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養生

中醫精華:虛人外感的N種治法

2023-12-20養生

【黃帝內經】曰: 「 風雨寒熱,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卒然逢疾風暴雨而不病者,蓋無虛。

凡是陽虛體弱之人,腠理疏懈,衛氣不固,驟遇氣候突變,冷熱失常,六淫時邪猖獗,最容易感受風寒,一旦發病則纏綿難愈,容易釀成大病。可見正氣虧虛是發生外感疾病的主要原因。

清代名醫葉天士稱之為「 虛人得感 」 「 氣弱加外感 」 。 清代許恩普的【許氏醫案】首載「虛人外感」 病名。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 體弱之人(虛人)與強壯的人(實人)在外感治療法則上有很大不同。所謂"實人傷寒發其汗,虛人傷寒建其中"——針對正氣較強者,根據【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其在皮者,汗而發之"的治則,以麻黃湯、大青龍湯之類辛溫發汗力較強的方劑,發汗解表,祛風散寒即可。但是"虛人"如果也這麽治,往往出現亡陰、亡陽等後果,不可不慎。

老人外感

「 何叟,年近八旬,冬月傷風,有面赤氣逆、煩躁不安之象。後以真武、四逆回陽,安內攘外而愈 」

【寓意草】曰:「傷風亦有戴陽證。」沈祖復曰:‘ 大年精血枯槁,雖有外感,未便過於疏散,非扶正達邪不可。’

老年患者臟腑功能衰退,先天腎元虧耗,後天脾胃衰弱,即使是傷風外感,亦難痊愈。 治療尤要重視正氣,解表亦須輕柔,方保無虞。重在固護人體陽氣,借陰陽自和之勢使感冒康復。

小兒外感

暑假期間老張一家人去了一趟普吉島,在那裏的幾天遊玩一切都好,結果回來後,15個月大的小孫子最先發病。持續高燒39°C以上,嘔吐,厭食,嗜睡,舌紅苔白膩,還出現了厭食及嗜睡。

作為中醫師的老張就給孫子做了流感檢測,結果是陽性。於是先給小孫子用毫針點刺了十宣和四縫,又開出桂枝加麻杏石甘湯,組方:桂枝3、芍藥3、炙甘草2、炙麻黃3、杏仁2、生石膏10、陳皮2。水煎後加蜜少許以調味,分次餵下。結果只一劑便退燒,3日連服三劑,已病愈如初。

小兒臟腑未充,形體嬌弱,又因寒暖不能自調,易感外邪而折損陽氣,若治療固守寒涼之法,恐犯「虛虛實實」之謬。北宋兒科大家錢乙【小兒藥證直訣】將小兒體質特點歸納為「臟腑柔弱,易虛易實,易寒易熱」,「五臟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壯」。

歷史上,在治療小兒外感發熱時有著嚴重的教訓,認為小兒是「純陽之體」、「陽常有余,陰常不足」,所以「清熱滋陰」成為主流,明清以來兒科諸家多有畏麻、桂如蛇蠍者,談姜、附驚恐色變者,皆言此般藥物性烈溫燥,消灼陰液,之於成人已屬虎狼之品,怎可施之於孩童?

於是滋陰之風愈盛,扶陽之聲漸弱。往往以苦寒之品折其熱勢,名曰退熱驅邪,實為克伐真陽。若患兒體弱,真陽既傷,則邪毒內陷,「每致胃氣索然,內風來乘,變見驚癇,告斃甚多」!

