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養生

讓氣血長長久久?經前用「排瘀排寒大法」,經後用「十全大補法」

2024-06-07養生

關註自身健康,從月經開始。很多人都有月經不調的情況,其實只要註重好經前經後兩個階段的調養,健康就變得容易實作了。

翟穎玨醫生 給大家分享一些調理的妙法。

1

月經前的生理現象

女性每個月伴隨激素的變化產生月經,同時也會出現一些身體的變化,值得我們去重視。

月經前的生理現象,主要有4點:

1.乳房脹痛

在月經來臨之前,很多女性會有乳房脹痛的感覺,乳頭會變得敏感。

在中醫角度,跟肝氣郁結或胃虛痰滯 有關。在經前期,沖脈氣血充盛,若肝胃之氣或痰濕阻滯於乳絡,可能導致乳絡不通,進而引發乳房疼痛。

2.腰酸背痛

由於盆腔和子宮的充血,可能會導致腰背酸痛。

中醫認為腰為腎之府,腎虛會導致腰酸無力的癥狀。

3.情緒波動

情緒方面,由於體內激素的波動,可能會感到易怒、焦慮、抑郁等情緒不穩定的癥狀。

4.下腹墜脹和疼痛

下腹部的墜脹感和疼痛也是常見的經前癥狀。有些女性還可能出現肢體水腫、疲乏、頭痛、註意力不集中、睡眠質素下降等情況。

應對上述這些小問題,可以做好下面兩個方面的調養。

2

經前排瘀排寒

月經前我們要註重——疏肝排瘀為主。

抓住「月經第一、二天」黃金期,針灸「排瘀排寒大法」。

用一個比較通俗易懂的類比:月經期跟我們生娃娃一樣,此時女性宮口開啟,子宮與外界相連線。

【註意事項】: 這階段尤其註意保暖意識,盡量少穿裙子,保暖小腿、肩膀和後背,特別是頸後大椎穴附近。後背是人體的督脈,人體的陽氣所在。

另一方面,月經期要註意少吃生冷、寒涼的東西。很多人年輕時沒有有痛經的問題,但長期受寒就容易逐漸變成宮寒。

【解決方法】: 如果您已經有「痛經,經前乳房脹痛,經前頭痛,月子沒坐好」等問題月經問題的朋友們不用擔心,我們可以透過「針灸排瘀排寒大法」 聯合中藥,按照醫生飲食禁忌,堅持一個月後會有很好效果,從此跟止痛藥說拜拜。

【適合人群】: 痛經、經前乳房脹痛、經前頭痛

3

經後補氣血

月經後需要註意——補氣血。

需要補氣血的人群包括:

1.月經量過多或持續時間較長的女性 ,因為這會導致身體失去較多的血液,進而造成氣血不足。

2.本身就有貧血癥狀的女性 ,如面色蒼白、頭暈乏力等,月經後可能更需要註重氣血的補充。

3.年齡較大或體質較弱的女性 ,她們的身體可能更容易出現氣血不足的情況。

經後需要及時看醫生的人群:

1.持續的腹痛或腰痛。

2.異常出血或分泌物 ,如月經結束後仍有出血,或分泌物有異味、顏色異常等。

3.嚴重的情緒波動、焦慮或抑郁 ,這可能與身體的激素水平變化有關,也可能需要醫生的幫助。

4.持續的疲勞、頭暈或心悸等癥狀 ,這可能是氣血不足或其他健康問題的表現。

月經後補氣血,以健脾益氣為主。在「經期結束後」中藥聯合 「針灸十全大補法」 進行調理。

【註意事項】: 月經後,女性需要註意以下方面,以促進身體的恢復和健康:

1.飲食調整: 月經後,女性的身體需要補充氣血。推薦多吃富含鐵質、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雞蛋、魚類、豆類、綠葉蔬菜以及新鮮水果。同時,要避免食用過於寒涼和辛辣的食物,以免刺激身體。

2.註意衛生: 由於月經後女性的免疫力相對較低,因此需要註意個人衛生,勤洗澡、勤換洗內褲,使用溫水清洗外陰部位,防止細菌滋生,降低婦科炎癥的發病機率。

3.情緒調節: 月經後,女性可能會出現情緒不穩定的情況。此時要學會調整自己的情緒,保持心情愉悅,避免給自己過大的心理壓力,以防內分泌紊亂。

4.休息充足: 月經後女性應保證充足的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和劇烈運動,讓身體有足夠的時間恢復。可以選擇散步、瑜伽等舒緩的運動方式。

【解決方法】: 在「經期結束後」中藥聯合「針灸十全大補法」進行調理。

【適合人群】: 經後頭暈頭痛、月經拖尾淋漓不盡、經後疲勞、經後腰酸腰痛。

提醒:本文為醫學科普,供讀者參考學習,中醫看病需辨證論治,如有不適癥狀,請及時前往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