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赵孟頫这卷「超神之作」,打破了「俗书」之名,至今也无人能仿

2024-06-09国风

赵孟頫的书法一直以来备受争议。 项穆曾批评赵孟頫的书法「妍媚纤柔,殊乏大节不夺之气」,而傅山也毫不客气地称其书法为「软美媚俗,自是贱态」。这种负面评价尤其在后世得到了广泛传播,很多人以「赵字」媚俗无力为由,认为不值得学习。 更有甚者,拿赵孟頫投靠元朝一事大做文章,认为他的书法反映了他的人品不端。

然而,真正了解赵孟頫的人知道,他的书法绝非浅俗之作。赵孟頫自幼钻研「二王」笔法,吸收古法精髓,糅合各朝书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他的用笔灵活多变、从容自若,正如后世所称,他是「亚圣」,其书法堪称精熟无比。傅山晚年改变了对赵孟頫的看法,称他为「管婢亦非常」,而董其昌早年对「赵字」不屑一顾,晚年却后悔不已,称「赵吴兴弗能解也」。

赵孟頫行书【明肃楼记】卷,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从书风看,与赵孟頫晚年作品相近。

【明肃楼记】是赵孟頫书法的代表作之一,成书于至元十六年(1279年),全卷纵32.7厘米,横252.5厘米,共计514字。此作笔力雄健,用笔藏露兼具,提按分明,多以尖峰入纸,奠定了俊秀的基调。

卷中运笔中锋衄挫、绞转,笔画变化多端,中侧锋来回转换,每一笔都曼妙多姿,既有魏晋的萧散气韵,又兼具唐人的严谨法度和宋人的率然个性。例如卷中「由」字,结体端庄方正,笔画干脆分离,转折处外方内圆,极具中和儒雅之美。

而「圆」、「安」两字,则展现了草书的飞动潇洒,笔画连转洒脱,似一气呵成,枯润对比鲜明。全卷章法端庄、奔放,字体分布明朗、宽绰,便于观者细细品味。

赵孟頫的书法不仅仅是「媚俗」之作,更是醇厚古法技巧的体现。【明肃楼记】集赵孟頫毕生功力于一体,字字标准生动,堪称其生平「扛鼎之作」。如后世所言「肉不没骨,筋不外透。

虽姿媚溢发,而波澜老成」,此作展现了他书法的极高水准,是整个书法界难以找到的第二件作品。如今,这件珍贵的艺术品被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时常临摹,有助于理解魏晋笔法,在严谨的「楷法」保护下,初步感受行书的灵活变幻,堪称800年难遇的绝佳字帖。

赵孟頫的生平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出生于宋理宗宝祐二年(1254年),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十一世孙。南宋灭亡后,赵孟頫一度蛰居在家,后来被元朝搜访宋代遗臣,得以入宫觐见元世祖忽必烈,深受器重。他在元朝官场屡屡建功,升任集贤直学士、江浙儒学提举等职,备受宠遇。

赵孟頫的书法成就和他在元朝的仕途密不可分。他身在官场,却能保持高尚的品行和精湛的技艺,实属难得。他的书法不仅继承了「二王」的秀润气韵,还融合了李邕的醇厚笔力,达到了「神境」,成为元代书坛的「复古」领袖,对后世书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