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旅遊

道中華丨一首情歌,讓世界愛上這座城

2024-08-11旅遊

「道中華」微信公眾號 >>閱讀原文

「跑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雲喲,端端溜溜的照在,康定溜溜的城喲……」【康定情歌】作為這座城市的名片,每年都會吸引眾多遊客前來領略「情歌之鄉」的獨特風景。

以【康定情歌】為代表的溜溜調,誕生於清朝乾隆年間,是漢藏文化交融的結晶。作為茶馬古道上的重鎮,康定是各民族茶馬貿易、文化交融的重要樞紐。元朝時期起就在康定「討生活」的陜西商人,則是漢藏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積極分子」,在茶馬古道上留下了一段民族交融的歷史佳話。

康定城市鳥瞰(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01 陜西商人:漢藏三交的積極分子

康定古稱「打箭爐」,藏語為「打折多」,因丹達山以東稱為「康」,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取康地安定之意,改為康定府,一直沿用至今。宋元時期,這裏只是一個偏僻的小山村,後來隨著茶馬貿易而逐漸興盛,在數百年後迎來了自己的歷史高光時刻,成為川邊茶馬貿易重鎮。

茶馬貿易弧形示意圖(圖片來源:張潔. 2021. 茶馬古道路線興替:基於官辦茶馬貿易的考察. 西北民族研究(04),176-187.)

學習藏語是陜西商人開展商業活動的必要準備。為此,當時有專門編寫的易於記憶的對譯韻書【藏語會話】,由商號的「先生」早晚傳授,令學徒習讀。

「天叫朗,地叫撒,驢叫孤日馬叫打。酥油馬,鹽巴擦,大人胡子喀蘇熱。卻是你,可是他,喝茶槚統飯熱媽。來叫火,去叫熱,番叫白米漢叫甲……」

熟讀以上口訣,便可直接與藏族人民接觸、交談,再經糾正發音、悉心揣摩,數月之後,便可以進行簡單的對話。陜西商人對藏語主動且善意的學習,縮小了與當地藏族人民的心理距離,有利於其商業活動的開展。

真正使陜西商人走進當地社會的,還是對藏族人民生活習慣的尊重與效仿。在川西高原長期從事地質勘探的地質學家程裕淇對當地的陜西商人做了精辟的總結:「大致新從陜西來的學徒,先得學康人的語言,再慢慢的熟習他們的生活習慣,穿毪子大袍,吃酥油糌粑和生牛肉幹,騎快馬,養成原始的睡覺方式,或竟在很冷的地方露宿,康化的程度越來越深,這樣才能和買主熟識,使得他們感覺到這些做買賣的簡直就是較熟的朋友,不用多生猜疑。當一個學習成熟的學徒,騎著馬帶了貨物到鄉村去,大都穿上康人的衣服,到了目的地,晚上就睡在買主的房間裏或者牛毛帳篷裏,和他們一起吃飯,一塊兒談笑」。

同時,程裕淇也觀察到,「陜西商人在康屬住得久的,還常有娶康屬婦女做妻子的,因此他們在西康的商業基礎,更加堅固,並且還能促進當地兩族的感情。」陜西商人與當地民眾的姻親關系,使得他們直接進入到當地社會的生活圈中,成為康區文化和中原文化交流交融的重要媒介。

02 漢藏結合:秦腔川戲唱響康區

進入康區的陜西商人,文化面貌逐漸與當地人趨同,難分彼此。其後裔在漢藏結合的家庭生活中,逐漸糅合漢藏生活習慣,接納藏式飲食、住居習慣,穿著藏裝,以藏語為生活常用語,取藏名,敬信藏傳佛教,甚至有的第一代陜商就已經大量接受當地的生活習俗。

積極融入當地社會的陜西商人,同時也把中原的傳統觀念和生活方式帶到了康定。沿折多河邊的「老陜街」,內部設有中原的文化設施,街頭和固定場所經常上演中原的各類傳統儀式和娛樂活動。

康定夜景(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財神廟是正月初九陜商幫舉辦財神會的聚會場地,三月十五則是關帝廟內聚餐的俗定時間。祀神、議事、聚餐的同時,會館或者關帝廟內戲台是秦腔或川戲的表演舞台,類似的民俗表演活動還進入到當地的社區當中。民國時期,川陜地區的鄉土表演與康區本土的跳鍋莊在康定街頭同時上演,相映成趣。

陜西商人經商同時兼營農事,也把一些內地的農作物及種植技術引入到康區,小麥便是陜西商人在清初時引入的。時至今日,各類面食依然是康定地區各族群眾日常飲食中的重要組成部份,泉水面、鍋魁、方方酥是與酥油茶、牦牛火鍋一起成為來康定遊客必吃的本地美食。

明清時期,康區出現了藏民取漢姓的現象,剛開始主要發生在當地的藏族土司之中,其目的主要是向朝廷表達效忠和感戴之情。乾隆十七年(1752年),管轄打箭爐地區的明正土司曾率先改穿漢制服飾,為父母建墳塋,家中子侄學習漢書,在當時開創了學習中原文化的風潮。因此,【康定情歌】中的「李大姐」「張大哥」未必一定是漢族人,也有可能是采用漢姓的藏族人。

03 茶馬貿易:各民族交融的重要推手

打箭爐從一個小村莊發展到繁榮興盛的商貿之都,茶馬貿易是重要的推動力。

茶馬古道雕塑(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茶馬貿易起源於唐朝,是中原地區與西部各族之間進行以「茶」與「馬」為主的物資交換的商品貿易。明朝在唐、宋、元的基礎上,建立起官茶、商茶、貢茶三位一體的茶法,在全國範圍內形成了一整套的專賣制度,確立了陜甘和川邊兩個茶馬貿易核心區,川邊設定雅州碉門茶馬司進行管理。

清朝在明朝茶法的基礎上繼續推動茶馬貿易的發展,廢除了川邊的茶馬司,透過引岸制進行管理,民營茶馬貿易在這一時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川邊茶馬貿易中心向西轉移,逐漸轉移到位於川藏咽喉位置的打箭爐。

夏日的康定(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清朝官方賦予打箭爐貿易壟斷的地位,使之成為當時唯一的漢藏貿易口岸。藏族人日常生活所需的茶、布、煙草、銅器、法器及裝飾品從打箭爐進入,藏族人出售的獸皮、羊毛、麝香及藥材也在打箭爐交易和中轉。到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康定已經發展成為國內三大商埠(上海、武漢、康定)之一,每年貿易額達300多萬元。

時至今日,茶馬貿易時代以畜力為主的運輸方式已經被現代化運輸方式取代,陜西商人的身影也已成為歷史雲煙中的一縷,但川西高原上,新時代的「康定情歌」依舊聲聲入耳,傳唱不絕。

康定市呷巴鄉俄達門巴村與企業合作,攜手共同建設木雅聖地景區,帶動群眾增收致富;雅江縣河口鎮本達宗村的「布珠民居三姐妹」客棧,為來往高原的旅客提供溫暖與守護;康定市塔公鎮塔公村的馬幫隊在草原上牽著馬匹,真誠服務旅客……

(作者單位:西安外國語大學絲綢之路與歐亞文明研究中心。)

稽核 | 閆 永

監制 | 王翔宇

責編 | 王 琪

制作 | 郭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