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養生

言藥言方:中醫裏中藥分上中下三品,中醫要過三世為醫

2024-06-06養生

醫不三世,不服其藥。一說指醫生沒有祖孫三代相承,就不能用他的藥。一說指醫生沒有熟讀三種基礎醫書,就不能服用他的藥。後者觀點出自明·盛寅【醫經秘旨·醫不三世辨】:「所謂‘三世’者,一曰【針灸】,二曰【神農本草經】,三曰【素問】、【脈經】。【脈經】所以察癥,【本草】所以辨藥,【針灸】所以祛疾。非此三者,不足以言醫。」告誡患者選擇醫生要慎重。

藥有上中下三品

"老師,我想請教的是關於中藥的分類。我知道在古代,有上、中、下三品的分類法,但我也聽說過按照藥物的自然內容分類的方法。這兩種分類方式究竟有什麽不同呢?" 小王問道。

謝老師微微頷首,開始解答這個問題。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小王。中藥的分類方式有很多,但你提到的上、中、下三品和自然內容分類是兩種不同的方法。" 謝老師說道,他的聲音溫和而有力。

"首先, 我們來談談上、中、下三品分類。這個分類法最早見於【神農本草經】,這是中國第一部藥物學著作,其中收錄了365種藥物,並將它們分為上、中、下三品。上品藥物主要用於養生延年,無毒,可以長期服用。中品藥物主要用於調養性格,有些有毒性,需要謹慎使用。下品藥物主要用於治病,多數有較強的毒性,不宜長期使用。這個分類方法主要是根據藥物的毒性和功效來劃分的。 "

小王專心地記下了這些資訊,然後問道:"那麽,自然內容分類又是如何進行的呢?"

謝老師微笑著繼續解釋:" 自然內容分類法則更加註重藥物的來源和性質。比如,植物藥被分為草木,動物藥被分為蟲獸等。這個分類法的初見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時代,但最早的系統分類是梁代陶弘景編著的【本草經集註】。他將藥物分為玉石、草木、蟲獸、果、菜、米食等七類,然後再細分為上、中、下三品。而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則更為系統,將藥物分為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介、木、服器、蟲、鱗、禽、獸、人部,共60類,這個分類方法與近代的植物學、動物學、礦物學分類方法一致,對後世的本草學分類影響深遠。 "

小王聽得津津有味,他不僅在筆記本上記錄了下來,還不時地點頭示意自己理解了。

"所以,小王,這兩種分類方式各有側重,你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選擇使用。 但是,上、中、下三品分類法更側重於功效和毒性,其中也受到一些社會思潮和當時認識水平局限性的影響,對藥物的三品認定存在一定的主觀性。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明確提出不應當以三品來分類,而要按照事物的自然內容來分類,理解這些分類方法對於掌握中藥學很有幫助。" 謝老師總結道。

小王感激地看著謝老師,說:"謝謝您,老師。您的解答非常清晰,我受益匪淺。"

正所謂醫不三世,不服其藥

小王思索了一下,然後又問道:"謝老師,您剛剛講的藥有上中下三品,讓我想起中醫有一句話,叫做醫不三世,不服其藥,請老師也給我講講,可以嗎?"

謝老師點了點頭,開始解答他的疑問:" 在古代,人們常說‘醫不三世,不服其藥’,這意味著只有家傳三代以上的醫生,他的醫術才值得信賴。 這就是涉及一個中醫傳承的問題了。 中醫的家學傳承,又稱世醫傳承,是一種父子相傳的醫學教育方式。 這種傳承方式在傳授內容上通常以某一方面的經驗、技能、藥方為主。同時,受封建思想的影響, 家學傳承恪守傳男不傳女、傳家人不傳外人的規定, 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醫學的發展。但是,這種方式一直延續到近代,依然是中醫學術傳承的重要途徑。"

小王聽得津津有味,忍不住追問:"這種傳承方式有沒有什麽著名的例子?"

謝老師微笑著繼續說道:"當然有。比如 南北朝時期的東海徐氏,他們是世醫之家。從晉代的徐熙到隋代的徐子敏,七代二百余年,從醫人數眾多,名醫就有十二人。宋代唐慎微也出身世醫家庭,他對經方深有研究,名噪一時。還有明代的萬全,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是兒科醫生,樹立了‘萬氏小兒科’的聲望。這些都是家學傳承的傑出代表。 "

小王聽得入迷,心想自己也要像他們一樣,繼承家學,傳承中醫的寶貴知識。

謝老師繼續說道:" 明代萬全,祖父、父親均為兒科醫生,樹立了「萬氏小兒科」的聲望。 到了明末清初至道光、鹹豐、同治年間, 江蘇孟河醫派崛起於吳中,其中費(費尚有、費伯雄、費繩甫祖孫)、馬(馬培之)、巢(巢崇山、巢渭芳)、丁(丁甘仁)四大家均為世醫出身。 "

