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把每一个日子读成一首诗

2023-12-13国风

「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高晓松的这句话被很多人挂在嘴边,俨然已成时尚。于是,很多人的目光,都纷纷投向了那些遥远的地方;他们的行囊,都匆匆忙忙地塞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纪念品。诗,似乎总在家园之外,仿佛夜空中可以观赏却无法触及的焰火。

其实,当我们习惯于遥望远方的时候,就往往容易忽视身边的风景。

那么,就让我们揉一揉酸胀的眼睛,收回长鞭一样的视线,看看眼前的风光吧!眼前,并不意味着苟且,家园,也有令人向往的诗意。

你看,你和先人世世代代居住的这个小村里,炊烟又一次在黄昏时分次第升起。「吃完饭喽!」母亲的呼唤,就在村落的一隅响起,疯玩的你,迎着慈爱的目光走过去,母亲将你搂进怀中,抹一把你的小花脸,嬉笑声洒满乡间的小路。「眼明一点炊烟起,不是渔家即酒家。」(陆游【烟波即事】)炊烟的意象,早已经在唐诗宋词中弥漫成家园的温馨,或者迷离的乡愁。

你看,在你生活的这座小城里,华灯初上,霓虹闪烁。在窗前打开一本书,咀嚼那些心仪的文字,你感到时光在眼前驻足,渐渐凝成一粒粒珍珠,镶嵌在生活的额头,这不就是诗嘛。读得有些倦了,你抬起头,望着对面的楼宇,一个个人影幢幢的窗户,像极了点亮灯光的蜂房,那些勤劳的人们,在结束了一天的忙碌之后,回到家里栖息着,这不就是诗嘛。

清晨,淅淅沥沥的雨声把你从睡梦中唤醒,你的心里倏忽闪过「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诗句。是啊,贵如油的春雨此时飘洒而至,风调雨顺的好年景也开了个好头。雨声中,你仿佛看见春草挺直了腰身,花蕾在枝头膨胀着自己的憧憬。雨声中,你青春的思绪也迅速蔓延成诗,那就赶紧起身,把诗意写在纸上,写在心中,写给生活,写给未来。

或者是秋日的午后,你在课堂上聆听着老师的吟诵:「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此时,教室窗外的梧桐树,正在飘落着它宽大的叶子。有人从窗外走过,踏在一层层落叶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你想象着自己偷偷地溜出教室,捡起一片落叶,细数它的一道道叶脉,然后把它夹在书页里,连同青春懵懂的诗意和梦想。随即,你又猛地拉回思维的骏马,让它乖乖地回到课堂上,心里多了几分小惊恐和小欢喜。

只要心中有爱,无论何时何地,你都能在触手可及的家园里,把每一个日子过成一首诗。

于是,水边栖息和鸣的雎鸠,成了流传千载的美好意象,「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让每一个热恋中的青年男女都成了情意绵长的诗人。而草丛中那一串串带刺的苍耳,竟也扎疼了思念亲人的心,「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无论相见还是怀念,都让浓浓的诗意充盈着每一颗心。【诗经】,就这样穿越漫漫岁月,穿越烽火和硝烟,穿越世事变迁,从历史的深处一路走来,把世世代代中国人的生活,涂满诗的色彩。

于是,在大唐,在两宋,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陆游李清照,那些灿若星辰的名字,至今还在我们的口中熠熠生辉。「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杜甫【江村】)「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那时的诗情,那时的画意,至今还在滋养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平凡而普通的生活,因为唐诗宋词而超凡脱俗。

于是,从明清直到现当代,人们身处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也在心中构建着灵魂栖息的精神家园。我们可以在张岱的笔下,寻找曾经的家园旧梦;我们可以在徐志摩的诗中,触摸康河的柔波。让我们跨上文学的骏马,回到郁达夫的冬天的北平,听汪曾祺讲讲「岁朝清供」的风俗;让我们舒展文学的羽翼,飞到刘亮程的村庄,飞到李娟的阿勒泰,飞到迟子建的北极村……

品读这样的文字,需要一颗心贴近另一颗心,一段情融入另一段情。读【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你就是大唐盛世的李白,你轻视世俗法度,你笑傲功名利禄,你在庐山的绮丽风光中放纵诗心,放飞自我。读【草房子】,你就是那个从江苏农村走出来的作家曹文轩,你仿佛回到了那个生你养你的水乡,你在用心描述着家乡的山山水水,家乡的人人物物。眼前的一切,绝无苟且,就是诗和远方。你是调皮正义的桑桑,你是温柔内向的纸月,你是坚守人格尊严、用自己的努力赢得大家尊重的秃鹤……

这也正是阅读的真谛,这也正是生活的真谛。用心咀嚼文字,才能真正读懂作者;用心感受时光,才能真正读懂生活;用心守望家园,才能真正享受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