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育兒

【家庭的覺醒】:遇事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情

2024-02-11育兒

如果我們不能好好處理自己的感受,情緒就會爆發,那應該如何面對和處理自己的感受,才能避免讓感受成為情緒反應傷害到孩子呢?

【家庭的覺醒】的作者指出,父母的感受是自己的感受,應該自己與感受相處和消化,而不能投射到孩子身上,讓孩子去承受;父母與孩子真正的聯系是雙方自由,而不是用情感融合束縛著對方,也就是要與孩子共情。

看到情緒背後的需求和感受

人們常常把情緒與感受搞混,以為兩者是同一樣東西。其實兩者之間有巨大的差別。當我們不能好好處理我們的感受時,我們的情緒就會爆發;當我們覺得難受,情緒就會指使我們有所行動。

真正的感受,只能透過我們內心深處的安靜去體會。它需要呼喚、陪伴、觸摸、甚至透過顫抖或震動去體驗。

正是因為沒有真正地體會到他們,所以我們只能把它們以情緒反應的形式發泄到我們愛的人身上,而孩子很容易成為我們不滿情緒發泄的靶子。

世人都會有情緒,當情緒來臨時,不是立刻爆發,而是要學會如何去平衡、覺察、接納、表達和轉化情緒,也就是要走到情緒的背後。

當我們的情緒指向孩子時,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表達情緒,積極暫停。

我們誠實地對孩子說出我們的情緒反應時,我們就進入了自己的內心世界,完全掌握了我們所經歷的一切。

只要我們是從內心出發,孩子們就更可能理解我們,也更有可能體會我們的感受。

表達情緒意味著既尊重自己的感受,也不傷害到其他人。

情緒是一種移動的能量,能量沒有好壞之分,情緒也無好壞之分,只有舒適與不舒適,建設性與破壞性的區分,情緒是需要被接納,需要疏導而不是去克制。

當我們觀察到我們正在經歷的感受,無論是什麽感受,只要我們純粹地讓自己沐浴其中,卻不被它淹沒,我們便學會了容忍這種感受,而不是被它支配著去做任何情緒反應。

情緒來源於我們的看法,看法變了,情緒也會有所不同。學會做情緒的主人,遇事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情。

情緒穩定,不被他人左右,是一種定力,也是一種智慧。

對孩子懷有真正的同理心

我們要提高我們對育兒常見的陷阱的覺悟,我們不能只是做出對和錯的評判。

因為評判容易造成親子沖突,影響親子關系。

而只有共情,可以讓父母以同理心對待孩子,且要真正設身處地為孩子著想,才能使親子關系更加融洽。

薩萬娜在年度馬術展覽上,因為沒有分到她喜歡的馬而拒絕上馬比賽,哭鬧著要馬上回家。

她的父母先是像教科書般充滿同情地哄她,見不管用,接著開始命令、威逼利誘,但都沒辦法解決問題。

這時她爸爸開始幹涉了,他狠狠地抓住薩萬娜的手臂,咬牙切齒地叫薩萬娜別胡鬧,為了參加這個夏令營我們花了好幾千塊,要麽上馬,要不以後不會再花錢給她騎馬。

薩萬娜被嚇著了,哭著向他爸爸道歉說做不到。

然後她媽媽也插嘴說,現在抱歉晚了,你讓我覺得很丟臉,很失望,現在就回去,以後再也不來了。

媽媽拉著不知所措的薩萬娜,憤怒地轉身離去。

相信很多家長遇到這樣的事,處理方式也會是和薩萬娜的父母一樣。

在這個例子中,父母和孩子都任由自己的焦慮感挾持,使他們看不到其實還有其它選擇。雙方都認為事情完全是對方的錯,都被這個想法束縛了手腳。我們都太容易評判對方,認為我對你錯。

雖然薩萬娜的父母一開始嘗試用教科書上的方法去回應女兒,去與女兒共情,但很明顯,他們並沒有幫助她處理這一難題,可以看出他們並不是真正的共情。

其實,他們心裏早有計劃,共情僅僅是一種手段,用來控制薩萬娜去做他們想要她做的事。

當我們真正對他人產生共情時,我們不會對他人有所期待。 真正出於共情的回應,是馬上認識到他人的處境與我們的處境有極大的不同。想要與他們建立聯系,我們必須完全放下自己的期望,專註當下。

共情,是一種能體會他人感受的能力。這要求我們首先接受我們的孩子、伴侶或朋友有某種特定的感受。我們只有不被心中的情緒所包圍時,才能做到這一點。

我們內心常被焦慮所束縛,使我們瞬間變成控制狂,馬上又變成暴怒狂,這正是發生在薩萬娜父母身上的情況。

一旦我們沒有設身處地地與孩子溝通,我們只會把問題弄得更難。

薩萬娜的父母需要設身處地體會女兒的感受,要做到這樣,他們要從自己的感受中抽離,做到真正的接納孩子,要摒棄讓孩子按我們希望的樣子去做的念頭。

我們唯一關心的,是與孩子把握眼前的時光共處,陪伴他們,安撫和接納他們,我們要把所有期許都拋掉。

一旦我們為孩子的擔心而擔心,孩子會馬上感受得到,然後毫無疑問地崩潰。與其說服他們不要擔心,不如肯定他們原本的感受,接受這些感受的出現。

當我們面對自己的人性並學習接受它,我們會發現自己能在更高的程度上對孩子共情。共情發自心靈而不是頭腦,它是關於他人的,即他人的感受和體驗,而不是我們自己的。

寫在最後

在教養子女的過程中,父母要先學會處理自己的感受,才能換位思考,也就是與孩子共情。

孩子受挫時,不該一味地批評和否定,而是要先看到和肯定孩子的情緒,然後給予反饋和建議,再來引導和輕推,完成面對挑戰的轉換。

好的教育很簡單,就是如實如是的接納和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