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中美戰略溝通落幕,雙方達成多項共識,沙利文對中美關系定性

2024-08-31推薦

沙利文訪華之旅接近尾聲,兩國新一輪戰略溝通的成果也有所眉目,雖然競合關系依舊是恒定不變的主題,但從會後雙方所釋放的資訊來看,還是有不少可供解讀的地方。

首先來談談共同點,結合新華社與白宮的通稿,雙方在領導人互動、兩軍戰區領導人互動、人工智能管控、禁毒、應對氣候變遷等領域取得共識;在台海、南中國海、美國對華科技與貿易遏制等方面持續存在分歧。

雙方一致評價這是一場「坦誠、實質性、建設性的討論」。

有部份美媒註意到,雖然這是沙利文第一次以白宮國安顧問的身份訪華,但這已經是他和王毅外長自2023年5月以來舉行的第五次會面。在本次戰略溝通後,中方所釋出的通稿是這五次裏最長的一篇,客觀地陳述了沙利文的部份觀點,諸如拜登政府對美中關系的定義,即雙方既有合作也有競爭。

有觀點認為,對於美國來看,跟中國競爭是「必然」,合作則是不得已。起初美國並不能夠平心靜氣的接受這種關系,但過去幾年裏,美國逐漸改變這一立場,或許說大致能夠接受這種觀點。

復旦大學的沈逸教授倒是一針見血地指出,當下美國的決策層,尤其是對外戰略團隊,「認知上不正常」。沙利文來中國的目的就是謀求支持,便於在2024年總統選舉中擊敗杜林普。

事實上,對於中國最關切的台灣問題和美國科技霸淩問題上,美國都沒有給出什麽明確的承諾,仍舊是模棱兩可的打哈哈,可見雙方依舊存在較為嚴重的分歧。但兩國心裏都清楚,戰略溝通不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而是要防止這些問題導致兩國關系滑向對抗。

從積極的方面來說,較之以往,雙方通稿重合的部份還是比較多的,雖然不能用成功來評價這次戰略溝通,但起碼也是無功無過,至少能夠避免戰略誤判,預防軍事沖突。

拜登在放棄連任後明確表示,要將往後的工作重心放在外交方面,如此看來,對華政策仍是拜登政府的優先方向,即使拜登的任期只剩下最後幾個月。

回顧拜登上台之初,在接手杜林普的爛攤子之余,他更希望能與中國建立一種「平穩的關系」,負責任的管理競爭關系,更加低調的展示所謂「美國的力量」。

雙方討論了領導人會晤的問題,如果成行的話,或許應該在G20或APEC峰會期間,拜登本人訪華的可能性不大,也沒有實質意義。盡管拜登只是一任總統,但他大概率是自卡特以來第一位沒有去中國存取的美國總統。

美國總統大選按計劃將於11月5日揭曉選舉結果,所以從現在到2025年1月下屆總統就職的四個月期間,拜登只是一個「跛腳總統」。

從通常的觀點來看,這種領導人剩下的任期都只是「打發時間」而已;但也有觀點認為,恰是由於為時不多,也不排除他會以更激進、更強硬的手段來推進自己的政策與主張。

籠統來看,美國的對華政策是一個比較有延續性的東西,不會因政黨輪替而有太大的變化,故而中國也不排斥同拜登政府溝通,畢竟對話總比對立好,交流總比隔絕好。

中國對美國大選其實並不怎麽感興趣,一則是美國內政,外人不便置喙,二則中國心裏也清楚,誰上台都只是那個樣,無非是新瓶裝舊酒而已,往後大家還是該競爭的競爭,該合作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