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薄伽教藏殿塑像,與漢族不一樣風格,表現出契丹民族的審美特點

2024-01-17推薦

文|星攬史說

編輯|星攬史說

薄伽教藏殿內除精美的佛像外,還有脅侍菩薩、天王、弟子等塑像, 他們體格健壯、精神飽滿,同時具有鮮明的民族特征和時代特征。

這些塑像展現了與宋代地域漢族不一樣的造像風格,表現出契丹民族的審美特點:崇尚武力、以健為美塑像的造型以及塑像的服飾風格, 既嚴格遵循佛教禮儀制度,造型上延續唐代佛教塑像風格,又結合契丹民族的審美特點,有著鮮明的民族個性和時代特征。

並展現出了與宋代地域漢族不一樣且具有崇尚武力、以健為美的取向和尚金審美的遼金佛像服飾風格。

大同歷來為民族交融之地

遼代是北方少數民族—契丹族建立的王朝。 契丹族本是以狩獵為生的遊牧部落,戰國時期稱為代國,後被並入趙國。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開疆擴土,在大同首建城池。 大同因特殊的地理位置,成為兵家必爭之地,也成為民族融合之地。

平城作為當時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宗教得到大力發展,在這一時期廣泛吸取印度、西域、涼州以及中原漢文化, 延續並行揚了希臘和印度等歐亞民族的先進成果。

同時結合鮮卑民族特有的文化,使平城成為當時北傳佛教發展的一個核心區域。 公元494年,北魏遷都洛陽後平城慢慢走向低谷。

平城的落寞直至唐明皇李隆基開元年間,在唐開元二十六年(739)唐明皇李隆基下令全國各州都要建一座「開元寺」,這時期的平城才有所改善, 平城這座開元寺就是我們現在所熟知的南寺—善化寺。

薄伽教藏殿遼代彩塑整體表現形式

遼重熙七年,遼興宗耶律宗真在西京大同建造華嚴寺薄伽教藏殿,大殿坐西朝東,殿內「凹」字形佛壇上,塑三世佛說法像三鋪,每鋪主佛一尊, 中鋪主佛兩側塑阿難和迦葉兩位弟子立像,主佛前左右塑兩尊坐式菩薩、兩尊立像菩薩。

北鋪主佛左右塑阿難、迦葉兩位弟子立像,左側前方塑一尊坐式菩薩、一尊立像菩薩,右側前方塑兩尊立像菩薩;南鋪主佛兩側塑兩尊聲聞弟子立像,左前側塑三尊脅侍菩薩立像, 最前面為合掌露齒菩薩,右前側塑三尊脅侍菩薩,其中最前面一尊為坐像。

整個佛壇四角塑四身天王力士。南北兩鋪主佛須彌疊澀蓮花座下左右各塑一對跪坐供養人,其體量最小,共有四身。

三鋪塑像其中有主佛三尊、弟子四尊、坐式菩薩四尊、立像菩薩十尊、供養人四身、天王力士四身, 共計遼代彩塑29尊。

另外,中鋪主佛背光上懸塑兩身飛天,為遼代遺留,中鋪佛像背後另塑三尊觀音攜弟子像,其年代不詳。目前, 南北兩鋪主尊前各有一座較小佛像,為明代增塑。佛台共計佛像34尊。

造像通高7.3米左右,肩寬1.5~1.7米。釋迦牟尼佛位於佛台中央, 呈結跏趺坐的姿勢,坐於五層仰瓣蓮花座上。

佛像螺鬢高聳,頂置黑色寶石;額鬢方圓飽滿,面頰豐盈,下頜圓潤緊縮;垂目初睜,鼻挺且闊,面目莊嚴;體態魁梧,肩寬胸厚,拔背挺腰; 通肩袈裟貼金,領口開至腹部,做袒胸狀。

左手施法印,右手輕撫右膝, 身後背光為紅綠藍三色相間雲紋 ,並貼金點綴,兩側有飛天,均為遼代原作,佛像表面通體貼金。

彌勒佛位於北次間佛台正中央;結跏趺坐於五層仰瓣蓮花座上;佛頭肉髻圓如珠且高聳 ,面相方圓飽滿,眉間白毫凸起,耳垂鏤空及肩,神情安詳,周身貼金。

四大菩薩位於薄伽教藏殿內明、次間佛台南側及北側,四尊塑像均為坐像。 明間兩尊通高3.2米,肩寬0.8米左右;南、北次間兩尊通高4.6米,肩寬0.9米左右。

佛台上塑有弟子像共四尊,阿難、迦葉造像各兩尊,通高3.1~3.2米,肩寬0.55~0.7米。造像均立於蓮花台上, 其中一尊阿難像面容清秀,廣額圓面,疏朗掃淡眉,直鼻端唇。

