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們講述的第3943位真人故事
很多人說我長得像混血女孩兒,更是一個積極灑脫的人,因為上大學幾個月後,我便主動選擇退學出國了。無奈出國後的一年間,又回國5次。
之後,我和同學一起去過比利時的大型音樂節,見識了人們在音樂節的「瘋狂」場面,還去過法國吃「昂貴」的蝸牛,去澳洲挑戰極限跳傘……
我的人生軌跡就是典型的ENFP,因為10年內在6個國家留學、居住生活,旅遊了近30個國家,28歲時從德國年薪60萬的科技公司裸辭回國,重新開機人生。
(這就是我)
我是Elena,90後姑娘,從小在浙江杭州長大,家裏有爸爸、媽媽和我,是其樂融融的三口之家。
爸爸在國企上班,媽媽是公司職員,後來媽媽經過自己的努力有了自己的企業。
我小時候的生長環境比較自由,因為爸媽的教育理念比較註重孩子的想法和自由度,所以我從小就外向活潑、積極灑脫、敢想敢做。
另外,我的爸爸媽媽是一對旅遊達人,他們非常熱愛旅行。 我出生前他們就兩個人一起去,在我出生後長大一些,他們就帶著我一起去全世界各地旅遊,這也讓我從小就對外界充滿了好奇感。
我上小學時,尤其喜歡語文和英語,擅長口語表達,感覺會說英語特別有意思。後來,爸媽幫我轉學到外國語學校學習。
(在摩洛哥和家人旅遊時)
那時,我的興趣也是比較廣泛的,空余時間我都把時間用在學習鋼琴、下棋、寫字和跳舞上面,簡單的快樂,從小愛好開始。
這些雖然是爸媽建議我學的,他們希望我長大後,不會因為「長大後開心的事越來越少」而感到失落,希望我的愛好變成生活的一部份,去抵擋長大後的落寞,積極 、充實地享受生活。
但是我自己在這些愛好上也樂此不疲,從不會抱怨為什麽要學這麽多,自己也喜歡去嘗試並努力發展不同的興趣。
後來,由於自己有一定的舞蹈基礎和英語口語表達能力,透過了CBA拉拉隊員的選拔,從初試到復試再到面試,然後透過集訓,最後成為一名合格的拉拉隊隊員。
再後來,我順利考入同濟大學浙江學院,可是只上了幾個月我就退學了。
(我在波蘭時)
因為,一直以來,我接受的家庭教育比較西方化,也一直想一個人去外邊的世界看看,體驗不同的生活。
爸媽對我的想法一直是保持支持的態度,也曾鼓勵我高中畢業後就出國,但因為自己心中有所顧慮,不舍得離開家,所以還是繼續在國內上大學。
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出國的想法越來越強烈,特別想試試到國外讀書,想體驗獨自出去生活,想欣賞不同世界的新鮮事物。
終於在大學生活開始幾個月後,我勇敢地做下決定:退學,出國。
後面,我就緊鑼密鼓地開始準備出國的材料、選擇國家、申請學校。
(和德國朋友在一起)
根據需要,讀國外的大學需要有一個銜接過渡,要先讀一個預備課程,我選擇了去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讀一年的預科,當時我19歲。
可是,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我才真正體會到:漂泊在外,溫暖少了,困難多了,無盡的孤獨和無力感在我的心底彌漫開來。
我仿佛成了一顆孤獨的星星,置身於另一個世界,無人問津,語言和文化的差異讓我倍感無助,心中格外思念家鄉的親人和朋友,淚水不禁悄然而下。
沒多久我就生病了,一直發燒。
可我給那裏的醫院打電話說明病情時,他們卻認為我的病情沒有嚴重到要去醫院的程度,只是讓我在家休息,或者預約家庭醫生。
不僅如此,我對那裏的飲食習慣也極為不適,他們主要以冷食為主,比如麪包、奶油和各種火腿,而我只想吃家裏的飯。
(在德國時)
由於各種不適應,導致自己在短短一年間,回國了5次。
可是,時間除了給人「不近人情」的考驗,也會慢慢教會我們很多東西。
慢慢地,我知道了生病後該怎樣獨自處理,學會了親自做想吃的家鄉菜……漸漸獨立、成長了很多。
一年的預備課程結束後,我到比利時上本科,讀的國際商務管理專業。
大學裏,雖然學業很繁重,但也有很多有趣的事。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期間我和同學一起去了比利時的大型音樂節。
(在比利時的朋友)
