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育兒

全國助殘日特別報道 | 孩子,讓音樂伴你慢慢成長

2024-05-20育兒

【來源:大洋網】

「一對一」的音樂治療課堂

他跟著老師唱活潑歡快的【keke歌】,在音樂裏反反復復練習「ke」的發音;他被引導著學習跟父親對視,輕唱【你好歌】,用歌聲和眼神和爸爸交流;他和父親在輕、重、緩、急的音樂聲中追逐玩耍;他即興演奏鋼琴,在老師的琴聲陪伴下,從憤怒到平靜;她最近愛上用某一首歌來表達自己,在老師溫柔、耐心的陪伴下一遍一遍不厭其煩地唱,直到開心起來……

每周有一個下午,在廣州市少年宮的音樂治療室內,他們可以「一對一」地享受被音樂包容、尊重、理解、治療的45分鐘。

他們是特需青少年兒童,因為孤獨癥或智力發育遲緩而面臨認知障礙、溝通障礙、社交障礙……當身邊同齡的夥伴正在爭相成長,他們猶如被遺忘在時間裏,在不斷重復的練習中「蝸速」前進。

其實,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速度、發展階段都不一樣,作為特需孩子的他們,彼此之間也有很大差別。當家庭內部接納了這種與眾不同的速度後,便需要外部的接納和支持,而音樂在此時顯示出強大的包容度。

「對特需孩子,我們正在用音樂性的活動,來達到非音樂性的目標。」這是音樂治療師溫蘊參與廣州市少年宮音樂治療專案後的感悟,「他們需要空間來發展,音樂可以支持他們按自己的步調成長。」

來,在老師的指導下耐心彈奏。

在音樂的陪伴下引入規則。

他們的故事

音樂讓他逐漸學會與人交流

兩年多來,恒恒的父親堅持每周三下午陪伴恒恒來到音樂治療室。經過輪候得到名額後,音樂治療師溫蘊跟他強調,每周一次的治療需要由一名固定的家長陪伴,而且需要全程參與——她希望家長也能同步成長,並把一些方法帶回家中練習,共同促進孩子的發展。

9歲的恒恒在2歲多時確診孤獨癥。像許多孤獨癥孩子家庭一樣,經過艱難的「接受期」,恒恒的家庭開始支持他在不同的機構進行訓練,提升認知能力、學習社交規則。恒恒從小喜歡音樂,他們關註到廣州市少年宮的音樂治療專案,覺得值得一試。

周三中午12時45分,恒恒一進入音樂治療室,就飛快地跑到鋼琴前,開始像鐘擺一樣大振幅擺動身子,隨性按動琴鍵,自得其樂。「這是他最喜歡的遊戲。」溫蘊說。每一次治療,她都會給他幾分鐘的時間自由玩耍。

課程開始前,她讓恒恒自己決定幾種音樂活動的先後順序。這一天,恒恒選擇了先和父親、溫蘊一起唱【你好歌】:「爸爸,你好嗎」「我很好,你呢」「我覺得……很不錯……」一首看起來很簡單的歌,每一次問答,都需要引導和提示。接著的【keke歌】是為恒恒專門創作的,解決他發不出「ke」這個音的問題。有趣的歌詞、節奏和旋律裏,「ke」一直被提及,恒恒也耐心地跟著老師,重復糾正自己的發音。

「說話的時候,恒恒的某些發音有所欠缺,但透過歌曲,他就能發準這些音。」恒恒爸爸說,透過歌唱,兒子還能訓練發音的氣息。同時,他也開始懂得什麽是「交流」。「之前他不明白交流是相互的、你來我往的,透過一些訓練,比如說輪唱,我先唱完他再唱,或老師彈完他再唱,他才能逐漸明白這樣的社交規則。」恒恒爸爸說,還有一些規則被編進歌曲裏,以唱的方式傳遞給他,比「說」的方式更能讓他接受。

這樣的方式常被恒恒的爸爸在家裏用來訓練孩子。恒恒在語言、社交上的進步越來越明顯,這些都是過去兩年多時間裏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特需孩子要成長,付出的努力要比健全孩子多很多,家長的參與、陪伴也要多很多。」恒恒爸爸說。

爸爸跟記者交談的時候,恒恒在音樂治療室裏一邊無拘無束地蹦跳,一邊用手背敲打著自己的牙齒——那是他表達快樂時喜歡用的手勢。

音樂在孩子和父母間架起心靈橋梁

小雲在3歲多時被確診得了孤獨癥,今年11歲。「他小時候真的是一個特別可愛的孩子。」小雲媽媽告訴記者,2歲過後,小雲漸漸不愛說話,卻愛尖叫,情緒常常失控。「他確診那一年,我們特別缺覺,因為他一直處於亢奮狀態,48個小時裏睡3個小時,接著又鬧48個小時。」講起當時的場景,小雲媽媽有一種「時過境遷」的淡然,似乎忘了當時身心崩潰的感覺。

小雲的爸爸是音樂工作者。2016年,他決定讓小雲接受音樂治療。七八年來,陪伴孩子接受音樂治療的媽媽有了自己的理解,音樂治療的成效的確是「潤物細無聲」的。回過頭對比七八年前的小雲,她發現,孩子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特需孩子不會表達,無法把感受轉化成語言,難過了、傷心了也表達不出來,只能用發脾氣、反抗、尖叫甚至敲打自己等來宣泄。」小雲媽媽解釋說,在少年宮的音樂治療室,他們得到了尊重,漸漸有了安全感,能夠在老師的引導下用音樂疏導、表達自己的感受。「我們是能聽懂音樂裏的情感的,所以音樂成了進入彼此內心的橋梁。」她能感受到,以前的小雲在鋼琴上彈奏的是節奏激烈的音樂,現在可以舒緩、柔和地彈奏,「說明音樂能夠安撫他的煩躁和憤怒。」

