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题跋水平一言难尽,当代书画家的传统文化修养,落后上一代多少?

2024-06-04国风

书画同源,长久以来题跋一直是中国画艺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画家抒发情思、交代用意的纸上园地,更是衡量画家文采修养的重要标尺。

然而近年来,题跋在当代中国画作品中的水平越来越差,有的仅落穷款,有的索性了无声息,反观上一代大师们醉心挥毫的精彩题跋,不免让人感叹当代画家的水平之低下。

题跋源远流长,其渊源可追溯至北宋文人画家。如苏轼、米芫、黄庭坚等人,都是诗书画三绝的能手,他们的作品中诗文跋题无不酣畅淋漓,字里行间尽显才情洒脱。

明清之际,曾出现一股长款狂潮,画家们在构图之外,还要在作品中铺陈数语或几百字的长评,抒发所思所感。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等大师佳作中,皆有浓墨重彩的长款佐证。即便是落款处,画家们也锱铢必较,有时一个「印」字,就能凝聚了画家全部的心血。

然而在当下,这份对书画艺术的执着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是对艺术的肤浅理解,对速食文化的盲从。就连一向对书法要求极高的国家级展览,也出现了书法低劣、题跋浅陋的作品,可见题跋的问题在当代早已蔓延开来。究其原因,归根结底是文化底蕴的缺失。

近百年来,中国经历了太多动荡变革,以致国学传统渐被冷落。当代画家在题跋能力和水平上日益减弱,这一趋势可以追溯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

在那之后,古体诗逐渐衰落,白话文开始流行起来。鲁迅曾经说过像「米芾山水画毫无用处」这样的话,自那时起,画家们就开始忽视对诗词能力的重视。

其中的写意画家们往往是最缺乏基本的诗词功底,稍需加题字便一无所知。连书法常识都毫无功底,草草几笔胡乱抄写。我曾见过一位所谓的「大师」,受托临摹唐诗宋词装点画作,结果题跋成了出糗现场,词不达意,字不成行。这样的低级失误,真是不该有。

除了对传统文化的生疏,当下题跋凋零的另一大祸根,则是西式绘画在中国的蓬勃发展。西画在结构布局上与我国山水书法画大不相同,两种艺术形式格格不入,大量中西合璧的作品往往会使题跋的加入显得十分生硬。再加上新绘画流派对意境的无视,使「画之不足,题以发之」的传统理念也已不复存在。

面对此种困境,身为主力军的画家群体当有一番反思。我曾经有过一次在现场,让我终生难忘。那是一位耄耋之年的老者,在作品中题写的短短几笔,字字如钩如钩,刀尖入肉般的气韵,仿佛将几十载岁月寓于笔端。而今何其凋落,年轻一辈竟只图表面求快,以无知自居,可悲也。

其实画家们重拾书画文化之道并不难。古诗集就在手边,自有云天之文彩可寻;行草篆隶,皆有穷源可循。更有同人之祺,能和而不同,或泼墨或吟诗,循名作而缩小其词却绝佳。主要是勤于学习,虚心向前人取经,了解书法艺术之精微所在,方能在提升题跋水平上不遗余力。

举个最近的例子,中央美院一年一度的毕业展陈列出的学生作品中,尚有一些比较优秀的题跋作品,可见自觉潜心钻研的结果。作为国家级美术学府,中央美院在教学要求上一直非常严格,对书法素养的培养也是重中之重。

而这一点,对于全国其他画院和画家群体而言,都当引为鉴戒,扭转艺术低级趋势,振兴中国画书法艺术新气象。

总而言之,当下题跋水平的低下已是不争的事实,与上一代大师相较,当代画家的水平之差实在是不可同日而语。然而重新挖掘书画艺术之根本,也非一日之功。作为一代画家,不妨重振雄心,以尊重传统的态度前行,才能在中国画艺术长河中,续写浓墨重彩的辉煌篇章。