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養生

中國醫學精英人物(第三十篇)

2024-01-02養生

88、高秉鈞

(1755年-1829年),字錦庭,號心得,錫山(今江蘇無錫)人, 清代 中醫外科學家。

儒而業醫,精內、外科,潛心參究歷代名家,而於溫病學說尤所欽崇。乾嘉間以瘍醫各振於時。所著【 瘍科心得集 】三卷,刊於嘉慶十年(1809),被尊中醫外科三大派之一——心得派。高氏在學術上能夠吸取名家之長,兼收並蓄於一爐,並有所發揮。

99、李東垣

字明之, 真定 (今 河北 省 正定 )人,晚年自號東垣老人,生於1180年,卒於1251年。他是 中國醫學史 上「 金元四大家 」之一,是中醫「脾胃學說」的創始人,他十分強調脾胃在人身的重要作用,因為在五行當中,脾胃屬於中央土,因此他的學說也被稱作「補土派」。據【 元史 】記載「杲幼歲好醫藥,時易人 張元素 以醫名 燕趙 間,杲捐千金從之學」。

其著述有:【 內外傷辨惑論 】、【 脾胃論 】、【 蘭室秘藏 】、【 醫學發明 】、【 東垣試效方 】【 活法機要 】等。另有【 傷寒會要 】、【 保嬰集 】、【傷寒治法舉要】、【東垣心要】、【萬愈方】、【醫學辨論】、【用藥珍珠囊】、【五經活法機要】、【瘡瘍論】、【醫方便儒】、【 藥性賦 】等,有些已亡,有的系依托之作,故真偽尚待考。

90、楊璿

(1705年~1795年),別名楊浚,字玉衡,號栗山,清代河南省 歸德府夏邑縣 人。 [1]

楊栗山精通經典,對傷寒與溫病頗有研究。一生之中甚為推崇劉元素和吳又可的學術見解。他在自序中雲:「一日讀【溫疫論】,至傷寒得天地之常氣,溫病得天地之雜氣,而心目為之一開。至傷寒自氣分而傳入血分,溫病由血分而發出氣分,不禁撫卷流連,豁然大悟。」楊栗山認為:「論雜氣伏郁血分,為溫病所從出之源,變證之總。」「千古疑案,兩言決矣。」由此他將傷寒與溫病進行了因證脈治的詳細分析,結合自己豐富的實踐經驗,著成【傷寒疫條辨】一書。楊栗山認為:「溫病之所由來,是因雜氣由口鼻入三焦,怫郁內熾。」又指出:「溫病得於天地之雜氣,怫熱在裏,由裏而達外內之郁熱為重。」這裏所指溫病乃伏氣溫病而言。由於伏氣溫病初起即見裏熱較重的見證,故一旦氣機閉塞不通,邪不能達表,則會呈現裏熱內郁之象。楊栗山認為:郁熱證不僅新感溫病有之,更是伏氣溫病的一個重要形成因素。故治療上,其提出:若用辛溫解表,是為抱薪投火,輕者必重,重者必死。惟用辛涼苦寒,如升降、雙解之劑,以開導其裏熱,裏熱除而表證自解。據此他創立了以升降散為代表的治療溫病十五方,對於傷寒、溫病皆有研究。著有【 傷寒瘟疫條辨眉批 】、【溫病條辨醫方撮要】。有多種刻本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