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養生

【經方三十六講】解傷寒條文之感冒後遺癥(023)

2024-02-03養生

導讀:感冒之後,一部份人群會出現後遺癥狀,有些表現為低熱不退,有些表現為頑固性咳嗽,有些感覺皮膚不舒服。對於這些感冒的後遺癥狀,現代醫學沒有很好的方法治療,我們看看醫聖仲景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發。脈微緩者,為欲愈也;脈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不可更發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熱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便出,身必癢,宜桂枝麻黃各半湯。023

要想正確理解傷寒條文,我們一定要從疾病的真實表現出發,而不是機械的解讀條文表面意思。新冠之後,更多人群感冒之後選擇了中醫治療,這使很多中醫醫生積累了較多治療外感疾病的經驗,透過這些經驗,再結合中醫基礎理論的相關知識,就能夠對該條文有更好的解讀。

臨床時,在學生人群及年輕女性人群中發現,其患外感疾病後,透過用藥,頭痛、咽部不適癥狀好轉,嚴重的發熱惡寒也已經減輕,但是出現輕度的發熱惡寒,這種發熱持續一段時間不見好轉,並如條文中所講,熱多寒少。此類發熱惡寒每日發作次數不定,發作時可能伴有頭部不適,患者往往很難準確描述出一日具體發作幾次,但基本每日都會出現,所以每日一二次發是一種因數。

條文中所講的發熱惡寒有一個特點,那就是癥狀較輕,且往往沒有惡心欲嘔等其它癥狀,大小便尚處於正常狀態。這些發熱人群中,心態較好,耐受力較強的部份人,可以正常學習及上班,耐受力差的人群,往往會影響到日常生活。針對這種情況,醫聖仲景告訴我們,如果患者的脈微而緩,說明患者目前處於疾病將要恢復的關口, 營衛調和 的關系正在恢復,只需靜養避寒就行。

該條文的重點在於後半段,也就是疾病不會自行恢復的情況,此時患者的表現是在前面癥狀的基礎上,兼有脈微而惡寒,醫聖仲景定義為陰陽俱虛。問題的關鍵點在於此處的陰陽如何定位?陽虛指的是太陽膀胱經陽氣不足,不能驅寒邪外出,故而見惡寒;陰虛指的的是營衛系統的營陰不足,即陽浮而陰弱。總的來說,膀胱體系與肺體系聯合病變,是目前疾病所處的階段,且熱不得解,出現面色紅的情況。

前面我們講到,膀胱經問題,可以使用麻黃湯治療;肺經問題,則使用桂枝湯調和;膀胱經聯合肺經異常,則桂枝麻黃各半湯。此處需要註意的一點,膀胱系統包括膀胱腑和膀胱經,膀胱經陽氣執行正常,則膀胱腑氣化功能正常,小便正常而出,邪熱可以從小便解除,若是陽虛,小便不利,則邪熱不解,於是會出現皮膚癢,包括前面所講的面有熱色的情況。

臨床中反復出現的發熱惡寒,如瘧狀,可能會見於少陽病,也可能會見於陽明病,所以條文中提到不嘔、二便可,基本排除了這兩種疾病傳變,故而是陰陽俱虛的一種局面,並正確提出了治療方法。傷寒條文的前後邏輯非常清晰明了,故而我們解讀條文時應該前後對照,弄清楚醫聖仲景的真實意思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