我聽同學說,比利時音樂節從2005年第一屆開始,就很受世界各地音樂愛好者的喜愛,每年7月下旬在比利時的小鎮Boom舉辦,為期三天,每天都有幾萬人甚至十幾萬人到現場。
同時音樂節秉承無國界、無種族、無階級、無性別的理念,那裏充滿律動、汗水、電音、煙火,但是年齡低於18歲的人是被限制入場的。
當我們到達現場後,才知道什麽是「名不虛傳」。 這裏的舞台很隆重,布置很誇張,有熱情似火的勁爆舞台,熱情洋溢的DJ,炫酷的演出特效,及配套的娛樂活動,當然附近還有各種小吃。
各種表演從白天到晚上,人們有的在現場邊走著,有的在泳池裏涼爽,還有的情侶親昵相擁……
(在澳洲和朋友們)
最讓人心潮澎湃的地方是搖滾舞台那裏,簡直人滿為患,隨著台上激情的演出和樂聲,台下的觀眾也跟著節奏揮舞著手臂,不管男女歡呼不斷,搖擺不停,台上台下一片暴嗨。
或許是這搖滾樂太震撼人心了,好多觀眾已無法克制自己的瘋狂,有的觀眾直接站到了朋友們的肩膀上,有的情侶直接讓女友騎坐在自己脖子上,歡呼不停。
這是我第一次去大型音樂節,也見識了人們在音樂節的「瘋狂」場面,被激情點燃的現場,不眠不休。
後來本科畢業後,剛好有一個去法國實習的機會,我就去了法國。
(克羅地亞一角)
說到法國,就會想到浪漫、藝術和美食,而我生平第一次品嘗了一頓法式大餐:法式蝸牛。
說來也奇怪,那麽多肉類可以吃,為什麽法國人卻鐘愛蝸牛,況且是那麽可愛的小動物。
然而蝸牛被端上法國餐桌,僅僅是因為他們破壞了法國人的葡萄莊園。 法國人對蝸牛愛得深沈,據說每年要吃掉3億多只蝸牛,國產的蝸牛根本不夠吃,要依靠進口。
並且在當地蝸牛的價格也不便宜,一份6只的法式蝸牛居然要300元人民幣。
我常常想,如果有可能,是不是可以養蝸牛,然後賣給法國人。
(在澳洲和朋友們一起時)
俗話說「入鄉隨俗」,既然來到法國,那一定要嘗一嘗這道菜。當服務生把做好的蝸牛放在我的餐桌前時,我瞬間想到這黏糊糊的小動物爬行的樣子,難以下嘴。
心想點都點了,總不能浪費吧,我鼓足勇氣,用夾子夾住一只蝸牛的外殼,用叉子小心翼翼地把裏面的肉取出來,然後閉上眼把肉送進嘴裏……
哪知道,這口感居然很熟悉,就像是在吃田螺肉,不過蝸牛的口感要比田螺肉柔軟嫩滑一些,彈性也不錯,只是不會像田螺肉那麽有嚼勁。
很快,我的實習期就結束了,我又回到了比利時的學校。
回到學校後,我想繼續我的學業,目標是學校的雙碩士學位,雙碩士是學校的聯合專案,共上兩年,同時有機會去別的國家學習。
(德國的一個廣場景色)
讀第一個碩士還是國際商務管理專業,我選擇去德國,因為在我的了解中,德國的生活節奏比較慢,並且工作周期短假期多,有更多的自由時間去遊玩。
在德國期間,我去逛了德國的啤酒節,它是世界上大型的啤酒節之一,每年通常從9月底開始,一直持續到10月的中旬,每年吸引著成千上萬的遊客前來參加。
每逢啤酒節開幕那天,他們都要舉行盛大的開幕式和由各大啤酒廠組織的五彩繽紛的遊行。
並且每年啤酒節的第一個周日,來自全德國各個州的人們穿上富有特色的民族服裝,演奏音樂,浩浩蕩蕩地穿過市中心,最後來到啤酒節的現場。
人們把自己裝扮成古代衣著考究的公爵貴族,身披綾羅綢緞的王妃貴婦,駕著鮮花裝扮的古典馬車,參加的人從老到小,連幼稚園的小朋友都有。
(在澳洲時)
為了招攬本國顧客和接待來這裏旅遊的外國客人,這裏的八大啤酒廠在節前就在特蕾澤大廣場上搭起巨大的啤酒帳篷,帳篷不僅面積大,裏面裝修得也很豪華。
每個帳篷裏放有長條木桌和板凳,帳篷的一端還有一個臨時舞台,由民間樂隊演奏歡樂的民間樂曲,帳篷一般可容納三四千人,最大的有7000個座位。
啤酒節現場還有很多新鮮的節目、遊樂專案、團體演出等,讓我想不到的是,居然還有耍蛇的節目。
逛啤酒節不用買門票,但每個遊樂節目都要買入場券。
雖然每年啤酒的價格在上漲,但遊客每年在增加,並且啤酒和雞的銷售量數目驚人。
(在德國時拍的牛)
據統計,1981年啤酒節現場有遊客620萬,共喝掉420萬升啤酒,1984年遊客增加到700萬,喝掉了500萬升啤酒,食用了66萬只雞,現在每年啤酒節要消費約600萬升啤酒、50萬只雞左右,數量真的是驚人。
在我讀完第一個碩士後,選擇去澳洲讀第二個碩士,專業是管理科學。
雖然很多人說,澳洲是懶人的天堂,天天都想偷懶不想學習,但實際學習還是要放在第一位的。
