我們該如何更加科學地利用腦科學知識來培養孩子?本文基於腦科學研究,理清了對於孩子大腦發育及相關培養政策的幾個誤區,相信對家長有所幫助。

我們先來做做以下幾道「腦科學水平測試」,看看作為一位家長,你的功力達到了第幾級:

對於上面這些觀點,加州理工學院博士、前浙大生物教授、現任深圳灣實驗室資深研究員,家有一對女兒的「80後科學爸爸」王立銘說: 其實都大錯特錯。

那麽,作為家長,我們該如何糾正自己的誤區, 更加科學地利用腦科學知識來培養孩子?

「關鍵期」很重要,但千萬別把孩子送進機構訓練「關鍵期」!

無論你是家長還是孩子,肯定聽到過 類似的說法:

「X歲到X歲是語言黃金期」

「某某階段是孩子成長最關鍵的時期」

「不能輸在起跑線上」……

過去幾十年裏,有很多育兒專家、教育機構利用關鍵期這個概念,向家長們兜售各種贏在起跑線上的秘訣和課程。他們說得對麽?

王立銘的看法是: 對,也不對。

首先, 關鍵期(critical period)這個概念在腦科學裏確實是成立的 。不光學習能力,社交、情感、價值觀各個方面可能也都存在關鍵期。比如:

視覺發展就有關鍵期

科學家們就發現,一只小貓剛生下來,你就把它的一只眼睛遮住一段時間,那麽即便之後拆掉縫線,小貓的這只眼睛也瞎了。而如果出生後12周再遮住一只眼睛,影響就沒那麽大。

語言、外語的學習也有「關鍵期」

生下來就耳聾的孩子如果在2歲前透過植入人工耳蝸部份恢復聽覺,就能像正常孩子那樣學會講話,如果人工耳蝸使用得太晚,孩子就會錯過「語言關鍵期」,再也趕不上正常人了。

還有項研究發現,從中國和南韓移民美國的孩子,到美國的年齡越小,英語水平越接近母語水平,但7歲之後到的就不太可能追上了……

那「關鍵期」的問題在哪呢?

答案是如果你想要充分利用這些關鍵期,把孩子送到一個個分門別類培養某某能力的培訓班顯然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因為,這些能力本身就存在廣泛和深刻的連線,彼此的發育關鍵期自然也就交織在一起。 讓孩子們在童年充分暴露在更豐富多樣的環境中,可能是利用「關鍵期」的更好方法。

最好一個活動 既有感官刺激、也有知識學習,有娛樂玩耍,也有社互動動和情感交流, 孩子們的腦就能從周圍環境充分提取到度過關鍵期所需的各種刺激。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開展的佩裏學前計劃(Perry Preschool Project)和卡羅萊納初學者計劃(Carolina Abecedarian Project)都做了類似的嘗試,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以卡羅萊納初學者計劃為例

研究者們做的事其實很簡單:他們給新手爸媽提供指導,讓家長帶著孩子們學歌謠、讀繪本,幫孩子辨識和表達自己的情緒,一起玩親子遊戲。

雖然簡單,但這些行為的效果卻驚人地持久,從嬰兒期就進入這兩個專案的孩子, 長大之後教育、收入、家庭、健康各個方面都要好於同齡人。

這麽看來的話,其實中國一線城市的大部份家庭,已經給孩子提供了足夠豐富、正常的成長環境,完全能讓孩子抓住所有關鍵期,家長也就完全不必擔心,更不用給各種機構「送錢」了。

「延遲滿足」能力強的孩子學習好,但千萬別總是要求孩子「延遲滿足」!

