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有外媒稱北京上海許多餐館周末晚上空無一人,新鮮出爐的統計數據卻顯示……

2024-06-27推薦

本文轉自【上海網絡辟謠】;

最近,有網民在社交平台轉發某外媒報道「北京上海許多餐館周末晚上也空無一人」;其他網民紛紛留言表示,外媒的報道與實際體驗不一致。

網友用親身經歷反駁外媒報道

上海辟謠平台調查也發現,相關報道所稱的「空無一人」不僅沒證據,就連照片都沒配;國家統計局等權威部門和行業協會的數據顯示,包括北京、上海在內的國內餐飲市場正穩步復蘇。

數據:

行業全面復蘇,「假日效應」明顯

多方數據顯示, 今年以來,全國與「吃」有關的消費全面復蘇,保持著同比上升的態勢

6月17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最新數據:全國5月餐飲收入4274億元,增長5.0%,其中限額以上餐飲收入1215億元,同比增長2.5%;1-5月份餐飲收入21634億元,增長8.4%,其中限額以上餐飲收入5858億元,同比增長5.9%。

同樣是國家統計局數據,今年以來,1-5月份單月的餐飲收入也均保持同比增長。

再看上海統計局的數據:今年1-2月份、1-3月份、1-4月份、1-5月份有關「吃」的商品零售額同樣保持同比增長。上海市餐飲烹飪行業協會的調查統計則顯示,5月上海樣本餐飲企業的營收同比增加7.85%。

數據還顯示,「假日經濟」對全國餐飲的帶動非常明顯。以不久前的端午假期為例,雖然是「小長假」,但全國餐飲業非常熱鬧。

商務部商務大數據監測顯示,端午假期,全國重點零售和餐飲企業銷售額比去年假日同期增長9.8%。全國示範步行街客流量、營業額同比分別增長11.7%和9.2%。商務部重點監測餐飲企業銷售額同比增長7.4%。

消費市場大數據實驗室(上海)的監測數據則顯示,節日期間,上海線上線下共計消費310.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7.3%。其中,線下消費170億元,同期增長19.1%。線上消費140.7億元,同期增長15.1%。在抽樣調查200家零售和餐飲企業數據中,徐匯綠地繽紛城、周浦萬達廣場、蟠龍天地、環貿IAPM、上海環球港、大丸百貨、七寶萬科廣場、復地活力城、徐匯日月光、世紀匯廣場等樣本銷售額增速超過10%。

市場對「吃」充滿熱情

現場:

梅雨天、工作日的消費熱情從何而來

如果說數據顯示了餐飲業的整體情況,那麽現場走訪更能直觀感受到,消費者的態度是什麽。記者特意選擇了不同時段走訪不同類別的餐飲企業,發現在「有沒有人氣」這個問題上,其實有規律——洞察 消費者需求並順勢而為的商家,幾乎沒有低谷或淡季

梅雨天的一個工作日,記者在13時許到達陸家嘴中心商場,此時已過用餐高峰。不過,絕大多數餐飲店都不乏客人,有的甚至人頭濟濟。在巴奴毛肚火鍋店門口,竟然還有等座的客人。店長蔡雲絲說,這樣的場景已經持續了很長時間,「在中午用餐高峰,等座的人更多。」

為什麽下雨天的工作日有那麽多人吃火鍋?面對記者的困惑,他解釋:「很多人覺得工作日中午吃火鍋倉促,但可以透過服務解決。比如,我們透過店鋪線上社群,為消費者提前點單、上鍋底,節約用餐等候時間。而且火鍋的用餐氛圍很適合團建,所以很多上班族成為午市的回頭客。」

周到的服務讓很多「看起來不可能」的消費者成為了回頭客

「合適的產品、合適的價格、合適的服務,就不怕沒人氣。」 李培增的餐館「啊增今牛」不分工作日和節假日都不缺人,甚至工作日和下雨天更受消費者歡迎,因為客流相對小一點,「周末等座的隊伍能從早上8點排到晚上10點。」

這是一家開在閔行區梅隴二村梅東市場裏的小餐館,卻吸引了很多外區消費者打卡,更有消費者從寧波趕來。李培增說,在菜場開店的原因很簡單,「2019年開業時,這裏的客流不大,房租便宜,還能直接從菜場采購,既保證食材新鮮,又提高產品性價比。」老家在汕頭的他將潮汕美食作為小店主打,一份帶湯的主食不過二三十元,很快在周邊社區打響名頭,還被評為「梅隴三傑」「必吃榜」。小店靠口口相傳站穩了腳跟,順利度過疫情,還保持了高人氣。

李培增覺得,行業裏「開開關關」並不罕見,但可以確定的是「消費者一直都在,但要看你有沒有摸準他們的胃口。」

工作日中午,小店座無虛席

也有從業者提到部份「唱空」言論屬於議題設定,有選擇地拍攝相關畫面。「不同餐飲企業對應的客群不同,出現的客流高峰也不一樣。主打快餐的餐廳在工作日中午的客流會大一些,晚市少一些;主打聚餐的餐廳,晚市和雙休日的客流會大一些;同樣一家咖啡館,早上到下午人都很多,但晚上可能很冷清。這些與餐廳定位、產品有關,不是說沒人就是生意不好。」在靜安區一家創意園區負責招商的王先生說,他所在的園區很註重不同類別餐飲企業組合,消費者和商戶的反饋都不錯,「但如果選取餐廳的消費低谷拍攝或報道,不就會得出錯誤的結論嗎?」

觀點:

市場確有挑戰,但從業者拒絕「唱空」

毋庸諱言,記者在實地走訪中,也遇到一些門庭冷落的餐廳。部份從業者承認,當前市場環境復雜,為行業帶來了不確定性,也為從業者帶來挑戰,「以前受歡迎的產品或服務,現在可能反響一般。如果不盡快調整,就會被淘汰。」

中國烹飪協會相關人士也指出, 當下,餐飲企業要抓準消費定位,發展「數碼+餐飲」提升價值創造力,增強人才培養力度,進一步激發餐飲消費潛能

不過,大部份從業者都對未來有信心,認為從去年開始,市場反響一天比一天好。他們很反感部份外媒以及自媒體動輒用「空無一人」「消費降級」來博眼球,「感覺‘唱空’人士不願意看到市場復蘇」。

「建議你來黑珍珠餐廳市集看一下,上海很多高端餐飲的主廚或負責人都在,可以現場聊聊。」 上海柏悅酒店·悅軒的主廚楊超說。記者到達市集時,同樣是雨天,卻人頭攢動,很多外國遊客也饒有興趣地打卡。

「黑珍珠餐廳市集」吸引了大量消費者

一些餐廳的主廚或負責人都覺得, 上海餐飲市場很有韌性,大眾餐飲、高端餐飲都有需求,對應的消費群體沒有變小。但價格戰、同質化競爭會降低吸重力 ,所以,他們借助市集與消費者交流,也與同行切磋,希望更有針對性地創新。

高端餐飲的主廚和負責人非常重視與消費者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部份從業者提到的一些細節也澄清了一段時間以來,部份別有用心者的誤導。

比如,社交平台上,不少自媒體偏愛使用「**商場/**餐館,什麽情況/出了什麽事了」等做標題,並且配上「人丁稀少」的照片、影片。但如果點選進去看具體內容,會發現不少貼文是在「說反話」,其實是推廣一些熱門餐廳。從業者並不認可這種做法:「對不明真相或只看標題的人來說,這種‘標題黨’就是在誤導。」

社交媒體上,說「上海人少」儼然成為新的「流量密碼」,網友要謹慎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