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養生

十胃九寒,冬天寒上加寒!5個寶物搞定老寒胃,廚房就有,超簡單

2023-12-18養生

每天冬天,都是胃病的高發的季節。

因為十個胃病九個寒,冬天寒上加寒!

本期邀請消化科的 賀娟主任 為大家講講一些護胃暖胃的小技巧。

01

你的胃「寒」嗎?

根據臨床的情況,胃偏寒的人都有8個特點:

  • 舌苔白、面色偏白;
  • 口淡、食欲不振;
  • 嚴重時會清流口水;
  • 喜歡喝溫水,喜吃煎炸脆口之食;
  • 大便不成形,一吃生冷就便溏;
  • 夏天熱,吹著空調卻手腳冰涼;
  • 冬天四肢不溫,被窩裏也暖不了;
  • 胃一餓就隱痛;
  • 女性還可能會痛經明顯。
  • 02

    胃最怕的3件事

    1.吃得寒

    正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胃寒也是一天天累積而來的。三個月內沒喝過冷飲的可以大方在留言區舉手;正在減肥的,節食或以沙拉蔬果為食的為數不少。

    2.穿得寒

    天氣冷了,一大群冷美人就會上線;加上近兩年流行的露臍露腰裝,寒氣從外面往體內鉆,部份棲居在胃裏,就會加重脾胃的寒濕,影響脾胃運化。

    3.動得少

    中醫認為「動則生陽」,人體的活動只要稍微大點,就會全身熱乎起來;而相反,人活得像「冬眠」了一樣,氣血執行就會緩慢,日子久了就會出現寒凝血瘀了。

    03

    胃寒分虛實

    寒的反義詞是溫/熱/暖,所以要制約胃部的寒氣,當然是溫以暖之。而在方法上,自然是很多的。

    胃寒分實寒和虛寒,結合不同的癥狀,有不同的思路。

    1.胃實寒

    因一時貪食寒涼冷食、腹部受冷吹風等,讓寒邪入侵到了胃部,引起短時性的腹瀉、胃痛,這種多是「實寒」。

    表現為胃脘部冷痛、得溫痛減、遇寒加重、口淡不渴、口吐清水,胃脘脹滿、惡心嘔吐、四肢冰涼、怕冷等。

    2.胃虛寒

    實寒易祛,虛寒難纏。那些長期喝冷飲,吃冷食的人,容易損傷胃陽,形成虛寒的表現。

    胃陽確實受傷了,陰陽平衡被打破,表現出「胃裏陽氣不夠」,這種是「虛寒」,癥狀方面會表現為腹脹、怕冷、食欲減退、打嗝、返吐酸水的癥狀。

    對於這類胃陽虛明顯的患者,若已有明顯不適,一般需要醫生診治調理,以免長期引起慢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胃食道反流等疾病。

    04

    5個寶貝,以食養胃

    在我們的廚房中常備的一些物料中,就有很多養胃的寶貝,在這裏給大家介紹其中的5個。

    1.生姜

    很多人都知道,生姜應該是毫無懸念的一個。它可以溫中散寒、止痛止嘔,無論實寒還是虛寒,都是非常有用的。

    2.蔥白

    【本草經疏】有言:"蔥,辛能發散,能解肌,能通上下陽氣。」其中蔥白部份藥效尤佳。

    3.紫蘇

    大家蒸魚、烹調海鮮,喜歡用紫蘇,香香的,還能解魚蝦毒,其實它也是一味常用的中藥,具有解表散寒,行氣和胃的功效。用於風寒感冒,咳嗽嘔惡,妊娠嘔吐,魚蟹中毒。

    4.花椒

    用以調味的花椒,麻辣辛香,自然也是驅寒的高手。【中國藥典】中說它具有溫中止痛,殺蟲止癢。用於脘腹冷痛,嘔吐泄瀉,蟲積腹痛;外治濕疹,陰癢。

    5.胡椒

    胡椒也算是使用率較為高頻的調料之一,它可以溫中散寒,下氣,消痰。長用於胃寒嘔吐,腹痛泄瀉,食欲不振,癲癇痰多。

    其實在我們的廚房中,還有很多具有驅寒除濕的好東西,比如小茴香、草豆蔻、桂皮、肉豆蔻等等,大多具有散寒祛濕的作用,好好加以利用,就不用醫生開藥方了。

    下面給大家推薦幾個養胃的小妙招,以食養胃:

    生姜蔥白紅糖水

    材料:生姜20克、蔥白10克,紅糖少許。

    胡椒豬肚湯

    材料:胡椒10克,黨參20克,紅棗(去核)4顆,生姜3片,豬肚1個。

    做法:把豬肚用鹽等清洗幹凈,焯水後待用;所有材料放入鍋中熬煮1~1.5小時左右,調味食用。

    紫蘇生姜茶

    材料:鮮紫蘇葉:5克 生姜10克,煮水代茶飲。

    中藥熱敷包

    材料:粗鹽500克,花椒30克,生姜30克,較寬松的布袋1個。

    做法:把所有材料放入鍋中炒熱,放置到40°C左右,裝入布袋中,系緊袋口。身體仰坐或平躺,把熱敷包放於腹部位置,把內裏物料在布袋中整理攤平,熱敷15分鐘左右,每天1次或隔天1次。

    註意:溫度要以個人舒適為度,註意勿燙傷皮膚。後續熱敷包可用微波爐加熱,方便使用,但平時需註意防潮。

    以食養胃,還需要做到平日戒冷飲冷食,日常多選擇性質偏溫、平,以及有養脾胃作用的食物,如山藥、蓮子、板栗、猴頭菇、牛肉、羊肉等食物。

    提醒:本文為醫學科普,供讀者參考學習,中醫看病需辨證論治,如有不適癥狀,請及時前往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