「史丹佛棉花糖實驗」大家可能都聽說過,就是一位心理學家沃特·妙思(Walter Mischel)找來了幾十個 3-5 歲的孩子,給他們每人發了一個小棉花糖,並給了他們兩個選擇:

馬上吃掉棉花糖;

或者如果願意忍耐15分鐘,就能換一個更大的棉花糖。

在當時,妙思這項研究的主要發現是:

想要忍耐更長時間,真正有效的策略不是硬頂,而是轉移註意力——不要總盯著棉花糖不放。

而過了10多年後,妙思又重新研究了這些孩子長大後的表現,發現:

那些能堅持15分鐘換取更大獎勵的孩子,成年之後認知能力更強、更有成就、情緒也更穩定。

2012年的一項研究甚至還發現:

當年那些更能堅持的孩子,成年之後大腦前額葉皮層的功能也更強。由於前額葉皮層一般被認為和高級認知功能有關。所以可以說那些能忍耐的孩子更「聰明」。

那麽,是不是想要培養更成功的孩子,就要牢記咱們的傳統智慧「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從小鍛煉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讓他們認識到需要控制自己的欲望,才能換來更大更長遠的成功呢?

從腦科學的角度來看,延遲滿足能力確實對學習非常重要, 比如一個孩子可能每天都面臨這樣的選擇:是不做作業玩手機遊戲,還是趕緊把作業做完,以便以後考個好成績,然後收獲好的升學結果、職業前景……

延遲滿足能力強,就代表著小的即時獎賞(馬上玩遊戲)並不能有效刺激一個人的多巴胺系統,因此他就能更好地聚焦於那些真正重要的獎賞(學業、職業)之上。

行為學研究也發現:

更好的延遲滿足能力,確實可能對應更少的自發沖動、更少的註意力缺陷、焦慮和抑郁等精神問題。

甚至還有研究者 利用延遲滿足的方法來訓練註意力缺陷的孩子, 確實也能看到一些改善。

但請註意,延遲滿足能力強本身是個好事,但這不意味著我們總是需要有意識地去訓練孩子們的延遲滿足能力。

一個原因是「沖動」固然有破壞性的一面,但很多時候也是創造性的源泉。你肯定也不希望孩子只是沖著既定目標努力和忍耐的成功學機器吧。

更重要的是,在棉花糖實驗中延遲滿足的表現,可能的影響因素是很多的,孩子們長大以後的成就,影響因素就更多了。 事實上我們很難在兩者之間找到明確的因果關系。

我們完全可以想象,一個孩子願意忍耐15分鐘,可能是因為家庭條件不錯,從小就不缺一塊棉花糖,自然就不會急吼吼地非要馬上吃進肚子不可。

事實上,2018年一項 新的「棉花糖實驗」 就發現, 孩子們的表現幾乎完全可以用家庭的社會經濟地位來解釋:

有錢人家的孩子就是能堅持得更久。

而很顯然,在現實世界,這些孩子也確實更容易在家庭助力下取得成功。

還有,2013 年有項類似的研究發現:

孩子們的表現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大人是否信守承諾,是否真能在等待和忍耐後獲得更大獎勵。如果大人總是言而無信,孩子們自然會選擇先把眼前的棉花糖吃了。

這些研究其實從另一個方面強調了早期家庭和教育環境對孩子們的影響。

從這個角度來說,至少對於絕大多數正常孩子來說,與其專門訓練他們延遲滿足 ,不如提供一個更富足、更可靠、更有安全感的家庭環境更有價值。

如果孩子的智商幾乎100%都是先天決定的,那我們還需要「教育」嗎?

腦科學上最大的未解之謎之一,就是「先天VS後天」了。這也是家長們最關心的話題:「後天」如何培養,才能提高孩子的智商、讓孩子更外向、更有責任感……

但讓大家失望的是, 現在越來越多的研究結果似乎都在揭示,大部份事情都是「先天」決定的,我們後天能做的事情不多。

比如2007年一項大規模研究發現:

身高這個參數有超過80%是由先天決定的,後天你能想到的所有因素——胎教、體育鍛煉、肉蛋奶、充足睡眠等等——加起來貢獻都不到20%。

這看起來好像不稀奇,但你可能會驚訝的是, 智商、性格、甚至一個人是自由派還是保守派,其實也主要是先天因素決定的。

拿大家最關註的智商來說,雖然市面上有很多聲稱能「提高智商」的培訓,但從腦科學角度來說, 智商的先天貢獻率高達80%。 考慮到同一個人多次做智商測試,結果本身也有10%上下的波動,我們幾乎可以認為成年人的智商就是先天註定的。