這裏和歐洲不一樣,歐洲的天氣比較陰沈,總讓人不自覺地心情郁悶。這裏有明艷的陽光,山與海相擁,樹與海相對,海浪聲聲,白鷗翔集,讓人覺得什麽煩心事都沒有。
在澳洲的生活對我來說充滿了挑戰和驚喜,也成為我人生中非常難忘的一部份,重要的是在這裏,我做了自己想做卻不敢做的事。
(在澳洲跳傘時)
那就是挑戰極限跳傘,我記得小時候就很佩服那些敢於跳傘的人,想著有機會我也要挑戰一下自己。
於是我預約了跳傘,因為跳傘對天氣要求很高,如果大風天或者天氣很差就會被通知重新安排時間,不過還好那天天氣特別好。
我們先是坐車到達坐直升機的地方,大概半個小時的路程,這一路上,我非常緊張,緊張到手心滿是汗。
坐上直升機後,我只感覺直升機不停地往上升,直至在雲朵之上。
看著前面的朋友一個一個隨著陪跳員跳下,我的緊張感繼續加劇,心臟像只激動的小鳥,快速而慌亂,仿佛在喉嚨裏跳躍。
還好我的陪跳員看出我的緊張,不斷地跟我說話,分散我的註意力。
終於輪到我跳了,這會兒已經完全沒有後退的機會了,只好往前沖,隨後直升機的門被突然開啟,陪跳員就瞬間帶我跳了下去。
(在英國劍橋讀暑期學校時)
我害怕得不敢睜眼,只感覺身體急速往下墜,大約60秒後降落傘被開啟,同時感覺下墜得沒有那麽快了。
這時,我才敢睜開眼看下面,發現浩瀚美景盡收眼底,並且感覺自己在天空自由翺翔,刺激又驚喜……
大約七八分鐘後,我們順利到達地面,降落在柔軟的沙灘上,讓人感覺非常舒適。
一年後,我拿下雙碩士學位,又回到德國,因為歐洲一直是我的大本營,我的朋友、簽證都在那邊。
之後我暫時留在了德國,進了一家科技公司上班,崗位是軟件銷售,年薪60萬人民幣。
由於我對接的都是我們國內的客戶,時差是個嚴重的問題,除了每周兩天休息日,我都是早上5點起床,然後開會。
到了晚上,我特別想早點睡,但晚上6點到9點還要繼續學德語,然後到很晚才能入睡,第二天早上只能艱難地「爬起來」。
(和我的小可愛在一起)
其實辛苦我倒是不怕的,但是當我意識到在國外職場的天花板時,我有了想放棄這份工作,同時想回國的打算。
因為國外職場的管理層一般是本國人多,給到國外的人大多是基礎崗位,所以即使自己再努力,我的天花板也一眼可觸及。
另外,我在國外生活了這麽久,始終想念家鄉,想念爸媽,何況我是家裏的獨生女,以後爸媽還需要我陪伴。
所以在德國工作近兩年後,2021年底,我毅然裸辭回到中國,回國後,進到之前同樣的科技公司上班。
工作一年多後跳槽去了一家外企,現在也在自媒體創業,想把自己的人生經歷分享給更多的人,鼓勵大家去追求自己夢想的生活。
回國後我感覺生活有了很多的溫度,生活氣息特別濃,有爸媽的陪伴,有親友的相聚,遇到不開心的事,更是沒有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
(在克羅地亞時)
還有國內的出行真的很方便,不用為了去某個地方,一直等晚點再晚點的火車。
我們的網絡也很發達,很多時候一個電話就能解決很多問題……
所以我還是喜歡留在祖國生活。
由於我經常被問在國外上學、生活的經歷,所以我經常在自媒體上分享自己10年旅居6國,環遊30國的故事。
也有很多人說我是混血女孩兒,其實我的妝容是自己打造的, 並非天生,所以一有空,我就會分享自己妝容打造的小教程,只是沒想到有那麽多人喜歡,我想我們應該都是典型的ENFP。
現在回想自己走過的路程,從獨自出國留學,到在不同國家的所見所聞,再到回來祖國,不是幾句話就能回憶清楚的,一切傷感與美好只能細細數來。
在我看來,人生不僅是各種體驗感的疊加,亦是一場難以忘懷的探險,充滿了未知和挑戰,無論如何,都要記住:把握當下,好好感受人生,相信自己,勇敢前行,只有勇敢踏出舒適圈,才能發現更多的可能!
(歡迎關註主人公賬號「Elena」)
【口述: Elena】
【撰文:溫馨樹】
【編輯:烏溪霧】
我們無法體驗不同的人生,卻能在這裏感受不一樣的生命軌跡,這裏的每一張照片都是生命的點滴,每一個故事都是真實的人生,如果你也喜歡,請點選關註哦!@真實人物采訪
(*本文章根據當事人口述整理,真實性由口述人負責。本賬號友情提醒:請自行辨別相關風險,不要盲目跟風做出沖動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