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旅遊

寧武天池別稱祁連池與馬營海的考證

2023-12-06旅遊

管涔山一脈突兀,蘆芽山蒼翠欲滴。分水嶺向東延伸,孕育出了汾河、恢河兩條大河,汾河潤其南,一路奔湧匯入黃河;恢河澤其北,由北向東到海河。在分水嶺馬營村北、東莊村附近分布著馬營海、天池、元池、琵琶海、鴨子海、小海子、幹海、嶺幹海、雙海、老師傅海等15個大小不一的高山天然湖泊群,高山環繞,倒映明麗;清澈透亮,蔚為壯觀,像一塊塊蔚藍的寶石鑲嵌在高山之巔。

天池與「祁連池」是譯音與諧音關系

寧武天池為何稱為「祁連池」?歷史上晉西北一帶為邊塞之地,寧武關為明長城三關之一,東可以衛雁門,西可以援偏關,北可以應雲朔,南可以守晉陽。出寧武關沿恢河向北20余公裏,有寧武北部重鎮陽方口。陽方口被譽為「山西鎮中路第一沖口」,是寧武關北部的觸角和前沿陣地,有敵來犯,陽方口方向首當其沖。寧武關以南50公裏的寧化城,是敵騎突破寧武關之後的又一道屏障。

歷史上北方遊牧民族與中原農耕文明在此激烈拉鋸,匈奴、突厥、契丹、蒙古等一次次南下襲擾中原,打打殺殺,分分合合,彼此滲透,相互融合。上演過趙國大將李牧戰林胡、破樓煩,發生過恥辱的「白登之圍」,大漢天子劉邦被困白登山;漢名將李廣、衛青、霍去病出塞,抗擊匈奴,建功立業,威名遠揚;唐將薛仁貴在此擊敗突厥騎兵;楊家將忠肝義膽,舍生忘死,報效國家。隆慶議和,茶馬互市;邊民貿易,互惠互利。各民族在這塊土地上打了和,和了再打,打了再和。經年累月,少數民族語言和漢語言相互滲透,演化出一種屬於邊地的獨特語言。

「祁連」在匈奴語中是「天」的意思,是匈奴語的譯音,如果你將「祁連」二字快速讀出,就會發出漢語「tian(天)」之音,因而祁連山也謂之「天山」;祁連池也叫作「天池」。地理上的祁連山位於甘肅與青海交界之處,巍峨峻拔,與天為黨;兼具神聖,偉岸之意。

祁連山下水草豐美,山上林木蔥蘢,山頂白雪皚皚,為遊牧民族提供了優良的生存空間。古代烏孫、月氏、匈奴、突厥等草原民族在此地放牧。千百年來,歷經歷史變遷,換來民族交融,寧武天池稱之為「祁連池」也在情理之中。

「天池」別稱「馬營海」與戰馬有關

「馬營海」是三字組成的地名,首先說「馬」,馬即為戰馬。戰馬是騎兵的坐騎,「騎兵」是騎馬作戰的軍隊,騎兵離不開戰馬,戰馬離不開騎兵。「營」指軍營、馬營、營帳,意為聚眾、多者的意思;「海」指的就是海子,湖泊。

在冷兵器時代,馬是最具機動性的戰爭工具,誰擁有足夠數量的良馬,誰就掌握了克敵致勝的法寶。所以中國古代的侵略者,大多是東胡、西戎、匈奴、羌人、黨項、鮮卑、契丹、蒙古、瓦剌、韃靼、女真等這些馬背上的民族。騎兵以其快速機動,出其不意,攻敵不備而視為最精銳的部隊,受到歷代王朝的重視。

馬是人類最早飼養的動物之一,集靈性、忠實、快速和俊美於一身。新石器時代,東亞大陸野馬廣泛散布,原始人類從馬身上獲取肉食、馬奶和皮毛。在距今7000年至4500年前,歐亞大陸的遊牧民族首先將野馬馴化為家馬,不斷繁衍壯大,逐漸衍生出不同的族群,並漸次傳入中原農耕地區。

