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是在2016年9月的時候吧,中華骨髓庫陜西省管理中心來我們學校進行造血幹細胞誌願捐獻宣傳和采集活動,當時我看到很多人圍在那裏,我在好奇心驅使之下走過去問了一句‘這是幹什麽的呀’,就這樣成為了一名造血幹細胞誌願捐獻者。」正在采集造血幹細胞的楊女士緩緩回憶道,「8年前的一個決定,讓我成為小患者的萬中之一,真的太幸運了。」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楊老師是同事身邊的熱心腸,學生眼中的萬事通,朋友之間的暖寶寶。6月這天,她有了新的身份:一名光榮的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她表示:「我挺關註社會上一些公益事業或者團體的,平常學校也會組織安排教職工去參與一些助老扶困的活動。所以這次決定捐獻造血幹細胞對我來說並不是什麽困難的事情,我的家人和朋友也都理解和支持我。」
比楊老師晚一天捐獻的舒先生則是剛剛本科畢業、即將成為研一新生的大學生,當他說起自己的捐獻經歷也可謂是一波三折:從最初得知自己與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舒先生就非常堅定地表示,一定要幫助對方重獲新生。可等采集時間確定下來才發現與畢業答辯沖突,為了不影響他順利畢業,原定的采集時間延後了一個月。但等到舒先生這邊準備就緒,小患者又因為身體狀況無法在短時間內接受移植,采集時間無奈只能再次延後。
「為了這次捐獻我改變了許多生活習慣,平常我口味比較重,現在吃的飯菜都改成清淡的;以前還喜歡熬夜晚睡,現在也開始運動早睡早起。但我不覺得這是什麽大不了的事情,都是應該的,不是嗎?」舒先生說,「得知采集延後我也沒什麽想法,堅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夠了,總能等到捐獻的。」(陜西省管理中心 李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