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養生

【以案說醫】楊小清:自擬除癇湯治療痰瘀互結之癇證

2024-01-18養生


▲ 楊小清,廣東省名中醫,原雲浮市人民醫院副院長,中醫內科主任醫師,廣東省名中醫師承專案指導老師,南方醫科大學兼職教授,培養學術 繼承人2人,主持7項省、市級科研專案,其中4項成果獲得 市級科技進步獎,發表學術論文37篇。從醫40余年,擅長中醫、中西醫結合治療內、兒、婦科疾病及老年病,尤擅脾胃病、心肺病、小兒消化不良、糖尿病、不孕不育等癥。

醫案是中醫臨床實踐的記錄,體現了診療過程中理、法、方、藥的具體運用,是醫家診治疾病思維過程的表現。歷代名家醫案是中醫藥寶庫中的瑰寶。我們推出【以案說醫】欄目,以期傳承精華,啟迪我輩,共同進步。

【基本資料】

黎某,女,時年26歲,2019年1月3日初診。

【發病過程】

現病史: 患者自訴出生9個月時因高熱後出現癲癇癥狀,表現為雙眼上視,牙關緊閉,口中怪叫,剛開始時四肢抽搐持續時間約10秒,後發作時間延長至一分鐘,最近發作時間持續約20秒,事後不能回憶過程,每月發作幾次至幾十次不等,月經前多發,發作前面部痤瘡明顯,伴痰多,惡心,近期2-3天發作1次,末次發作時間:2019年1月1日,癥征如前述,納眠尚可。

首診證候

主訴: 患癲癇病25年,反復發作,近發作頻繁。

查體: 舌質暗淡,舌苔白膩,脈滑細。

辨證論治

西醫診斷: 癲癇。

中醫診斷: 癇證。

中醫證型: 痰瘀互結。

治則: 熄風定癇、健脾祛痰、養血祛瘀通絡。

處方: 自擬除癇湯加減。 藥物組成:黨參、山藥各20g,茯苓、炒白朮、天麻、當歸、川芎、石菖蒲各15g,膽南星、制遠誌、陳皮、柴胡各10g。7劑,水煎服,每日1劑。

隨診過程

二診:1月11日

服上方後,周內發作1次,臨床表現較以前減輕,有雙眼上視,但無牙關緊閉,無口中怪叫,無四肢抽搐,持續時間約10秒。胃納可,二便調。查舌脈同前。外院腦電圖示:異常腦電圖,顱腦CT未見明顯異常。效不更方,繼續服用7劑。之後囑半年內每月初再按上方進5劑鞏固療效。

半年後隨訪,患者自訴發作次數明顯減少,而且發病程度較前輕微,一年後隨訪,患者仍堅持偶爾服上藥,癇癥 未再復發。

【按語】

本案證屬風痰上擾,痰瘀阻竅之癇證。癇癥亦稱之為「癲癇」,俗稱「羊癇風」。病因有先天和後天之分,【素問·奇病論】雲:「人生而有病癲疾者……病名為胎病,此得之在腹中,其母有所大驚,氣上而不下……故令子發為癲疾也」,指出先天因素為母體受驚導致胎兒臟氣不平。本案例屬後天因素誘發,因高熱而致氣血逆亂,痰瘀內生,風痰相合,痰瘀互結,上擾清竅,發為癇癥。本病證治療上應註重標本兼治,兼顧臟腑氣血之本。故以黨參、茯苓、炒白朮、陳皮、山藥培土,健脾化痰扶正以固其本,杜絕痰濁之源,有助防止癇癥反復發作,經雲「風勝則動」「諸風掉眩,皆屬於肝」,木氣本虛,多責於肝血不足,故加當歸、川芎、柴胡養肝血祛瘀,佐天麻熄風,膽南星、石菖蒲、制遠誌豁痰開竅。諸藥合用使風熄、痰凈、氣血調和,癇癥少發至停發。

(本案編寫: 楊小清 )

鄭重申明:

由於每個人的體質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治療方案僅適用於本案病人當時的病情。未經中醫辨證診治,不 得 完全照搬本案中的治療方案。廣大讀者如有需要,應前往正規醫院診治,以免貽誤病情。■

【來源:雲浮市人民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