在軍事套用上,春秋之前馬匹主要用於牽引戰車,當時兩軍作戰以車戰對陣,三五匹馬拉一輛戰車,車上有弓弩手,長矛手,相互沖擊搏殺,達到消滅對方、震懾對手的目的,其時也有步兵,但步兵僅僅起輔助作用,兵車的數量成為衡量軍事實力的唯一標準,到了戰國時代,隨著戰爭規模的進一步擴大,戰術的多樣化以及同北方遊牧民族的戰爭需要。騎兵逐漸登上歷史舞台。

晉西北一帶是戰國時期趙國的地盤,這裏與樓煩,林胡,匈奴等少數民族為鄰,深受其擾邊之苦,而趙國傳統的車步結合作戰方式,在與靈活、快捷的胡人騎兵作戰時十分不利,尤其是遇到溝壑、山嶺,行動極為不便,每每交鋒,連吃敗仗。為了改變這一糟糕的狀況,趙武靈決定富國強兵,實行「胡服騎射」,大力發展騎兵,以戰車作戰的方式徹底結束歷史,騎兵作為一種獨立的兵種,正式登上戰爭的舞台。

進入兩漢時期,迎來了騎兵發展的黃金時代,西域自古以來盛產良馬,烏孫、大月氏、匈奴以及後來的回鶻、突厥都出產好馬,尤其以大宛的汗血寶馬最為優良,漢武帝為了對抗匈奴,引進西域良馬,漢朝騎兵果然如虎添翼,戰鬥力大增,迅速改變了對匈奴作戰的不利被動局面,連續對匈作戰,歷時數十年久,名將李廣、衛青、霍去病等多次率數萬騎兵千裏奔襲,深入匈奴腹地兩千余裏,「封狼居胥」,直搗匈奴老巢,傳為千古佳話。

從隋唐到五代十國時期,騎兵已經占據軍中的主導地位,在這一時期雖然騎步並重,但突出奇兵。看一個國家的實力,從擁有騎兵的規模判斷毫不為過,騎兵已經成為一支重要的軍事力量,受到各國的極大重視。唐代的騎兵最為強大,盛唐時期的大唐騎兵完全可以同突厥騎兵正面交鋒對抗,而且勝率極高。這是因為唐從晉陽起兵之際就建設完善了馬政制度,以備軍用。

古時晉西北一帶水草豐美,氣候涼爽。唐朝在婁煩、靜樂、寧武一帶多置監牧。時至今日,靜樂有馬圈灘、駙馬灘、馬尾溝、馬家溝、西馬坊等村名;寧武一帶有馬頭山、西馬坊、中馬坊、東馬坊、頭馬營、二馬營、三馬營、馬營海等眾多帶有馬的地名。可以肯定,當時這一代就是唐朝的牧馬之地。監牧馬屬太仆管理,監牧馬五千以上為上監,三千為中監,以下為下監,置牧監使,對各監牧點每年還要進行考課,自唐貞觀至麟德四十年間,所養官馬達七十余萬匹,置八坊四十八監,占田地一千多頃。

蘆芽山、馬侖草原、汾河谷地、恢河谷地、天池附近都是良好的牧場,歷史上曾是飼養戰馬的重要基地,寧武天池一帶水草豐美,地勢平坦,作為高山草甸之地,是最為理想的牧場。歷史上記載,隋唐以來,朝廷在此處牧馬,一座座營盤拔地而起,一群群戰馬灑脫矯健,可以想象,當時馬營海一代是一派何等壯觀的景象,由於天池一帶有大量馬群,兵營,加之有海子,故寧武天池又名「馬營海」。據史料記載,唐貞元年間,此處年產軍馬達幾十萬匹,如今,當地人仍保留了養馬、馴馬的傳統。

黯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爭鳴。馬營海作為牧馬的理想之地,曾為一代王朝貢獻了無以計數的好戰馬。在冷兵器時代,騎兵曾經橫行天下,所向披靡,隨著社會的進步,戰馬、騎兵逐步結束歷史舞台,但矯健的戰馬已經成為鎮守邊關,策馬揚鞭的象征。馬營海這一威震敵膽,今人引以為傲的地名永遠保留了下來。

如今寧武、靜樂一代的人們,依舊對馬有著深刻的眷戀,依舊養著馬匹、騾子、毛驢。在交通不變的山區,馬匹作為農牧民最好的朋友,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由此也成為他們崇拜的物件、仰慕的靈魂,心靈的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