長耳外翹,雙手上下分並屈指,身姿挺拔,身披綠底金格僧衣, 左肩批紅底金格袈裟,金格瀝粉繪牡丹卷草紋,腳蹬雙層履。

另一尊阿難造像不同之處為身披的袈裟上出現大量貼金菊花並伴有葉形花紋。 迦葉像光足立於蓮花台上,約六七十歲老者模樣,瘦骨嶙峋,凸額方面,隆眉高顴。

長眉深目,面目平靜,口唇深陷,兩耳垂成U形鏤空,頸骨凸顯,雙手作抱拳狀於胸前,虔誠恭敬,身披綠底金格僧衣,金格瀝粉繪牡丹紋。

脅侍菩薩像共十尊,其通高2.9~3.5米,肩寬 0.55~0.7米。造像均為站立像,赤足立於蓮花台或者兩朵蓮花上。 菩薩像的頭冠樣式各不相同,有的滿飾瓔珞,有的鑲嵌寶珠。

具體樣式有:高筒金冠、如意金冠、高筒雲紋金冠、如意雲紋寶冠、鏤空寶冠; 有的發髻生動栩栩如生,有序向後成辮垂肩;有的飄帶至肩。

菩薩像面部表情各不相同,人物表情刻畫細膩豐富:有的面龐圓潤,雙目初睜,秀鼻高挺,朱唇緊閉;有的慈眉善目,高鼻闊口,下頜圓潤。 菩薩大都頸戴串珠項鏈,或袒胸露腹。

或上身內著斜袒胸,肩披披肩;或身披天衣,腰間穿著皮革,腰帶下接裙褲,有的左手呈托舉狀放於胸前,右手持飄帶, 有的右手呈托舉狀放於胸前,左手持飄帶,身體微微扭曲,婀娜多姿,美感十足。

飄帶周身纏繞在臍間、腹下、膝蓋處形成環繞的U形,回繞兩臂下垂至足部,手腕處戴手鐲, 這些塑像遼代特征明顯,屬於同時期精品。

這些塑像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尊為合掌露齒脅侍菩薩,其位於薄伽教藏殿內南次間佛台北側,西起第四尊。 該塑像高2.9米,肩寬0.55米,赤足立於蓮花台上,頭戴寶冠,頭冠額花碩大,寶繒飄揚。

頭發挽花結,分披於兩肩,上身袒露,頸佩串珠瓔珞項飾,雙臂戴鑲珠臂釧,絡腋挽花斜披於左肩頭。衣飾飄帶流暢自然,飄帶飄離於背部, 飄帶兩端分別從大臂後側繞至前端,並輕浮搭於小臂處,外揚下垂至蓮花瓣上。

身著紅色長裙,腰系革帶,長裙兩膝蓋處飾圓形牡丹紋,外著綠色護腰裙飾,並於臍下挽花,長裙襽邊飾有纏枝牡丹紋。

整尊造像神情閑逸,寧靜大方,她的頭部稍稍右傾,雙目微睜,向左下方斜睨,輕啟雙唇,嘴角微微上揚,雙唇之間露出了一排潔白的牙齒,仿佛是在露齒微笑, 雙手五指並攏掌心相對合適實幹胸前,合掌露齒微笑的神態似乎表示著對佛法的領悟。

整尊塑像身形豐盈適度,體態婀娜多姿,全身重量落於左腳,身體微微向右扭轉,腰部曲線優美,婉麗動人。 其藝術價值極高,確實是華嚴寺薄伽教藏殿內眾多遼塑中的珍品,被郭沫若先生稱為「東方維納斯」。

供養童子像四尊,通高1.35~1.55米,肩寬0.3米左右。 塑像兩兩立於南、北次間主佛面前,供養童子均坐於蓮花台之上,發髻高聳,戴桶形頭冠。

或面容帶有微笑,嘴角微微上揚。童子身上簡單飾以瓔珞項鏈,上披披肩,下著長裙,手腕戴有環形手鐲。有的童子雙臂交叉置於腿上; 有的童子做舉手提問狀,造像生動活潑,充滿著生活氣息,非常有趣。