孟河醫派作為著名醫派之一,其形成可追溯至東漢三國時期,可謂為葛洪醫藥余緒。宋代出了許叔微,著【本事方】,開醫案類著作之先河。明代王肯堂著【六科準繩】以求「宗學術之規矩」、「求醇疵互辨」。至清代,孟河地區積集了一批學養很深的醫界人物,為孟河醫派的崛起奠定了堅實基礎,著名醫家如費伯雄、馬培之、巢渭芳、丁甘仁等。共和國建國前後許多著名中醫專家皆傳承於孟河醫派。

小王聽後陷入沈思,他明白了家學傳承的重要性。

謝老師又說:" 清代名醫葉桂,祖父、父親皆精通醫學,尤以兒科聞名。葉桂於家傳兒科之外,兼通各科,先後得到過十七位名醫的指點,因此,其所學醫學既有父子相傳的痕跡,亦有師徒相授的特點。 "

葉桂,字天士,號香巖,別號南陽先生。江蘇吳縣(今江蘇蘇州)人,祖籍安徽歙縣。居上津橋畔,故晚年又號上津老人。清代著名醫學家,「溫病四大家」之一。

他繼續請教:"老師,您覺得家學傳承有什麽優點嗎?"

謝老師思考了一下,然後說:" 家學傳承的優點在於,它能夠確保醫學知識的傳承和保存。透過父子相傳的方式,前輩的經驗和技能能夠直接傳授給後代,不易遺失。同時,這種方式也有利於保護醫學家族的傳統和聲譽,因為醫學家族往往會非常重視自己的醫德和藥德。 "

中醫傳承之下的主要流派有哪些

"謝老師,講到傳承的問題,我想起中醫的八大流派,您能給我講講嗎?"

謝老師微笑著點了點頭:"當然,小王," 謝老師說道," 中醫的七大流派是歷史的產物,也是我們醫界後人應當珍視的寶貴遺產。這些流派各自有著獨特的理論和治療方法。 "

傷寒學派張仲景

謝老師開始講述傷寒學派,他說:" 傷寒學派起源於東漢時期,漢代醫家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奠定了中醫學辨證論治的基礎。這本書探討了傷寒雜病的診療規律,被尊為經典,張仲景也被尊為醫聖。從晉唐到宋元明清,傷寒學派的研究者如雲,形成了中醫歷史上時間最長、醫家眾多、影響最大、學術最昌盛的流派。 "

小王聽得津津有味,他的筆記本上滿是謝老師的話語。

寒涼學派劉完素

接下來,謝老師繼續介紹:" 寒涼學派,又稱河間派,由金元時期的大家劉完素主導。他主張火熱病機,提出了‘六氣皆從火化’的說法,創立了‘火熱論’,常常使用寒涼藥物治療疾病。 他的研究不僅提高了中醫病機理論,還對後世創立溫病學說產生了影響。因為劉完素家住河間,所以也被稱為河間學派。"

小王聽得入迷,快速記錄下這些資訊。

易水學派張元素

"接下來是易水學派," 謝老師繼續說道," 金代醫家張元素在【內經】和【中藏經】的啟示下,以臟腑標本虛實寒熱為理論基礎,分析疾病的發生與演變,總結用藥,創立了‘臟腑病機學說’, 對後世醫家產生了深遠影響。"

小王留意到,每個流派都有著獨特的理論基礎,而且都受到歷史背景和地域的影響。

攻邪學派張從正

"攻邪學派," 謝老師繼續道," 由金元時期的大家張從正主導,他強調病因是邪氣侵入引起的,治療應以驅邪為主,善用吐汗和下法,偏重攻法,反對濫用補法。 這深化了中醫治則理論,豐富了臨床經驗。"

"謝老師," 小王說道,"這些流派之間是如何相互影響的?"謝老師微笑著回答:"這正是中醫的奧妙之處。雖然每個流派有其獨特的觀點和方法,但它們之間常常互相影響,相互借鑒,它們共同構建了中醫的完整體系。"

小王點頭表示理解,他對中醫的深度和廣度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補土學派李杲

謝老師繼續介紹:" 補土學派,又稱溫補學派,由金元時期的大家李杲主導,他強調‘人以胃氣為本’,特別註重後天脾胃,創立了‘脾胃論’,長於溫補之法。 "

滋陰學派朱丹溪

然後,他順著話題說:" 滋陰學派,由金元時期的大家朱丹溪主導,受到劉完素的‘火熱論’影響,也接受了李杲的‘內傷論’觀點。朱丹溪提出‘陽常有余,陰常不足’的新論,治病多用滋陰降火之法。 "

溫補學派薛已、張介賓和趙獻可等

最後,謝老師介紹了最後兩個流派:"溫補學派," 他說," 在明代興盛起來,薛已、張介賓、趙獻可、孫一奎、李中梓等醫家重視命門水火的研究,探討臟腑病機,側重於虛損病證,形成了善用溫補的特點,充實發展了命門學說,使中醫理論有所突破。 "

溫病學派吳又可、葉天士和吳瑭等

最後,他提到了溫病學派:" 明代末年,溫疫流行,用傷寒治法無效,吳又可在明代,清代葉天士、吳瑭為中堅,對外感熱病的治療規律進行了大膽探索,提出了溫疫病機和溫病學說,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

附【國醫大師】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