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旅遊

離開桃花泉後,我們又去了盛產「紅嘴香椿」的夾山和山王莊

2024-04-21旅遊

離開桃花泉村,又往下一站奔去:山王莊村。

我們是在逯家嶺與臥雲鋪之間的那個風門道關口翻山過去的,但那天山口停了好些輛車子,不知是他們為了攀到風門道關的齊長城上面登高望遠觀風景而停車,還是因為山口傾倒的一堆渣土封了半拉路面被攔截的緣故。那個大土坷垃堆,看著也能過去,俺就小心翼翼也開了上去,還好沒硌著底盤。但為啥要封路呢?

翻山過來沒多遠有條分叉路,以前走的都是右側(此處已然分不清東南西北),左側山路則會去往別的村落。而此位置周邊的上惡石塢、下惡石塢、龍堂村、石門村、西廂村、東廂村、上中下三個白秋村、峪口、鎮門峪。。。俺們都去過,呵呵,這幾年可費了不少汽油錢啦。 有朋友問我為啥總去博山?我要是有錢有閑,肯定走出齊魯走向世界,不會總圍著濟南周邊轉悠,因為我還想去月球三日遊呢。

其實咱濟南周邊這些地方,我也個個都喜愛,人啊,要學會知足,反正我很滿足當下,想到這裏,低下頭狠狠啃一口剛在萊蕪路邊買的燒餅----一元一個,買了八個,再「就」著昨晚大潤發淘鮮達買的喜旺腸,喝著家裏帶的泰山泉水沖泡的泰山女兒茶,這樣的生活不是已經很美好了嗎?

途中看到一座古村,村口刻碑寫著: 夾山村

夾山村,我們以前也途經過,也僅限於路過,並未下車逗留,這回方向盤在我手裏握著,扯後腿的老唐今日也沒跟來,當然是「老子」說了算!路邊小廣場將車子靠墻一停,老媽和二哈同學留在車裏,我自個兒進村----剛才老媽在桃花泉村走了不少路,又累壞了。上回帶她在南崮山村溜完後又擠進了琉璃大觀園,當晚回家老太太就呼呼大睡,第二天也沒出門,繼續在家休整。跟閨女出門逛蕩半天,回家歇一禮拜,可是為啥這老太太逛超市的時候,從不言稱「累得慌」?

夾山村,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穆氏族譜】載:「余祖本冀州棗強人,自明初遷發以來,……盜寇時起,遷徙無常,則散居西山夾山諸村者,遂家焉。」據【譜系圖】記載,穆氏當於清初遷來居住。清乾隆八年(1743年)【續修淄川縣誌】、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縣誌】、清乾隆四十一年 (1776年) 【淄川縣誌】 均載村名為「夾桑峪」 。

民國十二年(1931年)【博山鄉土誌】載村名為「夾桑」。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重修白石洞碑記】載村名為「夾山莊」。

據說是淄博海拔最高的村莊之一,抗日戰爭時期,設博山縣夾山辦事處於此,現故址尚存。村子特產椿芽,馳名全省。

村口有家店鋪,門口大大的招牌上面寫著售賣紅嘴香椿。「 紅嘴香椿」??第一次聽到紅嘴這倆字。而夾山村盛產紅嘴香椿已有三百多年歷史。所查的資料中也有相關介紹: 村裏的樹一半以上是香椿樹,百年以上的大樹隨處可見,三百年的老香椿樹也比較多。

邁步走進村裏,這裏的房屋布局像極了曾經去過的東、西廂村,還有上白秋和龍堂村,都是一條彎彎的山水河道穿村而過,河道旁林立著一座座古樸的石頭老屋。

而且 隨處可見挺身直立的香椿樹,就是吧,采不著,都在河溝對岸長著饞你呢。山水河溝倒是不寬但卻深,得有兩米。再者都長在對岸位置,大劈叉成一字馬能夠著,還有既然村口有售賣香椿的店鋪,人家能讓你隨意采摘??放狗咬你!

使勁咽下滿口的哈喇子,選拍了幾張照片後回到車裏。老媽說剛才又來了一輛大車,下來七八個老頭太太進了那家香椿店,買了好些香椿。

最後一站 山王莊村

本來今日博山古村行只安排了桃花泉和山王莊,這不是秉承「走過路過不要錯過」的原則,又半路拐進了夾山嘛。

山王莊也是老村,【鄭氏族譜】載:「吾始祖於明洪武二年,自冀州棗強十八行莊遷居益都縣之邀兔崖,八世祖諱山、諱玉兄弟兩人,自冶頭莊遷雙王莊,……」據此,鄭氏當於明嘉靖年間在此村定居。明萬歷三十一年(1603年)【淄川縣誌】、清乾隆八年(1743年)【續修淄川縣誌】、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淄川縣誌】,均載村名為「山王莊」。鄭氏來此定居之前,已有趙氏世居於此。相傳明朝以前已有此村。因村處雙王山之麓,故定名為「雙王莊」。後因「王」與「亡」諧音,村民忌之,遂改村名為「山王莊」。

2017年被認定為省級傳統村落,因是石門地區唯一以「莊」命名的山村,故有「石門第一莊」之稱。

只是進村的山路有些損壞,好幾處路段出現龜裂狀態,若不是看到有幾位工人在施工修路,都不敢再往大山深處開車了,因為走了好長一段路,前後都沒見到有人有車,一時讓人懷疑會否也是座空村?

