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美國內亂光顧著提防中俄朝,大意了…」

2024-08-10推薦

【文/觀察者網 阮佳琪】

近日,哈馬斯最高領導人和黎巴嫩真主黨高級軍事指揮官接連遇襲身亡,中東局勢急速升溫正挑動全球緊張神經。

當地時間8月1日,美媒【紐約時報】援引多名專家分析指出,隨著對中東沖突擴大的擔憂進一步加深,在大選年正疲於應對其國內政治鬧劇的美國,可能沒有余力避免甚至遏制這場沖突。尤其在以色列的「背刺」下,宣稱沒有得到提前通知的美國,已經暴露出失去控制中東局勢的能力。

報道稱,過去幾個月來,一些外國外交官和分析人士本以為,在美國陷入長期政治動蕩,內部混亂的這個節骨眼上,會是中國、俄羅斯與北韓這些國家借機有進一步動作。

「但沒人想到會是美國的盟友這麽做。」曾在美國務院任職的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國際事務教授納斯爾(Vali R. Nasr)直言,「如果美國被認為沒有控制能力,那可不是什麽好事。」

當地時間8月1日,伊朗在首都德黑蘭為哈馬斯領導人哈尼亞舉行悼念活動和葬禮遊行。視覺中國

當地時間7月31日,哈馬斯政治局領導人、「一號人物」伊斯梅爾·哈尼亞在伊朗首都德黑蘭遇襲身亡,伊朗和哈馬斯均將矛頭對準以色列,誓言復仇。以官方迄今雖未就此作出回應,但由於以色列曾誓言要殺死哈尼亞及其他哈馬斯領導人,外界普遍懷疑暗殺系以方所為。

以媒還報道稱,有以色列情報安全部門的訊息人士透露,以色列是故意選擇在德黑蘭暗殺哈尼亞,目的是置伊朗於尷尬境地。按【紐約時報】的說法,參加佩澤希齊揚總統就職典禮的哈尼亞卻在伊朗被害,顯示德黑蘭「沒有能力保護客人」。

「這是企圖羞辱伊朗人……這標誌著以色列又一次越過了多條底線」,丹尼爾·利維(Daniel Levy)說。他是總部設在倫敦和紐約的研究機構「美國/中東專案」(U.S./Middle East Project)的負責人。

【紐約時報】援引分析人士的話報道稱,以色列之所以如此「膽大妄為」,一方面是以色列對於西方未能進一步遏制伊朗核計劃感到不滿,他們想挑事借機打擊伊朗核設施;另一方面則是,以色列註意到了美國國內政治混亂分身乏術,認為這是一個行動的時機。

報道提到,上周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赴美演講,盡管遭到了數十名民主黨人的抵制,代替拜登成為民主黨新總統候選人的哈裏斯也使用了更為強烈的措辭,表達了她要為加沙無辜平民發聲的態度,但內塔尼亞胡似乎「沒有被嚇到」,他反而親眼看到了一個政治動蕩異常的國家。

分析人士認為,內塔尼亞胡是美國政治的敏銳觀察家,他在美國政治動蕩中看到了對哈馬斯及其支持者伊朗采取行動的機會。「也許他認為華盛頓確實出現了權力真空,所以現在是采取行動的時候了」,納斯爾說。

哈尼亞遇襲身亡後,伊朗外交部曾譴責指控美國也是以色列實施「恐怖主義行為的幫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回應稱,美國「不知情」也「沒參與」,他們事先也沒有得到哈馬斯領導人會在伊朗遇襲的警告。【紐約時報】引述專家的話稱,這表明「美國的態度和意見沒有起到多大作用」。

報道稱,暗殺事件正在不斷加劇地區緊張,這意味著美國總統拜登耗費大量時間和聲望,試圖促成以色列和哈馬斯達成釋放人質協定的外交努力完全是徒勞,美國還有可能會陷入其一直努力避免的與伊朗的直接沖突中。

一張建築物圖在社交媒體流傳,據稱是哈尼亞被殺害的地方。社交媒體

【紐約時報】稱,暗殺事件還可能會導致美國失去佩澤希齊揚這個新的外交夥伴。盡管這位伊朗新任總統被視作溫和的改革派,但在發生了如此「貼臉開大」的襲擊事件後,他很難與西方進行任何外交接觸。

不過,文章援引專家說法自我安慰道,考慮到伊朗最高領袖仍是哈梅內伊,總統被視為伊朗二號政治人物,實際上並不能掌握伊朗內政外交的決策權,其權力受制於最高領袖,佩澤希齊揚的重要性要打個折扣。

華盛頓智庫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伊朗問題專家薩迪加布(Karim Sadjadpour)試圖給美國吃一顆定心丸,稱佩澤希齊揚在上任總統「第一天就暴露出了相對的無能」,但外界也不用以為伊朗會因哈尼亞被暗殺而冒險發動全面戰爭,畢竟2020年美國暗殺伊朗革命衛隊聖城旅指揮官蘇萊曼尼時,它都沒有這麽做。

「以色列經常透過暗殺伊朗境內的高層目標來羞辱這個國家,但伊朗的報復從未阻止過以色列未來的行動。」薩迪加布認為,「(因為)伊朗的報復旨在保全面子,但不能危及到其政權的生命。」

報道還提到,與此同時,歐洲盟友一般也會擔心美國在中東失去影響力,但他們現在有更頭疼的事情亟待處理——法國和德國等歐洲國家的領導人正忙於應對國內右翼力量的崛起。

就連過去幾個月來在以色列政策上與美國亦步亦趨的英國,在工黨斯塔默政府上台後,開始與拜登政府漸行漸遠,其放棄反對國際刑事法庭對內塔尼亞胡和以國防部長發出逮捕令,暫停向以色列運送武器的討論也已經提上日程。

【紐約時報】認為,在美國大選還有不到100天的時候,中東地區爆發的這一系列危機,正越來越多地顯示出美國沒有能力避免這場沖突,更妄談遏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