請註意,這裏講的智商,主要指人類心智活動中比較「硬」的一些參數,例如 記憶力、空間想象力、邏輯思維能力等等。

那更「軟」一些的參數,例如情緒控制、性格特征,乃至世界觀和價值觀呢?其實也是如此。

例如著名的 五大性格特質, 也就是按照開放性(好奇還是謹慎)、盡責性(有序還是粗心)、外向性(外向還是內向)、親和性(友善還是挑剔)、神經質(敏感還是自信)五個維度給人的性格打分,有研究證明, 先天遺傳因素對這幾個維度有40-60%貢獻,其中開放性和外向性的影響最大,有60%左右。

甚至一個人的意識形態,像是不是關心政治問題?是偏自由派還是保守派?居然差不多也有40-60%是由先天決定的。

一言以蔽之,可能人類心智活動的所有參數,從智商到性格,從意識形態到生活觀念,不管它聽起來有多依賴於後天經驗,其實先天因素都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

順便說一句,這些研究還有一個共性的發現,那就是:

對人格和觀念的塑造來說,家庭環境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從小就分開在不同家庭長大的同卵雙胞胎,長大以後各種參數仍然高度相似;而反過來,沒有血緣關系、但從小被收養在一個家庭的孩子,情況正好相反。

當然我們也要打個修補程式:這些研究結論聽起來有點顛覆原生家庭教育和後天努力的意思,理所當然地讓很多人無法接受,因此它們至今仍然是領域內激烈爭論的焦點。

不少家長看到這裏,可能會覺得很「喪」:

如果什麽都是先天決定的,那麽教育是不是沒用了?

我家孩子就不能變得更好了嗎?

其實不是這樣的,只是我們要 換一種看待「先天」和「後天」的思維方式。

家長們不妨這樣理解: 自己的孩子剛生下來的時候,就像一個預裝了「作業系統」的智能電腦,而後天培養,就是往裏面裝各種軟件和APP。這些APP是孩子學到的知識和技能,也是孩子看世界、看自己的角度和態度。

雖然先天的作業系統限制了後天能安裝的APP(比如安卓手機沒法裝蘋果APP),但是如果沒有後天APP的話,先天系統也無法正常工作。

在生活中,剛才這種理解方式,會帶來一個很自然的推論: 當我們養育孩子的時候,要做的不是重裝作業系統,而是安裝不同的APP。 而且還不能簡單粗暴地把咱們自己感興趣的APP一股腦裝進去,而是得考慮孩子內建的作業系統裏,能裝進哪些適配的APP。

說得更具體點,如果你和我一樣,也是一名家長,我們就得特別提醒自己:孩子的智力水平、性格偏好、三觀和情感,都是很難被劇烈改變的。 針對每一個特定的孩子,我們要做的是幫他們找到自己適合的學習和生活方式、感覺舒服的社交方式,以及可能感興趣的工作和技能。

就像美國心理學家艾莉森·高普尼克(Alison Gopnik)在著作【園丁與木匠】中強調的:

每個人都是從一粒獨特的種子萌發而來,我們能做的是為它適配合適的營養條件,讓它盡可能的茁壯成長,而不是試圖把它切成整齊劃一的木材。

也像著名的尼布爾祈禱文裏說的:

請賜我雅量,從容地接受不可改變的事,賜我勇氣,去改變應該改變的事,並賜給我智慧去分辨什麽是可以改變的,什麽是不可以改變的。

接受孩子的不可改變,找出可以改變的,是腦科學可以帶給我們的「智慧」。 也希望這種智慧能伴隨家長們的整個教育歷程,乃至一生。

喜歡,就點個「關註」吧~~

來源 | 爸爸真棒

編輯 | 肖靜

統籌 | 孫習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