還好,抵達目的地時,村口大石頭上坐著五六位老人在聊家常。

甫一駛入村子,幾位老人頓時停下正在熱議的「村中大事」,齊刷刷轉頭將目光射過來,叫人好生尷尬。硬著頭皮在他們不遠處找地兒停車後,又故作淡定地下車、背包、戴帽、拿手機,頭也不回地緩步進入村子深處。縱然沒回頭,仍能感受到好幾雙熾熱的眼光在身後追隨。

我們停車的旁邊有一口泉水井,應該是口老井,但在五六十年代又修建了井池,立了石碑。

「躍進」,很有年代感的倆字。我老媽退休前的單位叫「濟南第一電機廠」,分為東廠和西廠(可不是劉瑾的東廠哈),東廠在山大路老輕騎東門正沖著,也是咱濟南名牌鐘表廠康巴斯的對門,後來東廠成了現在的「大舜天成」;老媽的辦公室又搬去了西廠,就是現在千佛山醫院正北的三慶匯文軒,廠子後墻是山師宿舍樓。九十年代末廠子效益不行了,泉城路貴和購物中心一圈賣「熱棒 子、黏棒 子」的都是我媽同事。鄰居家煮玉米的時候,滿院飄香,偶爾會給我一個吃----哎呀,怎麽又拉到吃上去了?對了,我想說的正題是我老媽單位那時還有個名字叫:濟南「躍進」電機廠。

來之前查的資料說,村裏盛產椿芽、花椒、山楂。在村裏漫步,沒幾步路邊就立著幾株香椿樹,而且頂上的嫩芽也都是紅色----俺剛在夾山村認識了新名詞:紅嘴香椿!

村裏眾多的香椿樹也都是紅嘴香椿喲!因著葉片中存積著較多的胡蘿蔔素,從而芽色透紅。而這些紅嘴香椿,紅葉紅筋、基部肥厚、香氣清甜,口感好。香椿具有祛暑化濕,解毒,殺蟲的功效,可以用於感受暑濕、惡心嘔吐、食欲不振、腹瀉、疔瘡腫毒等疾病。而且香椿含有較多的維生素、微量元素及膳食纖維等營養成分。

我是很喜歡吃香椿噠,以前我家那大院也有幾棵香椿樹,都是直徑十來公分粗的樹幹,應該算是老香椿了吧。每年春天采摘下來,打幾個雞蛋做成香椿芽炒雞蛋,分成四盤,分別端到姥姥姥爺的北屋,我家的南屋和小舅舅住的西屋,還有小姨家的東屋,全家人一起享受春天的美味。

村子占地面積挺大的,房子也多,看老石屋的破損程度也能了解到村裏常住戶很少很少了。

據說這座老屋是官屋,但沒有查到相關資料。而且在村裏遇到一位大叔,向他打聽官屋時,他卻搖頭稱不知道。官屋多是清代遺作,萊蕪下法山村裏有座官屋,那石頭成色是真老。山王莊的這座,我不能亂評論,我又不是專家。(下圖)

但村子裏石屋真是好多,然而絕大多數都空置,或者屋頂敞口,或者窗洞門洞大開,反正就是沒人住。空地處,和久無人居的院落前,到處都是紅嘴香椿。。。深深的河溝對面也有,奈何夠不著啊。

西斜的太陽透過香椿枝芽照過來,光線也帶了一抹淡淡的紅色,斜射到身上的陽光都帶了一絲微微的椿芽香氣。

在這四面環山的小山村,從我們進村至離開,統共見到十位大爺大娘大叔大姨,一個年輕人也沒有。

老村、古村,青山綠水,質樸鄉鄰,古樸民宅,石板小路,景色美是美,就是留不住年輕人;而在城市裏辛苦打拼的年輕人們(現在60歲以下的都叫年輕人,因為還能繼續打工賺錢),被房貸車貸壓迫的生活壓力又那麽大,縱然想回山村老家,可孩子的教育怎麽辦?而且窩在經濟不發達的山村中,也賺不到錢。。。兩難。

罷了罷了,我算個毛線,我不是專家,不配談這種沈重的話題,我還是整點紅嘴香椿吃吧。

今日博山古村遊賞了三個古村:桃花泉村--夾山村--山王莊村

除去來回汽油費,總計花費如下:

章丘服務區嗷嗷喊的「老公,我要吃雞排~~~」一份,15元

萊蕪某村路邊買的萊蕪燒餅八個,一元一個,8元

下法山村路邊買的三斤泉水豆腐,10元

嘿嘿,這就叫窮遊。當然汽油錢除外,這個如果再算計的話,心就稀碎了,因為我的大白窮毛病多,它要喝95號的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