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養生

中國醫學精英人物(第二十三篇)

2023-12-21養生

67、王維德

(1669-1740)字洪緒,一字 林洪 ,號林屋散人,一號定定子,人尊稱林屋先生,清·吳縣 洞庭西山 人。

曾祖王若谷留心瘍科,治癰疽反對憑經分治,主張論陰陽,辨虛實,並以效方筆之於書,作為傳家之寶,自此世為瘍醫。 維德 自幼既承家學,通曉內、外、婦、兒各科,尤擅瘍醫,為吳門外科全生派的創世人。如以紅腫瘡瘍為陽實之證,而白色疽證屬陰虛,認為「癰疽無死證」。他反對 隨便 動用刀針及毒藥,強調要在癰疽初起之時用內消之法 治療 ,不宜用外托及手術。此說在清代外科學術中有一定 代表 性,其觀點在其代表作【 外科證治全生集 】中,有明確的表態,然過於機械地一概反對針刀毒藥,也遭到一些醫家的非議。其著【 外科證治全生集 】乃薈集祖傳效方及其四十余年親治驗方所成,刊於乾隆五年,時年72歲。

68、薛雪

(1681~1770)字生白,號一瓢,又號槐雲道人、磨劍道人、牧牛老朽。江蘇 吳縣 人,與 葉桂 同時而齊名。早年遊於名儒 葉燮 之門,詩文俱佳,又工書畫,善拳技。後因母患濕熱之病,乃肆力於醫學,技藝日精。薛雪一生為人,豪邁而復淡泊,年九十歲卒。故也知薛雪並非專一業醫者,但他於 濕熱證 治特稱高手,所著【濕熱病篇】即成傳世之作,於 溫病學 貢獻甚大。又嘗選輯【 內經 】原文,成【 醫經原旨 】六卷(1754)。 唐大烈 【 吳醫匯講 】錄其【日講雜記】八則,闡述 醫理 及用藥;另有【膏丸檔子】(專刊稿)、【 傷科方 】、【 薛一瓢瘧論 】(抄本)等。

69、徐大椿

(1693~1771),原名大業,字靈胎,號洄溪, 江蘇 吳江人,今蘇州市 吳江區 人。生於清康熙三十二年,卒於乾隆三十六年,年七十九歲。性通敏,喜豪辯。自【 周易 】【道德】【陰符】家言,以及天文、地理、音律、技擊等無不通曉,尤精於醫。初以諸生貢太學。後棄去,往來吳淞、 震澤 ,專以醫活人。大椿著書頗多,有【蘭台軌 】【醫學源流論】【論 傷寒類方 】等,都為醫學之籍。他的歌曲有【洄溪道情】三十余首,【 中國詩史 】頗有憤世之辭。

平生著述甚豐,皆其所評論闡發,如【 醫學源流論 】(1757)、【 醫貫砭 】(1767)、【 蘭台軌範 】(1764)【 慎疾芻言 】(1767)等,均能一掃成見,另樹一幟,實中醫史上千百年獨見之醫學評論大家。又著【 難經經釋 】(1727),【 神農本草經百種錄 】(1736)、【傷寒類方】(1759)等以及後人整理的【 洄溪醫案 】及【 樂府傳聲 】,雖曰遵經詮釋之作,其中真知灼見亦頗不少。後人將其所著輯為【徐氏醫學全書六種】等板行,流傳甚廣影響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