治療小兒外感必須註重運用辛溫解表,溫腎暖脾,扶陽補火,註重固護小兒元陽,善用麻桂、葛根之法。

滬上兒科名家徐小圃先生,治療小兒疾病時每以顧護陽氣為重,辨別寒熱之真假,臨床上多以桂枝湯、麻黃湯等為主方,常用蘇葉、羌活等辛溫解表之品溫散風寒邪氣。

陽虛外感

某男。 陽虛之人,重受風寒而咳,身半以下,其痛如刺;熱雖不高,而合目有迷蒙之狀。 夫實則譫語,虛則鄭聲,而脈沈細,虛象也。 予麻黃附子細辛湯加味而愈。

柯氏有「 太陽虛便是少陰 」 之說,參照【傷寒論】第 301 條條文:「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沈者,麻黃細辛附子湯主之。」原方主治太少兩感,素體腎陽虧虛,復感風寒者。

中醫教育家吳佩衡先生,對麻黃細辛附子湯的圓通運用已臻化境,善於把握病機。他認為體虛感冒,看到患者有寒入少陰之象,即神疲乏力、困倦思睡、脈沈細無力等少陰提綱寒化證象,又加表寒未解,此當為太陽少陰兩感於寒證,麻黃附子細辛湯是首選方劑。

此方對流感病毒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夠有效緩解陽虛外感證流感樣癥狀。

氣虛外感

鄭某,年逾四十,體豐面白,患傷風咳嗽,鼻流清涕,服表散藥一劑,反加頭痛身熱,診脈虛緩,此肺脾氣虛而兼感外邪,用補中益氣加半夏茯苓杏仁治之而愈。

氣虛感冒是臨床上常見的外感類別,其發病與脾胃密切相關,病機實質是脾胃虛弱,中氣下陷,正氣不足,衛外不固,所以容易感受風寒,而得外感病。

李東垣曰:「飲食傷胃,勞倦傷脾。」隨著現代人生活節奏的加快,精神壓力的增加,人們的作息習慣發生變化, 加上飲食不規律等,導致脾胃損傷的情況比比皆是。

李東垣認為,患者如果本身有脾胃內傷的病理基礎(如癥見少氣懶言,四肢無力,困倦少食,飲食乏味等),又見外感病之初的表現(如初起發熱、惡寒等癥);這個時候,應當用手觸診患者的肌膚,如果肌表發熱,則為脾虛外感之「表證」,可用補中益氣湯治療。

補中益氣湯之所以能夠治療脾虛外感,其機理不在解表發汗,而在鼓舞正氣,正氣充足,自然就能夠驅除外邪,達到「自然汗出」的效果。

陰虛外感

吳中司馬夫人,感冒發熱,頭痛項強,遍身拘急,脈浮緊,醫用羌、防、芎、蘇等發散,毫無汗意。其脈浮則緊矣,沈則澀,且左部尤甚,灼見陰虛血不足,不能作汗也。 即以前方加當歸、熟地血藥,使雲蒸而雨自降。 一劑汗如雨,表癥悉除。

陰虛體質是由於先天稟賦和後天環境持續影響引起的體內津液精血等陰液不足,機體失於濡潤滋養所引起的一種體質狀態。疫病起初病位多在肺,肺主氣,司呼吸,肺為嬌臟,喜潤勿燥,燥易傷肺之陰津,致幹咳少痰、鼻咽幹燥等,若本身體質陰虛,一旦感受燥邪更易傷及肺陰。

臨證需抓緊陰虛體質陰液虧少的本質,以虛熱現象為主要特征,把握患者整體狀態,需要註意滋陰與清熱並用、保血養血生津、養陰兼顧理氣健脾。

交節外感

「勞倦過月,氣弱加外感,頭痛惡風,營衛二氣皆怯,嗽則閃爍筋掣而痛……當歸建中湯。」

葉天士言:「交節病變,總是虛證。」

季節更替,天氣變化常是外感發熱的重要原因。 一些「虛人」不能適應天氣的劇烈變化,每逢季節交替或節氣變化時,易發生外感或原有疾病加重。 這些人或先天稟賦不足,或後天失於調養,存在正氣虧虛情況,治療應適當采用補益藥物。

總之,虛人外感的治療尤其不能見表解表,應重視正氣的培養,才能使正勝邪退。 若邪少虛多、正氣失補者,應放膽補之,所謂「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 唯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提振氣血、充實營衛、開泄腠理,借陰陽自和之勢最終實作以補達邪、疾病痊愈的目的。

以補祛邪是虛人外感發熱的主要治法;補虛藥物與解表藥物配合使用,是虛人外感發熱的方藥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