天王像共四尊,通高3.18~3.3米,肩寬0.88~1.2米。造像立於佛台四角之上,其中,佛台東南角天王像綰高髻, 戴雲頭寶冠,寶繒飄於冠後,耳邊結花向上飛揚,動感十足。

東北角天王面呈赤色,臉頰寬碩、雙目圓睜,闊鼻厚唇,頭戴紫金花冠,冠前飾有紅纓,冠額上嵌有寶珠, 寶繒自冠後兩側飄於空中,頗具動感。

天王內著闊袖長衣,外披兩檔短皮甲,右手持寶劍,左手托寶劍前端向上,兩肩佩戴獸首式護甲,鎧甲背帶過肩,並於胸前與胸甲相扣,胸下裹錦帔以繩帶束之, 紅底戰袍繪有淡色牡丹和綠葉,整尊天王像身材高大魁梧,胸膛寬厚,不怒自威。

特征形狀

每個時期佛教的造像風格都有各自的特征, 華嚴寺薄伽教藏殿內的遼代塑像能夠體現出遊牧民族善於騎射的尚武精神。

遼代彩塑菩薩像頭部的裝飾,與遼時期貴族喜歡戴的金銀頭冠造型相似,造像上頭部佩戴的寶冠,其中筒狀冠呈桶形, 高高戴在頭頂上方,冠體簡約寬大,冠後束帶飄逸,自然下垂於兩肩。

這樣的裝束都是遼代時期貴族中比較流行的,同時,塑像須彌座上雕塑的蓮花花瓣肥大而飽滿, 這些都可以體現出遼代崇尚自然、崇尚武力的時代特征。

薄伽教藏殿內遼塑服飾基本沿襲了唐代造像服飾的風格,造像中菩薩像服飾較唐代略顯簡樸。 華麗的服飾往往用來表現最尊貴的地位。

因此,菩薩像的衣著、穿戴往往會和當時社會中皇家、貴族、名流等服飾有共通之處。早期的菩薩像服飾具有明顯的印度民族服飾特征, 顯得比較繁雜,後期經過吸取不同時期的民族特征及人民喜好而有所變化。

薄伽教藏殿內的菩薩像基本保持了佛教中菩薩應有的一些搭配, 如天衣、瓔珞,還有披肩等,其中披肩上有分縷式頭發覆蓋,這樣的造型與當時社會人們比較流行的發型有關。

菩薩造像體型豐滿,上身穿著有紋飾的皮革護胸,腰部系一條綬帶或皮革腰帶,綬帶呈U形,塑像腹部微微隆起,下身穿羊腸裙,裙身較瘦。

這樣的服飾是遼代菩薩像所特有的, 服飾中的皮革裝飾出現在佛教的造像中,同時也體現出當時少數民族的特征。

結語

薄伽教藏殿內的塑像不論是主佛、菩薩還是天王力士,個個都是體態豐滿,身材魁梧、健碩,上身偏長,胸部寬厚,胸肌強健, 無不體現出北方少數民族彪悍的體形特征。

佛台之上的遼代塑像體量均高大健碩,尤其是天王像,上身內著寬袖長衣,外披兩檔短皮甲,兩肩佩戴獸首護肩甲,腹部鎧甲系獸首吞革帶,下身內穿寬口縛褲,腳踩雲頭戰靴,膝蓋處束腿。

這也是早期少數民族的騎馬裝扮。 天王像手持兵器,威風凜凜,這些細節之處無不體現出遼代時期人民對武力的崇尚。

參考文獻

1.王建舜.華嚴聖境多寶藏(之二)—古樸梵香、婀娜多姿的遼代塑像[J].五台山研究,2002(3):30-34.

2.馬巍,李寧,楊寶.大同下華嚴寺薄伽教藏殿遼代彩塑藝術賞析[J].文物世界,2016(6):29-31.

3.王素雲.下華嚴寺遼代佛教造像藝術—薄伽教藏殿佛菩薩造像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2016.

4.楊俊芳.大同華嚴寺薄伽教藏殿遼代彩塑服飾研究[J].美育學刊,2014(2):7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