「孤獨癥孩子即使跟家人也是不親近的,對他們來說,我們就算陪伴一生,也只是半個陌生人。」小雲媽媽說,透過音樂,雙方能彼此「對話」,孩子對父母的親近感、同理心能增加,而且家長還可以「趁機」植入一些社會規則,比如「父母和子女是怎樣的關系」「老師跟同學是什麽關系」「到學校要做什麽」「怎麽聽從老師的安排」等。

如今,小雲在普校的普通班上5年級,雖然能力和心智達不到同齡健全孩子的水平,但情緒穩定,能保持學習的狀態,還可以用簡短的句子表達情緒和需求,跟家長有良性的溝通,這些足以讓媽媽感到滿足。

她在音樂裏成為自信的舞者

小語是一名智力發育遲緩的女孩,來到少年宮音樂治療室的課堂已有5年。在普通小學和初中上學的幾年中,因為跟不上其他同學的學習進度,她一直缺乏自信,而且十分敏感。

最初,小語是來音樂治療室講故事的。她每一次都把所有樂器擺在地上,一邊擺弄樂器,一邊反反復復講【狼的故事】。起初,她的故事是混亂的,後來,故事慢慢轉變為音樂小精靈之間交往的故事。溫蘊聽懂了她透過音樂故事表達出來的經歷和感受。

在一次次的治療中,小語感受到了包容與接納,情緒慢慢趨向穩定,並且開始發現自己的興趣。「老師有很多方法,讓小語自信起來。」小語媽媽說,「現在小語基本沒有情緒問題,還能獨立出行、自己照顧自己。」

最近,小語有了許多喜歡做的事情,還主動報了興趣班。「小語很久以前就特別喜歡跳舞,但是報一個舞蹈班,就被退一個。」幾年過去了,小語對學舞蹈還是念念不忘,溫蘊鼓勵她再試一次。「沒想到,這次成功了。」小語媽媽說,因為孩子情緒穩定、聽得懂指令,而且特別刻苦。

小語真的很喜歡跳舞,即使是課間的幾分鐘,她也在努力練習。這種認真感動了老師和媽媽。她最「高光」的時刻,是在醫院病房中為重癥病童跳舞的那一刻。她自信地隨著音樂舞動,鼓勵病房裏的孩子與疾病抗爭。

「雖然她是個特需孩子,但她很健康,很開心,我也能放下心來,做好我的工作,過好我的人生。」小語媽媽說,自打從心裏接納了孩子後,她就再也不被「裹挾」著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學習班,或者因為孩子學不會而情緒失控。「現在覺得我家的娃其實很厲害,她的智商只相當於一個6歲的小朋友,卻很懂事、很能幹。」她笑著「吐槽」女兒,「她很喜歡做飯,而且做得很好吃。她經常給我們做好飯後說‘行吧,你們吃吧,我出去吃了’。」小語媽媽的笑容裏有釋懷的輕松。

音樂治療師說

要給孩子時間和空間

每個周三下午,在廣州市少年宮音樂治療室裏,從12時45分到近18時,溫蘊要陸續為5名特需孩子進行「一對一」的課程,而另一名音樂治療師要在每周日下午完成同樣繁重的工作。

參與不同孩子的成長過程,溫蘊最大的感受是「給他們時間和空間」。她說,當自己設計的目標即使經過調整,孩子仍無法很好地參與,出現情緒發泄、迷茫、想休息、治療行程停滯不前等情形,可能就是彼此陷入了瓶頸。

臨床經驗告訴她——「一定能跨過去的」。溫蘊說,她耐心接納了他的需求,允許孩子跟這首歌發生互動,慢慢地,有一個智力發育遲緩的孩子,同一首歌足足唱了三個學期。她鼓勵他用歌聲描述發生的事情和自己的情緒。慢慢地,孩子的即興演唱能力越來越好,原來一直唱的那首歌在課堂上出現的比例越來越小。

「陪伴孩子的時候會發現,他們在一點點地挑戰自己,我們需要給予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需要耐心等待和敏銳捕捉。」她發現,這個過程中,很多孩子也展現出了驚人的耐心。

特需孩子支持者說

音樂治療是一個探索

2012年,廣州市少年宮開始關註音樂治療學科,並引進相關培訓,廣州市少年宮融合教育部教師陳君君在當時是首批接受培訓的老師之一。此後,音樂治療理論和相關手法被用於日常的教學工作中。在教學中發現,因特殊兒童差異性較大,小班課無法滿足部份孩子的需求,於是開拓了「一對一」藝術課程。

「這麽多年來,我們的音樂治療課程支持了近60個特需孩子,聽起來有點少,對不對?」廣州市少年宮融合教育部副部長廖一柱笑著解釋說,「特殊教育領域的行家知道,這個數量一點也不少。」

對廣州市少年宮來說,音樂治療是其探索特殊教育的一部份,時間和資金成本都很高,而收獲是孩子們的成長以及未來有可能被在更大範圍內推廣的經驗。

陳君君說,希望有更多人了解音樂治療以及音樂治療對特需孩子能夠產生的幫助。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林琳 實習生江欣怡、歐陽穎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憂子 實習生鄭伊純、陳星雅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